争皇位螳螂捕蝉雀在后
三、手足相残,兄弟争位
1.齐桓公得位杀兄
春秋初年,齐襄公姜诸儿即位时,有两个已经成人的弟弟。长弟姜纠,是鲁女所生,由管仲和召忽做他的傅(老师);次弟姜小白,即后来的齐桓公,是莒女所生,由鲍叔牙做他的傅。管仲与鲍叔牙的友谊至深,历来被传为美谈。两人分别做了姜纠和姜小白两位公子的傅后,管仲对鲍叔牙说:国君就这两个弟弟,日后继承君位,不是纠就是小白。不管谁继位,咱们两人要互相举荐,共享富贵。鲍叔牙点头称是。
齐襄公与自己的亲妹妹、鲁桓公夫人文姜私通,派人害死了鲁桓公。此后,文姜无颜回鲁,便住在齐鲁交界的齐地禚镇。鲁庄公无可奈何,便在齐鲁交界的鲁地祝丘为她建造了宫殿居住。一次,齐襄公外出狩猎,想借机把文姜由祝丘接到禚地相会,鲍叔牙便建议公子小白说,国君的淫逸出了名,国人都耻笑他。现在加以制止,还可以掩饰过去,使人们逐渐淡忘。如果再越礼来往,就会像水决了堤一样,必然酿成大祸。公子一定要劝阻他啊!小白进宫劝谏父亲说,鲁侯之死,人们议论纷纷。男女之间的嫌疑不能不避。请父亲再思!齐襄公一听气得踢了他一脚,训斥他多嘴多舌。小白进谏失败。叔牙说:“有奇淫者,必有奇祸。”于是,陪小白一起出走莒国。
后来,襄公的叔弟姜无知与在葵丘戍边的将官连称、管至父串通搞政变,杀了襄公,无知即了君位。公子纠与管仲、召忽一起跑到鲁国的姑母家。时间不长,几个大夫发动突然袭击,把无知、连称、管至父杀掉了,一面遣人取出襄公尸体,重新殓葬;一面派人去鲁国迎接公子纠回来继承君位。(www.guayunfan.com)鲁庄公认为此事对两国关系至关重要,便亲率兵车300乘,用曹沫为大将,秦子、梁子为左右副将,护送姜纠入齐。管仲提议说,公子小白在莒,距离临淄城比我们近,如果他先赶去夺了权,君臣名分已定,便不好办了。请给我良马三十乘,赶到前头去拦住他!庄公答应了他。
果然,公子小白在莒国听说父死无君,便向莒君借了一百辆兵车,赶回齐国,路上被管仲的车队拦住。管仲上前施礼道:“公子纠是长子,按礼应该由他主丧,公子你不必辛苦这一趟了吧!”这时,鲍叔牙喊道:“管仲,你退下去吧!咱们是各为其主,不必多啰嗦了!”管仲环顾了一下莒兵,个个横眉立目,摆着拼命的架势,便答应让兵车后退。不料,他退出几十步,蓦地转身弯弓搭箭向小白射来,眼看着躲避不及,小白大叫一声,口吐鲜血,倒在车上。管仲趁对方慌乱一片,赶紧率领他的兵车快马加鞭回去“报捷”了。
其实,小白没死也没伤,管仲只射中了他的带钩。他知道管仲箭法不错,怕他赶尽杀绝,便急中生智,咬破舌头,喷血诈倒,一时竟连鲍叔牙也被骗过了。管仲走远后,小白一挺而起,众人转悲为喜。于是,让小白化了装,坐在车里,抄小道赶到临淄城外。
鲍叔牙自己先进城拜访了几个有威望的老臣,说起继位之事,大家很为难。鲍叔牙说:“齐国连弑二君,不是贤能的人,不能控制局势。在这一点上,小白比纠强。况且,小白先到了,这也是天意啊!再说鲁国纳了公子纠,图报的胃口不会小,齐国多难之后,能满足他们的欲望吗?如果不能,跟着来的就是战争!”有人间:“不纳纠,怎么辞退鲁国呢?”鲍叔牙说:“通知他们,我们已经有了新君,他们不就作罢了?”这个意见得到群臣赞同,便以仪仗迎请小白入城即位。
大夫仲孙湫奉命去截住鲁庄公。庄公闻报大怒,来不及埋怨管仲的马虎,冲齐使仲孙湫说:“自古立子以长,再说你们也不能出尔反尔!”于是,齐鲁两国军队为“送君”和“拒送”摆下了战场。结果鲁军大败。
齐桓公小白早朝时,百官称贺。鲍叔牙奏道:“纠在鲁国,还是个心腹大患。请让臣率兵压境,迫使鲁国除掉他!”桓公准奏。于是,鲍叔牙大军驻扎在汶水北岸原来鲁国的土地上,致信鲁庄公,大意是齐已立君,公子纠再夺就“不义”了,齐君不忍心诛戮亲兄,“愿假手于丘国”。
出于政治上的需要,鲁国君臣最后决定满足鲍叔牙的要求,杀了公子纠,以结好齐国,为齐桓公消除了心腹之患。
从此,齐桓公小白治齐几十年,成就了春秋五霸第一霸的赫赫业绩。
2.曹氏兄弟争帝位生死相煎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是曹植著名的《七步诗》。曹植是魏武帝曹操的儿子,魏文帝曹丕(220年一226年在位)的同母弟,是建安文学的领袖之一,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曹植曾被封为甄城王、雍丘王、浚仪王、东阿王、陈王。他身为诸王时,所作诗文中却极少富贵之气,总是充满了忧愤、悲伤,这是他后半身受到逼迫压抑、郁郁不得志而造成的。曹植受到谁的逼迫压抑,又怎样郁郁不得志呢?还须从他的家庭谈起。
曹操生前只做到魏王,没有当皇帝,武帝是他死后曹丕篡位时给他追加的尊号。曹操有很多妻妾,结发之妻是丁夫人,另外还有刘夫人、卞夫人、环夫人、杜夫人、秦夫人、尹夫人、王昭仪、孙姬、李姬、周姬、刘姬、宋姬、赵姬等等。丁夫人没有子女,就把曹操长子——早亡的刘夫人的儿子曹昂当作亲生儿子抚养。曹昂后来随曹操南征,为搭救曹操,被张绣乱军射死。丁夫人怨恨曹操不思念儿子,经常数落、哭骂。曹操忍无可忍,把丁夫人送回娘家,准备等她平静一段之后再接回来。但丁夫人脾气很拗,下决心不再回曹家,曹操只好废掉丁夫人,立卞夫人为继室。卞夫人出身微贱,是以歌舞为业的艺人,二十岁时被曹操娶来作妾。卞夫人温柔贤惠,具有节俭谦恭的美德,又遇上曹操这个不拘小节的豁达人物,所以被破格提为夫人,后来作了王后。
曹操这一群妻妾共给他生了二十五个儿子。封建宗法制度规定,妻生的儿子称嫡子,妾生的儿子称庶子,嫡子是正统而庶子是旁支。曹昂既然已死,卞夫人的四个儿子曹丕、曹彰、曹植、曹熊就在诸子里居于最高地位了。封建继承权的排列顺序是嫡长子、嫡次子、庶长子、庶次子,所以,最有资格继承曹操爵位、财产的自然要数曹丕了。
曹操对封建礼法不大重视,他选择人才时把“才”放在第一位,选择继承人时也流露出这种倾向。曹丕虽然也很有才,但不如曹植才思敏捷,不如庶弟曹冲机智聪明。在曹操选择继承人的时候,三个儿子曹丕、曹植、曹冲的关系是很紧张的。
曹冲是环夫人的儿子,五、六岁时就智过成人,解决过称象这个难题。除聪明外,曹冲还很仁慈博爱,曹操特别喜欢他,原打算立他为继承人,但曹冲不幸早亡,十三岁就离开了人间,对曹冲的死,曹操非常悲伤,以至饮食俱废。曹丕较为虚伪,曾泪流满面地去劝慰父亲。曹冲一死,对曹丕继位构成威胁的只剩下曹植了。从文才上讲,曹植应在曹丕之上。曹植十多岁,就读了几十万字的诗、论、辞、赋,文章写得很美。曹操的铜雀台筑好后,曾让自己所有儿子登台作赋,曹植拿起笔来,不假思索,马上写成一篇《登台赋》,使曹操惊讶不止。曹植风度潇洒,气质神逸,给人们一种飘然超俗的感觉,他谈吐得体,应对异常敏捷,受到曹操的特别宠爱。
曹植的朋友中有很多人是名士,他们全力拥戴曹植,为曹植争取继承权出谋划策,而且常在曹操面前称赞曹植的品行、才学。曹操受这些人影响,曾经几次准备把曹植立为世子。面对这种情况,曹丕非常焦急,不知如何是好。曹丕朋友中一个叫做吴质的告诉曹丕一条对付曹植的办法:“您不是才华不如曹植吗,那就不要在才华上和他竞争,而要突出表现您在品德上的长处,要用您的品德盖过他的才华美。”其实,曹丕在品德上也并不比曹植美多少,他们二人都沾染有当时名士中流行的放荡不羁、不拘礼法的习性。比如名士王粲死后安葬时,曹丕说:“王仲宣(即王粲)生前爱听驴叫,今天他先上路了,咱们大家都学一声驴叫为他送行吧!”于是墓前响起一片不成体统的驴叫声。曹植也是如此,一次,他接见曹操派来的邯郸淳时,先不谈正事。自己忙着洗澡搽粉,装束成胡人,跳了几段胡舞,又朗诵了一些优伶的台词,才重整衣冠与邯郸淳谈论古今大事。按封建道德去衡量,曹丕、曹植都不是品德美的人。吴质的意思,是曹丕约束自己,以此反衬曹植的不检点,从而贬低曹植的为人,达到争当继承人的目的。
有一次,曹操要出征,曹丕、曹植一起到路旁送行。辞行宴上,曹植滔滔不绝地说了许多称颂曹操功德的话,因为他才思敏捷,言辞优美得体,旁边的人都佩服得五体投地,曹操也很得意。这样一来,曹丕相形见绌,心里很不是滋味,不知如何是好。这时,吴质悄悄走到曹丕身旁,偷偷告诉他:“您什么也别说,只要表现出伤心的样子就行了。”于是,曹丕做出一副不胜悲伤的样子,一言不发,当曹操上马将要启行时,曹丕跪倒在路边,放声痛哭,曹操命左右随从劝阻,曹丕反而哭得更加厉害,弄得大家都跟哭起来,曹操这个铮铮铁汉也掉下了眼泪。路途上,大家一再夸赞曹丕的纯孝,而曹植的华美送行辞早被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以曹丕、曹植为首的两派势力的勾心斗角发展得越来越厉害。有一次,由于丁仪兄弟和杨修的游说,曹操打算确定曹植为继承人。消息传到曹丕耳朵里,他大惊失色,却又想不出什么好办法,于是用车子载了许多废竹笼,把吴质偷偷装在笼里拉进王宫,向他请教对策。吴质当时是朝歌长,属于外官,曹丕私通外官是有罪的。不知消息怎么传到杨修耳朵里,他马上去曹操面前告状。曹操很生气,因为时间晚了,决定第二天再追查。在曹操身边也自然有曹丕的耳目,他们马上将消息报告曹丕,曹丕一听就慌了,不知如何是好,只得又请教吴质。吴质微微一笑说:“这还不好办!明天您再派车拉空笼进宫就行了。”第二天,杨修的耳目发现又有拉竹笼的车进宫,喜出望外,飞快地跑去报告曹操。曹操派人一查,都是空竹笼。曹操很不高兴,认为杨修一伙在陷害曹丕,由此对曹植起了疑心。
杨修、贾逵、王凌为了使曹植更讨曹操的欢心,经常揣度曹操的心思,替曹植预先做出许多答辞,只要曹操有策问,马上就抄录合适的答案送上,有几次甚至把事先写好的答辞送给曹植。曹操发现有时曹植对策问的对答如流超乎寻常,于是就引起怀疑,曹操逐层追问,才知道是杨修等预先作的弊。这使曹操对曹植以往的才华也发生了怀疑,他决定要验证一下。他让曹丕、曹植各从邺城一个城门出去办事,而自己事先嘱咐守门人不得放出,他要看看两人到底如何行事。结果,曹丕走到城门口,被守门人拦住,百般解释也未能出城,只好垂头丧气地返回。而曹植预先得到杨修的教示:“如果守门人不让出城,就以他不遵奉魏王命令为由,把他杀掉。”曹植杀了守门人,顺利地出城办了事。曹操一了解,又是杨修事先出的主意,越发认为曹丕朴实厚道而曹植虚浮不实。虽然曹操本人也是个诡计多端、事不厌诈的人物,但曹丕、曹植都是他自己的儿子,他本能地对在两个儿子之间制造矛盾的杨修等人产生了憎恶。这样一来,渐渐地对杨修等人捧起来的曹植也就越来越不喜欢了。
与此同时,曹丕买通了曹操左右的随从和宫人,他们在曹操面前一味称颂曹丕如何忠厚贤孝,终于使曹操下定决心立曹丕为世子,并杀掉了杨修。
曹丕的得立与杨修等人被杀,使曹植精神上受到很大打击。他明白,自己并非没有才华,只不过被杨修等人弄巧成拙了;而曹丕也并非真正忠厚仁慈,只不过权术比自己更加高明罢了。曹植的羽翼已经除掉,没有人敢再来出谋划策了。从此,曹植在政治上毫无出路,只有借酒浇愁、放浪形骸了。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仁受到关羽围困,曹操派曹植为南中郎将、征虏将军,出发援救曹仁。出发前曹操派人去叫曹植,准备嘱咐他一些注意事项,但曹植恰好被曹丕拉去喝得烂醉,百般呼唤不醒,这使曹操大怒,越发觉得曹植不可救药。
曹操死后,曹丕继承了王位。他即位后,马上找借口杀掉了早已恨之入骨的丁仪。并准备找个借口杀掉曹植。一天,他逼迫曹植七步之内作成一首诗,否则就杀掉曹植,于是,曹植以豆萁煮豆比兄弟相残作了《七步诗》感动了曹丕,才免于一死。不久,曹植被赶到远离京城的封国,贬为安乡侯。曹丕称帝的第二年,大封诸弟为公,惟独曹植低一等,被封为侯。一年之后,曹丕进诸弟为王时,才改封曹植为王。曹丕对诸弟都存有戒心,而对曹植尤其嫉恨,就因为曹植是惟一曾经与他争夺过继承权的人。
从曹丕起,魏的君主都猜忌诸王。诸王成年后一般不许留在京城,要远远地打发到封国去,并派人监视。为了防止诸王发展势力,封国几年就要更换一次,诸王平时不能随便进京,进京或返回途中不能同道而行,不能同舍居住,否则都算犯法。诸王虽有王侯之号,而实际如同匹夫,甚至想作个普通百姓都不可能,简直就像囚犯。
在这种禁锢压抑之下,曹植满怀忧愤,只有借写诗作文来排解自己的郁闷。曹植曾有一篇有名的五言赠答诗《赠白马王彪》,序中自称寅初四年五月与白马王、任城王一起朝京师,遇上天气不好,任城王病逝,七月里,曹植与白马王曹彪同道回封国。后来司法部门知道了,认为曹植、曹彪回封国不应同路同宿。曹植心里十分不满,做了这篇赠答诗,诗中用“鸱枭鸣衡轭,豺狼当路衢。苍蝇间白黑,谗巧反亲疏。”表达了对曹丕及其爪牙的愤怒;用“叹息亦何为,天命与我违”、“人生处一世,忽如朝露唏”表达了对自己凄惨命运的哀伤;用“离别记无会,执手将何时”、“收涕即长路,援笔从此辞”表达了自己对前途的绝望。
曹植不但在政治上以失败而告终,生活上也出现过悲剧,据说他的代表作《洛神赋》,就记述了他恋爱史上的一段不幸遭遇。
东汉末年,河北中山地方(今定州一带)甄姓大族中有一位美丽的姑娘被袁绍的次子袁熙娶为妻室。袁绍父子被曹操翦灭后,甄氏成了俘虏。曹丕、曹植看见甄氏美貌绝伦、楚楚动人,一时都惊得目瞪口呆。尤其是曹植,倾慕甄氏的美丽和才华,愿意付出一切代价,只求与甄氏白头偕老。他冥思苦想后,决定向父亲要求娶甄氏为妻。没想到他晚了一步,曹操已将甄氏许配给曹丕了。曹植从此郁郁不乐,昼思夜想,饮食俱废。曹植的心情很快被甄氏知道了,甄氏也爱慕曹植的多才多情,自恨今世不能与曹植结为夫妻。
曹丕称帝的第三年,曹植去京师朝见哥哥。当时,甄氏已被郭皇后陷害而死,曹丕悟出甄氏的冤枉,颇为后悔,他见到曹植,不免想起甄氏,于是拿出甄氏遗留下来的玉镂金带枕,赐给曹植。见到甄氏的遗物,曹植泣不成声,十几年的思念、渴慕,如今都成为泡影。物在人亡,感伤万分。辞别曹丕后,他驾车东还,在洛水之滨休息时,恍惚看见甄氏从水上走来,向他诉说衷情,说完后又飘然而去。曹植无限悲伤,于是作了一篇《感甄赋》,也就是有名的《洛神赋》。
魏时对诸王封锢极严,为防止他们对中央政权造成威胁,官吏尽量派些庸庸碌碌的人,军队也都是老弱残兵,还限制不得超过二百名。诸王的封国,几年一换,使他们不能形成势力。因为曹丕对曹植猜忌最重,所以给曹植的待遇也最差,事事比其他诸王减半,十一年中竟让他迁徙了三个地方。曹植曾作琴瑟歌辞,把自己比喻成转蓬:到处漂流,没有归宿。他哀叹不如变成林中的草,虽然秋天被野火烧尽,却能与根黄连在一起。就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大诗人,在悲苦忧郁、落落寡欢中度过了几十个春秋。太和六年,年仅四十岁的曹植终于发病而死。
3.逼死兄弟保傻太子即位
晋武帝立长子司马衷为太子,皇后杨艳遂了心愿,满朝文武各怀心机,忠义之士为此唏嘘不已,奸佞小臣暗暗高兴。
那傻太子究竟有多傻呢?这样说吧,他除了吃喝玩乐,其余一概不懂。他的傻气不仅在宫中,甚至在全国百姓中传为笑谈。有一天,司马衷在众人簇拥之下到皇家猎场打猎,听到鸟叫便道:“这是官鸟儿,还是私鸟?”众人一听,均偷偷暗笑,又不敢笑出声来。其中一个反应快的忙答:“禀太子,这皇家猎场中的鸟就是官鸟,那外面的鸟就是私鸟。”傻太子一听,马上叮嘱一句:“那官鸟多喂点猪肉。”众人一听都撑不住了,忙捂上嘴,躲到一边,笑完了再若无其事地转出来。一行人继续前行,傻太子喜欢热闹,一边走,一边命人讲故事。其中一个人就讲了一个人穿越沙漠、最终渴死的故事。故事刚一讲完,傻太子就一跺脚道:“这人怎么这么傻呀!喝点水他不就渴不死了吗?”
就像这样一个傻子,当了皇帝,岂不天下大乱吗?许多大臣为此忧心忡忡。偏偏武帝又由于整日围着美女转,纵欲过度,身体状况一天不如一天,终于大病一场,太子即位的事也就被迅速提到日程上来。
武帝的弟弟司马攸在朝中威信高,能力也很强。朝中许多大臣都暗中希望他能继承哥哥的皇位。特别是张华、卫两位忠臣。武帝其实也知道太子呆傻,不适合做皇帝。但他毕竟是自己的儿子。兄弟再亲,也不如儿子亲呀。但他又怕文武大臣从中阻拦,所以便常常有意对大臣进行试探。
一天,他问大臣张华:“张爱卿,朕百年之后,你看谁可托付重任?”
“论贤,论威望,没有一个比得过齐王司马攸的。我看„„”张华不知武帝是一计,而且他是有名的忠臣,从不欺瞒皇上。见皇上问下话来,便脱口而出,保举齐王司马攸。谁知此话在武帝听来句句刺耳,没等他说完便拂袖而去,将张华晾在那里。
不久,几个太子派的人便趁机奏了张华一本,想治张华于死地。武帝念他劳苦功高,没有大过,免去死罪,调离京都。
卫本来也想举荐齐王。但一看张华的下场,也不敢妄动。但他并不放弃,为了晋朝江山,他耐心地等待机会。机会终于来了。有一天,武帝与卫等几位大臣在一起饮酒,有说有笑,气氛融洽。卫觉得时机成熟,便佯装喝醉,跪在武帝面前,指着武帝的座位说道:“此座可惜、可惜呀„„”武帝立刻明白他要说什么,恐怕他说出对太子不利的话,忙连说:“公醉了,下去歇息吧。”
通过这件事,武帝更加明白,让傻太子顺利登基不是件容易的事,于是他整日冥思苦想,最后终于想出一计。
一天,武帝又召见卫。先与他聊了几句闲话,忽然长叹一声道:“公,太子忠厚,日后恐难当重任。但要废掉,也需有个名目。”
卫闻听此言大喜,以为武帝终于转过弯来。激动得刚要跪地叩头,忽听武帝继续说道:“公,我苦思几日,终于想出一个办法。那就是让你出一张考卷考考他。但他毕竟是太子,不能像平常人一样考试。这样吧,你出完考卷,派人密封送入宫中。我再派人严密监考,让他答完再密封送到你那审阅。如果答的还可以,就算他有造化。无论如何也要让他顺利登基,我想别人也没有什么可说的。如果答得不好,也罢,就废去太子,另立他人。”
一番话说得卫忽喜忽悲,喜的是皇上终于明白过来。可听到后来,他才明白,皇帝根本不想废太子,只不过想借助自己在朝庭中的威望,要自己与他共同作弊、欺瞒众人。想到此,他闷闷不乐回到府中。有心不出考卷,但君令不可违,只好勉强应付了一张,派人送到宫中。
即使这样,那傻太子也是一道题答不上来。急得抓耳挠腮,不知如何是好。太子妃贾南风见状,气得火冒三丈。大骂道:“傻东西,这不是和尚头顶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嘛?!皇上既让把考卷送人宫中,又根本不派人来监考,你还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傻太子平时就怕贾南风,此时听她大骂他,也不敢吱声,半晌才低声咕哝道:“我,我还是不知父皇是什么意思。你,你倒说说看。”
贾南风一听,气极而笑。一边冷笑一边恨恨地说道:“哼,怪不得人都说你傻,果真是上不了大台面的!”说完,一把抓过考卷扭头竟走了。只剩那个傻太子坐在那儿呆呆地发愣。
你道那贾南风去哪了?原来,她是找她爸贾充去了。贾充和贾南风当然希望傻太子继位。这样对他们可是大有好处。他们同荀勖等几个大奸臣都属于太子派的。谁反对傻太子继位,他们都怀恨在心,伺机报复。上次张华被调离京都就是他们暗中搞的鬼。贾南风找到他父亲将情况一说,贾充立刻就笑了,口中连称“好办,好办”。安慰了贾南风一遍,便让她回宫静候佳音。
果然,没几天贾充便命人悄悄将答好的卷子送人宫中。贾南风大喜,忙命傻太子又抄了一遍,派人送给武帝。
武帝当然满意,交给卫审看。卫已知武帝之意,又有张华之事为警,不敢再有异意。只好违心地说:“太子果然进步了。”武帝又命人将卷子拿给大臣们看,大臣们也顺武帝之意纷纷称赞,武帝这才稍稍放了心。
但是,武帝对弟弟司马攸却很不放心。于是便找贾充、荀勖等几个人商量。这一帮人都是太子派,很快便给武帝出了一条毒计。
几天之后,武帝突然下诏,将齐王调离京都,去青州督军。司马攸为人聪明,早已看透了哥哥的心思。宁可让傻儿子当皇帝,也不会让位于自己。这次突然下诏,一定是疑心到了自己。尽管他很有才华,又是皇上的亲弟弟,但是宫庭斗争丝毫不讲这些。古语道:“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只要皇上一句话,他就很有可能得立刻死于非命。一想到这些,他就惊恐不安,心灰意冷。后来干脆向武帝辞去所有职务,自愿去守太后陵墓。
本来,这也是司马攸没有办法的办法了。以此向哥哥表明自己决无非分之想,惟求保命而已。但武帝却不这么认为,他觉得弟弟又在耍花招。非但不批准他的奏请,反而将他叫到宫中,训斥了一通。警告他不要忘了手足之情,妄想得到皇位。司马攸见哥哥倒打一耙,又气又恼,回家后一病不起,没多久就吐血而死,年仅36岁。
害死了弟弟,武帝司马炎没有什么后顾之忧了。更加沉迷酒色,不久就因纵欲过度,一命呜呼了。
公元290年,傻太子司马衷终于登上了皇帝宝座,即晋惠帝。改年号为永熙。
4.刘骏杀兄鸩弟终做皇帝
刘骏,字休龙,小字道民,是南朝宋文帝刘义隆的第三儿子。生于元嘉七年(430年)八月,6岁时,被立为武陵王,食2000户。
刘骏自幼不得父皇的宠爱,故一直被授以外职,未任京官。10岁,被任为湘州刺史,又先后任南豫州刺史、雍州刺史。元嘉二十五年(448年),刘骏19岁,改授徐州刺史。后任衮州刺史、江州刺史等。元嘉三十年,太子刘劭伙同刘溶谋反,演出了一幕子杀父丑剧,当时,刘骏正在远离京师的五洲讨伐“蛮”人。
由于他手握重兵,而且又是文帝刘义隆的第三子,不管是从实力上看,还是从兄弟次序来看,都是当时决定时局变化的重要人物。刘劭深知刘骏对他的威胁,密写手书,令大将沈庆之将其杀害。沈庆之来到军府门外求见。
刘骏已猜知其谋,非常害怕,派人对沈庆之说:“王有病,不能相见。”
沈庆之不由分说,推门而入,见到刘骏后,出示刘劭手书。刘骏见难以逃脱,不禁双泪横流,请求入内与母亲路淑媛诀别,然后一死。沈庆之见状,忙将自己欲保刘骏讨伐刘劭之意全盘托出。
刘骏听说,忙收泪起身再拜,说:“家国安危,皆在将军。”当下,两人计议已定,起兵讨伐刘劭、刘溶。沈庆之马上下令,内外勒兵,严阵以待。刘骏又倡议四方藩镇共同举义。
一日,刘骏与众僚佐计议起兵之事,府主簿、刘骏心腹颜竣认为:“今四方未知义师之举,刘劭据有天府建康,若举义诸军首尾不能相应,则非常危险。宜待诸镇协谋之后再举事不迟。”
沈庆之听罢,脸色一沉,厉声喝道:“今举大事,而黄头小儿皆得参与,怎能不败!宜斩其首!”
刘骏见状,忙令颜峻向沈庆之拜谢认错,沈庆之这才稍稍解怒,对颜峻说:“君只负责笔札之事吧。”
刘峻当下决定,军务悉由沈庆之负责。
沈庆之是著名战将,在他的指挥下,几天时间里,举兵事宜全部准备停当,人们皆惊叹,称其指挥的是一支神兵。
一切准备停当,刘峻正式宣布誓师举兵。他手下有著名战将沈庆之、柳元景、朱修之等人,又令颜峻总录军府内外。荆州刺史南谯王刘义宣与雍州刺史臧质、司州刺史鲁爽也同时举兵响应。
刘骏率军来到他的大本营浔阳(今江西九江市)后,令颜竣移檄四方,历数刘劭之罪,号召四方举兵讨逆。州郡接到檄文后,纷纷响应,四方兵起。南谯王刘义宣派臧质引兵至浔阳,与刘骏共同行动。四月,大将柳元景统宁朔将军薛安都等12支军队从湓口出发。接着,刘骏与沈庆之率军从寻阳直指建康。刘骏大军声势浩大,一路上朝廷命官纷纷归降。
自浔阳出兵以来,刘骏便重病在身,不能会见将佐,不论在陆路之室还是水路之舟,惟有心腹颜竣可以入见。
颜竣忠心耿耿,将刘骏拥于膝上,精心照料起居。刘骏病势沉重,不能决事,凡内外军政大事需请示者,皆由颜竣决断答复,另外文牍书檄之类也皆出自颜竣之手。上至将帅,下至护卫甲士,皆不知刘骏病重,军心稳定,士气高昂。
大将柳元景经验丰富,知所帅部队舟舰不坚,不利于水战,乃从陆上挺进。不久,大军至建康城外军事要冲新亭,依山筑垒。刘劭亲自督战,指挥水、步军合精兵万人,猛攻新亭。柳元景军人人上阵,奋勇杀敌,刘劭军败,狼狈逃归宫中。
接着,刘骏大军进驻新亭,刘骏正式即皇位,大赦天下。任命刘义恭为太尉、录尚书六条事、南徐州刺史,南谯王刘义宣为中书监、丞相、录尚书六条事、扬州刺史,随王刘诞为荆州刺史,臧质为江州刺史,沈庆之为领军将军,萧思话为尚书仆射。讨伐刘劭有功者,一一加官封赏。
五月初,大军攻克朱雀航,朝廷文武将吏纷纷争相出城投降,萧斌令所统帅队伍解甲归降。随即又攻克东府和台城,刘劭慌忙逃入武库井中,被队副高禽活捉。刘劭与四子全部被杀。
刘溶帅左右数十人挟南平王刘铄南逃,遇江夏王刘义恭。刘义恭途中将刘溶及三个儿子斩首。按照命令,刘劭、刘溶父子皆暴尸于市,枭首于朱雀航。
对刘宋皇室父子兄弟之间的互相残杀,百姓中间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遥望建康城,小江逆流萦,前见子杀父,后见弟杀兄。”
刘骏以讨伐弑君、弑父的刘劭、刘溶为名起兵,平定祸乱,荣登了皇帝宝座,又赢得了“忠”、“孝”的好名声。然而,他却对父皇刘义隆有着一股怨气:不被父皇喜爱;当父皇欲废太子刘劭而另立太子时,竟不曾考虑立在兄弟中排行老三的自己,反而倾向于立老四刘铄。
刘骏对此耿耿于怀,即位后的当年十月,便秘密派人将毒药放入食物中,将兄弟刘铄毒死。
刘骏懂得:正是由于自己在皇室中的地位,才得到诸王与将领们的拥戴。他决心避免别人利用皇弟、皇叔的身份起兵谋反,故而即位不久,便下诏改封叔叔刘义宣为南郡王,立刘义宣次子刘十岂为南谯王,内调刘义宣为丞相、扬州刺史。
刘义宣在荆州10年,财富兵强,不愿进京,上表固辞扬州刺史和次子刘恺的王爵。刘骏无奈,只好另任命刘义宣为荆、湘二州刺史,刘恺为宜阳县王。
刘义宣自认为诛讨刘劭立有大功,又身为皇叔,骄恣不羁,独断专行,根本不把年轻的皇帝放在眼里,不管有什么要求,一定都要皇上满足自己。朝廷所下制度,凡是他不同意的,全不遵承。对刘义宣的所作所为,刘骏虽非常不满,但也只好暂且忍耐。
江州刺史臧质是武敬臧皇后之侄,自以为是世上难得的人才,足为一世英雄,故暗怀逆志。刘劭之乱时,他认为时机已到,欲推奉庸暗易制的刘义宣,待事成之后再将其颠覆,自己独掌朝政。由于刘义宣已奉刘骏为主,所以其谋未能得逞。
在平定刘劭之乱中,臧质也立下大功,因此便居功自傲,自以为年长于刘骏,又是长辈,对刚刚即位的刘骏很是不恭,州府之政刑庆赏概不咨禀。他听说刘骏荒淫无道,奸淫刘义宣的几个女儿,引得刘义宣切齿痛恨后,认为时机已到,劝刘义宣举兵造反。
刘义宣的几个心腹将佐也有富贵之心,希望依靠臧质的武力威名成就自己,所以纷纷劝刘义宣同意臧质之计。刘义宣觉得自己的儿子娶了臧质之女为妻,两家为儿女亲家,将来臧质不会与自己背道而驰,所以很放心,同意举兵起事。
孝建元年(454年)正月,刘义宣派人秘密赶往寿阳(今安徽寿县),邀南豫州刺史鲁爽于当年秋天共同举兵。鲁爽有勇力,作战勇猛,但嗜酒如命,使者到时,他已喝得酩酊大醉,糊糊涂涂地当日就举兵反叛。
二月,刘义宣听说鲁爽已反,与臧质仓惶起兵,并上表,称皇上听信小人谗言,今举兵诛君侧之恶。
刘骏接到刘义宣的上表,只觉眼前一阵发黑,想到刘义宣兼统荆、江、兖、豫四州兵力,威震天下,慌得不知如何是好,想把皇位交给叔叔罢了。
竟陵王刘诞听说,连忙劝阻说:“怎能将此座轻易交给别人!”由于刘诞的坚决反对,刘骏只好作罢,待惊魂稍定,便连忙派兵遣将,准备迎敌。
大将沈庆之督诸将与鲁爽交战,枪挑鲁爽,攻克寿阳。大将柳元景、王玄谟等率水陆大军与刘义宣、臧质军进行决战,叛军大败,臧质被杀,刘义宣被活捉,后被荆州刺史朱修之杀死。
平定刘义宣、臧质之乱后,刘骏更加看清了,威胁自己皇位稳固的力量主要在皇室内,因此更加密切监视叔、弟们的一举一动,对他们的制裁也愈加严酷无情。
刘骏的十弟、武昌王刘浑在平定刘义宣之乱后被任为雍州刺史。刘浑年轻,只有17岁,游戏无度,与左右作檄文,自号“楚王”,改元永光,备置百官,以此取乐。长史将其手迹封呈给朝廷。刘骏一见,下令废刘浑为庶人,徙往始安郡(今广西桂林);又派人狠狠责备刘浑,逼令他自杀才算完事。
为了削弱和制约王侯,刘骏欲制定一个裁损王侯权力的条例。江夏王刘义恭揣知其意,与竟陵王刘诞上奏,建议裁损王侯车服、器用、乐舞制度,一共9条。刘骏看了并不满意,暗示有司上奏,增为24条。主要有:听事不得南面而坐;内史、相及封内官长只能称下官,不得称臣;罢官则不复追敬等等。
在诸王侯中,刘骏最不放心的是六弟竟陵王刘诞。刘诞待人宽而有礼,与刘骏的荒淫无度形成鲜明对比。平定刘劭之乱时,刘诞在会稽举兵,在东线进攻京师,立下大功。刘义宣反叛时,他又坚决反对刘骏奉乘舆法物迎刘义宣,其镇定自若的大将风度为人所称道,所以朝野人心暗中归向于他。刘诞又多聚才力之士,广蓄精甲利兵,势力大增。
刘骏对他的名望和势力感到害怕,对刘诞在兄弟中的次序也觉不放心:当时四弟刘铄已死,五弟刘绍出继给刘义真,刘骏之下便是刘诞了。
因此,刘骏对刘诞既畏惧又猜忌,不愿让他居中央掌权,派其出镇京口(今江苏镇江),仍嫌京口离建康太近,又派他镇守广陵(今江苏扬州),任南兖州刺史。
刘诞知道刘骏猜忌自己,暗地里作自卫准备。大明三年(459年),北魏南侵,刘诞在广陵修治城池,聚蓄粮草。
这时,民间纷纷谣传刘诞将反,吴郡人刘成上书,诬告刘诞私修乘舆法物,有篡位之心。
刘骏接报,正触动了他的一块心病,于是不问青红皂白,派兵前去偷袭,捉拿刘诞。
刘诞闻讯,据城举兵反。消息传到建康,刘骏马上宣布内外戒严,派身经百战的大将沈庆之统兵讨伐刘诞,并亲自帅禁卫兵驻扎宣武堂。在刘骏的再三严厉督促下,沈庆之身先士卒率众攻城,城破后,斩刘诞,其母与妻子皆自杀。
刘骏听说攻克广陵,兴奋异常,出宣阳门,下令要左右齐呼万岁。众人遵命欢呼,只有侍中蔡兴宗面色严肃,一言不发。
刘骏见蔡兴宗竟敢违抗他的命令,问:“卿为何不呼?”
蔡兴宗正色答道:“陛下今日正应涕泣行诛,岂可以皆称万岁!”
刘骏听了,很不高兴,但又对蔡兴宗这样一个正人君子无可奈何。
为发泄余愤,报复广陵城居民,刘骏命令沈庆之:城内士民不论大小全部杀掉。沈庆之请求保留五尺以下男子,其余男子皆死,女子作为军赏,赐给作战有功的将领充当奴婢。这样,死者仍有3000多人。刘骏又命将死者首级聚在石头城南岸陈列,以作观赏。侍中沈怀文谏阻,他一概不听。
刘骏自从做了皇帝,尝到了凌驾于万人之上、执掌生杀予夺大权的滋味,并一再寻找机会亲尝其味。由于滥杀无辜,在位时间不长,便遭到文武大臣的反对而废掉。
5.兄弟争权国家大乱
在中原地区经历五代十国,朝代更替,战乱频繁的时候,北部的契丹族正在迅速崛起。
契丹就是辽国的前身,契丹族本为鲜卑族宇文部的一个分支,北魏时在辽河以北地区居住。唐朝初年,契丹大贺氏朝分成八个部落,经过议会决定大贺氏朝最高首领可汗由八个部落头领每三年一推选。唐玄宗天宝四年(公元745年),遥辇氏替代大贺氏。在此之前,契丹一直隶属于大唐王朝。
唐天四年(公元907年)冬,遥辇氏第十任可汗耶律阿保机继契丹可汗位。耶律阿保机可不是个简单人物,他能征善战,智勇双全,特别是他有一统华夏的雄心壮志。耶律阿保机继汗位同年,中原地区进入了五代十国的纷争时期。耶律阿保机趁此机会多次率兵进攻幽州等地,掳掠汉人和金银财宝。契丹地盘由此不断扩大,国家也日益富强。
由于耶律阿保机政绩突出,所以连坐五年可汗之位。这本来是部落大会决定过的,只要表现出色,即可连任。但是,这却引起了他的几个亲弟弟的不满,因为他们也有继承汗位的野心。于是几个人在二哥刺葛的鼓动下密谋造反。
不料,此事被刺葛的妻子粘睦姑知道后报告了耶律阿保机。阿保机夫妇大惊,命人将他的四个弟弟抓来审问。证据确凿,几个人无法抵赖,只得承认。依众人之意,就要将四人斩首,但阿保机念兄弟之谊,赦免了他们。四人千恩万谢,发下毒誓:若再有二心,天诛地灭。阿保机原谅了他们,也相信了他们。
一年之后,也就是阿保机第二任届满之时,他率军南征正欲班师回朝。谁曾想到,四个弟弟又起兵造反,率军阻住北归之路。阿保机找众臣商议此事,有人建议干脆废除现有的推举可汗的制度,效仿中原帝制;有人说此举不妥,莫若趁七部头领均在军中,令其再次推举阿保机连任,使刺葛处于孤立的地位,不战而退。
耶律阿保机采纳了第二种建议,与他的妻弟共同谋划一番,将七部首领召人大帐,说明情况。七部首领素来尊敬阿保机,均举双手赞成再次拥立阿保机为可汗。刺葛得到消息,自知处于孤立无援之地,必定不是阿保机的对手,再次低头向阿保机谢罪。但是阿保机见弟弟刺葛言而无信,不想再原谅他。阿保机率大军很快捉住了安瑞和迭刺两个弟弟。不久,又捉到了北逃的刺葛和寅底石。阿保机将参与叛乱的25个骨干分子车裂,但他对自己的亲兄弟却怎么也下不去手。最后,只对四人施以杖刑,然后释放。从此四人均老老实实,再也不敢包藏祸心了。
两年之后(公元916年),阿保机终于排除重重阻碍,登基做了皇帝。阿保机为大圣天明天皇帝,而他的妻子述律平为应天大明地皇后。年号为神册元年,立长子耶律倍为太子。
但是,皇后述律平对阿保机立长子耶律倍为太子非常不满,因为她最喜欢次子耶律德光,一心想让二儿子出人头地。只是在阿保机面前也不敢太过表露此意。但她决非一般女子,想做的事,决不轻易放弃。她暗下决心,一有机会,一定要让耶律德光继位当皇帝。
天赞五年(公元926年),耶律阿保机在灭掉东北地区的渤海国后,一病不起。不久,驾崩西归。皇后述律平认为拥立耶律德光的机会来了。她先以为阿保机陪葬之名诛杀了一大批反对派的大臣,然后迟迟不让太子耶律倍继承皇位。
耶律倍从小就不得母亲欢心,此次之事,他心里一清二楚,母亲是要让自己主动让出太子之位给二弟耶律德光。他有心不让,想起前几日朝上一幕,不由得心胆俱寒。那天母后让大臣赵忍温去给父皇陪葬。赵忍温百般不愿,反质问母后:“若论与皇上最亲近之人莫过于皇后。请问皇后为何不随皇上而去侍奉?”母后初时脸色大变,不过一会儿便镇定下来,长叹一声道:“我何尝不想追随先君而去?只是军国大事不能忘啊!”说到这儿,竟然从一名侍卫身上抽出佩刀,猛的一刀将自己的右手腕砍下来。对众大臣道:“就把这手腕代替我陪同先帝吧!”众大臣看着她那仍然流血不止的手腕,都吓得噤若寒蝉,无人再敢言语。
后来许多大臣都到太子府劝耶律倍,让他为保活命让出太子位。耶律倍每想起那天朝上的场面就心胆俱裂,最终没有办法,向母后述律平表示愿让太子位与二弟耶律德光。述律平自然同意,满心欢喜的让二儿子耶律德光于天显元年做了皇帝。但她仍不肯放过大儿子耶律倍,将他送到南京(今辽宁省辽阳市),变相软禁起来。耶律倍不甘忍受,最后只身一人逃到了中原后唐。
天显十一年(公元936年),石敬瑭以幽云十六州为条件要求耶律德光出兵相助。耶律德光欣然应允,率兵进人中原。石敬瑭死后,他的儿子石重贵即位。会同九年,耶律德光率军对后晋进行讨伐。不久攻至汴州,石重贵投降。耶律德光非常兴奋,不顾母后述律平“不要在中原称帝”的再三叮嘱,在汴京城崇元殿登基,并下诏建立大辽,改元大同。至此,契丹始称为辽。
消息传出,中原各地起兵抗辽。果然不出述律平所料:耶律德光在中原称帝,没能长久。耶律德光见势不妙,匆匆率文武百官离开汴京,回归故土。不料,中途行至滦城竟因病逝世。他的叔叔安瑞素来与之不睦,见状趁机拥立耶律倍之子兀欲为帝。皇太后述律平闻讯,开始时百般不允,但是爱子已失,也别无他法,又加上大臣屋质极力从中斡旋,述律平见拥立兀欲木已成舟,只得勉强同意。
兀欲当了皇帝,感谢安瑞拥立有功,封他为明王,封他的儿子察割为泰宁王。然而泰宁王一点都不泰宁,他为人狡诈,善于伪装。在兀欲面前毕恭毕敬,卑躬屈膝,实则早有篡位之野心。
不久,泰宁王察割就趁皇帝兀欲生日酒醉之机,联合素与兀欲有仇的寅底石之子耶律盆都将其杀死,连皇太后述律平也没有放过,一同刺死。他俩随即召集群臣,威逼利诱,让他们拥立察割为帝。
大臣屋质早已看出察割有谋逆之心,但几次在皇帝兀欲面前奏说此事,兀欲非但不听,反说他太多心。屋质无法,只得暗中防备,但是俗语说得好“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着”,他一个不小心,就让察割钻了空子,后悔不迭。他知道,察割不是一个好货色,不想保他,便设计将察割与盆都都杀了,拥立寿安王耶律为帝。
谁知这耶律更是个作恶的。做了皇帝之后,越来越昏庸残暴。非但不理朝政,而且每天以杀人为乐事,动辄乱杀身边侍卫,后来,服侍他的人再也忍受不了他这种杀人比杀只鸡都容易的性格,趁他睡觉之机,将其刺死。
耶律死后,次子耶律贤即位,即辽景宗。从此辽国结束了内乱时期,特别是萧太后摄政后,辽国进入一个新时代。
6.争“汗”位兄夺弟命
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史当中,父子之间、兄弟之间为争夺皇位自相残杀韵事件呈出不穷,这个怪圈存在于历朝历代之中。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死了,其后代也没有逃脱这个怪圈。
成吉思汗有四个儿子,大儿子术赤已病死在花剌子模国。剩下的三个儿子中,他最喜欢的是小儿子拖雷,但也正是他对拖雷的喜爱给拖雷招来了杀身之祸。
话说皇子窝阔台率领大军攻进西夏首都中兴府,灭了西夏,又联宋攻金,取得了节节胜利。然而在此情况下他却没有乘机灭掉金国,而是只派速不台带两万军士去追击残兵,自己却带着大部队班师回到了和林。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如此呢?原来成吉思汗这三个儿子中就数窝阔台最为狡猾。他虽然继派了汗位,却迟迟不愿召开蒙古贵族大会,就是怕二哥察合台、四弟拖雷从中作梗。于是他一定要等到带大部队回到和林,作好周密的计划之后,才召开大会。如果察合台和拖雷稍有不从,便将他们铲除。
公元1229年,窝阔台在和林召开贵族大会。出乎意料的是,大会开得相当成功,强大的察合台和拖雷并没有反对自己,只不过拖雷态度比较暧昧而已。也正因如此,窝阔台便起了杀机。他将二哥察合台支走,派他去治理其封地,然后将四弟拖雷带在身边,伺机下手。
尽管拖雷聪慧,但他怎么也想不到,亲哥哥窝阔台竟忍心对自己下毒手。其实,拖雷并没有非分之想。当初,择定皇储之时,自己年纪尚幼,只知遵从父命。后来想起,也确曾后悔过。但他深爱着父亲,既然父亲如此决定,他便去掉非分之想,一心辅佐三哥,更何况上头还有二哥察合台呢。他也不想兄弟之间互相残杀,岂料三哥窝阔台还是不容他。
窝阔台怎肯让手执重兵的拖雷留在自己身边呢。他想铲除拖雷,只是苦于没有机会。他只好带着拖雷挥师攻金南下,伺机动手。
名将速不台的确厉害,连攻几座城池。金朝的风翔、长安相继失守,退至潼关黄河一带。拖雷深知潼关险要,非常难打,于是与速不台商议绕道而行,直取金国汴梁。但是,就在这时窝阔台却在大帐中病了,并请了一个巫师在帐中为他祈神治病。拖雷听说哥哥病了于是便来到窝阔台的大帐中探病,没想到片刻之后,只见拖雷竟然脸色惨绿地走出大帐。谁也不知帐内发生了什么。
拖雷手下有个亲兵叫乌达,对拖雷忠心耿耿。一见拖雷进了窝阔台的大帐,便有些担心,这时见拖雷出来,忙迎上去。一看拖雷脸色惨绿,走路踉踉跄跄的样子,不由得大吃一惊,扶住拖雷失声道:“将军,你,你怎么了?”
拖雷软软地靠在他肩上,道:“快,快扶我回帐。”此刻他的神智还很清醒。
乌达将拖雷扶回大帐,见拖雷神情越来越古怪,急忙问道:“将军,你,你到底怎么了?”
“大汗让„„让我喝„„喝了一杯酒,代他到„„到天神那里请命„„”拖雷胸部起伏剧烈,呼吸粗重,已是十分无力。
“什么酒?”乌达神情紧张地问。
“不知道,是,是巫师给的„„”话未说完,拖雷便沉沉睡去。任凭乌达怎么呼唤,他再也没睁开眼。此时乌达已明白八九分,但他却不明白,以拖雷的才智,窝阔台怎能如此轻易地就骗他喝下那杯酒呢?
其实,拖雷一听三哥向天神请命的话,已明白三哥窝阔台是什么意思。但他觉得三哥只不过是试探自己,所以当即表示愿代他去请命,以消除三哥对自己的疑心,哪知窝阔台竟如此狠毒,连自己的亲弟弟也不放过,待要反悔,已经晚了,拖雷为此葬送了自己的性命。
再说,拖雷死后,那个巫师忽然神秘地失踪了。窝阔台的病也随后恢复。他自己认为做得神不知鬼不觉,却不想,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虽然他做得周密,却还是走漏了风声。杀了拖雷,他自以为能稳坐大汗之位,却不知为自己的儿子树立了强大的敌人,在他死后,也很快受到了同样的惩罚。
7.争帝位血亲反目多人丧命
察合台因酒色过度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他在世时钟爱长子木秃坚,而木秃坚偏偏年寿不永,在战乱中丢掉了性命。察合台遂指定木秃坚之子合刺旭烈为嗣君。察合台死后,合剌旭烈没费多大周折,就当上了察舍台汗国的国王。谁知过了五年之后,察合台王国却因王位继承问题又抛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原来,蒙古国太宗窝阔台死后,即位的是定宗贵由,他与察合台的第五子也速蒙哥私交甚笃,借口察合台不该舍子传孙,决定废黜合剌旭烈,改立也速蒙哥为察合台汗国国王。也速蒙哥早就觊觎汗位,如今忽然天从人愿,不禁欣喜若狂。但是好景不长,只作了三年皇帝便魂归西天了。也速蒙哥也失去了支持他的靠山。于是经过一番明争暗斗,帝位由窝阔台系转到了拖雷系,拖雷的长子蒙哥即宪宗(1251年—1259年在位)成了君临天下的蒙古大汗。鉴于也速蒙哥与窝阔台系诸王曾经反对过蒙哥登基,并拒不参加选汗的忽里勒台大会,蒙哥即位后便挟嫌报复,命令已遭废黜的合剌旭烈回到察合台汗国复辟汗位。合刺旭烈想不到枯骨再生,真有说不出的高兴。不料乐极生悲,合剌旭烈一行尚未到达察合台汗国,在途中便一病不起。他的妻子兀鲁忽乃是个女中豪杰,她处变不惊,异常镇定,在料理了丈夫的丧事后,带着宪宗蒙哥的诏敕,率领几个得力的干将,悄无声息地潜回了察合台汗国的都城阿力麻里,竟然在大庭广众之下杀掉了也速蒙哥。察合台汗国的大臣们见她有蒙哥大汗的诏敕,自然不敢反抗,都乖乖地奉她为女王,于是她在一夜之间成了统治偌大的察合台汗国的君主。她的统治长达十年之久。
政局多变。蒙哥的弟弟忽必烈在南宋景定元年(1260年)即位于开平(今内蒙古正蓝旗,即元上都)。他为了控制中亚地区,派遣察合台的曾孙阿必失哈回去推翻兀鲁忽乃,取代她统治察合台汗国。这时,忽必烈与胞弟阿里不哥为争夺帝位正在争战。阿必失哈在途中被阿里不哥的军队俘获。阿里不哥与阿必失哈虽无旧仇宿怨,但阿必失哈既系乃兄所遣,自然不能放过。在处决了阿必失哈之后,阿里不哥又派察合台之孙阿鲁忽作为察合台汗国的君王。兀鲁忽乃处在两大势力夹缝之间,既不能取得任何一方的支持,也无力捍卫自己的汗位,只得忍气吞声,把权力交给了阿鲁忽。
阿里不哥把阿鲁忽扶上了君王之位,自然倚为臂膀。为了争取阿鲁忽成为自己对付忽必烈的得力助手,还给他送去了许多粮秣兵器。过了不久,阿里不哥与忽必烈的战事激烈,阿里不哥抵挡不住忽必烈的凌厉攻势,武器和粮秣都感到匮乏,便派使者到察合台汗国征集粮草金钱。当这项工作进行到一半的时候,阿鲁忽看到黄澄澄的金子和堆积如山的粮秣,不禁后悔起来:这些东西出自察合台汗国,白白运到阿里不哥那里去岂不可惜。于是一再阻挠把东西运走。使者怒气冲冲地质问阿鲁忽说:“我们奉阿里不哥之命来这里征收财物,你凭什么阻难我们?”阿鲁忽见使者言语傲慢,伤了他的面子,一怒之下,把使者关进了监牢。他把将领们召集起来商议说:“我一时冲动,把阿里不哥的使者抓了起来,如今后悔已经迟了,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彻底与阿里不哥决裂,投奔忽必烈皇帝,大家以为如何?”众大臣多是无能之辈,见阿鲁忽变卦,也跟着唯唯诺诺,提不出什么好的方案来。说干就干,阿鲁忽杀掉使者,夺了财物武器,宣布与阿里不哥脱离关系,即日归服忽必烈。原已下台并跑到忽必烈那儿躲藏了许久的兀鲁忽乃听说阿鲁忽倒戈投靠忽必烈,又偷偷跑了回来。她虽然已徐娘半老,但风韵犹存,阿鲁忽不觉动了怜香惜玉之念,便娶她为妻。兀鲁忽乃本来就是察合台汗国的女王,如今又与阿鲁忽结为伉俪,夫妇二人牢牢控制了察合台汗国。
阿里不哥听说阿鲁忽恩将仇报,不禁怒火中烧,便统率军队进入河中地区讨伐他。双方展开了激战。阿里不哥打了两次败仗,第三仗才击溃了阿鲁忽,并洗劫了他的辎重。阿鲁忽逃入不花剌(今乌兹别克共和国布哈拉)和撒马尔罕,在那里抢劫了很多金钱、武器和粮食,来武装自己的军队。阿里不哥因为同忽必烈的战争正酣,在这里没有停留多长时间,便匆匆撤军而去。阿里不哥撤军以后,阿鲁忽照旧统治着察合台汗国。
又过了一年,阿鲁忽奄然去世。这时兀鲁忽乃地位已经稳固,大臣和将领们都听命于她,她毫不犹豫地立了自己和前夫合剌旭烈生的儿子木八剌沙为汗。忽必烈在与阿里不哥争夺帝位的战争中,戎马倥偬,无暇旁顾,乃至平定了阿里不哥之后,才知道木八剌沙已经自立为汗,心里老大不痛快,便改派木秃坚之孙八剌持诏到察合台国去继承汗位。八剌回到察合台汗国,见木八剌沙和兀鲁忽乃势力强大,一时难以得手,便没有拿出诏书。木八剌沙问他:“你来这里干什么?”八剌回答说:“我离家年深日久,过去的家人都星移云散了,这次回来是想把那些人收拢来,和你们一起放牧。”木八刺沙见他态度诚恳,没有抢夺汗位的意思,也就没把这事放在心上。八剌工于心计,办事干练,待人谦让,没多久便把木八剌沙的部下争取到了自己这一边。木八剌沙却蒙在鼓里,全然不知。八刺羽翼丰满,便先发制人,突然发难,废黜了木八剌沙,自己登上了王位,贬木八剌沙为猎夫长。兀鲁忽乃纵然手眼通天,却无能为力,眼睁睁看着儿子被废而徒叹奈何。
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争夺汗位时,盘踞海押立的窝阔台之孙海都支持阿里不哥。阿里不哥失败后,海都又以大汗之位当属窝阔台系为理由,积极谋划自立为大汗。忽必烈多次征召,他都拒不应命。忽必烈急如星火地任命八刺为察合台汗国君主,就是为了让他牵制海都。但是八剌在攫取到政权以后,却背叛了忽必烈。他先把大汗属地斡端(今新疆和田)夺为已有,然后又因争夺中亚城郭地区与海都再战。他不是海都的对手,连连败北。后来窝阔台的一个孙子钦察从中斡旋,二人才握手言和,结成义兄弟,重新划分了势力范围,战事方告结束。
八剌生性好战,过了不久,他对海都说:“现在军队增多,筹措粮草不易,我想渡过阿母河去夺取呼罗珊地区,请你给予援助。”海都巴不得他离开这里,同时他对伊利汗国国王阿八哈也抱有敌意,因而积极支持他远征,并派钦察和定宗贵由的孙子察八忒率军援助他。但八剌一行刚刚率军渡过阿母河,钦察突然胆怯起来,他担心此行未必成功,倘若因兵败而葬身异域,岂不白白送了一条性命?他也不和八剌商量,率领人马又重新渡过阿母河返回驻地去了。察八忒见钦察不辞而别,知道大事难成,也挥军迳去。八剌气得七窍生烟,连忙派自己的兄弟木明、牙撒兀儿去追赶钦察,劝他自动回来。接着又增派札剌兀儿台率三千骑兵追赶木明等命令,倘钦察不肯回心转意,就把他捉回来。当木明追上钦察后,尽管反复劝说,钦察仍然不肯回转。木明等知道说也无用,便摆了一桌肴馔丰盛的酒席,想在钦察喝得酩酊大醉时用武力劫持他。钦察发觉了他们的计谋,冷冷地说:“你们居心何在,我非常清楚,奉劝你们好好回去,否则我就把你们抓起来带走。”木明二人无计可施,只得原道折回,在路上遇见了札剌兀儿台,就对他说:“钦察已经走远了,追赶不上了。”于是,三人合兵去见八剌交差。
八剌孤掌难鸣,进退维谷,只得硬着头皮作战,结果被打得丢盔卸甲,一败涂地。当他狼狈地渡过阿母河回国时,大部分故旧和士兵都离开了他。他逃到不花剌,在极度失望中病倒了。他一腔怒气无处发泄,带病去攻打拒绝援助他的察合台的另一个孙子阿合马,并派牙撒兀儿前往海都处请求援助。海都问他:“八剌派遣你与木明追赶钦察时,是否又在你们之后派遣了一支部队?”牙撒兀儿矢口否认。海都说:“你骗不了我,上一次八剌又派了札剌兀儿台,想把钦察捉住,是吗?”海都与钦察关系密切,自然不满意八剌同室操戈之举,现在见牙撒兀儿言语支吾,一怒之下,就把他抓起来了。然后海都与众将领们商议之后,便带着军队佯装增援八剌,实际上是想把八剌从这里赶走。当他还未来得及进攻八剌时,八剌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捉住了阿合马,并立刻把他杀掉了。之后,八剌派人告诉海都:“这里风平浪静,请海都安答放心,掉转马头回去吧。”海都却不理睬这番话,率兵来到八刺帐营附近驻扎,悄悄地把八刺的军队包围起来。就在这天夜里,八剌病情加剧,天还未亮就死在军中了。第二天海都进入八刺营帐并主持了八刺的丧仪,把尸体送往山上埋了。八剌一死,群龙无首,遗下的将领们跪到海都跟前说:“以前我们给八剌效力,如今您就是我们的君主了。请你指点迷津,关照我们。”海都把他们安慰了一番,没收了八剌的财产,分给自己的将领,兴高采烈地返回自己的驻地去了。
树倒猢狲散。八剌一死,察合台汗国便乱了套,他的儿子伯帖木儿等人投降了忽必烈,察八忒也到了那里;而木八剌沙和合剌旭烈的儿子则归服了伊利汗国的阿八哈,在那里颇受尊重,当过封疆大吏。察合台汗国的王位开始由八剌的堂叔尼克拜继承。三年之后,又传给了察合台的孙子不花帖木儿。不久不花帖木儿便染疴去世,海都把王位交给了八剌之子笃哇。从此,海都实际上控制了察合台汗国。笃哇追随海都,与忽必烈为敌,多次骚扰元朝边塞,攻掠畏兀儿地区。后来在一次大战役里,笃哇与海都同时受了重伤,海都不久即魂归泉台,笃哇久治不愈,成了残废。这样,察合台汗国就衰落下去了。
8.兄弟相残忽必烈登皇位
蒙哥汗在攻打合州城时,中箭身亡。消息很快由蒙哥的弟弟木哥传给了忽必烈和旭烈兀。
忽必烈闻讯大惊失色,心知新一轮的汗位之争又将开始,而自己究竟何去何从呢?这一晚,他正在帐内沉思,他的老谋士姚枢走了进来,缓慢而又坚定地说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将军可要三思而后行啊!”
“你是说„„让我争夺汗位?”忽必烈闻听此言,自己心头不免一跳。其实,忽必烈尽管文武双全,在军中颇有威望,又几次受到蒙哥汗的猜忌,但他一直忠心耿耿,从未想过要争夺汗位。这突然的变故,让他一时拿不定主意,但他也真不愧为一代英雄,一听姚枢要他争夺汗位,立刻下定了决心。并且迅速开始着手准备。
蒙哥汗离开和林时并没有确定继嗣,只是留下七弟阿里不哥负责和林安全,阿里不哥为人狡诈。他为拖雷之妾所生之子,早有不轨之心,只是表面上顺从蒙哥而已。此次接到蒙哥死讯,大喜过望,立刻蠢蠢欲动,也准备争夺汗位。他深知木哥和旭烈兀只是一介武夫,不值一提,只有忽必烈是一个难对付的主儿。于是他找来老亲王阿兰答儿商量。阿兰答儿知道阿里不哥没有主心骨,觉得与其让忽必烈继位不如让他继位,这样自己也可从中捞到些好处。于是给他出主意:趁忽必烈围困鄂州未归,派大军占领新都开平,迫使忽必烈称臣。如果他敢反抗,就杀他全家。
阿里不哥一听此计甚好,当即就调5万军队,派阿兰答儿去占领开平。这下,阿兰答儿可是骑虎难下了。他知道忽必烈的厉害,心里想要不去,可主意是他出的,只好硬着头皮上。窝阔台系与察台台系素来与拖雷系结怨很深,他们无力争夺汗位,但也不愿意看到强大而英明的忽必烈登上汗位,乐得看他们兄弟自相残杀,好取渔翁之利,因此竟对阿里不哥的反叛行为予以默认。
再说阿兰答儿行军至半路,便得知忽必烈之子真金已做好军事防御准备,而忽必烈也已从鄂州返回,正在归途中。吓得立刻就地扎营,不敢再去攻占开平。一个月后,灰溜溜地撤军回到和林。阿里不哥非常生气,但也没有办法。
公元1260年中旬,忽必烈回到开平,笼络王族,调集军队,没有召开贵族大会便登上了汗位。与此同时,阿里不哥在和林也宣布继位。两人集结军队,准备开战。
忽必烈为人精明,不仅会打仗,而且会治国,他受到许多人的拥护。他仿照中原封建社会的君主制,定立年号为中统。为了战胜阿里不哥,他将中原大队人马调往函谷关以西,设营于京兆。而阿里不哥为避免被忽必烈包围,将军队也派往函谷关,设营于六盘山。
阿里不哥哪里是忽必烈的对手。不久,兵败的消息传到了和林,阿里不哥大怒。但他除了大骂忽必烈,却没想出好的办法去对付他。骂着骂着,他一眼瞥见旁边的阿兰答儿眯着眼在那儿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不禁生气地说:“本汗认为当务之急,就是挽回败局,老亲王德高望重,就替本汗去增援六盘山吧!”
老阿兰答儿本想推辞,却又想起上次自己攻打开平,中途收兵引起阿里不哥盛怒的样子,至今想来,仍心有余悸。于是硬着头皮带兵前往六盘山。军队还没到六盘山,前方的军队已退了下来。随着忽必烈的亲征和林与阿里不哥的逃亡,阿兰答儿的增援全线崩溃。阿兰答儿也落了个被俘身亡的悲惨下场。
公元1264年7月,在外逃亡3年的阿里不哥实在无处投奔,便回来向忽必烈投降。至此,忽必烈的霸主地位得到正式确立。
9.元文宗藏杀机弑兄夺位
图帖睦尔是元武宗孛儿只斤海山的次子,英宗时曾被流放到海南琼州,泰定帝也孙铁木儿时被召还京,封怀王。他的异母兄叫和世竦,封周王。这一场弑主逼宫、争夺皇位的斗争,便是在他兄弟两人间进行的。
斗争始于泰定帝死后。泰定帝是在致和元年(1328年)七月病死在上都的,活了36岁。他在位期间毫无作为,只知崇佛佞僧,广建佛寺,致使国家财政困迫不堪。而且,由于他以杀害英宗罪严厉惩治铁失党人,导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政权很不稳固。就在他刚刚死去的时候,留守上都的佥枢密院事燕铁木儿和西安王阿刺忒纳失里发动了军事政变,燕铁木儿是武宗时因宠提拔的,所以他极力主张皇位正统应属武宗之子。他强行召集百官到兴圣宫,兵皆露刃地威胁大臣们说:“武宗皇帝有子两人,大统所在,当迎立之,敢有不顺者斩!”燕铁木儿当即逮捕了中书平章事乌佰都刺等人,又让心腹亲信掌握机要,自东华门夹道布列兵士,使人传命往来其中,以防泄露。同时又查封了府库,收录了符印,召百官进入大内,听候命令。
当时,元武宗的两个儿子都不在大都。和世竦在大西北,图帖睦尔在江陵。燕铁木儿以为周王和世竦远在漠北,不能马上到来,担心时间一长发生变故,便派人到江陵去迎图帖睦尔。并宣称已遣使北迎周王,以安众心。为防意外,燕铁木儿调兵守卫关卡,以禁军屯守京师,出府库犒赏军士,燕铁木儿则亲自在禁中值宿,“一夕或再徙,人莫知其处”。他还将自己的弟弟撒敦和儿子唐唐其势也密召前来。
图帖睦尔是八月底到达大都的,九月即皇帝位于大明殿,改元天历,史称元文宗。图帖睦尔本来自己想当皇帝,但是,为了不致引起舆论大哗,使自己处于不利的境地,他虚情假义地下诏说,自世祖统一海内,建立定制,宗亲都各有封地,不敢妄生觊觎。世祖之后的诸王都是遵照祖训,以次相传。现在宗王、大臣们以国家利益为重,拥我为帝,我以为自己无德,应等待兄长,故再三推让。但神器不可久虚,天下不可无主,兄长又远在漠北,我只好听从大臣们的请求,姑且暂即皇位;“谨俟大兄之至,以遂朕固让之心”。
上都方面得知大都政变和拥立武宗之子的消息,认为是变乱了祖宗的法度,有违大理,便拥立泰定帝的小儿子阿刺吉八即位,是为元顺帝。这样,在元朝的两个都城便出现了两个皇帝。于是,双方展开了激烈的内战。结果,上都方面败北,被迫交出皇帝玉玺,即位仅一个月的小皇帝被赶下台,不知去向。
再说图帖睦尔的哥哥和世竦率属官和亲眷从漠北启行后,于第二年(1329年)正月路过和林(今蒙古哈尔和林)以北时即皇帝位,是为元明宗。和世竦称帝后,先派人到大都报闻,接着,在这年的四月,在其漠北行在所接见了文宗图帖睦尔派来的燕铁木儿等特使,接受了燕铁木儿奉上的皇皇宝玺。明帝和世竦嘉奖燕铁木儿之功,封他为太师,仍命为中书右丞相、录军国重事。并对燕铁木儿说:“凡京师百官,朕弟所任用的,无须改变,你可将朕的意思告知朕弟。”同时派人去大都册立图帖睦尔为皇太子,并敕造皇太子印。燕铁木尔则留在明宗身边。
五月,已是皇太子身份的图帖睦尔离开大都北上迎接明宗和世竦。八月一日,和世竦先到王忽察都(今河北张北县西北),次日,图帖睦尔入见,兄弟两人各叙别情,一派亲密无间的气氛。
和世竦在行殿设大宴招待了弟弟和诸王大臣。酒宴之上,觥筹交错,笑语声喧。这天,和世竦因为高兴,饮了很多酒,酒宴刚罢便回寝帐睡下了。但燕铁木儿和皇太子图帖睦尔却没有睡,他们密谈了半夜。一连三天,两人都是经常在一起窃窃私语,谁也不知道他们在谈些什么。
天历二年八月庚寅(1329年8月30日),天已大亮,明宗和世竦仍未起床,皇后八不沙以为明宗多日劳顿,不敢惊动。过了一会儿,仍听不到动静,便入帐去看,她惊惧地发现,明宗已经七窍流血,死了。
皇后八不沙在突来的噩耗面前不知如何是好,侍女忙去报告太子与近臣,太子入临,“哭尽哀”。燕铁木儿“以明宗后之命奉皇帝宝玺于帝(图帖睦儿),遂还”。
同月乙亥(9月8日),图帖睦尔在大都大安阁重登帝位,是为元文宗。可怜那个明宗和世竦,仅仅当了八个月的皇帝,死时年仅30岁!
关于明宗和世竦之死,元史所载,语焉不详。《元史·明宗本纪》只有数字:“庚寅,帝暴崩,年三十。”但综合其他史料,可以断定:和世竦是图帖睦尔和燕铁木儿合谋害死的。
清人毕沅在《续资治通鉴》“考异”中撷取了这样两条材料:一是燕铁木儿自大都奉玉玺见明宗后,“明宗从官有不为之礼者”,致使燕铁木儿“且怒且惧”。至明宗死,燕铁木儿听到哭声,即“奔入帐中,取宝玺,扶文宗上马南驰”。由此看来,燕铁木儿虽然在奉玺后留在明宗身边,但因明宗属宫不以礼待他,对他有看法,他十分担心和恐惧,因此,这个刚刚发动政变的朝廷逆臣很可能再生不轨之心,其在明宗死后马上夺取宝玺奉文宗南还,便是明证。
另一条材料是:文宗病逝前,曾召皇后、太子前来,对他们说:“鸿和尼(明宗死地)之事,为朕生平大错。”俗语说:人之将死吐真言。文宗此言,是否对他害兄行动的良心谴责呢?
或许就是根据这样的推断,毕沅下结论说:“明宗暴崩,实雅克特穆尔(燕铁木儿)之故,而文宗也不得辞其罪。”
此外,据毕沅所记,文宗在燕铁木儿的护送下疾驰返还大都的路上,“昼则率宿卫士以扈从,夜则躬擐甲胄,绕幄殿巡护”。文宗和燕铁木儿畏神畏鬼,严加防范,岂非心有余悸,惟恐遭人报复?
总之,图帖睦尔为夺皇位以弟害兄想来是没有疑问的。
在中国古代弑杀史上,像此种为夺皇权、兄弟相残的事是不绝于书的,但图帖睦尔的弑兄夺权却带有某些特殊之处。主要是他运用虚而实之,实而虚之的伎俩,假情假义地制造了许多假象,使人莫辨真伪。当他在大都稳坐御座之后,又下诏书说:“我由于念及兄长远在大漠,又很贤明,不久当归来,所以力拒群言,不肯即位。后来考虑到艰难之时,大位久虚,众心难定,也于国家不利,故接受劝进。但我没有改变当初的志向,一面颁诏辞让,一面派使者去漠北迎接兄长。既而又派燕铁木儿将皇帝宝玺奉上。及兄长即位,遣使授我皇太子之位,我如释重负,遂率臣民北迎大驾。我急于见到兄长,故日夜兼程,相见之时,悲喜交集。没想到,数日之间,兄长却离我而去,我非常痛心,念及先帝重托,群臣力谏,天命所在,实在不可违逆,故即皇位于上都。”
这一番表白,可谓欲盖弥彰!他煞费苦心将其当皇帝的过程讲得如此详细,不过是怕世人怀疑,怕朝臣议论,但这样一来,恰恰流露出他的心虚和忧惧。
对图帖睦尔弑兄行为的过多评说似无必要,叙述此事旨在说明:弑主逼宫的斗争也是一场权谋的角逐,虚虚实实,虚实并用也不失为一计。虚假和谎言不过是骗人的迷障,其目的是为了掩饰龌龊的事实。
10.皇太极密状告兄登帝位
天聪十年(1636年)四月十一日,在盛京(今沈阳)皇城祭天之地,皇太极身着皇服,面对叩拜在脚下的诸王公贝勒、满汉大臣、文武百官,眼望由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八旗组成的雄壮场面,回想十年来立国安邦之业绩,缓稳地走上天坛,正式称帝,是为清太宗。从此,在中华版图上,又出现了一个与明朝并立的新的封建政权——清朝,皇太极则是这个新王朝的奠基人和第一帝。
爱新觉罗·皇太极生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是努尔哈赤的第八子。皇太极之母叶赫纳喇氏聪明伶俐,待人宽厚,甚得努尔哈赤的欢心,婚后四年,生下了皇太极,努尔哈赤对这个儿子格外喜爱,取名“皇太极”,与汉族皇帝的继承人“皇太子”谐音,大概期望他将来能子承父业,振国兴邦吧。
皇太极幼年就聪明过人,凡事“一听不忘,一见即识”,越来越得父母宠爱。万历三十一年,其母病故,努尔哈赤愈加疼爱和器重已成少年的皇太极,让他协理家政。皇太极虽然年少,但其才智和政治经验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锻炼,在努尔哈赤离家出征时,他把家政料理得井井有条。
皇太极受家族的熏陶,自小就随同父辈外出征战打猎,在磨炼意志的同时也获得了军事知识。皇太极自己曾说过:“在过去贫困时,无论老少,争着上进,都以行兵出猎为大喜事。那时仆从很少,大家都自己动手牧马鞴鞍,拾柴做饭,即使这样艰苦,也乐意跟着首领效力,国家的兴隆,不是经过这样艰苦奋斗得来的吗?”在努尔哈赤的训练和影响下,皇太极的意志、体魄、军事知识以及统帅和指挥的才能随着年龄的增长也越来越提高和成熟起来,长大后他多次带兵出征打了许多胜仗。皇太极正是在跟随其父于统一女真族、建立后金政权的过程中逐步成长起来的,成为后金政权的开国功臣之一。
努尔哈赤在建立后金政权后,极力维护他的权力,时刻提防和果断削弱可能对他权力有威胁的弟弟和长侄的权力。努尔哈赤的弟弟速尔哈赤几乎与努尔哈赤有同样的生活经历和善战勇敢精神。在明朝人的心目中,二人地位相差无几。因此,在努尔哈赤需要集中权力时,二人的矛盾日益突出。速尔哈赤因势力强大,不甘心受努尔哈赤的摆布,而且速尔哈赤与明朝关系过密,这对素来与明朝势不两立的努尔哈赤来说是不能容忍的。从此,努尔哈赤对其弟不信任、不重用,不断打击和削弱其势力,直至速尔哈赤死去。速尔哈赤在这一权力斗争中的失败,不仅为努尔哈赤扫清了威胁,对皇太极未来政治命运的发展也有不可忽视的有利影响。
努尔哈赤对长子褚英权力的削弱和打击对皇太极日后走向权力顶峰有着决定性的意义。褚英比皇太极大十多岁,从小就有作一国之主的抱负,他曾统率千军万马,驰骋疆场,屡建战功,不仅是后金政权的功臣,而且作为长子努尔哈赤后来也逐渐培养和锻炼他的政治才干,让他分理朝政。但为时不久,褚英孤傲自负、胸襟狭窄、处事不公的缺点暴露出来了,引起了大臣们和亲王贝勒的不满。努尔哈赤训斥褚英说:“我让你执政,你身为一国之主,却不能宽宏大量,平等待人。你使四弟弟、五大臣受欺凌,不和睦,怎么还能让你执政呢?”很快褚英就不再被信任。为此,褚英嫉恨其父,故意闹气不服统领。对父亲出征的胜败漠不关心,甚至对天诅咒父亲、弟弟、五大臣。努尔哈赤得知消息气愤至极,在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监禁了褚英,两年后将他处死。皇太极在努尔哈赤废褚英的斗争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他曾参加反褚英的密议,与其他兄弟上书告发褚英的劣迹,表现出对努尔哈赤的忠心,巩固了他在父亲心目中的形象与地位。
后金政权建立伊始,在努尔哈赤身边共有四大贝勒。他们可以“共议国政,各置官属”。这四人依次是: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四贝勒皇太极。当时,二贝勒阿敏为速尔哈赤之子,必不会被重用,三贝勒莽古尔泰为庶出,立储无望,只有大贝勒代善资格老,年龄长,有战功,有谋略,但从才能和受努尔哈赤的信任上看,还远不及皇太极。四大贝勒的这种情况,皇太极心里很清楚,因此,他自认为最有希望继位。
即便如此,皇太极还是十分谨慎从事的。代善因是大贝勒,往往受到妃子和下人趋炎附势的吹捧,行为放浪,这引起努尔哈赤的反感。而皇太极则循规蹈矩,精明强干,善理政务,又从不引起事端,上下左右均对之有好感。
天命三年(1618年),皇太极献计攻辽宁而必先取抚顺,并亲率5000人攻陷了抚顺,连克其他诸城。明神宗遂调集大规模军队企图一举消灭努尔哈赤的后金。努尔哈赤倾巢出动,全力迎战,于是出现了历史上决定后金政权存亡的萨尔浒之战。在整个战役中,皇太极处处表现出非凡的才能和超人的勇敢。皇太极提出,针对明军分散、道路险易不同和分兵合击的战略,应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合兵分击的方法。这一战略主张是这次战役取胜的关键。在作战中,皇太极常常一马当先,率领八旗军直取明军。萨尔浒之战后金取得了胜利,皇太极立下战功。此后,皇太极继续跟随父亲努尔哈赤在与明朝的战争中发挥重要作用。例如,在辽沈之战的关键时刻,当皇太极得知年迈的父亲将亲自领兵上阵厮杀,便立即上前请战说:“父汗何必亲往,我愿代父汗领兵前去决战。”结果这场战斗又取得了胜利。皇太极代父征战,勇敢无敌,立下了他人不可比拟的战功,使努尔哈赤感动之余,对他更加信任和倚重。
皇太极不仅在后金对明朝的战争中表现出出色的军事才干,而且在后金对叶赫的征战中更表现出他对努尔哈赤的忠诚和成熟的政治才干。后金政权在对明战争取得初步胜利之后,就着手夺取长期依明抗金的叶赫部。因皇太极与叶赫有血缘关系,所以在后金与叶赫的敌对中,他的处境十分微妙和复杂。但他忠于后金,配合努尔哈赤的军事斗争,对其舅金台石——叶赫部的首领进行政治攻势表现出了卓越的政治才能,为后金领土的扩大再立功勋。此后,皇太极在援助科尔沁,争取整个蒙古的支持中,在完成努尔哈赤继续征明的一系列辽西之战中,战功卓著。
天命十一年(1626年),驰骋战场四十三年,统一女真部落,建立后金政权的努尔哈赤去世。谁来继承汗位?努尔哈赤死前并未立嗣,也未确定嫡长子继承制。努尔哈赤曾对八子说过:“继我之后嗣登大位为君的,不要选择那种恃强恃力的人,因为这种人往往依恃暴力行事,必得罪于上天。你们八王中应选择既有才能又善于接受劝谏意见的人继承我的汗位。推选时,一定要合谋共议,谨慎择贤,特别要防止品德不端的人侥幸被荐举。嗣位后,若发现才能浅薄,不能主持正义,甚至坐视不管,应经过众议,可以把他换掉,在你们的子弟当中选取贤者为君。”依照努尔哈赤生前的这一明训,确定汗位由一直分理国务的四大贝勒中举荐产生。前面已谈及,四人中最有竞争力的是代善和皇太极二人。相比之下,皇太极无论从才能、品格、骁勇、战功及人们对他的评价上都胜过代善。这一点为诸兄弟和大臣们所承认。在推举继承人时,代善的长子岳托和三子萨哈廉便向父亲提议:“国不可一日无君,宜早定大计。四贝勒(皇太极)才德冠世,深契先帝圣心,众皆悦服,应速继大位”。代善自知不如皇太极,赞同说:“此吾素志也,天人允协,其谁不从。”在代善倡议下,拟定劝进书,请求皇太极继位。在众望所归的拥戴下,天命十一年(1626年)九月一日,时年35岁的皇太极即后金汗位(1626年一1643年在位),改次年(1627年)为天聪元年。
皇太极虽继了汗位,他既感激兄侄的拥立,也明晓自身的处境,刚继汗位便立誓曰:“皇天后土既然保佑我的皇考创立大业,今皇考已逝,我的诸兄弟子侄以国家为重,推我为君,我惟有继承并发扬皇考之业绩、遵守他的遗愿为惟一天职。我如不敬兄长,不爱弟侄,不行正道,明知非义之事而故意去做,或因弟侄微有过错就削夺皇帝赐予的户口,天地无情,必加谴责”。皇太极在行动上也如此。把三位兄长置于特殊地位,不当臣下待之,在重大的活动时向兄长行拜礼。努尔哈赤生前执政也曾是“八和硕贝勒,同心谋国”,四大贝勒按月轮值、分掌政务。今日皇太极即位,自不敢立即忽视几位兄长,而独揽大权。况三兄多年分政,已有谋政之经验和自己的势力范围。但是,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到皇太极继承汗位的时期,也是女真民族从原始落后的生产方式向封建方式过渡的时期,随着在经济上向封建制的过渡,政治上也必然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君主专制制度。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对一个继承父业、巩固政权建立新的封建制国家的皇太极来说,此种“集体执政”局面仅仅是过渡权力的暂时现象,是稳定民心、稳固权力而不得不采取的形式。天聪三年(1629年)正月,皇太极以“三大贝勒,向因值月之故,一切机务,辄烦诸兄经理,多有不便”为由,改为三大贝勒以下诸贝勒“代理值月之事”,开始削弱三大贝勒的权力。同时,又设“八大臣”、“十六大臣”,他们或与诸贝勒偕坐“共同议政”,或“佐理国政”,或专责“出兵驻防”,从而也限制和削弱了八旗诸贝勒的权力。使最高统治权由原来的梯形结构开始转变为以皇太极为塔顶的金字塔形结构。
眼前的权力威胁减小了,但皇太极十分清楚,八旗旗主仍握有相当大的权力,一日不消,难以成君。汉官胡贡明及时向皇太极上奏曰:“有人必八家分养之,土地必八家分据之,即一人尺土,贝勒不容于皇上,皇上亦不容于贝勒,事事掣肘,(皇太极)虽有一汗之名,实无异于黄旗一贝勒也”,如不改变这种局面,“总借此强兵,进了山海关得了中原,臣谓不数年间,必将错乱不一,而不能料理也”。这些话与皇太极的想法不谋而合。八旗制度是努尔哈赤时代创立的一种军政合一的制度,原来,女真人的生产和军事行动,是依族和寨而进行的,每十人为一基本单位,头目称为“牛录额真”。实力壮大后,努尔哈赤便规定每三百人为一牛录,“牛录额真”下设“代子”二人为副头目。五个牛录置一“甲喇额真”,五个甲喇额真就组编成一个“固山(旗)”。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只有黄、红、蓝、白四旗,万历四十三年,增设了镶黄、镶红、镶蓝、镶白四旗,就形成了历史上有名的八旗了。努尔哈赤是八旗的最高统帅,他的子侄则是各旗的统帅(称“和硕贝勒”或“固山贝勒”)。八旗制度加强了努尔哈赤的王权,与过去以族、寨为单位的结构相比,显然进步了许多。但到皇太极当权时,后金的政治经济、军事、疆域已远非建立之初的规模了,而皇太极又无努尔哈赤那种至高无上的权威,因此,要巩固政权,必须要加强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必先进行政治改革。以胡贡明为代表的汉官们纷纷上书,出谋献策。皇太极顺应历史潮流,对中央政权进行了改革。
依据汉官宁完我的建议,天聪五年(1631年)七月,皇太极仿明制设立户、吏、礼、兵、刑、工六部,以贝勒管部事,设承政、参政,改变了君主之下有八旗之主,君主却无权的状况。同时,还设启心郎,其职责是:见管部事贝勒所行不善,应启迪其心忠勤国事,从而约束了管部事贝勒们的行为。设立六部除有效地加强了君权外,还提高了后金政权的办事效率。从前,满洲贵族办事并无章法,议政无序,很难适应规模日益庞大的政权运转和进行大规模军事行动。皇太极为此设立了文馆,掌管出纳奏章。
皇太极即位便提出了“治国之要,莫先安民”方针。他说:“满汉之人,均属一体,凡审拟罪犯,差徭公务,毋致异同。”皇太极改变了从前视汉人为奴的政策,实行编户为民,分屯别居,选择清正的汉宫管辖。汉人不仅有了自由,而且由受满族统治变为自己管理,缓和了与满人的矛盾。皇太极不仅安民,而且养民。他对归降的汉人(包括其他民族)不杀、不辱,一律妥善安置,包括给土地、房屋、甚至配给妻室。在同明交战中俘获的大量汉族百姓,都被较好地安置到各屯堡,从事农业生产。对于在战争中俘虏的明兵,除少量赏赐各旗有功将官,在部分是由官方统一分到各级将吏那里抚养,有的配以妻室,使之有家可归。为使这一政策得以彻底实行,特定出法律,惩办伤害归降汉人的各种犯罪行为。皇太极对汉官也甚为优待,给以信任、量才使用。他对范文程的作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明朝名官范文程才华超群,归降后金后一直不被努尔哈赤重用。皇太极则认为他可以利用,让他参与军政大计,对他也十分尊敬。凡议奏都必与范商议。范文程起草的敕书、文书等皇太极都不必阅目。皇太极改革官制、加强君权等都是吸收了汉官的建议。因为在政权建设方面,明朝早有一套完善的中央集权体制,汉官又深知明朝制度的弊端,因此根据明朝的典章制度,可以避弊就利,提出了不少极为有利的建议,除设立六部等政治制度外,还有开科取士、荐举人才等作法,都为后金所采纳。汉文也逐渐成为流行的文字传播开来,为后金更快更好地吸收汉文化、完善政权,打下了必不可少的基础。皇太极利用汉宫的一些优势,除让其参与军机外,还将汉兵编为八旗。汉军八旗精于火器,弥补了长于骑射的满洲八旗的不足。皇太极还曾亲自检阅新编汉兵演习,“使验放火炮鸟枪”,果然,汉军器械精良,操演娴熟,以帑金大加奖赏汉军军士。在皇太极的后期,八旗兵制业已是以满洲八旗为主,并包括蒙古八旗、汉军八旗所组成,后金政权中也包括蒙古人和汉人,后者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皇太极巩固和发展后金政权,除在内部制度上进行改革外,对外继续完成努尔哈赤尚未完成的事业,东征朝鲜、北联蒙古,西平辽锦,从而使后金政权牢不可破,为最终入关代明打下基础。
皇太极在拓宽后金地域,改革完善政治制度的同时,没有忘记进一步加强君权,削弱四大贝勒的势力。首先是二贝勒阿敏,他也是后金创业功臣。但是他以功自居,曾在皇太极即位之初,因羡慕明朝皇帝所居宫殿的豪华,竟要挟皇太极同意他出居外藩另树旗帜。皇太极对此十分不满。天聪三年十月,皇太极攻克永平、滦洲、迁安、遵化等城后,次年三月,命阿敏等守卫。不久,明主帅孙承宗等反攻,阿敏不作抵抗,屠杀城民后弃城逃跑,以前,皇太极念其有功,对阿敏一向傲气十足、不服管教、多次擅做决定、破坏纪律违反军令的行为,总采取容忍态度,多是训斥,未加治罚,即便这样阿敏也十分不满。皇太极抓住阿敏弃城一事,决不放过。他历数阿敏十六条罪状,其中丢弃永平、肆杀降民为最大,平时种种过错也—并揭发出来。经众议,都认为应处死。但皇太极念其为开国功臣,免除一死,处以幽禁。
天聪五年八月,三贝勒莽古尔泰与皇太极发生争执。后金军围攻大凌河城时,皇太极对三贝勒说:“朕听说你所部每有派差往往违误”。莽古尔泰不服,说:“我所部凡有差遣总是比别人多得多,何曾违误?”皇太极毫不客气地说:“果是如此,就是诬告,朕严加追究。如果是事实,就将置于法。”莽古尔泰顶撞皇太极说:“皇上奈何独与我为难,只因你为皇上,我才承顺,然你却不以为足,欲杀我耶?”竟拿出佩刀以示威胁,莽古尔泰的这种态度,反映了他根本不把皇太极放在眼里。他自恃为兄长,可以与皇太极争辩乃至动手。皇太极当时强忍没有发作,在大凌河战役之后,便革去莽古尔泰大贝勒爵位,降为一般贝勒,罚银一万两入官。这年年底,参政李伯龙提出:应把朝贺时各大贝勒与皇太极并座的体制,改为皇太极一人南面中坐,“以昭至尊之体。”于是,皇太极让诸大臣贝勒议论。代善深知皇太极之用心,建议说:“我等奉上居大位,又与上并列而坐,甚非此心所安。自今以后,上南面居中坐,我与莽古尔泰侍坐于侧,外国蒙古诸贝勒坐于我等之下,方为允协。”诸贝勒大臣也无异议,皇太极顺势准奏。第二年,正式废除旧制,改为“南面独坐”。这种形式的变化,反映了皇太极的地位和权力向封建君主权力跨进了一大步。不久,莽古尔泰因不愿臣服而气死。
二贝勒、三贝勒被清除后,只剩下大贝勒代善了。天聪九年九日,皇太极率诸贝勒迎接多铎征服察哈尔凯旋返京当天,代善擅自率本旗人员行猎,并宴请素与皇太后有旧恨的哈达公主莽古济格格,还赠之以财帛。这使皇太极极为气愤,认为代善此举,别有用心。数日后,召见诸贝勒大臣及侍卫,借此机严厉谴责代善,历数其过失:“今正红旗固山贝勒视之处甚多。大贝勒(代善)以前随朕征明,违众欲返;征察哈尔时,又固执欲回。„„在赏功罚罪时,他偏袒本旗;朕喜欢的人他厌恶;朕厌恶的人他喜欢,这岂不是离间上下关系吗?代善诸人借弓放鹰,擅杀民间牲畜,贫民何以聊生„„?”说完,又付诸贝勒表示对代善决不让步,并以辞位迫使诸贝勒一致谴责代善,使代善权势一落千丈。天聪末年,皇太极实际上已控制了八旗中的大部分权力,结束了八王共治的局面,建立了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确立了至高无上的地位,使自己成为名副其买的君主,从而使后金政权完成了封建化的进程。
天聪九年十二月,诸贝勒大臣受得到玉玺的启发,决议请皇太极应天命,定尊号。皇太极推辞说,成大业前,若先受尊号,恐怕天以为非。贝勒反复上奏,立誓修身谨慎行事,以尽臣道。汉官们也劝说道:人要随从天象行事,获得玉玺,各处归服,人心归顺,受尊号,定国政,才合天意。几天后,以代善为首的诸贝勒对天发誓:效忠君王。外藩诸贝勒也要求皇太极上尊号。天聪十年(1636年),外藩蒙古十六部四十九贝勒朝见皇太极,又与满汉官员联合奏请上尊号,承认并归顺其统治。皇太极则以“顺天应人”的姿态,正式当了皇帝,史称清太宗。他的登基祝文曰:“惟丙子年,四月十一日,满洲国皇帝、臣皇太极敢昭告于皇天后土之神曰:臣以眇躬,嗣位以来,常恩置器之重,时深履薄之虞、夜寐夙兴,兢兢业业,十年于此,幸赖皇穹降佑,克兴祖、父基业,征服朝鲜,混一蒙古,更获玉玺,远拓疆土。今内外臣民,谬推臣功,合称尊号,以副天心。臣以明人尚为敌国,尊号不可遽称,固辞弗获,勉徇群情,践天子位,建国号曰大清,改元为崇德元年。窃思恩泽未布,生民未安,凉德怀惭,益深乾惕,优惟帝心昭鉴,永佑家邦。臣不胜惶悚之至,谨以奏闻”。从此,皇太极成为清朝的皇帝——清太宗,实现了他多年的帝王之梦。
皇太极登基之后,继续为推翻明朝做准备。一面继续巩固皇权,完善机构设置,如设立理藩院、改文馆为内三院(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内宏文院),类似明朝的内阁;一面与明廷交战,破坏其有生力量。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极患病卒死,时年52岁。
11.多尔衮强权摄政
多尔衮自从摄政之后,便为国事日夜操劳,带领大军入关,攻进北京城,可以说是出生入死,东拼西杀,南征北战,不仅战功显赫,而且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
多尔衮有雄心大志,有胆有识,他用武力征服了天下,但他知道用武力征服不了人心。为了得到天下人的拥护,必须赢得人心,多尔衮进入北京城之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安抚民心。
多尔衮进城之后,立即贴下告示:军、官、民只要顺从我大清者,一律无罪,而且对新朝有功者进行奖赏。告示中还指出清军只消灭李自成的农民义军。
多尔衮通过了解,得知百姓对李自成的印象非常好,虽然李自成进城之后,也有些腐败,但是李自成提出的“均田免征”很有鼓动性,而且影响深远。多尔衮立即下令:不许军队骚扰平民百姓。为了收买人心,缓和矛盾,多尔衮下令:明朝征收的苛捐杂税一律废除,对那些生活困难,在战争中有人员伤亡的家庭,给予特殊照顾。多尔衮的政策得到了农民的热烈拥护。其实农民是最纯朴的,只要能让他们吃饱了饭,他们就会很感激,而不会贪得无厌。
多尔衮知道要想治好一个国家,必须得有人才来辅佐,因此下令:只要愿意辅佐新朝的官都可以继续做官。一些官吏又陆续来到朝中,多尔衮根据才能和以前的官职,都给予适当的安排,对那些贪官污吏,多尔衮既往不咎,但是明确规定:如果以后有贪赃枉法之事,一律严惩不贷。
多尔衮对人才非常重视,有的明朝官员不愿再出山,多尔衮知道后,如果此人确实很有才华,一定会亲自登门拜访,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直到感动得一些官员重新上朝。
多尔衮虽然功绩显赫,但他不骄不躁,虚心听取明朝官员的建议。他认为有道理的建议,一定采纳,而且重重奖赏那些提出建议的官员;对那些没有道理的或是错误的建议,他从不责怪,不采纳也就罢了。多尔衮如此礼贤下士,而且知人善任,许多贤才都来投奔,连以前不是官员的贤才也纷纷前来。
多尔衮深知人民心里一定会产生抵触情绪,因为他的女真族是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统一天下,统治大汉民族,一些人一时很难接受。多尔衮认识到这一问题,便对那些官员说道:“哪位大臣,有好的策略,可以稳定社会秩序,缓和民族矛盾?”
原明朝顺天巡抚宋权很忠君,但他看到多尔衮礼贤下士,而且亲自到他府上把他请来,很是感动,总想为清朝做点贡献,来表达自己的心意。一听多尔衮如此说,便答道:“臣有一策略,可使民族矛盾缓和,但要委屈一下摄政王!”
多尔衮说道:“只要能使天下稳定,我多尔衮在所不辞,请大人快快讲来!”
宋权道:“臣以为要想安服人心,稳定天下,需要尊崇崇祯为明代最后一位君王,而且把崇祯帝安葬。”
多尔衮一听,心想:大汉民族非常尊君,如果我按宋权所说去做,一定会得人心。于是说道:我一定会采纳此建议。
多尔衮很果断,说干就干,立即下令祭祀明朝皇帝。多尔衮不仅祭祀崇祯帝,对其他的皇帝,也都祭祀。为了引起社会的注意,多尔衮命人擎着明朝皇帝的神位招牌,在北京城绕了一圈,他亲自主持隆重的祭祀大典。百姓得知后,都走出家门,前来观看。人们议论纷纷,都觉得多尔衮是一位好王爷。多尔衮又为崇祯帝举行了隆重的安葬仪式,还下令,为崇祯帝戴孝三天。
多尔衮的这些措施,得到全国人民的热烈拥护,使民族矛盾得到了缓和,同时也安抚了民心。一些本来反清的官、军、民也都改变了看法。
多尔衮知道武力是打天下的有力工具,他为了充实军队,下令:招募以前的明军将领和士兵。只要有才能的人都给予重用。多尔衮加强军纪,严格训练,不仅军队充实了,而且战斗力也明显提高。
多尔衮一方面整顿北京秩序,一方面筹划迎接顺治帝入京。
1644年,多尔衮派人到盛京去迎接小皇帝人京。小皇帝福临虽然年少,但聪明过人,他听后,十分高兴,准备进京登基。
小皇帝和母亲孝庄皇后商议,决定任命何洛为盛京总管,留守盛京。
孝庄皇后为人通情达理,而且教子有方。当时皇太极南征北战时,孝庄皇后也是他的贤内助。后来皇太极一死,留下6岁的儿子福临,他有些不放心,因为孩子太小,临死前拉着孝庄皇后的手说道:“儿尚小,你要多教导他,完成先帝的遗志,我们后金能否统一天下,可要靠你了。”孝庄皇后很伤心,流着热泪点头答应。
孝庄皇后每天都要亲自给福临讲故事,这些故事都是以前名人志士的事迹,鼓励小皇帝要有理想,有作为。令孝庄皇后感到欣慰的是:小皇帝聪明绝顶,虽然年纪轻轻,但是却有治国之志。
1644年10月,小皇帝和母亲孝庄皇后,选择良辰吉日,带领文武百官,离开盛京,一路之上,没有遇到阻挡。小皇帝无心观赏一路的景色,小小年纪的他却想着如何治理好国家。小皇帝的理想、志向如此远大,这与其母的谆谆教导也是分不开的。
到了北京城,多尔衮带领文武百官亲自出城迎接,君臣见面,大家都非常高兴,小皇帝福临说道:“摄政王劳苦功高,为大清王朝打天下立下汗马功劳,其他各位大臣也都为清朝的江山社稷立下功劳,诸位都是我大清国的功臣。”
小皇帝一席话,说得满朝文武都非常吃惊,小小年纪竟出语惊人,实在是难得。
多尔衮带领群臣,拥立福临为皇帝。福临按照汉族皇帝的仪式,正式登基称帝。
大清王朝开始正式统治中原了,在小皇帝福临、孝庄皇后、多尔衮的共同治理下,大清王朝逐渐走上了强大之路。
12.争皇位螳螂捕蝉雀在后
十六国时期最早称王的割据政权史称“成汉”。这个政权的都城一直在四川成都,立国44年。“成汉”前期的君主称“成主”;而后期君主则政称“汉主”。“成汉”改元易号的原因和一桩谋杀太子的事直接相关。
西晋末年,天下大乱。晋惠帝永康二年(301年)六月,巴氏流民李特、李骧兄弟子侄起兵于绵竹(今四川德阳),逐渐占领了川西地区。一年之后,李特遇害,长子李荡战死。这支军队继续由李特的第三子李雄等人率领。晋惠帝永安元年(304年),李雄先在成都称王,两年之后,又自称“大成皇帝”,改元晏平。
大成朝廷和别的政权不同的是,中央大僚和高层军官竟全是清一色的皇族成员!如,李雄之叔李骧为太傅,诸兄李始为太保,李离为太尉,李云为司徒,李璜为司空,李国为太宰。表面上一团和气,暗中却矛盾重重。故李雄立国十多年,一直未敢轻易立储。
李雄的正宫皇后任氏无子。诸姬生子十多人。除先后战死、病故者之外,知名的王子有三子李越,封安东将军,屯兵江阳(今四川彭山);四子李期,封建威将军,在朝辅政。李期自幼由任皇后保育,长大之后,有才艺,多谋略,尤其善于收买人心。有一次,李雄命宗室子弟都外出招兵买马。在战乱之后,人口稀少的情况下,别人都只能集众数十人,惟独李期一下就招来数千之众。一般认为李期是太子的当然人选。李期自己嘴上不说,实则也随时觊觎着储君之位。
大成皇帝李雄认为,天下是自己跟随父兄打下的,哥哥战死后遗下侄子李班兄弟几人,为了不忘父兄创业之功,他决心“大公无私”,立侄子李班为太子。
李班是李荡的长子。李雄立国后,封他为平南将军。李班也真算得上动乱时代的一个不可多得的“宝贝”。史载:“班谦虚博纳,敬爱儒贤„„为性汛爱,动修轨度。”总之,典型文弱书生。别人都忙于打仗立功,他却成天招揽名士,讨论道德文章,还恨自己不能追古贤之高洁!李雄诸子成天忙于享受奢靡,他却常常克勤克俭,尽忠尽孝。承平时代立李班为储也许不错,但在刀光剑影的乱世,立书生为储君,不能说不是一个政治上的失误。
李雄也许别有一番考虑。成汉玉衡十四年(324年)他正式提出立李班为太子。太傅李骧首先反对,他认为自古君王都是立亲子为嗣,现在放着这么多儿子不立,却要立侄子为太子,今后必然会引起祸乱。李骧的潜台词自然不便说出。他是皇叔兼重臣,自己虽已年老,但儿子李寿等无不在朝为官。如果可以立旁支为储,何必一定要选择死鬼李荡的后代?但李雄坚持认为李班“仁孝好学,必能负荷先烈”,于是大成王国的太子就这样立定了。
立李班为储之后,李雄让他参与朝政,李班的弟弟等人也在朝为官,形成一派势力;不久,皇叔李骧病死,其子李寿被封为建宁王,任大将军、录尚书事(权同丞相)形成第二股势力;李雄的儿子李期、李越等人“以太子班非雄所生,意不服”,形成第三股反太子的势力。仇杀与阴谋在酝酿之中。
成汉玉衡二十四年(334年),李雄头上生疮,因感染引起全身脓溃。他的儿子们为不得立储,怨恨父皇,都离他远远的。只有太子李班一人日夜侍候着他。李班成天合衣起居,坐卧不安,还亲自用嘴为李雄吮吸疮脓。同年中历六月丁卯(8月11日),李雄死于疮毒。遗诏由建宁王李寿辅佐太子李班即位。因大丧期间,尚未举行正式登极仪式。
李雄一死,李越兄弟立即从外地赶回成都“奔丧”。到京之后,李越便和李期等人密谋定计杀死太子李班,将嗣位夺归本支。太子李班则成天沉浸在皇叔去世的悲哀之中。他把政事交给大将军李寿、司徒何点等人,自己则日夜虔诚地守在灵堂,主持丧事。对李期等人的阴谋一无所知。丧期将过,李班的弟弟劝李班矫旨将李越遣还江阳。同时,将李期也降为梁州刺史,让他出镇葭萌(今四川广元),以免发生不测。但李班认为大行皇帝尚未殡葬,不忍将他的亲骨肉撵走。依然推心置腹地对待李期兄弟。与此相反,为了避嫌,他却先把弟弟遣往涪城(今四川三台)驻屯。
仁厚并没有感化凶残。同年中历十月癸亥(12月5日)夜里,当李班到殡宫哭吊皇叔之灵时,李越便趁机在灵堂杀死了太子李班。
李班一死,李雄嫡系势力要拥立李越为帝。李越自知一介武夫,谋略不及弟弟,便让位给李期。中历十月甲子(12月6日),李期一步登天,即位为帝。他立即下令杀死李班弟弟李都等人。又逼任皇后下诏将李班贬称“戾太子”。此后,李越升为相国。李氏嫡系兄弟纷纷入朝,执掌军政大权。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他们忘记了李寿这股势力。
李期兄弟夺权之后,表面下诏封李寿为大都督和汉王,命他出征涪城,攻打李班之弟。不久李班的弟弟降晋。李期便顺势让这位皇叔驻屯涪地。李寿岂能甘心?成汉汉兴元年(338年),李寿借故率军袭人成都,逼李期自杀,便自立为帝。李寿不但彻底诛灭了李期、李越一派势力,而且还干脆改立宗庙,把国号也由“大成”改为“大汉”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