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是我国东晋时代的书法家、文学家。王羲之于321年出生在山东琅邪的临沂,王家是当地的高门望族,也是书香门第。父亲王旷是淮南太守,收藏了很多书,又酷爱书法。自幼受着这种文化的熏陶,王羲之非常喜爱读书习字。4岁时,他就爬到桌子上,让父亲教他练习写字。7岁时,他的字就已经写得很像样子了。
他非常注意观看父亲写字。有一次,他看见父亲在写字的时候手里拿本书,一边欣赏,一边赞叹,十分的珍爱,看完后还仔仔细细地收藏好。王羲之纳闷,这是一本什么书呢?父亲如此珍惜?一天,趁父亲外出,他走进父亲的书房在书里寻找,终于找到了那本关于书法的书和字帖。他如获至宝,不仅认真读,而且照着书上说的去练。没多久,父亲看到小羲之的书法大有长进,就夸奖他。羲之把这件事情告诉了父亲。父亲听了以后非常高兴;又拿了一些书给他看,还对他写的字进行讲评;最后鼓励他说:
“练习书法没有什么诀窍,就是一个办法,下苦功多练!你就好好地练吧!”
小羲之受到了夸奖和鼓励,学习和练习就更加刻苦了。10岁时,为了让他学习不同的风格和技法,父亲请了当时很有名的女书法家来给他当老师。这老师名字叫卫铄,年已60,人们都称她为卫夫人。她待人和气,亲切,但是对学生要求极严格。卫夫人叫王羲之把他练习写的字拿来看,边看边说:
“唔,基础不错嘛,但是,你不要自满,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还要继续努力,才能有成绩。”
卫夫人教小羲之是十分耐心的,发现他写字的姿势不对,就说:“写字的姿势是非常重要的,姿势端正,写的字也会端正,身子歪了,字就会写得不正。”于是卫夫人纠正了小羲之的姿势。她手把手地教他。还说:
“练习写字,心不要浮躁,要沉静下来,一笔一画,绝不能马虎,每一笔都要写到位,横就一定要平,竖就一定要直,一点都不能歪和斜。这样写出的字才端正。”
在卫夫人的辅导下,王羲之一丝不苟、不厌其烦地练习书法,写不好了,就重来。他像着了迷似的。夏天天气炎热,人们都到树阴下去乘凉,而王羲之汗流浃背,还不休息;冬天三九严寒,人们都围坐在火炉旁取暖,而小羲之练字练得小手冻得红肿也不肯罢休。就这样连吃饭的时候他也要拿筷子当笔,拿饭桌当纸,练个不停。母亲说:
“羲儿都变成呆儿了,快吃饭吧!”
王羲之时刻在揣摩字的结构,手指不停地在裤子上划,久而久之,把裤子都磨出了洞。母亲见了心疼地拿起他的手来看:
“呀,手指上都出了老茧。无名指也被笔杆挤压扁了!”
王羲之向卫夫人学习书法后,为了开阔眼界,增长见识,还渡江北游名山大川,遍访名家,他见到了李斯、曹喜等人的书法;又到了许下,见到了钟繇、梁鹄的墨宝;还到洛下,学习蔡邑《石经》三体书;从族史那里见到张昶的《华岳碑》。他刻苦学习各种书体,不但模仿,还很注意推陈出新,创造了一种飘逸、清秀、隽美的王式字体。
就这样,春去冬来,年复一年,王羲之的字有很大长进。可他并不满足,仍旧勤奋不懈。他每天练字时,为了洗笔方便,索性就到庭院里的池塘边去写,在池塘里边洗笔,天长日久,那小池塘里的水,都变成黑的了。家里人都称它“墨池”。
王羲之关心国家兴衰,却视功名如浮云,当官以后经常与名士、文友们畅游山水赋诗垂钓。他曾与道士许迈共修,许迈说,修炼必须别离亲友,王羲之感慨道:
“年在桑榆,自然当此。顷正赖丝竹陶定,恒恐龙儿辈觉,损其欢乐之趣。”他的爱子之情溢于言表。
王羲之59岁时去世,朝廷追封他为金紫光禄大夫。但他的七个儿子遵从父训,谢绝了封赏。
王羲之不仅以身教告诫子女不慕名利,更以难得的慈父情怀教导他们练习书法。七个儿子均善书法,尤其是王献之,以其卓越的书法造诣与父亲王羲之并称“二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