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靖宇的故事_东北抗日联军先驱
杨靖宇 东北抗日联军先驱
中华脊梁杨靖宇,浩然正气撼山谷。
东北抗日十一年,领兵率军极艰苦。
冰天雪地无米煮,树皮草根棉花补。(www.guayunfan.com)弹尽粮绝一人战,震撼日军整四万。
建国大业谁来铸,烈士无愧含恨去。
百名模范你占先,感天动地万千番。
——民亭新
杨靖宇(1905—1940),原名马尚德,字骥生,河南确山人。东北抗日联军第1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1940年2月,在濛江县保安村三道崴子与日军激战中牺牲。
杨靖宇1905年生于河南省确山县李湾村(今属驻马店市驿城区古城乡)一个穷苦农民家庭。在东北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时,曾化名张贯一、乃超,杨靖宇为其常用化名。1919年的五四青年运动席卷全国,年仅14岁的杨靖宇投身于火热的斗争中。1923年秋,他考人河南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1926年在该校加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冬,杨靖宇奉党团组织的指示,回确山县领导农民运动。1927年4月,杨靖宇领导了豫南农民起义,即“确山暴动”。他组织了5万农民武装围玫确山县城,经过四天的激战,占领了县城,打垮了北洋军阀第八军的一个旅,活捉了县长王少渠,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县级人民政权——确山县临时维持治安委员会,杨靖宇被选为常务委员。6月1日,杨靖宇由共青团员转为中国共产党员。9月30日他和李鸣岐、张家铎、张耀昶等领导了刘店秋收暴动,暴动后任农民革命军总指挥。1928年后,杨靖宇在河南、东北等地从事秘密革命工作。曾5次被捕人狱,屡受酷刑,坚贞不屈。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杨靖宇任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兼满洲省委军委代理书记。1932年,他被派往南满,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32军南满游击队,任政治委员,创建了以磐石红石砬子为中心的游击根据地。1933年9月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1军第1独立师师长兼政治委员。1934年4月联合17支抗日武装成立抗日联合军总指挥部,任总指挥。后任东北抗日联军第1军军长兼政治委员、东北抗日联军第1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从1935年8月到12月,不到5个月内,杨靖宇孤军南征,在敌人统治严密的地区迂回行进两千多里,东至中朝边境,南到辽南,西到本溪,到处开花,创造了东北抗日游击战争史上极为光辉的一章。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曾致电向以杨靖宇为代表的东北抗日武装表示慰问,赞之为“冰天雪地里与敌周旋7年多的不怕困苦艰难奋斗之模范”。
抗联英雄杨靖宇将军
东北抗联的存在,似一把尖刀插人敌人的心脏,动摇了日伪反动统治,敌人称杨靖宇为“满洲治安之癌”。为此,1938年起,日本关东军司令部调动日伪军警6万余人,对杨靖宇及抗联一路军进行“大讨伐”,同时日伪当局采取收买汊奸、政治诱降、组建叛徒武装等方式,对抗联进行分化瓦解。东北抗日武装斗争进人极端艰难的时期。1938年,杨靖宇指挥所属部队开展一系列斗争:袭击老岭隧道工地敌人,取得蚊子沟、土口子、长岗、岔沟、木箕河、大蒲柴河战斗的胜利,击毙日本指挥官西田重隆,消灭了日伪称之为“剿匪之花”的伪满军“索旅”,粉碎了敌人策划的“东边道大讨伐”。进人冬季,斗争更加艰苦,抗联战士缺衣少食,经常十天半月吃不到粮食,常常是渴了抓把雪,饿了吃些树皮、野菜、草根。没有鞋穿,就用麻袋片或破布把脚包起来在雪地上行军,常常是空腹与敌军搏斗。由于敌人实行了“梳篦式讨伐”和“狗蝇子战术”,战士们甩掉一股敌人不久又遇到一股敌人,体力消耗很大。加上长白山地冻天寒,气温经常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不少战士都冻掉了手指和脚趾。由于缺医少药,不少战士为此献出了生命。1938年夏,由于1师师长程斌叛变,1路军活动更加艰难。
杨靖宇在牺牲前的好多天里都没有吃到一粒粮食,饿了就以草根、棉絮充饥。1940年2月23日下午,因为身边叛徒的出卖,杨靖宇在濛江县保安村三道崴子被4万名日军包围。日军劝他投降,他断然拒绝,依然用双枪向“讨伐队”射击。在左腕负伤的情况下,继续用右手应战。日军认为生擒困难,遂猛烈向他开火。下午4时30分,杨靖宇被敌弹射中胸膛,壮烈殉国,年仅35岁。
杨靖宇为国捐躯后,日本剖开了他的遗体,发现他的胃饿得变了形,里面除了尚未消化的草根和棉絮,连一粒粮食都没有。壮士喋血,为争民族之气,连残暴的侵略者也震惊和折服了。
1946年2月14日,东北人民政府将濛江县命名为靖宇县。1952年,经东北人民政府批准并于同年6月24日用公函通知辽东省人民政府:“决定在通化市修建靖宇墓。”1957年7月15日,朱德委员长为杨靖宇烈士题词:“人民英雄杨靖宇同志永垂不朽”。1958年2月23日,杨靖宇的遗首和遗体被隆重公祭,合葬在为他专门建立的通化市靖宇陵园。2009年9月,杨靖宇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