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仁槐的故事_《前线报》创始人
张仁槐 《前线报》创始人
一曲鸣天震乾坤,舆论喉舌醒世人。
枪林弹雨未曾惧,血染英姿永留存。
张仁槐(1912—1942),山西定襄人。八路军冀中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部长。1942年6月23日,在反“扫荡”的激烈战斗中牺牲。(www.guayunfan.com)1936年10月,张仁槐到民先队(我党领导下的先进青年抗日进步团体)北平地方队部组织部门工作,负责部分区队部和区委的工作。在壮大和巩固民先队的工作中,他注意运用组织力量,团结爱国青年。同时,他还不断注意锻炼自己组织群众、宣传群众的能力。“卢沟桥事变”后,29军突然撒退,他遵照党的紧急决定,动员和组织党员、民先队员和抗日骨干迅速离开北平,北上或南下参加抗日。他自己也于8月中旬离开北平,奔赴抗日救国的战场。
1937年八九月间,华北战事紧急,太原成为国防重镇。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争取实现全面抗战,我党派周恩来等同志与山西地方实力派阎锡山举行合作抗日谈判。双方达成合作抗日协议。9月中旬,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成立,党组织派遣了一批有才干的党员和红军干部到动委会工作,张仁槐就是其中的一个。他被任命为动委会宣传部的宣传科科长,由于宣传部部长未到任,所以,在一段时间内,张仁槐实际上负责了宣传部的工作。他还在动委会中担任了我党的总支部书记和动委会宣传部中我党的支部书记。他以身作则,并要求共产党员努力把自己锻炼成能够掌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战士,团结动委会内外各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共同抗日,把党的原则与统一战线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他以诚恳谦虚的作风赢得了各党派人士的尊敬与好评。
1938年年底,张仁槐离开战地总动员委员会,到冀中军区工作,担任了政治部宣传部部长,主要负责组织和领导政治、宣传、教育和文化艺术工作。他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很快成为一个智勇双全的指挥员。一次,他带领工作团与1分区领导机关及直属部队一起转移,途中突遭日寇袭击,部队因仓促应战而混乱起来。张仁槐的帽子被敌人的子弹打飞了,可是他丝毫不畏惧,举枪高喊:听我的指挥!很快把混乱的队伍集合好,然后又组织突击队,由他打头,率先冲出重围。由于他的沉着和勇敢,整个机关和部队转危为安。脱险后,他又及时帮助部队整顿动员,总结经验教训。
在工作中,张仁槐十分注意与同志们之间的关系,他周围的同志,不论是大学生,还是“红小鬼”,都与他相处得很好。每当他手拿烟斗出现时,同志们便围上去,问这问那,无话不谈。对于“火线剧社”中的“小鬼”,他既是好领导,更是好朋友。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他非常重视与工农干部的团结。一位和他一起工作的工农出身的红军干部,工作上很有办法,但与他性情不和,一时间两人相处得不够愉快。张仁槐主动搬去和那位同志同住,交换意见,直诚相见,主动进行自我批评,耐心解释问题,消除误会,求得帮助,使他们之间的合作很快密切起来。
冀中军区为提高指挥员的斗志,从1938年起创办了《前线报》,宣传党的政策,报道战斗消息,刊登英雄事迹和一些文艺作品。张仁槐非常重视这项工作,常为报纸撰写社论和评论文章,如遇重要事件,更是亲自指导。尽管战事频繁,但他仍坚持不懈地支持、关心《前线报》,使之成为鼓舞部队斗志的有力武器。
为了搞好宣传工作,张仁槐带领文艺科和“火线剧社”的同志们自己动手搞创作,一些文艺节目如《子弟兵和老百姓》《平原大合唱》《交通战》等都是在他的指导下创作和演出的。当回族抗日英雄马本斋的母亲被日寇杀害后,他指示陈乔同志创作了三幕话剧《马母》,排练后到部队演出,对团结少数民族抗日、进行民族气节教育起了很大的作用。1941年,张仁槐参与组织、发动群众参加《冀中一日》征文活动,即以5月27日为创作日,写下各人在这一天的斗争事迹和深切感受。这一活动对冀中群众文艺活动的开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为反对和声讨反共投降派,他亲自编写了一首歌词,请剧社同志谱曲,发到部队中传唱,起到了很好的宣传鼓动作用。歌词是这样写的:“光明正在与黑暗搏斗,革命的烽火已燃遍全球,我们正处在伟大的时代,我们要以战斗迎接它的到来。如今的抗战已进人新的阶段,更多的困难摆在我们面前,民族的败类,在反共的掩盖下,准备着投降,我们要给反共投降派以坚决的打击,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完成党给我们的光荣任务,争取中华民族的解放!”
从1939年春起,他指导石少华分期举办摄影干部训练班,并亲自挑选干部参加训练,为祖国培养了一批摄影艺术人才。
1942年5月,日本帝国主义为尽快结束战争,对冀中发动了大规模的“五一”大“扫荡”。张仁槐对这一回合斗争的残酷性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他对同志们说:“敌人这次‘扫荡’规模空前,非同寻常,冀中根据地面临异常艰苦的考验。我们都要经受住这场巨大的考验,我们都要准备参加艰苦的斗争,以坚强的意志战胜严重的困难。”5月底,他带领冀中军区部分工作人员,随部队转移。部队与日伪军进行了多次激烈战斗,张仁槐经受着战火的考验。在一次战斗中,他所在部队不幸被敌人层层包围,虽经几度冲杀,终因寡不敌众,难以突出重围。张仁槐在战斗中英勇地倒在了抗日沙场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