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滇史巨擘方国瑜_谭茂森文存

滇史巨擘方国瑜_谭茂森文存

时间:2023-07-12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滇史巨擘方国瑜_谭茂森文存从繁花似锦、四季如春的春城昆明,趋向西北数百余里,有条密林夹岸、沙里藏金的金沙江水。丽江,这个“曾被遗忘的古王国”,不仅拥有以象形文字为特征的东巴文化及“古代音乐的活化石”纳西古乐,而且拥有一位滇文化的奇才——边疆史地学家方国瑜。国瑜,欲为国家之良才也。方国瑜国瑜幼时体弱多病,致坠地而获终身眼疾。国瑜虽已年逾古稀,目近失明,但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滇史巨擘方国瑜_谭茂森文存

从繁花似锦、四季如春的春城昆明,趋向西北数百余里,有条密林夹岸、沙里藏金的金沙江水。江之东南有座直冲霄汉、皑皑白雪的玉龙雪山。山之东南有块多种民族世代聚居的贵方宝地,即驰名华夏、誉满中外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丽江,这个“曾被遗忘的古王国”,不仅拥有以象形文字为特征的东巴文化及“古代音乐的活化石”纳西古乐,而且拥有一位滇文化的奇才——边疆史地学家方国瑜。

方国瑜,字瑞臣,1903年诞生于丽江古城,纳西族。瑜者,美玉也。国瑜,欲为国家之良才也。瑞者,信物。《周礼》注:“瑞,符信也。”臣者,平民也。《孟子》云:“在国曰市井之臣,在野曰草莽之臣。”瑞臣,诚信之平民也。

方国瑜(www.guayunfan.com)国瑜幼时体弱多病,致坠地而获终身眼疾。少长,始多启蒙之教。其师和德谦氏深谙国瑜长短,乃引《左传》“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教之,冀其勿为“文人”,而为“学人”。国瑜唯师命是听,遂以“立言”而为终身职志。

1922年,国瑜追随马帮,跋涉至省城。翌年,上京“赶考”,得入北京师范大学,专习国学。自边鄙入京师,“多闻议论,开阔眼界”,目击时艰,“读书救国”之志乃立。1924年,孙中山先生应邀抵京,共商国是。国瑜挤至车站迎接,得睹国父风采,救国之志益坚。继升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研究生,得受钱玄同、刘半农、黎锦熙、陈垣、梁启超等诸位大师教诲,并读章太炎、王国维等之名著,尤获古史学、史地学家王国维和宗教史、校勘学家陈垣之教益甚深。尝谓:“想以学术上成就最高的几位先生为榜样来深造,曾刻意读《章氏丛书》,觉文笔深奥,论说抽象;又读《饮冰室集》,觉感情奔放,议论酣畅;读王国维、陈援庵先生的文章,感到朴质存实,方法严谨……因此,王、陈两先生对我影响较大。”国瑜于北大研究所毕业时,因为边地学子,尤以学业精进,该所所长、语言学家刘半农,乃建议其回归故里,专事研究象形文字。国瑜谨遵师命,仆仆返乡,历尽艰辛,终于撰成东巴史上首部《纳西象形文字谱》,是为研究东巴文化的开篇之作!未几,由于英人先入缅甸,滇缅边事日亟,国瑜复受“国事会”要角、同籍李根源之重托,深入边徼,潜心探求,乃成《滇西边区考察记》,此为近世滇边史地学的奠基之作!

1936年,经前清经济特科状元、省府顾问、云南大学教授袁嘉谷之举荐,国瑜始入云南大学任教。校长熊公庆来,颇为器重国瑜,先后任为文史学系主任、文法学院院长。国瑜治学严谨,教授认真,因此教务推进,更甚于前。为了“致力于西南史地译著之辑集与刊布”,乃主持成立西南文化研究室。所撰《西南文化研究室概略》一文,其“研究项目”7项中之首项,即为“西南开发之研究”。开发西部,先声夺人矣!

20世纪50年代,国瑜首任云大新成立的历史系主任一职,在云南这个“少数民族王国”里,他扛着大旗,率先指导成立了民族史专业、民族史教研室、民族史研究所等,编著讲义,开设课程,招收了首批民族史研究生,著成《云南民族记录》《云南民族史讲义》等。滇文化的百花园中,民族之花朵朵绽放。

“十年浩劫”降临,黑云压倒城池,士人首当其冲,国瑜难逃厄运。但他忠心耿耿,傲骨铮铮,白天七斗八斗,夜里发愤疾书。尝云:“别人想怎么说,由他;自己应如何做,在我!”硬是主持完成《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云南史料目录概说》等论著。真乃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之志不可夺也!

“浩劫”之后,雨过天晴!国瑜虽已年逾古稀,目近失明,但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自云:“瑜虽目力困难,丧失独立工作能力,但是意志不能稍衰。”仰赖“盲人眼镜”,亲为主编《云南史料丛刊》,欲以此六百万言之鸿篇巨制,再为滇文化添一奇葩!可惜乎天违人愿,终因积劳成疾,国瑜竟至中道西去!所幸者,后继有人,其未竟之业,正由其亲传弟子林超民教授,率众门人继以光大!

国瑜一生,谨遵“百年树人”之古训,精心育才;严守终身“立言”之师教,手不停挥;更兼中国史学会理事、云南史学会会长等职,责任至钜,乃为吾国现代滇边史地学科之开山者。论者赞为“南中泰斗”“滇史巨擘”,实当之无愧也!

(原载石鹏飞主编《滇云名士趣谈录》,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