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有原则,做事懂油滑_关于李鸿章的故事
“痞子腔”,是李鸿章家乡皖中的土语,即油腔滑调的意思。
油腔滑调是贬义词,为人太油滑总让人觉得靠不住。但做事如果不油滑一点,有时却难以成事。
身处晚清内忧外患的局势之中,在朝野内外的明枪暗箭攻击之下,李鸿章在晚清政坛的夹缝中生存,没有点油滑的本事,即便不被政敌击倒,也会被过大的压力给压倒。(www.guayunfan.com)李鸿章和其老师曾国藩同为晚清重臣,在处事的原则上却有很大不同。
曾国藩做事的原则是“诚”,而李鸿章应对世界的原则是“痞子腔”。曾国藩对李鸿章的这套是很不以为然的。早在李鸿章作为曾国藩幕僚的时候,曾国藩就曾经对李鸿章的这点提出过批评。
曾国藩为人严谨,而李鸿章则有点不拘小节。
刚到曾国藩幕府的时候,由于曾国藩知道李鸿章在安徽把团练办得一团糟,所以觉得李鸿章的那一套根本就不能带到湘军中来,必须先学习一段时间再说。
曾国藩也深知李鸿章年轻气盛,急功近利,所以经常点拨他,并利用日常生活的一些准则来约束李鸿章的言行。曾国藩天天黎明即起,招呼全体幕僚一起吃早饭,边吃饭边议论形势,把一天的工作部署好,这是他多年的习惯了。李鸿章则有睡懒觉的习惯,曾国藩的习惯让李鸿章苦不堪言。
为了不参加这样的早会,李鸿章耍起了痞子腔。对人诳称头疼,不参加早会,可曾国藩却跟李鸿章较真了,一次次派人来叫,说是“人不到齐不开饭”。李鸿章见老师真的生气了,慌忙披衣赶过去。坐下之后,曾国藩铁青着脸一句话都没说,直到吃完后,才冲着李鸿章扔下一句:“少荃!既入我幕,我有言相告,此处所尚,唯一诚字耳!”说完拔腿就走。
这时的李鸿章,还没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痞子腔大多是用来对自己的懒散和怀才不遇的开脱。但这看似不好的习惯却在日后的对外关系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天津教案发生后,曾国藩曾多次给李鸿章去信听取他的意见。李鸿章没有置身事外,在他看来老师这次前途未卜,为了能帮助老师妥善处理,他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李鸿章在复曾国藩的书信中明确指出“有杀毙领事教士重情,其曲在我”,而解决的方法在“中国立意不与开衅”的前提下“拿犯、赔银”即可。“参用痞子手段不宜轻以一死塞责”这句在李鸿章与曾国藩书信里的话,直接说明了李鸿章的处理方式。
可曾国藩并没有听从李鸿章的建议,他不是油滑的人,是个老实人,这是俩人之间最大的区别。曾国藩认实,而李鸿章务实。曾国藩的老实使其处理天津教案的结果让朝廷不满,于是朝廷决定换人。
李鸿章接替曾国藩处理天津教案。李鸿章来到天津当然先要去拜会一下曾国藩,两个人讨论起对洋人态度的问题。曾国藩问李鸿章:“你准备如何与洋人交涉?”李鸿章回答还是那一套:不管洋人怎么着,就玩油滑的,不说可也不说不可,静观事态发展,再做决断。曾国藩也依旧对他的处理方式不屑一顾,曾国藩继续教导李鸿章说既然洋人也讲处世的基本原则,“依我看来,还是用一个‘诚’字。诚能动物,我想洋人亦同此人情。圣人言‘忠信可行于蛮貃’,这断不会有错的。我现在既没有实在力量,尽你如何虚强造作,他是看得明明白白,都是不中用的。不如老老实实,推诚相见,与他平情说理,虽不能占到便宜,也或不至于吃亏。无论如何,我的信用身份,总是站得住的”。
曾国藩对李鸿章讲的原则,李鸿章是记住了,但做事的办法,李鸿章显然还是相信自己的“痞子腔”。
不管洋人怎么着,就玩油滑的,不说可也不说不可,静观事态发展,再做决断。这也表现了李鸿章混迹官场的一贯作风——痞子工作法。别看名字不好听,但效果是可以的,事实也证明了李鸿章的痞子腔是奏效的。
曾国藩恪守诚的结果是让他自己“外惭清议,内疚神明”,抱着“萃六州之铁,不该铸此一错”的悔恨,在一年之后郁郁而终。而李鸿章以“痞子腔”处理天津教案的结果却是让洋人满意的同时,在国内也获得了一片赞誉。
合肥李中堂的“痞子腔”,并不是外人冠之的,而是他自己透露的。就在1896年的贤良寺里,他经常和客人讲的一段旧话,承认他的外交手段,就是和外国人胡搅蛮缠。
李鸿章也曾对人说起在天津教案中曾国藩教育过他,“我碰了这钉子,受了这一番教训,脸上着实下不去,然回心想想,我老师的话,实在有理,是颠扑不破的,我心中有了把握,急忙应曰:‘是!是!门生准奉老师训示办理。’后来办理交涉,不论英俄德法,我只捧着这个锦囊,用一个诚字,同他相对,果然没有差错,且有很大收效。古人谓一言可以终身行,真有此理,要不是我老师学问经济,如何能如此一语破的呢?”
其实,凡事都有个度,过于油滑,自然办事就不扎实,“痞子腔”只能作为做事的方法,但不能作为处事的态度。曾国藩了解李鸿章的特点,对李鸿章的教育自然也是恰如其分的。李鸿章一边继续他的痞子腔,同时又尊奉老师的“诚”字,并不矛盾。
不仅在对待外交上,李鸿章善打痞子腔,在官场上,李鸿章也经常耍弄他的痞子腔。
同治皇帝办丧事的时候,满人中堂灵桂的舆夫把轿子停在大堂。李鸿章的舆夫不服,说:“此我们中堂停舆处,尔何人敢停?”对方说:“我家亦中堂,且满中堂位在尔中堂上。”这边又说:“非我中堂,尔中堂尚有今日耶?”言下指大清朝全靠了李鸿章的维持,否则满洲人早就完了。下人们很快把争端提升到 “满汉相争”的高度。仆人动粗,李鸿章也不文雅,双方要打将起来的时候,李鸿章的发话很是“痞子腔”:“让让他,让让他,不要惹动癫狗乱咬人,不是玩的。”
“恶人还需恶人治。”但治恶人的责任,总不能全交给恶人。如果所有的君子见了恶人都绕着走,那这个世界不就是恶人的世界?李鸿章在这件事情上的做法很简单,就是遇到恶人他比恶人还恶,遇到流氓,他比流氓还流氓。如此一来,不管是君子还是恶人,以至于流氓混混,李鸿章都能搞得定。
或许,李鸿章的这种“痞气”在曾国藩眼中很不入流,但这种痞气不管是在对待洋人,还是对待满朝文武大臣的时候,却是非常实用的。这种“痞子腔”,对李鸿章的几十年官场沉浮,作用是十分显著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