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良华:修谱是寻根认亲的民间文化_鄞地乡土文化
陆良华:修谱是寻根认亲的民间文化
陆良华,1944年生,1961年毕业于横溪正始中学。种过田,当过电工,退休后热心于地方民间文化,参与编写《横溪文化大观》、《灵秀横溪》、《探寻古鄞》等著作,著有《河头村志》,续修《陆氏宗谱》,其事迹先后被《鄞州日报》及鄞州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报道。
树有根,水有源,人有祖,我们来自何方?我们的老祖宗是谁?无论赵钱孙李,还是周吴郑王……百家姓,家家都有一本“账”,姓姓都有一部“书”。家谱、方志、国史三合一,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这些年来,随着修家谱、寻根认亲在民间的悄然兴起,鄞州区横溪镇陆良华,就是这修谱人群中的一员,他历时3年多,奔波绍兴、鄞州、象山,写成320余万字的新中国成立后河头村第一部《陆氏宗谱》。
族传有家乘 历史厚又重
横溪河头村陆氏,是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家族,在此聚居着一群北宋丞相的后裔,陆氏始祖陆寘的父亲,为北宋左丞相赠太师楚国公陆佃(宋代爱国诗人陆游的爷爷),他与王安石、黄庭坚、范祖禹、欧阳修等同朝为官。南宋建炎年间,为避战乱,自绍兴山阴东徒鄞之横溪,见择阳山下金溪河畔风光秀丽,即在此繁衍生息,发族建村,迄今已有近900多年的历史,是有600多人口的大族。在漫长的岁月中,陆氏耕读溪山,名人迭出。(www.guayunfan.com)河头陆氏在清嘉庆、道光、同治、光绪,以及民国年间,曾先后几次修过家谱,可随着年代久远,都杳无音讯。“文革”中,红卫兵扫“四旧”时,在村的陆氏宗祠梁上抄到10套《陆氏宗谱》(每套4册),正准备烧掉,族上陆爱国老人闻讯赶到,硬是从红卫兵手中抢走家谱,藏了起来。陆爱国老人逝世后,其亲属将老人所藏的《陆氏宗谱》无偿地献给村里。
民国时期纂修的《陆氏宗谱》,详细记录了从诰命、行第、列届谱序、列届修谱名次,到宗谱后跋等,是一部研究陆氏家族史料的珍贵文献。
改革开放后,迎来了盛世修谱的大好时机,60多岁的退休老人陆良华,在家闲不住,在完成编写《河头村志》后,决心再做一件“上有光彩见祖宗,下有恩惠及子孙”的大事,即续编《陆氏宗谱》,造福子孙后代。
耗时三年多 奔走绍鄞象
横溪河头陆氏,宋建炎时由绍兴山阴县迁鄞,陆良华的最大夙愿是到祖先居住过的村落走一趟,以便认祖归宗。一晃1900多年过去了,寻找始祖居住过的古村落谈何容易。2006年夏,陆良华与陆良宝乘车来到山阴县,先到陆家庄,谁知陆家庄如今没有一户陆姓人家,人生地不熟,无奈之下,几经周折,他们来到了山阴县坝头山村,这里居住着一批陆氏后裔,村里的宗谱,历经“文革”洗劫,已残缺不全。村里至今仍保留着一座北宋年代的祖墓,众乡亲一行来到村前山上,拨开荆棘丛生,墓碑上写有北宋大理评事陆忻公之墓,经核对为山阴陆氏第四十五代孙,而横溪河头始祖陆寘为山阴第五十一代孙,这与横溪河头陆氏一脉相承,村中至今还保留着一座“陆氏桥”,认祖归宗总算找到了根。离村时,陆氏乡亲相送到车站。而后,为续修宗谱之事,陆良华还多次往返鄞、绍两地。
横溪河头,是山阴迁鄞的发迹地之一,自清代至民国,历经五次修谱,而民国二十二年(1933)的最后一次修谱,距今也已70多年了。村里的许多陆氏迁往省外和全县各地,除省外上网和发函外,县内尽量走访上门,不漏一户。下应史家码村住着陆隆顺、陆明岳(堂兄弟),陆良华骑车去了两次,都毫无结果,到第三次,总算碰到了主人。姜山井亭村,住着陆朋达、陆信良、陆应亭三户陆姓人家,去了几次都未曾联系上,到第四次总算圆满成功。
象山晓塘乡顾家村,住着陆贵亭的人家,当陆良华一行赶到顾家村时,谁知陆贵亭一家几年前早已搬至丹城,丹城之大,人海茫茫,找人犹如大海捞针,于是只得重返晓塘乡,托人找到陆贵亭的“继子”,从中获悉其父亲的家庭地址,而后又赶到丹城上吴村,陆贵亭见此情景,感激万分。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修谱创新意 圆谱设酒席
修谱,是寻根认亲的民间文化,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这次修谱,村里极为重视,成立“陆氏宗谱会”,有主修、协修、司账、监理等,还有调查、校对。修谱人员不拿报酬,号召宗亲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宗谱装订也相当考究,每本50元,自愿购买,不搞摊派。而且修谱修出了“新花头”,除家家户户有名有姓外,女的姓名也上了家谱,可谓家谱中的“史无前例”了。圆谱时,正逢陆氏家庙开光,热情的乡亲出资,办了20桌酒席,做了五天五夜戏,众乡亲欢聚一堂,其乐融融。大家纷纷说,铜钿银子吃得光用得光,而家谱是镇家之宝,其中可寻祖宗的血脉,是祖传的珍品,内中有中华民族的精华,有家传的传统美德,将代代享用。
近来,陆良华先生又参与励明康先生编纂《甬上氏族》的行列了,每天骑着自行车,走村访族,奔波在鄞州的大地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