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内心住着魔鬼的君王_懿统三国

内心住着魔鬼的君王_懿统三国

时间:2023-05-03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内心住着魔鬼的君王_懿统三国一开始,史官韦曜以为孙皓对自己是格外照顾的,暗地里还很感激他。在孙皓时代,喝酒是满朝文武必须履行的一项职责。孙皓涎着的脸,慢慢变冷了。韦曜耐心地给孙皓普及修史知识:纪,只有给帝王立传才能用。孙皓的宴请,其实就是一种特务侦查手段。通过狱卒,韦曜提交奏章,请求允许他完成《吴书》的写作。从压抑到膨胀,一缩一伸之间,孙皓内心已经潜伏了一个魔鬼。

内心住着魔鬼的君王_懿统三国

一开始,史官韦曜以为孙皓对自己是格外照顾的,暗地里还很感激他。

史官韦曜的职责是把当朝的事情记在史书上。他被诸葛恪推荐为太史令后,就开始撰写《吴书》,一笔笔地记载江东风云。人们都称他为江东的司马迁。

孙皓即位后,对他格外恩宠,接连给他提官。更难得的是,他还给了韦曜不喝酒的特权。

在孙皓时代,喝酒是满朝文武必须履行的一项职责。每当孙皓宴请群臣,大家就知道今天一整天就是喝这顿酒了。每次宴请,孙皓规定每人至少喝酒七升,凡是喝不到七升的,他就要命人硬灌进嘴里去。(www.guayunfan.com)于是,参加孙皓的宴请,就成了人人头疼的事情。可是,酒量不过三升的韦曜,却总是能乐呵呵地去参加孙皓的酒宴,而且每次都能气定神闲地回来。

“圣上英明,允许我以茶代酒!”韦曜透露个中奥秘,乐呵呵的。

然后,韦曜就知道了孙皓这样对待他的用意。

孙皓问韦曜:“一个地方发现了祥瑞,你说说是怎么回事儿。”

古代的帝王,为了增强自己的权威性,就说自己顺应天命而做皇帝。天命如何得知呢?这就需要祥瑞来证明了。刘备要称帝,就说江里出现了黄龙,地上出现了甘露。孙权要让人相信自己是正牌皇帝,就说禾生双穗,地出甘泉。曹丕搞得更绝,直接说黄龙出现在他老家的水井里。

孙皓挖空心思,总算在某地找到了“祥瑞”。可是,韦曜通读史书,对以前用过的祥瑞十分熟悉,他一听孙皓说的祥瑞,就以专业的语气说:“这些祥瑞,都是人家筐箧中的旧物罢了。”

孙皓涎着的脸,慢慢变冷了。

孙皓要韦曜做一件大事,那就是为父亲孙和作纪。

孙皓这话还未说完,韦曜就跳了起来:“这怎么能行!这怎么能行!”看他的样子,似乎孙皓要他的命一样。

韦曜耐心地给孙皓普及修史知识:纪,只有给帝王立传才能用。孙和没有当过皇帝,当然不能作纪。

孙皓慢慢地眯起双眼,说:“有些东西是能变通的。”每当他眯起眼的时候,就是想杀人的时候。

韦曜说:“有些东西是有准则的。”他转过头去,努力不看孙皓眯起的眼睛。

孙皓拿牛脾气的韦曜没辙,摆摆手让他走了。

韦曜没走几步,孙皓把他喊回来,不怀好意地对他说:“明天寡人设宴,先生一定光临。”

这次酒宴,韦曜再也不能以茶代酒,仅能饮酒三升的他,硬硬地被侍卫们架住身子,卡住脖子,灌进嘴里七升酒。

书呆子,你不是讲准则吗?这次,七升酒就是你的准则!

韦曜称病,要求回家专心修史。回家,就可以不喝孙皓的七升酒了。

韦曜还是没说答应为孙和作纪,孙皓岂能答应他的辞职?

不要以为孙皓宴请群臣,命令每人都要喝酒七升,是要与群臣同醉。孙皓的宴请,其实就是一种特务侦查手段。先把大家灌醉,然后让侍者在一边暗自记录个人异常,甚至进行审问和诱供。孙皓最信任一句俗话:酒后吐真言。

酒醉了斜着眼看了一下孙皓,抓!

酒醉了不回答孙皓的问话,抓!

酒醉了说话的声音大,抓!

酒醉了嚷嚷自己是天下第一,抓抓!

…………

有个叫王蕃的大臣,以为多喝酒就能立功,不料醉倒在孙皓面前,不省人事。孙皓觉得他这是欺君,让人拉出去砍头。可怜的王蕃,到死也没醒酒。

其实,孙皓也知道喝醉了斜眼、听不到人说话、说话声音大、说大话……只是醉酒的自然反应而已,并无什么了不得,但是孙皓就是要借这种方式体验做皇帝的感觉,发泄隐忍多年的不平。

终于,有一次喝酒之后,孙皓成功地给韦曜安上了一个违背诏命的罪名。

韦曜被关进了监狱。一门心思写史的韦曜,偏偏读不懂现实,读不懂人心。这时,他反悔还来得及,只要是为孙和写一篇纪,孙皓会把他放出来的,以后还会让他以茶代酒。

可是,为孙和作纪,糟蹋自己写的历史,那简直比死还要痛苦。

那就去死。

可是,还不想去死,因为世间还有留恋,那就是要把《吴书》写完。通过狱卒,韦曜提交奏章,请求允许他完成《吴书》的写作。

孙皓如愿等来了韦曜的奏章。可是他把奏章翻来覆去地读了好几遍,也没看出韦曜有为孙和作纪的丁点儿想法。

孙皓眯起眼,一会儿,又把眼睁开,看着从牢房里送出来的奏章,说:“这张纸这么脏,这不是大不敬吗?嗯,还可能是在说我比这纸还脏呢!”

于是,韦曜受到了审讯:“说,把信弄这么脏,有什么险恶用意?”

韦曜纵然饱学多识,也没想到还会有这个问题,就怔怔地说:“牢房里办公条件不好,我唯恐文字出现错误,就反复审读,不觉玷污了纸张。我不该把纸弄这么脏,我错了,请允许我叩头五百下,两手打自己的脸,来救赎弄脏纸的过错!”

这时韦曜已经是七十岁的老人,他这样为自己挑错,不知内心里是一种怎么样的感受。

书呆子就是书呆子啊,韦曜这时候还不答应为孙和立纪。

虽然有人为韦曜求情,但韦曜还是被杀了。杀了韦曜,孙皓还不解气,又把他全家迁到零陵去。

孙皓为什么一定要为父亲立纪呢?因为他心里憋屈,一定要为黑暗的过去正名。为孙和立纪,正是要告诉江东他本来就该是东吴大皇帝的合法继承人。

孙皓在压抑中长大,而今荣登至尊宝座,握有生杀予夺大权,心理又变得膨胀。从压抑到膨胀,一缩一伸之间,孙皓内心已经潜伏了一个魔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