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丹战争资料_普丹战争的历史
在俾斯麦既定的“铁血”方针的指导下,战争成为实现德意志统一的唯一途径。但是,德国的地缘政治四面受敌,必须确保在一次战争中只有一个敌人站在面前。于是,选择哪个国家作为普鲁士的第一个敌人至关重要。俾斯麦的选择是丹麦,通过夺取这个颇具争议之地,唤醒德意志的民族精神,以便在随后的战争中,保持高昂的斗志,直至统一的德意志帝国成立为止。
(一)奥地利瞻前顾后
1848年革命爆发后,德意志人在“法兰克福国民议会”上,提出了统一的问题,然而其最终的结果却像有些学者所说的:“德意志人民像欢迎自由女神一样欢迎自己的议会——而一年后又像对待酒吧里的妓女一样,让它收场了。”
这次比英国晚了两个世纪的尝试,虽然以失败告终,但仍可从中看出德意志人对摆脱分裂割据、实现统一的期盼。
人们厌倦了长久以来的四分五裂,统一已经成了不可逆转的潮流,但究竟应该由谁来完成,“大德意志”和“小德意志”皆有可能,哪个更胜一筹,关键就在于奥地利与普鲁士这两个拥有统一实力的王国。
对德意志人而言,几百年来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使奥地利拥有更正统的地位,振臂一呼,应该可以得到不少诸侯与邦国的支持。但奥地利更愿意维持现有的地位与声望,因此即便民众呼声极高,奥地利也只是小打小闹,做一些无关痛痒的举动。
与此同时,奥地利还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在其境内生活着除日耳曼人之外的许多其他种族,尤其以匈牙利人和捷克人居多,复杂的种族构成,导致境内民族主义情绪异常纷繁。所以,在实现民族统一问题上,奥地利不得不小心再小心,以免“祸起萧墙”。
(二)最后的选择——普鲁士
“大德意志”因奥地利的踌躇不前而胜算颇微。相反,由普鲁士完成统一的“小德意志”则变得越来越现实。
与奥地利复杂的民族成分不同,日耳曼人在普鲁士所占比例较高,因而无需担心“后院起火”,普鲁士可以毫无顾忌地举起民族统一的大旗,号召德意志诸邦加入到统一的战斗中来。
此时的社会舆论也开始倾向于普鲁士一方,德意志境内第一个跨邦的政治组织德意志民族协会认为,应该“把希望转身普鲁士政府。……普鲁士政府的目的在本质上和德意志的目的相符”。就连激进的民主派人士也表示:“普鲁士虽然实行令人厌恶的警察野蛮统治,却是可以使德意志摆脱耶稣会士和政治反动的唯一救星。”当然,这些支持普鲁士舆论的产生,与普鲁士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关系。www.guayunfan.com
从经济方面看,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高潮的到来,德意志尤其是普鲁士的经济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与军事工业发展紧密相连的普鲁士工业,日渐呈现出了国民经济军事化的趋势。几乎横贯德意志的铁道系统,连通了德意志诸邦的经济往来,经济的统一正在形成。再加上在普鲁士领导下建立的德意志关税同盟,有力地促进了除奥地利之外的德意志其他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将诸邦的经济纳入到普鲁士市场体系之中,在很大程度上确立了普鲁士在德意志统一中的霸主地位。
从政治角度来看,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逐渐壮大的资产阶级渴望通过统一谋求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于是,尚不具备强大实力的他们将希望寄托在了同样迫切要求统一的普鲁士容克阶级身上。
作为容克贵族典型代表的俾斯麦,在此时也为历史选择普鲁士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他通过“铁血政策”使普鲁士国力日强,尤其是军事改革计划令普鲁士发展成了一个军事大国。
至此,普鲁士已具备了统一的所有条件。于是,在奥地利与普鲁士之间,历史最终选择了普鲁士,而普鲁士则选择了铁血强权与灵活外交同时具备的俾斯麦国策。在俾斯麦的统一大计准备就绪之时,丹麦给他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契机。
(三)普丹战争
石勒苏益格(Schleswig)是一个居民大多为丹麦裔但也居住着大量日耳曼人的公国,荷尔斯泰因(holstein)是一个居民以德裔为主的公国。这两个位于德意志与丹麦交界处的公国的归属问题,一直都纠缠不清。虽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两地都由丹麦君主统治,但对于德意志而言,始终是一块“心病”。
1852年5月8日,英、法、俄、普、奥、瑞典六国签订伦敦议定书,认定在荷尔斯泰因传统特权不受侵犯的前提下,丹麦国王仍以个人名义领有这两个公国。但德意志人认为,德意志居民占大多数的荷尔斯泰因应归德意志所有。到了1863年,问题再次出现了,丹麦国王死后无嗣,其堂妹夫克里斯蒂安九世继承王位。两地的居民以“土地遗产不得传给女性”的古老法典规定为由,对此持反对态度。新继任的克里斯蒂安九世不仅不加理会,而且还通过新宪法,宣布取消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的传统特权,强行将两大公国并入丹麦。
于是德意志一片哗然,一直在等待时机的俾斯麦对此时的形势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决定将这场纠纷演变成普鲁士统一德意志进程的第一步。因为这样一来可以表达普鲁士的“德意志民族精神”,给予人们统一的希望;二来可以显示普鲁士在“德意志联邦”中的独立性与主导地位;三来还可以证实自己“铁血政策”的正确性。
于是,俾斯麦充分运用自己的外交手段,稳住英国、法国、俄国,与奥地利结成同盟,共同发动了对丹麦的战争。1864年1月下旬和2月上旬,普奥军队进入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3周后,整个日德兰半岛便为普奥军队所控制,孤立无援的丹麦被迫同意放弃两地。次年8月14日,普奥签订《加斯坦因专约》,规定两公国由普奥共有,但分别管理,石勒苏益格划归普鲁士,荷尔斯泰因则归奥地利管理。
将面积狭小且被普鲁士包围的荷尔斯泰因划归奥地利,其实也是俾斯麦统一进程中的一步棋。因为荷尔斯泰因对奥地利来说就是一块“飞地”,奥地利要进入荷尔斯泰因必须经过普鲁士。通过作战协议,俾斯麦为普奥战争埋下了伏笔,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们在这里遇到的问题,是只要欧洲的政治形势许可,便可随时用来作为发动(对奥)战争的借口。”所以,只要时机一到,俾斯麦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奥地利。
东方俾斯麦与西方李鸿章
1896年3月,李鸿章以“钦差头等出使大臣”身份赴俄国庆贺沙皇尼古拉二世加冕。事后又去德、法等国访问。到德国后,他拜会了德国前首相俾斯麦。寒暄之际,李鸿章得意地告诉俾斯麦:有人恭维自己是“东方俾斯麦”。俾斯麦听后,沉吟了一会儿,说:“法国人大约不会认为‘东方俾斯麦’是恭维语。”当时德、法邦交不睦,李鸿章访德后的下一步行程是法国,所以俾斯麦才这样说。
随后,俾斯麦又加了一句:“你是‘东方俾斯麦’,我自己却难望得到‘欧洲李鸿章’的称号。”这话有讽刺意味,因为此前一年(1895年),李鸿章曾赴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俾斯麦认为他自己是绝不会干这样的事的,故不会以做“欧洲李鸿章”自豪。李闻此语,却听不出俾氏的“话中有话”,仍然洋洋自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