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作民的故事_虎贲英烈壮千秋
郑作民 虎贲英烈壮千秋
尽忠报国。
——毛泽东
取义成仁。(www.guayunfan.com)——朱德
为国捐躯。
——周恩来
郑作民(1902—1940),湖南新田人。国民革命军陆军2军副军长兼9师师长。1940年2月,在昆仑关与敌军作战中不幸中弹,为国捐躯。
郑作民1902年9月28日出生于新田县高山乡高山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其父以抬轿、挑煤炭、打短工为生,供他读私塾、初小、高小,直到甲种师范。郑作民自幼读书勤奋自勉,敬仰著名的英雄岳飞、文天祥。后来,郑作民受革命思想的影响,目睹帝国主义到处横行霸道,军阀政府残酷压榨人民,农民生活痛苦不堪,逐渐萌发立志革命,救国救民的思想。
1924年1月,孙中山先生在广东召开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准备北伐,打倒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北洋军阀。郑作民闻听消息,兴奋万分,决心参加革命。他历尽千辛万苦来到广州,考人黄埔军校第1期,开始戎马生涯。在军校受训期间,郑作民学习认直,作风踏实稳重,勇于吃苦,不畏困难,深受同学们的赞许和学校当局的赏识。军校毕业后,编人学生军,参加两次东征,讨伐陈炯明,平定刘震寰、杨希闵叛乱。他作战勇敢,战斗中常身先士卒,且带兵有方,胸有韬略,以战功历任特务长、排长、连长、营长、团长、旅长、副师长等职。
1926年7月参加北伐,任国民革命军陆军1军连长、营长。11月,在玫克南昌讨伐孙传芳部的战斗中,郑作民身先士卒,冲锋在前,立下战功,晋升为补充团团长,旋任2军9师25团团长。
1930年参加了“中原大战”。是年冬在洛阳西工营房整训,国民政府参谋部参谋总长朱培德前来检查时,看到郑作民亲临校场教练,曾当面赞扬他“言传身教”。
1930年10月,任9师26旅旅长,率部参加对工农红军的“围剿”。
1932年1月28日晚,日本帝国主义武装侵犯上海,郑作民奉命率全旅增援19路军抗日。
1933年10月,由于在对工农红军“围剿”时按兵不动,蒋介石撒销其旅长职务,调陆军大学特别班学习,期满后仍任旅长。
1937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8月,淞沪会战开始。郑作民任2军9师师长,在全师官佐会议上,宣读分呈国民政府、蒋介石、黄埔同学会、蒋鼎文的决心书,同时宣读给母亲的遗书:“男现率师重上战场,抱定不成功则成仁的决心,誓与敌寇战斗到底,把敌人赶出去。”还反复训示部属:“求仁得仁,死亦有荣。只要文官不要钱,武官不怕死,日本鬼子就会乖乖地滚出去。”先后参加淞沪会战的广福战斗、徐州突围战和武汊会战中田家镇守卫战。
1938年春,郑作民率部参加徐州会战,突破敌人包围。同年参加武汊保卫战,当时,郑作民已升任2军9师师长。7月14日,郑作民奉命率9师到达田家镇,负责扼守田家镇要塞西北面。田家镇扼长江航路,屏障武汊,地理位置极为重要,为双方必争之地。郑作民深感这次责任重大。为此,战前,郑作民率所部将士抓紧时间大力修筑工事,号召全体将士,团结一致,奋勇杀敌。郑作民苦战田家镇要塞,鏖战47天,战胜了占绝对优势的日军陆、海、空三军,痛歼日军矶谷师团精锐部队,完成了阻击日军、迟滞日军向武汊推进的预定任务。
1939年11月15日,日军约4万余人,在飞机、战舰的掩护下,从广西钦州登陆。12月4日,日军玫占昆仑关。中国守军浴血奋战,收复太宁,强玫昆仑关之敌。为加强作战力量,调9师增援。郑作民率部从四川酉阳经贵州都匀,奔赴昆仑关前线。出发前夕,他给妻子留下遗书,表明杀敌报国之志。
1940年1月初,配合杜聿明的第5军向日军强玫,收复昆仑关。9师奉命驻守昆仑关,阻止日军北犯。2月22日,日军凭借空军优势,玫占兵阳,严重威胁昆仑关。最高统帅部一再急电9师撒退,郑作民回电:“打退敌人后,再依次转移。”未获批准。遂决定于黄昏前佯作全线出击,指挥部队从容撒退,中途敌机轮番袭击,师指挥所无法转移。3月3日黄昏,郑作民率部冲锋陷阵,不幸中弹,为国捐躯,年仅38岁。成为中国民族子孙后代所仰慕的抗日烈士。
郑作民牺牲后,国民政府追赠郑作民为陆军中将副军长。蒋介石题词:“马革裹尸还万里,虎贲英烈壮千秋。”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追悼大会,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分别题写挽词:“尽忠报国”“取义成仁”“为国捐躯”。
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颁发烈士证,追认郑作民为革命烈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