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郑和下西洋的三次武装冲突_郑和舰队的三次战争

郑和下西洋的三次武装冲突_郑和舰队的三次战争

时间:2023-12-26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郑和下西洋的三次武装冲突_郑和舰队的三次战争抓捕陈祖义明成祖战略威慑的对象,不仅仅是国外君主,还包括漂泊在海外的中国人。对于后者,尤其是漂泊在海外的中国人,郑和下西洋主要是“慑”,否则就是打击和惩罚。现在明成祖正劝说海外华人回国,如果这次连郑和下西洋都管不了陈祖义,听之任之,势必极大损害朝贡国对明朝的向心力。

郑和下西洋的三次武装冲突_郑和舰队的三次战争

抓捕陈祖义

明成祖战略威慑的对象,不仅仅是国外君主,还包括漂泊在海外的中国人。对于国外的君主,多出于政治目的,把他们拉入朝贡制度,以“拉”为主,拉不来的才考虑“慑”。对于后者,尤其是漂泊在海外的中国人,郑和下西洋主要是“慑”,否则就是打击和惩罚。

先说那些漂泊在海外的中国人。东南沿海一带的边民,迫于人多地狭的生活压力,向来有到海外谋生的传统。到了明朝初年,这些人在海外,规模已经相当庞大。在郑和的随从当中,有个人叫马欢,他写了本《瀛涯胜揽》,是了解郑和下西洋的重要依据。其中“爪哇国”一卷中写道:在爪哇国某地,原本是吐蕃所居,头领也是当地人。但后来广东人和福建人越来越多,汉人的地位也越来越高,村长都由广东人接替。这些人主要的生活手段,就是从事海外贸易,到了国外,开始改信回回教。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华人漂泊海外?除了自然条件的因素外,其实他们大多是明太祖海禁政策的受害者。这些人生活在沿海,要么是捕鱼捉蟹的渔民,要么是从事海上贸易的商人。朝廷推行海禁政策,导致生活艰难,迫于生计,流落海上。精明强干有些本钱的,就在大陆与东西洋的岛国之间搞走私生意,胆子大一些的,干脆沦为海盗进行劫掠。

明成祖夺得皇位后,很快就派遣使者前往东西洋,向番国发布诏书,宣布继承皇位,要求他们前来中国朝贡。这些使者回国后,曾向他通报海外见闻,其中说到中国边民出海定居的情况,数量之多让人吃惊。

明成祖希望把这些中国人都叫回来,但这一点不容易办到。在一定的情况下,必须通过引诱和威慑的手段,招降这些海外华人。在他即位的那年就发过圣旨,开始了“胡萝卜加大棒”的招抚。

圣旨上说:最近有使臣从东西洋回来,提到诸番多遁居海岛,一些中国无赖也偷偷潜入,相互勾结为寇。朕认为:喜欢好的,厌恶坏的,这是人之常情。有的人是不得已而干坏事,并不是出自于本心。他们或者是为了逃避罪责,或者是忍受不了苦饥困顿,所以才流落番国,与之杂处。有些人干过一些劫掠,也只是苟全性命,为了活下来。有时,巡海官军不能理解,非但不能招抚,还要动用武力,更增加了矛盾。

这样,即便有人怀有悔悟之心,也不能返回家园,重新做人,朕对此甚感怜悯。所以,现在遣使进行诏谕。即:从前寓居番国的华人,应该归还本土。如果想回来,朝廷还要给予赏赐,从前的逃匿之罪,一律赦免,恢复你们原来的身份,作一个良民。“若仍恃险远,执迷不悛,则命将发兵悉行剿戮,悔将无及。”

朝廷想把海外华人招抚回国,当然有自己的政治打算,但也必须让海外华人得到实惠,只有这样才能产生积极作用。

当时爪哇岛有个叫新村的地方,主要从事对华贸易,因此非常繁华,号称“商舶辐辏,宝货填溢”。这里领头的就是从广东下海的商人。在明成祖的招抚兼威慑政策下,从永乐九年(1411)开始便自觉地随郑和船队加入朝贡体系之中。还有一些国家,例如暹罗,番王为了表示对明成祖招抚政策的支持,也主动将海外一些零散华人送还中国。这些零散的海外华人,已经在海外成家立业,并没有回国的打算。但现在既无力对抗西洋诸国的遣返,自己也无实力求得朝廷的宽恕,回国后被处决或流放,悲惨的命运可想而知。

但对那些抱团下海的中国人来说,会出现另外几种情况。比如像爪哇岛新村的中国人那样,争取主动,率先加入朝贡体系;或者继续在当地武装自立,当地番王也无可奈何;最差的也要沦为海盗,过一天算一天,继续和明朝作对。

有一个叫陈祖义的海盗头子与郑和船队刚一交手,就被打得惨败,然后被活捉回国给砍了头。因为这样才被历史记住,当然,也增加了一次郑和船队在海外交兵的记录。www.guayunfan.com

陈祖义,广东人,在国内的时候曾经干过抢劫和诈骗的事情。官府要缉拿他,如果不想被擒获,看来只有一条路:亡命海外,他逃到了三佛齐。三佛齐的贸易对象主要是中国。但朱元璋后期,曾猜疑这个蕞尔小国和胡惟庸案有关,资助过胡惟庸,于是断绝了两国间的朝贡。后来三佛齐被近邻强国爪哇攻陷,改称旧港,以有别于新港。旧港船只如梭,商业繁华,吸引了四方八面的人。寓居在那里的华人为了不受欺负,也开始抱团拥兵自重,陈祖义就在这个时候发迹起来。陈祖义一手抓海上贸易,用正常的方式做生意;另一手组织海盗武装,挣不来钱就抢。结果,很快就组织起了五千人的海盗队伍,成为当地颇有势力的“地头蛇”。

明成祖上台后,开始招抚海外华人,推动朝贡关系。陈祖义在旧港听到后,觉得是个机会,于是派遣自己的儿子陈士良回国参加朝贡,对明成祖表忠心,但遭到冷遇。因为当时回国参加朝贡的不止一家,都说陈祖义在旧港当海盗,为非作歹,声名狼藉。陈祖义碰了一鼻子灰,于是开始忌恨起明朝。

永乐五年(1407),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在返航途中路过旧港,向拥兵自重的陈祖义发出诏谕,具体要求不是很清楚,但态度强硬,核心的意思不外乎是放下武器优待俘虏,因为当时想尽量把这些华人带回国。

郑和之所以这样做,原因有两点:第一,陈祖义虽然曾打着朝贡的名义,派人回国,但他在海外有海盗行为,干扰了其他国家对明朝的朝贡活动,使“贡使往来者苦之”。海路难走,各国纷纷告御状。第二,陈祖义是中国人,却在西洋诸国长期混迹,而周边国家对这个“地头蛇”奈何不得。

现在明成祖正劝说海外华人回国,如果这次连郑和下西洋都管不了陈祖义,听之任之,势必极大损害朝贡国对明朝的向心力。所以一开始郑和对陈祖义态度就很强硬,不过还是先来文的,文的不行,就动武力。

在大航海时代,欧洲殖民者的思路和郑和下西洋恰恰相反,欧洲王室是鼓励海盗参加对美洲、非洲土著的劫掠,甚至要和海盗分享这笔得来不义的财富。海盗只有发了财,才有凯旋的荣耀。明朝皇帝的思路恰恰相反,自己出钱出力派兵船,替西洋诸国消灭当地的中国海盗,让西洋诸国的人民安安心心,让君主也舒舒服服地加入朝贡的行列。

陈祖义对郑和船队充满了恐惧。虽然他暂时不清楚郑和的打算,但明显感受到威胁和强烈的敌意。是老老实实跟着郑和指挥棒走,还是绝地反击,放手一搏,两者必居其一。陈祖义选择了后者。

兵不厌诈。陈祖义打算先把郑和骗入旧港,表示用隆重的礼仪欢迎中国船队,然后趁其不备,一举将郑和擒获。擒贼先擒王,只有这样才能造成郑和船队群龙无首,或许还有可能吞并了整个船队。正在他布置的时候,整个计划却泄露出去。当时在旧港的华人势力,除了陈祖义外,还有梁道明、施进卿等。后来陈祖义势力越来越大,手段毒辣,引起其他人的不满,正是施进卿将陈祖义调兵遣将的消息透露给郑和。

郑和的船队进入旧港,气势汹汹,有备而来。陈祖义一看大势不好,也只有硬着头皮上前迎战,试图与郑和的水师一争高下。双方发生激烈交战,失道寡助的陈祖义大败,部众五千余人被消灭,船只全部被焚。陈祖义也当了俘虏,被郑和押回国内,后来被砍了头。

通过镇压陈祖义,明朝得到了两点好处:第一,强大的武力完全震慑住了海外诸国,强化了朝贡体系在海外的地位。“械祖义至京伏诛。诸夷闻之震慑,曰:真天威也。吾曹安意内向矣。”第二,获得了满剌加(位于现在的马六甲海峡),控制了东西洋的战略要地。这是郑和首次下西洋所取得的战果。

苏门答剌事件

郑和七次下西洋共三次动用武力,除擒获陈祖义外,其余两次分别针对苏门答剌和锡兰山两个小国。

苏门答剌事件,按照现在的观点来看,多少有些像干涉番国的内部事务,用武力协助国王剿灭敌对者。

《明史·苏门答剌传》中记载了这一故事,里面的核心人物有五个:苏门答剌的先王、先王的妻子、先王的儿子,还有两位是勇猛的渔夫和渔夫弟弟。

最初,苏门答剌的先王率众与邻国花面王交战,结果这一仗他打败了,不幸中箭身亡。国不可一日无主,于是王位被他的儿子继承。但儿子年龄很小,还是个儿童,不能统兵打仗,替父报仇。接着意想不到地引出了第三、第四个人物——先王的妻子和渔夫。

这位王妻脾气刚烈,性格豪放,丈夫去世后,她整日处于哀痛之中,目睹丈夫的冤仇无人去报,就向全国老百姓发出号令:谁能替我报仇,杀了仇人,出了这口气,谁就是我的丈夫,与我一起参与国事!

有个渔夫闻得此言,毛遂自荐,率领先王的余众前去攻打邻国,直到把仇人杀死才凯旋。王妻果然应诺,同渔夫结婚,渔夫因此成为一国之君。

多年过去了,小王子逐渐长大,不甘心自己的地位被他人夺取,于是秘密和部下串通,发动了一次宫廷政变,杀了渔夫夺回王位。

事件发展到了这里,站在小王子的位置来看,整个过程有点像莎翁笔下的名篇《王子复仇记》。不过有两点不同:

第一是起因不同。渔夫虽然地位低贱,最后占有了王位,但他毕竟是响应王妻的号召,通过军功获得了这个地位,并不是像哈姆雷特的叔父,用卑鄙的暗算来窃取王位。

第二是结果不同。被杀的渔夫有个弟弟叫苏幹剌,听说哥哥被杀后急忙逃亡。弟弟同样充满血性,为了替兄复仇,组织起一支队伍,连年率众袭扰,王室陷入了矛盾纠葛之中,国家四分五裂。

永乐十三年(1415),郑和到达苏门答剌。承认谁是正统,谁是僭王,这是一个问题。

十年前,明成祖曾封赏过苏门答剌国王,赏赐的印诰、彩币、袭衣等物都在小王子手中。郑和按照中国传统的父亡子继原则,承认了小王子的合法地位。

苏幹剌这几年领兵打仗,扩充了不少地盘,再这样打下去,整个国家早晚都是他的。郑和的外交立场,引发了苏幹剌的强烈不满,在他眼里,郑和就是多管闲事。“以颁赐不及己,怒,统数万人邀击。”

苏幹剌统辖有数万人,不过他们都是没有经过军事训练的村民和渔民,而郑和率领的是两万多训练有素的兵士,战斗的结果可想而知。郑和与小王子的部队合力一击,便将对手打得落花流水,追至南渤利国,俘获了苏幹剌,等于替小王子解决了一个长期悬而未决的难题。

擒服锡兰山国王

擒服锡兰山国王,在郑和指挥的三次交兵中,最为有名。根据《明史·锡兰山传》记载,郑和出使西洋诸国,将锡兰山国王亚烈苦奈儿押解来华。这在郑和七次下西洋当中,是绝无仅有的一次。

郑和第一次到达锡兰山的时候,按照朝贡外交的惯例,对方国王先要三跪九叩,承认明朝的宗主国地位,然后才能得到赏赐。但亚烈苦奈儿这人有点倔,左劝右劝就是不听,居然骂骂咧咧,和郑和翻了脸。他又穷又横,根本没把郑和带来的赏赐放在眼里,光脚不怕穿鞋的,郑和背后的两万多水兵也吓唬不住他。

朝贡的一个原则就是自愿,对方国家如不愿意也不能强迫。但锡兰山国王真是一个怪人,至少他就像井底之蛙,脾气暴躁,侮慢不敬。按照郑和后来的解释,锡兰山国王与邻国不和,多次在海上搞抢劫,其他番国痛恨不已。还说他发兵五万人谋害自己,有索要金银财宝的迹象,这才引起了他的警觉。

不过这些都是郑和自己的说法。一般来说,看不出锡兰山国王为什么要加害郑和?有什么能力害郑和?目的何在?说锡兰山有五万人的军队,这对小小的岛国来说,恐怕也是天文数字了。既然郑和之前已经警觉锡兰山国王有害人之心,为什么第二次又要来,而且还被诱惑进了城中?锡兰山就是现在的斯里兰卡,说它骚扰邻国,难道弱小的岛国要去骚扰印度沿海的一些邦国?

最有可能应该是锡兰山国王拒绝了明成祖的册封,对郑和的好言相劝置之不理,如此不识时务,对郑和来说,也只有动用武力来教训一下了。大概锡兰山国王信奉强龙压不过地头蛇,动员了岛内的所有力量,继续抗“旨”不遵,结果被郑和的水兵一战击溃,沦为阶下囚。

双方交战的具体过程如下:郑和在返航途中,再次到锡兰山停留,补给船队,大队人马留在船上,自己带着少数随从入城而居。锡兰山国王依然骄倨不恭,他让自己的儿子向郑和索要金银财宝。因对方不肯接受朝贡,因此被郑和拒绝。锡兰山国王恼羞成怒,潜谋发兵五万,企图抢劫船队,另外又砍倒树木阻断郑和的归路。郑和发觉形势不妙后,就与部下商议对策。郑和认为锡兰山国王的军队大多数在城外,城内必然空虚,国王以为擒获几个外来者易如反掌,那么现在正好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接着,郑和派人由间道登船,指挥官军死守抵抗,目的是拖住国王的人马,同时派遣两千人,趁天黑急攻国王的宫殿城堡,结果生擒国王及其家属和大小头目。国王被抓后,前面作战的乌合之众也四散奔逃。就这样,锡兰山国王被抓到了中国。

成了阶下囚,他才感到后悔,向明成祖请求饶命。明成祖可怜他愚昧无知,还是将他释放回国,并赐予衣服食物,不过回国之后王位没有了,重新选了个听话的当国王,以承国祀。明成祖释放这位番王,显然是对的,双方没有根本利益上的冲突,就是一个是否愿意尊崇明朝皇帝的问题。棍棒之下出不了藩亲。

不过,锡兰山事件同样通过武力手段达到了威慑诸番,促成朝贡的目的。毕竟敢于以卵击石的只是少数。“自是海外诸番益服天子威德,贡使载道,王遂屡入贡。”对于明成祖来说,无论是采用文的还是武的何种手段,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目的只有一个:体现和保障朝贡体系在海外诸国应有的价值。

对于这一点,耶鲁大学的历史学教授赖烈德看得很透,他在名著《中国人的历史与文化》中评价说:永乐皇帝多次派遣船队向南进行海上远征。这些海上远征到达了印支地区、爪哇、苏门答剌、柬埔寨、暹罗、印度和锡兰。在锡兰一个君主因为对待中国的使团傲慢无礼被抓,而且引渡到中国,后来这个岛的部分地区在之后几十年当中,一直向中国朝贡。在别的地区,郑和对其君主进行了劝诱,或者是用和平的或者是用暴力的手段,使他们承认了中国的政治支配地位。

实际上,这几次交兵,无论是从具体事件,还是从整体来说,都能看到“不战而屈人之兵”所能达到的政治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