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论”_关于邓小平的故事
邓小平家中挂有一幅《双猫图》,一白一黑,一前一后,十分惹人喜爱。图上方是几行遒劲苍老的题词:“不管白猫黑猫,会捉老鼠就是好猫。”这是1984年时年83岁的老画家“江南猫王”陈莲寿送给邓小平的,邓小平很喜欢这幅画,其女儿向他索要他还不肯给。老画家得知后,又画了一只小猫送给也是画家的邓的女儿。
“猫论”有争论。据称,争论还通过薄一波反映到了邓小平处,邓小平回答说,第一,我不收回;第二,我是针对当时情况说的。不论实情如何,也不论理论界或其他什么界怎么看,对中国广大平民百姓和很多国外人士来说,认识邓小平,钦佩邓小平,对邓小平产生亲切感,基本上都是从“猫论”开始的。日本著名中国学专家竹内实说,“猫这句名言,就是在我们日本也广为流传”。外国学者评述邓小平,几乎都会相当突出地谈到“猫论”。“猫论”是大白话,但寓意深刻,很深刻。
邓小平阐述“猫论”的代表性言论,在1962年7月7日的一个关于“怎样恢复农业生产”的讲话中。他说:“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为最好,恐怕要采取这样一种态度,就是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哪种形式能够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就采用哪种形式”。就像打仗一样,“一切看情况,打赢算数。”所以,“猫论”从根本上说,与邓小平对发展生产力、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的本质、革命和改革开放的本质等论述是一致的。“猫论”就是一种本质论,就是经济建设中心论,就是“发展才是硬道理”,就是“学马列要精,要管用”,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就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是实事求是……猫作为一个种类,其生存法则就是捉老鼠,能否捉到老鼠就是猫好猫坏最主要的或唯一的本质特征。当然,宠物猫是另外一回事。但猫作为一个种类,能以受宠于人来生存吗?
什么是事物的本质?说破这一点,并不容易,做到这一点,更为不容易。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天才并不比任何正常人有更多的光,但是他有一个能聚焦光至燃点的特殊透镜。”也就是说,尽管人人都知道要看本质,抓本质,但实际上,往往只有天才人物和杰出人物才能真正认识和抓到事物的本质。(www.guayunfan.com)人的先天素质差别很少,先天具有特别优势和特别障碍的人,分别均只有约万分之二左右(有人给出的数据为万分之二点五),但其后的成就则区别很大。从掌握的财富上看,通常都是20%的人拥有超过80%以上的财富,而80%的人只拥有不到20%的财富。产生这种区别的一个基本原因,就是多数人都难以把主要精力集中在一些实质性的问题上。有的人,像童话故事《小猫钓鱼》中描写的那只小猫,总是放下钓竿去捉蝴蝶。有的人则是想取巧,因为皮毛颜色之类东西虽与能否捉住老鼠无关,但与讨人喜欢卖个好价钱还是关系甚大。因此,有人也就专门靠涂脂抹粉、修理自己的皮毛来立足于世,因为捉老鼠,办实事,见实效并不那么容易,搞点形式,作点表面文章则轻松得多,容易得多,对升官发财见效快、见效大。“猫论”要求人们把注意力和精力集中到“捉住老鼠”——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及解决其他实质性问题上,并不一定那么让人喜欢和真正接受,因为有的人不会“捉老鼠”,不想“捉老鼠”,不敢“捉老鼠”,但他又想通过其他方式使自己成为一只“好猫”。
“猫论”在革命战争时期为刘伯承这样的大军事家发现,也并非偶然。因为在战争年代,也有不少人教条得很,认为只有怎样怎样打才是“百分之百的布尔什维克”,打输了,把红军全部打光,把根据地全部打完,仍然是“百分之百的布尔什维克”;如果不是像他们所说的那样打,胜利了,也不行,也要受处分,有的还要被“肃反”,被枪毙。邓小平第一次被打倒,实际上也就是主张“打赢算数”,反对按“本本”打。这与他的后两次被打倒,在思想路线上是相同的。这种历史表明,“猫论”虽然是一句俗话,但它涉及到了根本性的认识论问题,思想路线问题。也就是实事求是还是本本主义、教条主义、主观主义的问题。
“猫论”并不涉及到主义之争,而只是一个形式问题,手段问题,方法问题,即只要有利于经济发展,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形式、手段、方法都可以用,就像只要能捉住老鼠,白猫黄猫、黑猫、花猫都是好猫一样。把形式问题上升到主义问题,在认识论上,就是用形式来判断主义,而不是从本质上来分辨主义。也就是没有抓住实质性的问题。新中国30年没解决温饱问题,思想根源就在这里。改革开放阻力重重,根源也在这里。邓小平的成功和伟大,也就是他死死抓住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一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本质问题、中心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