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徐达简介资料_关于徐达的资料_故事传奇

徐达简介资料_关于徐达的资料_故事传奇

时间:2023-01-18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徐达简介资料_关于徐达的资料_故事传奇明初洪武年间,根据明太祖朱元璋的命令,在南京的鸡鸣山下,建造了一座庄严肃穆的功臣庙,供奉着几十位开国功臣的塑像。从此,徐达便成为一名红巾军的战士。徐达没有辜负朱元璋的信任。张士诚断然拒绝他的要求,扣留他的使者,并出兵攻夺镇江。东部防线建立起来后,朱元璋命徐达到西部战场,加强西线的防御。

徐达简介资料_关于徐达的资料_故事传奇

明初洪武年间,根据明太祖朱元璋的命令,在南京的鸡鸣山下,建造了一座庄严肃穆的功臣庙,供奉着几十位开国功臣的塑像。摆放在最显要位置的,是一位身材魁梧、刚毅勇武的大将的塑像,他就是被朱元璋誉为“开国功臣第一”的徐达。

徐达从贫苦农民到左相国

徐达,生于元至顺三年,卒于明洪武十八年,字天德,濠州(今安徽凤阳)钟离永丰乡人,是朱元璋的同乡。他出生在一个世代种田的农民家庭,比朱元璋小四岁,小时候曾和朱元璋在一起放牛。元顺帝至正十一年,农民领袖刘福通在颍州(今安徽阜阳)发动农民起义,组织红巾军,反抗元朝的黑暗统治。第二年,郭子兴在濠州起义响应,元朝政府慌忙派兵镇压。这些官军腐败透顶,他们不敢与红巾军对阵,整天四出烧杀掳掠,捉拿无辜百姓,冒充红巾军俘虏,押到官府去报功领赏,搞得民无宁日,怨声载道。

徐达祖祖辈辈深受官府和地主压迫剥削之苦,心里早就愤恨不平,如今又目睹官军的种种暴行,更激起满腔的怒火,他暗暗下定参加起义,推翻元朝的决心。至正十三年(1353年)六月,参加了郭子兴队伍并已担任亲兵九夫长的朱元璋,回到家乡募兵,徐达听到消息,立即前往投奔。他同朱元璋的出身、境遇和志向大体相同,两人一见面就谈得十分投契,朱元璋决定把他留在身边,做自己的助手。从此,徐达便成为一名红巾军的战士。

不久,朱元璋带领二十四名贴心的将士南略定远,徐达随同前往。他们在定远收编几支地主武装,依靠这些力量,迅速攻占了滁州(今安徽滁县)、和州(今安徽和县)等地。徐达在这些战役中,开始崭露出色的军事才能,他不仅作战勇敢,而且为朱元璋提供了不少很好的计策。朱元璋为他向郭子兴请功,说他的智虑和才略皆在众人之上,建议把他提拔做军官,郭子兴便任命他为镇抚。

后来,郭子兴同另一起义首领孙德崖在和州发生冲突,郭子兴在城里拘捕孙德崖,孙德崖的部众也在城外捉住朱元璋。郭子兴提出以孙德崖交换朱元璋,但双方谁也不肯先放,怕对方不守信用。为了报答知遇之恩,徐达挺身而出,冒着被杀的危险,到孙德崖的军中去做人质,换回朱元璋。待朱元璋回到城里,郭子兴再放回孙德崖,孙德崖回到营地,才把徐达释放回城。朱元璋感激不尽,对徐达也就更加信任和器重了。

徐达没有辜负朱元璋的信任。至正十五年三月,朱元璋接替病逝的郭子兴执掌起义军的领导权,决定渡江夺取集庆(今江苏南京)。徐达与常遇春率领前锋部队,乘风举帆,冒着敌人雨点般的利箭,强登牛渚矶,使后续部队得以顺利渡过长江,攻占采石和太平(今安徽当涂)。元朝军队不甘心太平之失,妄图重新夺回太平。元将蛮子海牙和阿鲁灰等用巨舟横截采石江面,封锁姑孰口,地主武装头目陈野先及其部将康茂才又从水陆两路,分兵进逼太平城下。朱元璋在城中督兵防守,徐达则与邓愈以奇兵绕到敌后,在襄阳桥埋伏起来。

陈野先率众来攻,中伏被擒。蛮子海牙见陈野先被俘,不敢恋战,忙从采石撤兵,退守裕溪口,太平终于转危为安。接着,徐达独自率领数千精锐,往东攻占溧水、溧阳,从南面包抄集庆,切断集庆守敌与南面敌军的联系。然后会同诸路水陆大军,在第二年的三月攻占了集庆。

朱元璋改集庆路为应天府,着手建设和发展以应天为中心的江南根据地。当时的应天,除了南面有几股零星的元军和地主武装,北面是韩林儿、刘福通,西面是徐寿辉、陈友谅,东面是张士诚,正好构成三面屏障,把元军挡在外面。根据这一形势,朱元璋决定集中主要兵力夺取东南一线的元军据点,并抓紧时机,积粮训兵,发展和巩固他的根据地。

但是,此时朱元璋地狭粮少,东面的张士诚自恃地富粮足,西面的陈友谅又仗着兵强地广,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时刻都想兼并他的地盘。因此,建立巩固的东、西防线,以抵挡张士诚和陈友谅的进攻,就成为建设和发展江南根据地的一个先决条件。徐达又毅然挑起了这重担。

占领应天不久,朱元璋任命徐达为大将,他即率领几位将领,带兵浮江东下,攻占东面的军事要地镇江,然后分兵略取金坛、丹阳等县,被晋升为淮兴府统军元帅。当时,张士诚已据有常州,朱元璋派遣使者与之通好,希望双方能“睦邻守国,保境息民”。张士诚断然拒绝他的要求,扣留他的使者,并出兵攻夺镇江。镇江如果落到张士诚手里,他便可顺流直捣应天,应天也就危险了。徐达马上出兵还击,打败张士诚的水军,乘胜进围常州。张士诚急忙派兵驰援常州。徐达见敌军来势汹汹,锐不可当,决定用计智取。

他先在距城十八里的地方埋下一支伏兵,再派赵均用率领精锐骑兵横冲敌阵。敌军阵势大乱,慌忙撤退,结果中了埋伏,折损了两员战将。张士诚这才感到朱元璋的力量不可小看,派人求和。朱元璋要他归还使者,并每年交纳五十万石粮食。张士诚没有答应朱元璋提出的要求,于是朱元璋下令继续进攻。至正十七年,徐达攻克常州,其他将领也先后攻拔长兴、江阴等地。接着,徐达与常遇春在朱元璋的亲自指挥下,攻占宁国,作为朱元璋主力出击皖南和浙东的前哨基地,然后他又回师攻占常熟,一举活捉了张士诚的弟弟张士德。

张士德善战有谋,为张士诚攻夺江南的大片土地出了大力,是张士诚的得力助手,他的被俘,给了张士诚沉重打击。至正十八年十月,徐达与邵荣又联兵攻夺宜兴。宜兴西通太湖,城池虽小但城防坚固,不易攻克。徐达派兵封锁太湖口,切断城内守军的粮食供应,再指挥将士并力急攻,终于破城而入,占领这个城镇。至此,太湖以西的地区已尽入朱元璋版图,一条北起江阴沿太湖南到长兴的防线建立起来了,张士诚西犯的门路也就被堵死了。

东部防线建立起来后,朱元璋命徐达到西部战场,加强西线的防御。至正十八年,陈友谅与徐寿辉部将赵普胜联兵袭破安庆,接着赵普胜又顺长江而下,在枞阳建立水寨,进占池州。池州是长江南岸的军事要地,上可进窥安庆,下可进窥太平,直捣应天。为了确保应天的安全,第二年四月,徐达会同俞通海等出兵迎击,大败赵普胜,缴获敌船数百艘,克复池州。当时朱元璋正经营浙东,担心赵普胜抄袭他的后方,听到徐达的捷报非常高兴,立即提拔他为奉国上将军。八月,徐达又自无为登陆,攻克潜山,从西北方向迂回围攻安庆。

赵普胜骁勇善战,拼死抵抗,安庆一时未能攻克。朱元璋以重金收买赵普胜的门客,使用反间计,派他到陈友谅处去说赵普胜的坏话,陈友谅一生气,杀掉了赵普胜。赵普胜死后,枞阳水寨不攻自破,在至正二十年四月被徐达占领。枞阳水寨一破,安庆就很难守住,陈友谅只好亲率大军驰援。徐达与常遇春在池州南面的九华山设伏以待,一举击败了陈友谅,歼敌万余人,生俘三千人。陈友谅对西线的进攻被粉碎了。

徐达东征西讨,与其他将领互相配合,巩固了东、西两道防线,确保了应天的安全,并为朱元璋积粮训兵,出击东南,发展和巩固江南根据地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经过几年的努力,朱元璋的力量迅速壮大,兵强粮足,已经可以同其他几支势力相匹敌了。至正二十年五月,陈友谅出兵攻占太平,杀徐寿辉,自称皇帝,引兵东下,进犯应天,并派人约张士诚出兵,准备东西夹击,共同瓜分朱元璋的地盘。

朱元璋决定实行战略转移,把主力从东南调回,与陈友谅、张士诚决一雌雄。他命令诸将各自领兵埋伏在应天内外各险要地点,然后派人诈降,把陈友谅引到埋伏圈里来打。徐达带领一支精兵埋伏在南门外,等陈友谅来到江边的渡口龙湾,即冲杀出来,会同诸路伏兵,内外夹击,一举击溃陈友谅,歼灭了大批敌军,生俘七千余人,还缴获几百艘战船。陈友谅乘船逃跑,徐达紧追不舍,收复了太平,攻占了安庆。张士诚见陈友谅吃了败仗,未敢轻举妄动。

过了三年,徐达随朱元璋带兵渡江,北上安丰(今安徽寿县),驰援遭到张士诚进攻的韩林儿、刘福通,陈友谅乘机对朱元璋发动大规模进攻,进围洪都(今江西南昌)。七月,朱元璋亲自带兵迎击,双方在鄱阳湖展开了一场激战。战斗开始,陈友谅在兵力和财力上占着明显的优势,他拥有兵力六十万,巨舰数十艘,朱元璋只有二十万人,而且用的都是小船。

第一天交战,徐达身先诸将,指挥将士勇敢拼杀,一举击溃陈友谅的前锋部队,歼敌一千五百人,缴获巨舰一艘,军威大振。陈友谅的军队拼死抵抗,徐达的战船着火焚烧起来,他奋不顾身地扑灭了熊熊大火,继续坚持战斗。后来,朱元璋派船救援,徐达顽强冲杀,终于击退敌军,从险境之中摆脱了出来。经过这一天的战斗,朱元璋看到自己的部队上下一心,士气高涨,完全有打败陈友谅的把握,但担心张士诚乘机偷袭他的后方,于是便命令徐达还守应天。徐达回到应天后,戒饬士卒,严加防守,使张士诚不敢妄动,朱元璋因此得以解除后顾之忧,全力对付陈友谅,取得了鄱阳湖战役的胜利,全部歼灭陈友谅的六十万大军。鄱阳湖战役结束后,徐达返回西线,追歼陈友谅的残余势力,占领了湖广的大片地区。

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在战胜陈友谅的凯歌声中,朱元璋在应天称吴王,置百官,战功卓绝的徐达被任命为左相国,成为朱元璋政权的最高行政长官。

徐达率师东征 灭张士诚

击败陈友谅后,朱元璋的下一个目标是消灭张士诚。徐达又肩负起这个重要任务,被任命为前线的总指挥官。

张士诚的占领区自绍兴至济宁,南北两千余里,以长江为界分成南北两个部分。江南的浙西物产富饶,人口众多,防守也比较坚固,江北的淮东地区防守则相对薄弱。至正二十五年秋,徐达被任命为总兵官。他统率常遇春、胡美、冯胜诸将,带领骑兵、步兵和水军,首先渡江北上,向淮东地区发动进攻,以翦除张士诚的羽翼。徐达很快攻下泰州,然后分兵攻取兴化,自己则带兵进围高邮。张士诚为了牵制徐达,出兵进攻江南的宜兴。徐达得到消息,按照朱元璋的指示,命冯胜围攻高邮,常遇春驻守海安,自己统率一支精兵,渡江还击张士诚,解除了宜兴之围。

但不久,冯胜误中高邮守敌的诈降之计,派人带兵入城,全部被杀。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三月,徐达又奉朱元璋之命,回师高邮,歼灭城中守敌,缴获大批马匹和粮食。接着,移师北攻淮安,袭破张士诚部将徐义的水军,淮安守将梅思祖开城迎降,并献出所辖的四个州。徐达乘胜进兵兴化,转攻安丰,俘获元将忻都。元军见安丰失陷,出兵进攻徐州,徐达带兵迎击,俘斩万余人,元军大败而逃。至此,淮东诸地悉被攻克,张士诚的势力已被压缩到江南的浙西地区了。

朱元璋见淮东诸地全部平定,召集军事会议,研究下一步的行动方案。会上,右相国李善长提出“俟隙而动”的主张,他说:“张士诚罪行累累,早就应该讨伐。不过,以愚臣的观察,他虽然屡吃败仗,但兵力尚未衰竭,土地肥沃,百姓富足,储积了不少钱粮,一时恐怕很难被攻破。我们应该先按兵不动,等到时局发生变化,有机可乘,再发动进攻。”

徐达坚决反对这种保守的意见,他驳斥说:“张士诚骄横残暴,奢侈腐化,灭亡的时刻已经到来。他重用的一帮骄将如李伯升、吕珍之流,都是龌龊的小人,只知道依靠手下的将士追求升官发财,而执掌政务的黄敬天、叶德新、蔡彦文三个参军,又都是迂阔书生,根本不懂得取天下之大计。臣奉主上威德,率领精锐,出师讨伐,浙西可计日而定!”朱元璋听了连连点头,高兴地对徐达说:“别人的看法都局限于个人所见,只有你的主张符合我的心意。我想就按你的意见去办,大事必定能够成功。”于是,他任命徐达为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统率二十万大军,攻取浙西地区。

八月,进攻浙西的军队集结待命,朱元璋又召见徐达和常遇春,商定具体的作战方案。常遇春主张先打平江(今江苏苏州),他认为平江是张士诚的统治中心,只要占领平江,其余诸郡便可不劳而下。朱元璋否定了这个冒险计划,指出:张士诚是私盐贩出身,此人与驻守湖州(今浙江吴兴)的张天骐、驻守杭州的潘元明都是不怕死的亡命徒,如果马上出兵攻打平江,一旦张士诚支持不住,张天骐等人必然全力救援,到时援兵四合,平江就很难攻下来。根据浙西地区的形势,他主张先打湖州,使敌人疲于奔命,翦其羽翼,再移师去攻打平江。据此,朱元璋提出了一个“先分其势”的作战方案,命令徐达、常遇春率领主力去打湖州,同时派李文忠、华云龙分别带兵攻取杭州和嘉兴,牵制湖州以南的敌军。徐达与常遇春统率二十万水军出太湖,直趋湖州。张天骐分兵三路出战,徐达分三路军队迎击,败其南路,另外两路敌军慌忙退回城内。

张士诚见湖州危急,派李伯升赴援,他由城东的荻港偷偷入城,与张天骐一道闭门拒守。徐达指挥将士把湖州紧紧围困起来,对着四座城门昼夜强攻。张士诚又派吕珍、朱暹及养子张虬等率兵六万驰援,他们屯聚在城东四十里的旧馆,筑起了五个寨堡。这时,朱元璋派来增援的汤和正好赶到,他会同徐达、常遇春,在城东东阡镇南的姑嫂桥筑起十座堡垒,扼守旧馆与湖州的通道。

张士诚见吕珍等人无法接近湖州,亲自带兵驰援,又在皂林(在今浙江桐乡北八里)为徐达所败,被俘三千人。张士诚再派徐志坚以轻舟来援,他企图偷袭姑嫂桥,又被击败活捉。张士诚惊恐不已,忙派徐义到旧馆来打探军情。徐义一到旧馆即被切断归路,只好暗中派人请在太湖的张士诚之弟张士信出兵,与吕珍等人拼死力战,张士诚又派赤龙船亲兵前来支援,他才突出重围。接着,他又联合潘元绍率领赤龙船兵屯聚平望(在今江苏吴县西南),再乘小船偷偷潜入湖州东南的乌镇,准备救援旧馆。

常遇春领兵追袭,攻占平望,放火烧掉赤龙船,敌军四散溃逃。旧馆守敌的外援自此断绝,粮饷匮乏,纷纷出降。徐达乘胜挥师出击,追袭徐义、潘元绍,进攻湖州东面二十一里的升山水寨。张虬带兵来援,惨遭失败。张虬、朱暹、吕珍等眼看势孤援绝,只好投降,旧馆被攻克了。十一月,徐达将吕珍等人押到湖州城下示众,张天骐、李伯升也缴械投降了。就在这个月,李文忠进兵杭州城下,潘元明投降,绍兴、嘉兴也不战而克。

徐达攻占湖州后,引兵北上,诸将会合,进围平江。在这以前,徐达采用宁海(今山东牟平)人叶兑提出的销城法,即在平江城外矢石不到之处,构筑长围,分别派将士在四面立营,屯田固守,使张士诚坐困空城,不战自溃,自己屯驻葑门,命令常遇春屯驻虎邱,郭兴屯驻娄门,华云龙屯驻胥门,汤和屯驻阊门,耿炳文屯驻城东北,仇成屯驻城西南,何文辉屯驻城西北,四面筑起长围,把平江紧紧围困起来。

并在城外筑起三层的木塔,监视城中的活动,每层架设弓弩火铳,轮番施放,又设置襄阳炮,日夜向城中轰击。不久,无锡守敌莫天祐派部将杨茂潜入平江了解情况,准备声援张士诚。徐达的巡卒在阊门水栅把他捉住,缚送徐达。徐达知道此人善于泅水,就将他释放了,让他继续为莫天祐与张士诚传递消息,而将所得消息暗中送给徐达。徐达因此尽知无锡与平江守敌的虚实,有针对性采取一些相应措施,使围攻平江的作战计划更加完备。

朱元璋原先打算用长期围困的办法,迫使张士诚力尽而降。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二月,他见经过几个月的围攻,张士诚已经损失了很多兵力,便写信劝降,答应按照东汉接受窦融投降、北宋接受饯做投降的事例,使其全身保族。但是,张士诚顽固拒降,继续闭门抵抗。后来,两次带兵突围,都被击退。他又接受熊天瑞的建议,拼命制作飞炮,发射矢石,轰击城外围攻的部队,妄图阻挡他们攻城。徐达命令将士架设木屋,上面盖上竹岜,叫士兵藏在下面,载以攻城,挡住了矢石的轰击。到九月,平江城中粮食匮乏,连老鼠和枯草都用来充饥,一只老鼠竟价值百钱。

祠庙和百姓的房屋都被拆去充作炮具,木石为之俱尽,张士诚已经陷入了绝境。徐达下令发动强攻,锣鼓齐鸣,万炮齐发,将士高声喊“杀”,像潮水般地冲向各座城门。经过一场激战,徐达带领士卒首先攻破葑门,常遇春接着也攻入阊门。张士诚令唐杰登上内城拒战,自己则督师城内,令谢节、周仁立栅以补外城。徐达指挥将士奋勇冲杀,唐杰支持不住,率众投降,周仁等人见大势已去,也相继归降。

徐达命令将士蚁附登城,冲进城里。张士诚收集残兵败将二三万人,在街巷里进行顽强抵抗,最后力尽被俘,押送应天。城中二十万军民,全部向徐达投降。徐达与常遇春分别带兵驻守城市的左、右两个部分,安抚归附的军民。在入城之时,徐达派人传令全军将士,宣布严格的纪律:“掳掠民财者,处死;拆毁民屋者,处死;离营二十里者,也处死!”全军将士没有发生烧杀掳掠的现象,居民很快安定下来,恢复了正常的生活。

徐达出色地完成了消灭张士诚的任务,率领诸将凯旋回归应天。朱元璋亲御乾门,颁发敕书加以表彰,敕书说:“张士诚兵强积富,现在业已就擒,若非诸位将帅指挥有方,拼死力战,哪有这样的战果?”他论功行赏,进封徐达为信国公,并赏赐绮帛十端。

徐达统兵北伐 推翻元朝

元朝的统治基础已在各支起义军的打击下趋于瓦解,统治集团内部派系林立,倾辄不已,各地武装势力互抢地盘,混战不休。消灭了张士诚的势力的朱元璋占有全国经济最发达的江浙地区,实力进一步壮大。朱元璋决定抓紧元朝统治集团混战的有利时机,派兵北伐,夺取中原,推翻元朝的黑暗统治。

当时,徐达与常遇春才勇相当,都是朱元璋最器重的战将。究竟由谁来担任北伐的最高统帅合适呢?朱元璋反复比较了两位大将的长处和短处,看到常遇春慓悍勇猛,敢于深入敌境,而徐达尤善于用计,谋略过人;常遇春攻下城邑,总不免出现滥加诛杀的现象,而徐达所到之处,则从不骚扰百姓,俘获敌军,也以恩义感化,使他们反过来为自己效力,百姓乐于归附,敌军也愿向他投诚。

于是,便任命徐达为北伐军的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于是统帅大军北伐的艰巨任务,又落在了徐达的身上。大军出征前,朱元璋并对徐达、常遇春和其他北伐将领说:“军队打仗,是为了平息祸乱,所以任命将帅,必须选择得当的人。现在你们诸位,不是不能打仗,但是办事稳重,纪律严明,具备统率全军战胜攻取的指挥才能的,谁也比不上徐达。”要求他们听从徐达的指挥调遣。

还叮嘱诸将说:“这次北伐,如果碰上强敌,常遇春要率领前锋,和参将冯胜分左、右翼,各自统率精锐,奋勇冲击。薛显、傅友德勇冠全军,可带领一军,独当一面。徐达作为大将军,应当专主中军,策励群帅,运筹决胜,不可轻举妄动。”

北伐大军出发之前,朱元璋经过与徐达、常遇春诸将的研究,拟定了作战计划:“先取山东,撤除大都(今北京)的屏障;再回师河南,翦除它的羽翼;夺取潼关,占据它的户槛。天下形势为我掌握,然后进兵大都,元都势孤援绝,可不战而克。拿下大都,再挥师西进,山西、陕西和甘肃,便可席卷而下。”徐达与常遇春于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十月统率二十五万大军,从淮安出发,按照朱元璋的部署,进入山东,攻克沂州(今山东临沂)。接着,徐达命令韩政分兵扼守黄河,以断山东援兵,又命张兴祖攻取济宁,而自率大军攻拔益都,迭克潍、胶诸州县。十二月,元将朵儿只以济南城降,徐达分兵攻取登州(今山东蓬莱)、莱州(今山东掖县)。不久,山东诸地全部平定。

洪武元年正月,朱元璋在北伐军迭克山东诸地的捷报声中登上皇帝位,建立了大明王朝,以应天为京师,任命徐达为右丞相。明王朝的建立,激励着明军加速北伐战争的步伐。二月,徐达指挥明军沿黄河西进,攻入河南,迅速攻占永城、归德、许州(今河南许昌),汴梁(今河南开封)守将左君弼献城归降。接着,徐达又引兵自虎牢关(在今河南荥阳汜水镇)进至塔儿湾(今河南偃师境内),元将脱因脱木儿带领五万军队迎战,在洛水北岸布阵。常遇春单骑冲入敌阵,击毙敌军的前锋,徐达指挥全军将士往前冲杀,元兵惨败西逃。

明军进据洛阳北门。洛阳守将李克彝逃往陕西,梁王阿鲁温开门迎降。明军乘胜西进,相继攻占陕州(今河南陕县)、潼关,元将李思齐、张良弼失势西奔。至此,明朝军队已顺利地完成攻占山东、河南和潼关的任务,撤除了大都的屏障,剪掉了大都的羽翼,并控制了关中元军出援大都必经的门户,从而对大都形成三面包围之势。

明军的下一步行动,便是攻取大都。洪武元年五月,朱元璋来到汴梁,慰问徐达、常遇春等北伐诸将,同他们进一步商定攻取大都的具体方案。徐达说:“我军平定山东、河南,扩廓帖木儿逡巡太原,观望不进。如今潼关又为我攻占,张良弼、李思齐狼狈西奔,元都的声援已被断绝。我军乘势直捣这座孤城,可不战而克。”徐达对形势的透彻分析和必胜的信心,深得朱元璋的赞赏,他连声夸奖:“好,好!”并叮嘱说:“北方土地平旷,利于蒙古骑兵作战,对此不能没有防备。你应挑选副将带领先锋部队在前开路,自己督率大军殿后,用山东的粮食作为军饷,进攻河北,夺取临清,北上直捣元都。大都外援不及,内自惊溃,就可不战而下。”

徐达遂与诸将会师东昌(今山东聊城),分兵攻取河北,连下卫辉(今河南汲县)、彰德(今河南安阳)、广平(今河南安阳),攻占了临清。闰七月,徐达在临清会合诸将后,命傅友德开辟陆道以通步兵、骑兵,派顾时疏浚运河以通水军,北攻德州、长芦(今河北沧州)、直沽(今天津)。据守直沽的元丞相也速从海口逃走,大都震动。明军沿运河西进,在河西务(今河北武清东北,北运河西岸)擒敌三百余人,大败元军,再进兵通州(今北京通州),乘大雾用伏兵击败元朝守军,歼敌数千人。

元顺帝听到通州失陷,知道大都已无法守住,哀叹说:“今日岂可重蹈宋徽宗、宋钦帝的覆辙,做明朝的俘虏,看来只有北撤一条路走了。”闰七月二十七日深夜,他慌忙带着后妃太子,从建德门出城,经居庸关逃往上都开平(今内蒙古多伦西北)。八月初二,徐达率领明军到达齐化门外,填平壕沟,进入大都,受到市民的热烈欢迎。留守大都的元朝宗室淮王和左、右丞相等少数死硬分子拒不投降,被徐达处死,其他元朝大臣和将士纷纷归降,受到宽大的处理。徐达下令查封元朝的仓库、图籍、宝物和故宫殿门,派兵看守。所有将士,一律在营房住宿,不许外出骚扰百姓。大都的社会秩序很快安定下来,街市的营业也很快恢复起来了。

捷报传到南京,朱元璋下令把大都改为北平府,由孙兴祖、华云龙驻守,徐达与常遇春带领明军攻取山西、陕西。常遇春为前锋,徐达殿后,由河北越过太行山进入山西南部。据守太原的扩廓帖木儿,分兵南下争夺泽州(今山西晋城),截击徐达,自己则引兵出雁门关,妄图从居庸关偷袭北平。徐达闻讯,召集部将商议对策,他提议用批亢捣虚之策以解北平之围,说:“扩廓帖木儿带兵远出,他的老窝太原必定空虚。北平有孙兴祖领兵戍守,可以挡住他的进攻。我们应该乘敌不备,直捣太原,使之进不得战,退无所守。

如果扩廓帖木儿回师还救太原,进退失利,必然就擒。”部将一致赞同他的主张。于是,他便引兵北上,直捣太原。扩廓帖木儿领兵进至保安(今河北逐鹿),听到消息,果然回救太原。十二月,傅友德、薛显率领的几十名骑兵击退扩廓帖木儿的前锋万名骑兵对太原城的救助。扩廓帖木儿下令在城西扎营,压着明军布阵。徐达的部将郭英登高眺望,见元军虽然兵多但军容不整,营垒虽大但无防备,建议在夜里进行偷袭。这时,刚好扩廓帖木儿的部将豁鼻马暗中派人请降,表示愿做内应,徐达便把这个建议付之行动。

他先派五十名骑兵埋伏在城东十里之处,约以举火鸣枪为号。待到半夜,敌军已进入梦乡之时,即由郭英带领十几名骑兵偷偷摸进敌营,举火鸣枪。埋伏的骑兵得到信号,立即冲杀过来,常遇春也率领大队人马赶到,击鼓呐喊,遥相呼应。正在酣睡的敌军被鼓噪声惊醒,不知出了什么事,乱成一团,不战而溃。扩廓帖木儿正在营帐里秉烛读书,仓皇不知所措,赶快穿靴,怎么也穿不上,光着一只脚跑到营帐后面,找到一匹瘦弱的马,就跟着十八名骑兵,往大同方向逃遁。豁鼻马带领四万名将士和四万多匹马,向徐达投降。常遇春带兵追击扩廓帖木儿,扩廓帖木儿又逃奔甘肃。明军乘势攻占大同,分兵攻占未下州县,山西诸地很快被平定了。

洪武二年二月,徐达率领明军渡过黄河,进攻陕西,占领奉元路,改名为西安府,元将李思齐逃奔凤翔,张思道逃往庆阳。四月,徐达统兵攻克凤翔,李思齐又逃至临洮。徐达会集诸将,讨论进兵方向,诸将认为张思道的军事才干不如李思齐,庆阳也比临洮好打,主张先攻庆阳。但徐达却主张先打临洮,说:“庆阳城防险固,守敌剽悍,一时很难攻拔。临洮北界黄河、湟水,西通番戎(指少数民族地区),拿下这个地方,有人员可以补充兵力,有物产可以补充军储。我们大军压上,李思齐如果向西逃窜,就会束手就擒。临洮一攻克,其他地方便可不战而下。”

诸将觉得他的看法高人一筹,一致表示同意。明军遂移师西进,连克陇州(今陕西陇县)、秦州(今甘肃天水)、巩昌(今甘肃陇西),然后分兵两路,一路由顾时指挥,攻占兰州,另一路由冯宗异统率,进逼临洮,李思齐举城投降。张思道听说李思齐投降,异常恐慌,逃奔宁夏,为扩廓帖木儿所执。其弟张良臣守庆阳,见徐达率兵攻陷平凉,献城投降,不久复叛。徐达派傅友德、俞通源、陈德、顾时分别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攻占庆阳的外围地区,切断张良臣与外界的联系,自己督率诸路大军进逼城下,把这座城镇紧紧包围起来。

经过三个多月的围攻,张良臣内外音信不通,粮饷断绝,他的部将姚晖等人开门迎降。徐达领兵自北门入城,擒斩张良臣父子。庆阳之战,不但消灭了张良臣的势力,而且使明军控制了陕甘地区的形势,进一步缩小了元朝势力的活动范围。

陕西平定以后,朱元璋下召令徐达班师回朝.赐给他大批白银、绮帛,并准备对北伐将领论功封赏。扩廓帖木儿在甘肃听说明军南还,统兵进围兰州。洪武三年正月,朱元璋再次任命徐达为大将军,而以李文忠取代已经病故的常遇春为副将军,率师征讨。考虑到元顺帝尚在蒙古草原,朱元璋决定兵分两路,令李文忠领东路军出居庸关,深入蒙古草原,追击元顺帝,徐达统西路军出潼关,直捣定西,攻打扩廓帖木儿,使他们彼此自顾不暇,无法互相应援。四月,徐达率领西路明军出定西,扩廓帖木儿白兰州撤围还救,两军相拒于沈儿峪,隔着一条深沟扎营布阵,于是发生了一场数十万人的激战。扩廓帖木儿先以精兵千余人,由小道穿过深沟东边的山岭,偷袭徐达东南部的营垒,守营的将领胡德济惊慌失措,士卒溃散。

徐达忙带亲兵出击,打退偷袭的敌军,然后将胡德济押送应天,交朱元璋治罪,并处斩了几名守营的将校。第二天,徐达整顿队伍,又挥师出击。将士个个奋勇争先,在深沟北边的乱坟堆大败敌军,擒获元朝的宗室、官吏一千八百六十五人,俘虏敌军将士八万四千五百余人,并缴获了一万五千多匹战马和大批牲口。扩廓帖木儿与几个妻子夺路而逃,由黄河经宁夏逃奔和林(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哈尔和林),这时他的精兵悍将丧失殆尽。

与此同时,李文忠率领的东路明军攻至应昌(今内蒙古达里诺尔西南),当时元顺帝已死,继位的皇太子爱猷识里达腊北逃和林,明军俘获其子买的里八刺及后妃、宫人、诸王、将相、官属数百人。经过两路明军的沉重打击,元朝的残余势力更加衰弱,洪武八年(1375年)扩廓帖木儿死后,便不再对明朝发动大规模的进攻。

定西大捷后,徐达奉命带兵返回京师。朱元璋亲至龙江迎接,并下诏大封功臣,改封徐达为魏国公。洪武四年(1371年),为了防御元朝残余势力的骚扰,又派徐达镇守北平。此后,徐达除了三次带兵出征塞北,其余时间都在北平镇守。他统率部将修缮城防,操练军马,设备屯田,严为守备,使元朝的残余势力不敢轻易南下骚扰,对稳定北方的形势起了重大的作用,被朱元璋誉为“万里长城”。

徐达治军严明 功成不骄

徐达自担任将帅以来,统率百万大军,南征北战,几乎是所向披靡、攻无不克的,从而受到朱元璋的器重和信任,被誉为“开国功臣第一”。在朱元璋的手下,人才济济,猛将如云,为什么徐达能够脱颖而出,立下如此显赫的战功,而位列功臣之首呢?这同他优异的个人品德有着很大的关系。

贫苦农民出身的徐达,虽然小的时候没有机会上学读书,但他具有求知好学的精神。他的求知欲望非常强烈,平时在军营里,经常礼聘博学的儒士,恭恭敬敬地请他们讲解古代兵书,虚心向他们求教。出征归朝,他单独乘车赶回家里,就不顾征战的疲劳,同儒士讨论古代兵法,有时一谈就是一整天。由于虚心好学,他熟知古代兵法,掌握了渊博的军事知识。

因此,每次作战之前,对将士分析作战方案的是非得失,总是非常透彻,令人心服,临阵指挥,莫不料敌如神,每战必胜。再加上丰富的实践经验,他的军事才能和指挥艺术逐步提高,日臻成熟,很快便由一个普通农民成长为杰出的将领。

徐达深知,军队没有严格的纪律,不能做到令行禁止,就会失去民心的支持,也不可能有强大的战斗力。因此他治军极为严明。当时,元朝的官军极端腐败,毫无纪律,到处烧杀掳掠,抢劫民女,有些农民军也常发生违反纪律、侵犯百姓的现象。

为了严肃军纪,在攻占应天之后,朱元璋决定搞个苦肉计,找徐达商量,准备让他受一下委屈,他欣然同意。于是,他忍辱让朱元璋当着许多将领的面,指责他“纵容士卒,违反军纪”,把他捆绑起来下令按军法处刑。然后由李善长出面说情,让他保证今后不再违犯,请求免于处死。朱元璋才下令给他松绑,让他带兵攻打镇江,立功赎罪,并宣布说:“我自起兵以来,从不妄杀无辜。现在你们这些将领带兵去打镇江,一定要严格约束士卒。城下之日,不许焚烧民房,不许抢劫财物,不许杀戮无辜。

有谁违反命令的,军法从事,将官纵容不管的,必罚无赦!”诸将连声回答:“是,是!”徐达统率诸将带兵攻占镇江之后,号令严肃,没有发生任何烧杀掳掠的现象,城里的秩序非常稳定。附近的老百姓听到消息,都盼着这支队伍能早一天攻取他们所在的地区,让他们过上安定的生活。后来,徐达治军更加严厉,每攻下一个城镇,都要颁布命令,禁止烧杀掳掠的行为,凡是违反军令的,即砍头示众。所以,他的军队所至之处,总是秩序井然,民心安定,深受百姓的欢迎和支持。因此,他的军队战斗力也极强。

在严格治军的同时,徐达又严于律己。他懂得,要让广大士卒做到令行禁止,不扰害百姓,将领必须首先做出榜样才行。当时在元朝官军和某些农民军里,许多人一当上将官,就胡作非为,拼命抢占财宝和美女。徐达与他们不同。他严格要求自己,不贪女色,不好财宝,与士卒同甘共苦。有时军粮供应不上,士卒挨饿,他也不饮不食,不进营帐休息。发现士卒有伤残疾病,他亲自去看望慰问,给药治疗。所以,将士们对他既尊敬又感激,都乐于听从他的命令,服从他的指挥,打起仗来奋勇争先,以一当百,士气十分高涨。www.guayunfan.com

勤于学习,严于治军,又严于律己,这些就是徐达所以能够克敌制胜、累立战功的主要原因。

此外,徐达的身上,还有许多其他的优秀品德。他为人正直,疾视奸邪。定远人胡惟庸阴险狠毒,洪武六年起任中书省丞相,结党营私,排斥异己,独揽生杀黜陟大权,朝廷大事常常不待奏请皇帝批准,即独断专行。臣民的奏章,他私自拆阅,看到对自己不利的,就藏匿不报。朝中大臣,有谁触犯了他的利益,便加以陷害打击,置之于死地。朱元璋的重要谋士刘基,在胡惟庸做丞相以前,曾对朱元璋谈论他的缺点,说:“胡惟庸是头难以驯服的小犊,将来如果让他拉犁,他会翻倒犁辕,把犁摔破的。”胡惟庸一直把这件事记在心里,耿耿于怀。后来刘基得病,他派医生前去探病,就下毒药把他毒死。因此,朝廷内外,谁都怕他三分。一些势利之徒,则纷纷投靠到他的门下,竞相向他赠送金银财宝、名马器玩。

但是,徐达却非常鄙视他,敢于同他进行斗争。开始,胡惟庸看徐达功劳大,威信高,想借他的声望来壮大自己的势力,拼命同他拉关系,表示愿意同他结好。他不仅不予理睬,而且向朱元璋揭发了胡惟庸的罪行。后来,胡惟庸见软的不行,就来硬的,收买徐达的看门人福寿,企图陷害他。福寿不为所动,揭发了胡惟庸的阴谋。徐达便对朱元璋说,胡惟庸心术不正,为人奸贪,不适合做丞相。过了几年,胡惟庸的大量罪行充分暴露出来,终于被罢官处死。朱元璋因此对徐达也就更加器重了。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徐达为人谦虚,虽然战功累累,却从不居功自傲。他“廓江汉,清淮楚,电扫西浙,席卷中原,声威所震,直连塞外,其间降王缚将,不可胜数”(《明太祖实录》卷171),对削平群雄、推翻元朝、统一全国作出了重大贡献。但他功成不骄,每年春天挂帅出征,暮冬还朝,交还将印,便回到家里过着俭朴的生活。朱元璋见了过意不去,曾对他说:“徐达兄打了几十年仗,建立盖世奇功,从来没有好好休息过,我把过去住的旧宅邸赐给你,让你享几年福吧。”

朱元璋的这所旧宅邸,是他当吴王时居住的府邸,徐达坚决推辞,拒不接受。朱元璋便请他到这所府邸饮酒,把他灌醉,蒙上被子,抬到床上去睡,想用这个办法强迫他接受这所宅邸。徐达酒醒之后,大吃一惊,连忙跳下床,走下台阶,俯伏在地,磕头呼喊:“死罪,死罪!”朱元璋见他这样谦恭,不勉强他,就下令在这所府邸的前面,另外给徐达建造了一所宅第,宅第的前边还立了一座高高的牌坊,刻着“大功坊”三个字。

徐达的优秀品德,很受朱元璋的赞赏,朱元璋对左右大臣称赞说:“受命出征,成功凯旋,不骄不傲,女色无所爱,财宝无所取,公正无私,像日月一样光明正大的,唯大将军一人而已!”洪武十八年二月,徐达在南京病逝。朱元璋追封他为中山王,赐葬于南京钟山之北,并把他的塑像摆放在功臣庙里,以表彰他为明朝所建立的卓越功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