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德才兼备的画家沈周简介,沈周所做的贡献

德才兼备的画家沈周简介,沈周所做的贡献

时间:2023-09-01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同时被列为“明四家”。他们的画,对后世的影响很大。沈周于1427年出生在一个世代儒生的地主家里。后来,沈周拜吴县的赵同鲁为师。15岁的时候,少年老成的沈周,就替代父亲做了乡里的粮长。这使得沈周的水墨山水画,富有真实的思想感情和浓郁的现实生活气息。果然,沈周把王总兵改画成虎头虎脑的样子。40岁前,沈周多画小幅画,以后始拓为大幅,笔墨坚实豪放,风格沉着浑厚。

沈周是明朝中期的著名画家,字启南,号石田,晚号白石翁,江苏吴县人。

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同时被列为“明四家”。他们的画,对后世的影响很大。沈周则为“明四家”之首。

沈周于1427年出生在一个世代儒生的地主家里。他既聪敏又老成,不善言谈,喜干实事。幼年时,家里曾给他请了一个学问渊博、又善绘画的老师,名叫陈宽。但由于 沈周聪明过人,没过几年,他的诗文绘画都超过了老师。陈宽只好离去。后来,沈周拜吴县的赵同鲁为师。赵同鲁不仅善诗文,而且精于山水画,沈周在他的教育帮助下,进步就更快了。

15岁的时候,少年老成的沈周,就替代父亲做了乡里的粮长。有一次,他到南京接洽公务,恰好遇上了一个爱好文学的上司名叫崔恭,沈周就作了一首百韵诗献上去。词章华美,崔恭看后大为赞赏,便当面试才,让他以南京的古迹凤凰台为题,重作一首诗。沈周拿走笔来,一挥而就,作得更为精美。崔恭赞叹地称他是“初唐四杰王勃复生”,并下令地方官,免除他的粮长之职。从此以后,沈周得以潜心攻读诗文和从事绘画创作,不受俗务的羁绊。

沈周勤奋刻苦,每年坚持写生,没有真山真水的感受,从不轻易动笔作画。因而他平生喜出外游历,曾多次到太湖、宜兴、杭州、嘉兴、南京,扬州一带漫游。每到一地,他必然对景物写生,并赋诗记事。那些地方都留有他的真迹。如:《两江名胜图册》、《吴江图》、《灵隐山图卷》等。为了提高绘画技巧,他还喜欢栽花种竹,以对之写生。这使得沈周的水墨山水画,富有真实的思想感情和浓郁的现实生活气息。

沈周也十分注意临摹学习前辈画家的绘画技法。特别是名家名作。每幅作品他都要一丝不苟地反复临摹,没有取得几分收获从不肯轻易罢休。因此,他临摹出来的名家名作都十分逼真。最后他融会各家技法创立了自己的风格,当时沈周被人们誉为“全能”画家。

沈周不仅画画得好,而且为人忠厚、正直,为人们所崇敬。一次,邻居丢失了东西,误认为沈周家里摆放的那件同样的物品是自己的。沈周知道后,便主动地把东西送上门去。后来邻居把失物找到了,又把沈周家的东西归还回来,沈周只是微微一笑。

还有一次,沈周出高价买进一部古书,放在书房里。有位朋友看见了,认为那是他家丢的旧物,并说明在某一卷里曾记着一件事。打开书一看,果然是这样,沈周便让那个朋友把古书带回,却不愿意说出买书的价钱。

另有一次,有一个以卖画为生的贫士,因为母亲生病无钱医治,就临摹了一幅沈周的画,并来请求他本人的题字,以便借他的名誉多卖几个钱。沈周听了,很同情那个贫士,便将画做了些修改,题上款,还特意盖上了自己的图章。后来,那幅画果然被卖了个好价钱,那个贫士母亲的病也得到了及时的医治。

有一个姓王的总兵要沈周给他画一幅肖像画。沈周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将王总兵的面貌、神态描绘得惟妙惟肖,人们都说沈周画得好,但王总兵看了却很不高兴,说:

“我倒不在乎像不像,我是武官,你应把我画得更威武一些。”

沈周感到为难。这时,旁边一个侍从告诉他:“我家大人最喜欢墙壁上那幅吊眼猛虎,你照着那幅画的模样画,他一定满意。”

果然,沈周把王总兵改画成虎头虎脑的样子。王总兵看后才高兴了起来。为此,沈周决心终身不应科举,不求官,也不再为官家作画。他一直过着一心一意研究绘画艺术的隐士生活,长期从事绘画和诗文创作。

40岁前,沈周多画小幅画,以后始拓为大幅,笔墨坚实豪放,风格沉着浑厚。他亦作细笔,于谨密中仍具浑沦之势,人称“细沈”。沈周作画取景为江南山川和园林景物;兼工花卉、鸟兽,善用重墨浅色,别有风韵;亦画人物。

随着时间推移,沈周画名越来越大,前来求画的人也越来越多。据史料记载,有段时间,每天黎明,大门还没有打开,求画的人所乘的船已塞满了河港。有一天,沈周去西湖游览,住在宝石峰僧舍,竟被求画的人围困在那里,出不了门。他的一位朋友刘邦彦曾写诗说:

“送纸敲门索画频,

僧楼无处避红尘。

东归要了南游债,

须化金仙百亿身。”

沈周在晚年仍然保持着豁达的性情,对求画题字之人,有求必应,并把它看成是对提高艺术技巧的鞭策。直到1509年,83岁时,他还一直坚持作画。他的作品很多,著作有《石田集》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