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刘文典先生授课记_刘文典先生的故事

刘文典先生授课记_刘文典先生的故事

时间:2023-07-13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刘文典先生授课记_刘文典先生的故事吴崇自[1]刘文典先生是西南联大文科著名教授之一,早年做过安徽大学校长,并任过清华大学的国文系主任。保存在台北科技大学图书馆的刘文典藏书保存在台北科技大学图书馆的刘文典藏书刘先生讲课的声音很小,那时还没有扩音设备,坐在前几排才能听清楚。刘文典先生在学术、教育界的名声很大。为此,据说蒋介石曾把刘文典抓起来,后因考虑到刘文典的声望和影响,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刘文典先生授课记_刘文典先生的故事

吴崇自[1]

刘文典先生是西南联大文科著名教授之一,早年做过安徽大学校长,并任过清华大学的国文系主任。

保存在台北科技大学图书馆的刘文典藏书(1)(www.guayunfan.com)西南联大复员北平后,他留在云南大学、五华学院任教。1948年我有幸聆听他的课,讲的是《荀子》。其他先生讲课都是站着,刘先生则要坐着讲,而且靠背木椅不行,要藤椅,因此学校专门买了一把腾冲出产的“太师椅”,到他上课时,我们就事先把藤椅摆在课台上。或许是年老体弱的关系,刘先生上课要用“葫芦兜”人力车接送。刘先生身体十分瘦弱,面容枯槁,头发蓬松从不梳理,夏天还穿丝棉长袍,玄色葛绸的衣领和袖口变成了发亮的黑色。同学们说这就是不修边幅的“名士”风度。讲桌上还要备一把江西瓷小泡壶、一包精装“重九”香烟。他的烟瘾极重,基本上一根接一根地抽,只有擦火柴时稍有停歇。

保存在台北科技大学图书馆的刘文典藏书(2)

保存在台北科技大学图书馆的刘文典藏书(3)

刘先生讲课的声音很小,那时还没有扩音设备,坐在前几排才能听清楚。他半躺在太师椅里,讲几句,抽几口烟,又呷一口茶。板书时也不起立,转过椅子侧身伸手写在黑板上。讲课的内容,初听时好像“扯”得很远。第一篇《劝学》,并不像我们读中学时,老师逐章、逐句地解释。而是举出其中一句、一字,旁征博引,随意发挥,远到《尚书》《春秋》《左传》,近到章实斋的《文史通义》,清儒经学,实际上包括了先秦诸子及古书辨伪、考据、训诂、注疏等治学方法在内。例如有次说到孔子作《春秋》尚有一番大义,一个“义”字就讲了一节课。我们喜欢听他讲课中涉及的“西洋”知识,讲他当年在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里见到哪些敦煌经卷,皇家图书馆里又有哪些中国古籍的珍本、孤本等,感到很新鲜。他的国学根底堪称“大儒”自不用说,还精通英语和拉丁文。讲一个字,他有时就把这个字的英文、拉丁文词义同时写在黑板上,流利地用外语读出来。按照刘先生的这种讲法,一个学期只讲了一篇《劝学》。《荀子》其他各篇,就叫我们自己去“学”了。

刘文典先生在学术、教育界的名声很大。学识渊博、中西兼通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受人尊敬的是不畏权势。他当年任安徽大学校长时,有一次发生“学潮”,蒋介石大为不满,当面指责刘文典:“你这个校长是怎么当的?”刘回敬说:“你这个新军阀是怎么搞的?”为此,据说蒋介石曾把刘文典抓起来,后因考虑到刘文典的声望和影响,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刘文典先生字叔雅,安徽合肥人,生于1891年,1938年到昆明,1958年逝世,生前曾任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主要学术著作有《庄子补正》《淮南鸿烈集解》等,深受国内外学人的赞誉。

摘自《民族文化报》1996年第2期

【注释】

[1]作者信息不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