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马齐驱,把持曹魏大权_懿统三国
当年,诸葛亮在五丈原病笃期间,刘禅派内侍李福来探望,李福顺便与诸葛亮唠叨了几句国事。
走了数日,李福又回来了。
诸葛亮恍然大悟地说:“你此次来,就是问我谁可做继任者吧?”
李福摇摇头,又点点头。摇头,是因为人还没死,就问谁可代替他,很不礼貌;点头,是因为已经二十八岁的刘禅还需要“亚父”诸葛亮拿主意。(www.guayunfan.com)诸葛亮说:“你问的人,蒋琬最合适。”
“蒋琬之后,谁可任者?”
“费祎可以继之。”
李福很神奇,似乎知道蒋琬和费祎都活不长,他接着问:“费祎之后呢?”
诸葛亮不说话了。谁能把握得了这么远的未来呢?诸葛亮一连说了两个人,也没提自己的儿子一个字。诸葛亮要死了,长子诸葛瞻只有八岁。对于这个四十七岁才得的儿子,诸葛亮死前对他唯一的期望就是能够健健康康长大。
诸葛亮死的时候,长子诸葛瞻八岁。司马懿死的时候,长子司马师四十四岁,次子司马昭四十一岁,就连第五子司马伷也已经二十五岁。司马家的第三代——司马懿的长孙,司马昭的长子司马炎也已经十六岁了。
如果五丈原病榻上的人不是诸葛亮,而是司马懿,那番让人感喟不已的对话就变成了这样:
“你问的人,司马师最合适。”
“司马师之后,谁可任者?”
“司马昭可继之。”
“司马昭之后呢?”
“我有孙司马炎。”
诸葛亮临死安排他人继承他的事业,像他一样效忠刘禅。而司马懿临终却可以安排儿子们继承他的事业,像他一样继续经营司马家的基业。
只是,刚才那番假设的对话继续下去,司马懿就不会继续有底气了:
“接下来是司马炎之子吗?”
司马懿也只能不说话。谁能把握得了三代以后的事情呢?
司马懿想不到的是,司马炎之子司马衷是个白痴,嗣位做了皇帝,然后中国就乱了,八王之乱,五胡乱中华。
其实,在刚刚得病的时候,司马懿就早早地为司马家的未来布局。司马懿死前七天,司马懿的三弟司马孚就升为太尉。而曹彪被赐死之后,魏朝的宗室近亲王公,全部从各自的封国,被强制集中到邺城,由中央派员监察管理。王公彼此之间,王公与外界人士,一律不得擅自往来。司马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替子孙清除了来自曹家的障碍。
邺城本是曹操在争霸战争中攻战的第一个当时的一线城市。如果曹操地下有知,看到这座代表曹家荣光的城市,而今成为关押曹氏后人的监狱,会做何感想呢?而司马家派到邺城的首任监管官员,正是司马伷。
司马懿死了之后,早有准备的司马师接任司马懿继续辅政,而因为他的年龄不足以被封为太傅,就被封为抚军大将军,录尚书事。而司马昭则是在司马懿死之前就已晋升为都督。司马师统管全局而侧重政务,司马昭掌管军务,二兄弟二马齐驱,牢牢地把握曹魏王朝的大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