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答应,我不起来_王憨山的事迹
是我的手吗?我还能握住什么?是我的心吗?我还能沉默什么?闪电劈开天空的一瞬,黑夜拥抱黎明。
1947年,南京。
虽然可去南京艺校继续读书,但王憨山此番是盯着中央大学美术系而来。
主持美术系工作的是大名鼎鼎的傅抱石先生。(www.guayunfan.com)王憨山多方打听,想挤进去学习,但旁人都摇头,说,你没有经过考试,想插班是万难万难。
天无绝人之路,王憨山决定直接找傅先生。
胆子够大的。
青年王憨山就是这样一个胆大之辈。
青年王憨山如此,老年王憨山也如此。只不过是表现形式不同罢了。青年王憨山敢去找傅抱石,老年王憨山用墨用笔胆子特大,敢画别人不敢画的。
他决定登门拜访这位名人,为了给傅先生留下印象,干脆来个鲁莽的举动。
王憨山把瓜农的一担西瓜买下,挑着这担西瓜,穿校而过,引得许多人纷纷侧目,按现在的话说——简直是种雷人的行为艺术了。
不过,要是美院这地方不产生雷人的行为艺术,还到哪里去产生呢?
艺术本来就是一种天才加疯子的行当,没天分就不要去搞艺术,艺术家一过分就成了疯子,疯子一转正就成了艺术家。
傅抱石看见这么一位彪形大汉挑着一担西瓜进得门来,吓了一跳。
王憨山放下担子,说:“傅先生,我叫王憨山,我不是来卖瓜的,是来拜师的,恳请您一定要收下我,我想到这儿插班读书。”
傅抱石说:“别急,你先擦擦汗。慢慢说。”说罢递过一块毛巾给王憨山。
王憨山就将如何喜欢美术、喜欢什么流派说了一通,再递上自己的几张习作。
傅先生看罢,心里有底,他说:“憨山同学,你画风大气,写意山水不错。现在潘天寿先生在杭州主持国立艺专,我觉得你的画与潘先生的画风接近,都雄浑宏大,你是不是去他那儿学习呢?”
这个建议提得相当好。
王憨山一听,也觉得正合心意,因为他久仰潘天寿的名气,也喜欢他的风格,连忙点头。傅先生便抽出一张便条,放在桌上写道:
潘公:
兹有王君憨山,画风大气,特介绍来你处学习,望接纳为感。
王憨山有了这封敲门信,就兴冲冲地跑去杭州。
天上仙境,人间杭州。美丽的江南水乡,会接纳王憨山吗?
好事多磨,信然。
潘天寿看了信,一下踌躇起来,你王憨山曾在南京艺校读书,而且没毕业,收下高希舜先生的弟子,总有点不妥吧。于是,他摇摇头,说:“不可不可。”
王憨山见潘天寿态度坚决,没有商量的余地,就真的来了点行为艺术。“扑通”一声跪下去。那样子就像古代那些对皇帝忠心耿耿的言官一样,若不收回成命,我就决不起来。
古往今来,看来这一招屡试不爽。
潘天寿也没辙了,遇上这种湖南蛮子,便说:“起来起来,答应你好吧,做旁听生行不行?”
“行。”王憨山立马就起来了,高兴地说。
于是,王憨山成了国立艺专的旁听生。当后来媒体称他为“农民画家”时,人们并不知道其实他是真正专业出身的科班生。
1947年至1948年的中国,很不平静。国共两党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南京、杭州、上海,虽然战火暂没烧过来,但同样处于动荡不安之中。
动荡不安给王憨山带来的直接冲击——生计困难。他平时常去西湖边写生兼卖画赚钱,现在,那些画越来越没人买了。乱世黄金,盛世书画。生存才是最大的需求。不管画得好不好,那时,没有人需要这些东西了。人们把手中的一切都换成黄金,甚至连纸币都没人相信了。对于一个没有其他技能的学生来说,王憨山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困顿。他又不好意思总要家里寄钱来,一则家里也困顿,二则当初出来求学,家里并不太同意。
他不得不在课余去做些苦力,挣些外快。
1948年5月,北平爆发“反饥饿、反内战”学生大游行。
国民党推行“新经济政策”,货币严重贬值。挣的那点外快,也不当钱用。
南京、上海、杭州大游行。
斗争、血腥镇压……到处一片恐怖,哀鸿遍野,民声鼎沸。
没有安定的社会,哪里有安宁的学习环境?
这个政府腐败透顶了。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王憨山这才明白:偌大的中国,已摆不下他一张安静的课桌了。
他热血沸腾,与进步学生议论时局,慷慨抨击国民政府,与师生们一同走上街头游行示威。他总是站在队伍前头,带领游行队伍前进。他振臂高呼,慷慨激昂,这就引起了特务的注意。
有一天,他一个最要好的同学被特务抓去了。过了三四天,一位要好的同学急急忙忙地跑来,告诉他一个绝密的消息:他也上了国民党特务的黑名单,过不了一两天,特务机关就会来抓人。
“你赶快逃。”同学催促道。
“他们敢来抓?我不过是要民主,要和平,要正义。”
“不敢抓?你想得太天真了!”
“抓就抓!我把牢底坐穿!看他蒋家王朝的监狱能关多少人。全国人民都反对国民党……”
同学说:“你不要太天真了,狗急了跳墙,你与其做这样无谓的牺牲,不如留着八尺身子与他们拼命,现在,有好多同学准备离开学校去参加共产党的队伍,这样不是更好?”
王憨山被同学说动了,加之,他早就听说家乡有一个叫刘资生的人拉起了队伍。对,投奔到他的队伍中去,死在战场上总比被特务抓去划算。
他第一次动了投笔从军的念头。
1948年夏天,王憨山结束了他的艺术之梦,从南京到了长沙。一下又身无分文,一位永丰老乡劝说他暂时到一个教会学校教画画,筹点路资再回乡。他觉得也对,不然,一回家又向父母要钱,也不好意思开口,于是,他留了下来,打算挣点路费盘缠再回老家。
如果说在长沙短短的几月他有什么收获的话,那就是在天心阁淘得了一方好印。
这方印的印文叫“田园宰相”。他没有想过要当宰相,他只想混口饭吃,画点画。
但后来,这“田园”二字倒成了他后半生的写照。
他后半生一直生活在有点田园牧歌式的小城。
田园宰相
他一生也没有大富大贵,有点像老农,守卫着现代工业文明最后一方净土,以特有的人文关怀,倾情于山野田园、花草鸡虫。所以,在田园之间,精神世界轻松自如,也确实有点“宰相”风度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