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为什么要郑和下西洋_郑和下西洋的原因
现在,随着海洋意识的不断提高,中国人对郑和下西洋的评价越来越高,纪念的规格也越来越隆重。的确,在大航海时代来临之前,它是世界上最庞大的船队,越过了波涛万顷的海面,航行数万里,最远到达东非和西亚的沿海邦国。对偏爱皇天后土的中国人来说,郑和下西洋所绘制的海疆万里图,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海上称雄画面。
将郑和下西洋列入明朝战争系列,从某种角度来说,多少有些勉强。在郑和七次下西洋的历程中,几乎没有刀光剑影的战场厮杀,史料里也很少看到统帅与谋士的运筹帷幄。零零星星的几次交兵,仅就双方的实力来说,根本不成对手。难道仅仅因为有几次擒拿海盗,或者与一两个桀骜不驯的番王发生武装冲突,就可以列入明朝瞩目的十大战争吗?
的确,如果从战争规模和结果来说,明朝中后期伤亡惨烈的战争难以统计。即便在永乐年间,明成祖也发动过亲征漠北和讨伐安南的战争,动辄数十万人。郑和下西洋根本不能称为战争。就冲突的规模来说,充其量只是范围很小的战斗。
其实,我们不必在意战场上的两军对阵和交战,而应该将这一海上壮举,提高到战略层面来认识。郑和下西洋的战略价值是威慑,是那种力图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军事威慑。
我们总是说“郑和下西洋”,这是因为领导和指挥这支庞大船队的,是因郑和而出名。其实,郑和只是庞大船队的“首席执行官”,而不是老板。从船队下西洋活动的组建和发起来说,则要追源于它的幕后老板——明朝的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
靖难之役打了四年,国家正百废待兴。明成祖便作出此决策,然后倾国家之力,打造大小船只数百艘,组成庞大的船队,委托给郑和。整个船队共载有将近两万八千人,其中两万人都是从军队中挑选出来的士兵。当大船在海上航行的时候,这些士兵是摇橹擎帆的水手,上岸后,又是手持兵械、甲光耀日的军士。www.guayunfan.com
毫无疑问,这是一支军事化素质极高的船队。明成祖花大力气把它装备起来,难道没有任何军事意图么?船队离开中国,在海上随时都可能遇到倭寇、海盗,郑和将怎样指挥作战?又取得了怎样的战绩?
要想回答以上的问题,首先要从朱棣如何当上皇帝开始讲起,然后才能涉及郑和如何具体指挥。毕竟,决定这支船队命运的最重要人物,不是郑和,而是明成祖朱棣。
朱元璋在位时期,皇四子朱棣驻扎在北平,以藩王的身份襄赞军务,主要任务是防备蒙古族部对中原的侵扰。朱棣是诸皇子中最骁勇善战的一位,以武功自诩。在长期的戎马生涯中,他取得了丰富的军事经验和政治资本。
如上一章所讲,朱元璋去世后,建文帝朱允炆刚上台,就花大力气开始削藩,和诸王产生了你死我活的矛盾。本来,燕王朱棣的如意算盘是拥有一个独立王国,我的地盘我做主。但眼看着自己的兄弟们,一个个被囚禁、被罢黜,甚至放火自焚,为了不坐以待毙,他毅然起兵,发起了靖难之役。经过三年多的国内战争,击败了侄子建文帝,江山换了新的主人。
但当时朝廷中反对朱棣的情绪仍很强烈,因为他是篡位,是谋逆,而且建文帝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是死是逃,众说纷纭,迷雾一团。这对新皇帝来说,能否坐稳江山,还是一个很大的隐患。
朱棣是通过战争的手段夺得帝位,不是通过合法的继承,因此他一方面要竭力洗刷建文帝的影响,贬低建文帝的形象;同时,还要装扮美化自己,借朱元璋等人的口称赞自己,使自己能够在身份上、意识上、功绩上,都最大限度接近朱元璋。只有这样,才能说得通起兵靖难的原因,才能说得通皇位合法性。因此,以朱元璋继承人的面目出现的朱棣,在恢复和执行朱元璋既定的政策方针方面,表现得十分积极。
在外交政策方面,朱棣刚称帝,就迫不及待地宣布要恢复朱元璋时期的外交方针,即坚持在朝贡体系下,与各国发展友好睦邻关系。
这两位皇帝都是雄才大略,向往的都是以中国皇帝为核心,出现天下太平和万国咸服的盛世景象。那么,朱元璋和朱棣,在推行朝贡外交制度方面,有什么不同么?朱棣会不折不扣地执行朱元璋原定的外交路线么?
答案当然不是。朱元璋是乱世英豪,从异族手中恢复了汉家江山,支持他的人多。而朱棣是靖难起兵,从亲侄子手中强夺江山,反对的人不少。因此,他们的心态也有所不同。
从表面上看,朱棣遵从了朱元璋的外交策略,但实际上从军事价值和作用来讲,却多了一层积极的攻击性。朱元璋制定了朝贡外交制度,但在具体的外交活动中,他比较内敛,不鼓励海外的朝贡国频繁来华。相比之下,朱棣表面上也是执行朝贡外交,但变得个性张扬。他频繁邀请周边小国参加朝贡,派遣郑和下西洋,派遣侯显、李达等人前往西域诸国。
朱棣登上皇位后,多次主动发动战争。他率领大军五次亲征漠北,矛头直指蒙古,虽然有靖边安邦的性质,但当时蒙古已经衰落,并不能威胁明朝的统治。尤其后两次用兵,许多大臣都表示反对。同时,他还派遣军队进攻安南,全歼残敌后,因一时无法选出国主,还一度把安南并入中国。明成祖渴望用卓著的军功,巩固朱元璋开创的大明基业,而且还要超过他的父亲,将中国的国威和皇权宣扬到周边的属国,甚至万里海疆之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