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邈出生于陕西华源县孙家源村,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他的父亲是个木匠。家里主要靠父亲的手艺维持生活,谈不上富裕,但吃饭是不用发愁的。
孙家源村水土不好,得病的人很多。村里的妇女大部分害有大脖子病。小孩子们身体都不好:脖子短,身体矮小,还有很多孩子是傻子。孙木匠有“雀目眼病”,也就是夜盲症,一到天黑就看不见东西。小思邈的母亲也有“大脖子病”。小思邈从出生就体弱,今天这病好了,明天那病又来了;一天到晚吃药,像个小药罐子。
孙木匠为了给小思邈治病,不惜变卖了所有的家当。可是旧病刚好,新病又来了。后来本地的张七伯用土办法开了方子,配了几副中草药,一文钱没有花,小思邈的病就好了。孙木匠说:
“为了能有钱治病,我整整卖掉了两亩地,也没有治好。还是张七伯的土办法灵。”
一天,孙木匠背着儿子上山去找张七伯,天色已黑,加上他又有夜盲症,一不小心,父子两个掉到山下深沟里去了。
到了第二天清早,见他们父子俩还没有回家,小思邈的母亲很着急,她上山去找,发现了跌到深山沟里的父子俩。母亲找人来,把他们抬回家,又请张七伯用土办法开了几副中草药,他俩这才慢慢好起来。
小思邈逐渐长大了,一天,父亲问他:“思邈,你长大要干什么呀?”
思邈毫不犹豫地回答说:“我长大以后,要当一名郎中,给母亲治好大脖子病,给父亲治好雀目眼病。”
孙木匠听了很欣慰。于是下决心节衣缩食,省钱给儿子当学费。
在学堂里,小思邈用功读书,一天能背诵一千字的文章,经常受到先生的夸奖。
有一天,张七伯请孙木匠去做药柜,小思邈也要一起去。到了张七伯的家里,他看到院子里到处晾晒着各种药材。小思邈好奇得不得了。他向张七伯问这问那,指着一束白色的药材问七伯:
“这是什么药?”
张七伯回答说:“这是白头翁的根,草杆和叶子上都有白色的长毛。”
小思邈又问:“有一种像乌鸦头一样的块茎,叫什么名字?”
七伯说:“那叫乌头。”
于是,小思邈天真地说:“我知道了,药名是按药材的模样取的,是吗?”
张七伯说:“不一定啊,迎春花、夏枯草、秋海棠等是根据它们的开花、枯萎的时间取名;而青蒿、黄连是按颜色取名;甘草、酸梅、五味子是按味道取名……小思邈勤学好问,喜欢动脑筋想问题、提问题,长大一定是有出息,能做大事的。”
孙思邈立志学医,15岁那年,他就背着背篼儿跟张七伯进山采药了。张七伯能从杂草中间找到所需要的草药材。孙思邈认真地向张七伯学。张七伯也总是耐心地教他。为了教他,七伯爬到很高的地方,指着一株药草:
“看,这就是治咳嗽的特效药——贝母。”
思邈问道:“七伯,你爬这么高害怕不害怕?”
张七伯十分坦率地说:“我第一次登悬崖,吓得心咕咚咕咚地跳,慢慢胆子就大了,爬山多了也就不害怕了。’
思邈又问七伯:“珍贵的、稀有的药材是不是都长在悬崖峭壁的石头缝里呢?”
张七伯说:“不,不一定,越是阴暗的、潮湿的、人们不容易到达的地方,越有珍贵的药材生长着。采药的人要不怕危险、不怕辛苦,舍得走远路,才能采到好药材啊。”
“究竟什么样的药材是好药材呢?”思邈打破沙锅问到底。
张七伯告诉他:“所谓好药材,一是很难找到,一是要对症,能治好病,就是好药材。有一种好药叫‘小草’的药草,又名‘远志’。它能安神,又能化痰,药效极好,药到病除。希望你要像它一样!”
张七伯看到思邈用心学习,又肯钻研,将来会成大器,就拿了一本书给他,说:“这本《黄帝内经》是十分重要的医学书,你拿去认真地读,好好钻研,会对你有帮助的;这点钱,拿去买纸墨笔砚吧……”
后来孙思邈精心钻研医学,又拜名医为师,在18岁的时候,已能独立行医。20岁成为名扬京城的医界奇才。
孙思邈对此并不满足。他听说太白山上有位名叫陈元的人,能治雀目眼病和大脖子病,于是就上山去求教.经过长途跋涉,登上了人烟稀少的太白山。陈元被他的精神所感动,便把自己的祖传秘方传授给他。
孙思邈喜欢上了太白山,就长期住了下来。他不仅治愈了许多人的大脖子病,还发明了用蚂蟥吮吸眼部淤血及下颌脱臼整复的方法,搜集了大量医治外伤的药方。
孙思邈成为家喻户晓的名医。官府知道以后,请他进衙做官,他谢绝了。他决心在民间当一名普普通通的医生,为贫苦的百姓行医治病;决心广泛地搜集民间的中医治疗疑难病症的宝贵药方,总结记录,汇集成册,传给后代。为此,他走遍了江南各地,还到了四川、云南、贵州、甘肃等地,在医治疾病的实践中发明了许多的专治妇女、儿童的疑难病症的药方。
孙思邈根据收集到的大量医书、医治偏方和药物的标本,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终于完成了医学专著《千金方》。这部书规模宏大,内容丰富,包括诊断、食治、针灸及预防等各方面的知识,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临床实用百科全书。他通过这部书,把医药知识普及到民间,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宏大志向。
孙思邈一生钻研医学,为穷苦百姓治病。他活到了101岁才安然仙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