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定位准确,才知道努力的方向_关于李鸿章的故事

定位准确,才知道努力的方向_关于李鸿章的故事

时间:2023-06-17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定位准确,才知道努力的方向_关于李鸿章的故事人生譬如走路,要先确定方向,如果方向错了,不论怎么走都不会对。但此时的战争已经接近尾声,李鸿章的机会已经不多了。曾国藩只得改变计划,决定派李鸿章率淮军前往。果然,后来的赫赫战功证明了李鸿章的定位是正确的。而准确定位之后的李鸿章,在这个位置上充分发挥了自己的长处,在晚清的政治舞台上纵横捭阖,四十年屹立不倒。

定位准确,才知道努力的方向_关于李鸿章的故事

人生譬如走路,要先确定方向,如果方向错了,不论怎么走都不会对。也就是说,我们必须认准方向,必须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努力。

李鸿章年轻的时候人生定位并不准确,那时的李鸿章是颇有点书生意气的。

他所能够做的,就是遵照家传的书训: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1847年,李鸿章高中皇榜,喜讯传到家乡,父亲李文安心潮澎湃,赋诗曰:(www.guayunfan.com)年少许交天下士,书香聊慰阿翁期。

天恩高厚臣家渥,不愧科名要慎思。

而李鸿章,虽然此时只是七品的翰林院编修,但他已经很满足了。他渴望成为李太白,所以,他当时还在跟京城的一帮子知识青年诗文唱和,吟诗作赋,到处卖弄自己的文笔。

正在这时,太平天国起义爆发,李鸿章虽然身在北京,对此却一无所知。太平天国起义后,清朝的“国家军队”绿营兵腐朽日甚,简直是不堪一击;相反,倒是曾国藩办的团练、组建的湘军这种“民间武装”,在镇压太平天国的战斗中屡建奇功,于是朝廷开始鼓励地主豪绅大办团练。

此后,李鸿章被派往家乡淮上做团练,抵抗太平军。此时的他已经31岁了,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现在却必须从头学习战场上的杀戮技巧,李鸿章一时茫然无措。

但一个伟大人物的出现,一定是有值得寻味的故事的。乱世出英雄,因为乱世才能给人非比寻常的磨炼,乱世才能让人在生存的压力中,在磨难的不断打击中,最终确定自己的定位。

李鸿章带兵之初,完全还是一个书生,毫无征战经验。当地士绅们嘲讽他:翰林变作绿林。还有人讥笑他:专以浪战为能。所谓浪战,就是不顾性命地厮杀,总之是豁出去的意思。李鸿章知道自己没有经验,此时他总想找一个捷径,找一位能够力挽狂澜的人,然后跟随着他飞黄腾达。此时的李鸿章并没有真正认识到自己的能力,或者说其天性当中的懒惰让他不愿担负这样的责任(后来曾国藩治好了他懒惰的毛病)。所以,他的定位就是一个帮忙的人。但他能帮谁呢?

他先是帮周天爵,稍后追随李嘉端,再后来追随安徽巡抚福济。后来,进援庐州的太平军与清军在柘皋展开激战,李鸿章惊慌失措,带勇先溃,受到和春的讥讽和谴责。

随后,李鸿章经历了人生中最惨痛的时刻:1857年2月,陈玉成与李秀成,双双入淮。淮上清军彻底崩溃,陈玉成则饶有趣味地追杀李鸿章,李鸿章携带着母亲弃军而走,陈玉成追他到李家圩,将李鸿章的祖宅焚毁一空。

李鸿章的失败,曾国藩看在眼里,他写信给李鸿章,在信中,曾国藩要求他自行训练淮勇:“……尽募新勇,不杂一兵,不滥收一弁,扫除陈迹,特开生面,赤地新立,庶收寸效。”

此时的李鸿章,并不认为自己有这种能力,只想捞一点儿从军资本。他急于作战,目的只是在自己的求职简历上添上一行光彩的文字。定位的错误,让他再次做出错误的决定。结果更加惨不忍睹。

他只能将全部希望寄托在老师曾国藩身上,希望曾国藩能够给他提供飞黄腾达的平台。

1858年冬,李鸿章决定去投奔老师曾国藩。

李鸿章到了曾国藩幕府,接连干了几件漂亮的事,让他一下子成了幕府中举足轻重的人物,也终于让他认清了自己不可替代的价值。

当时,李鸿章虽然深得曾国藩的器重,不过,心志甚高的他主见甚强,因某些建议不为曾国藩所用而负气离开曾府。不久,曾国藩念其才干,修书力劝他回到自己身边。

这次的出走与回归,让李鸿章彻底明白了两点:第一,曾国藩不是一个好老板,其他的老板更不靠谱;第二,连曾国藩都让自己不如意,那能让自己如意的,只有自己了。

但此时的战争已经接近尾声,李鸿章的机会已经不多了。

不过,李鸿章已经完成了自己人生的正确定位,就是自己要有一番大作为,不靠天不靠地,只靠自己!他已经准备好了,但机会还会来吗?

1861年下半年,太平军在浙东、浙西战场连获大捷,直逼杭州、上海。上海受到太平军威胁,官绅自然惊恐万状,于是派代表到已经克复安庆的曾国藩处乞师求援。使者私下找到李鸿章“晓之以理,动之以利”,这些打动了李鸿章,于是他力劝曾国藩援救上海。在李鸿章的劝说下,曾国藩认识到上海对兵饷的重要,同时亦想借此争得江苏巡抚的重要职位,于是决定派兵沪上。

曾国藩派他的胞弟曾国荃前往上海,不料,曾国荃对率兵援沪却是百般不满,因为他一心要争夺攻克“天京”的头功,于是采取种种办法违抗兄命,拒不放弃进攻“天京”而援兵上海。

曾国藩只得改变计划,决定派李鸿章率淮军前往。此时的李鸿章已经不再是那个挑肥拣瘦,只想跟着别人赚点小便宜的李鸿章了,而是一个一心想要自立门户,干出一番大事业的李鸿章。果然,后来的赫赫战功证明了李鸿章的定位是正确的。

此后晚清的政治舞台上,少了一个意气书生,多了一个文武双全的栋梁——李鸿章。而准确定位之后的李鸿章,在这个位置上充分发挥了自己的长处,在晚清的政治舞台上纵横捭阖,四十年屹立不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