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龙舟为君争_关于屈原的故事
端午佳节由来已久,早在先秦时期,全国各地的人就会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这天举行各种活动,有的沐浴除秽,祛邪消灾,有的进行一些特殊的祭祀活动。
千百年过去了,端午节始终没有消亡,反而扩展到周边国家,与他们当地的习俗相融合,具有了独有的特点。日本的端午节现在是他们的五大节日之一,也是法定的儿童节。在日语中,“菖蒲”和“尚武”的发音相同,崇尚武士精神的日本人就把这一天看作男孩的节日,凡是家里有男孩的都会挂出“鲤鱼幡”来庆祝。在端午节,日本人不划龙舟,但他们吃粽子,挂菖蒲草,跟中国的习俗非常接近。
朝鲜半岛也在五月初五这天举行活动过端午节,他们的主要仪式有祭天、进行假面舞剧、韩式摔跤、荡秋千和跆拳道比赛等。虽然节日的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变化,但周边国家的端午节都起源于中国,所以,要说最热烈、最具特色的端午节还是中国的端午。
端午节最热闹的活动就是赛龙舟了,特别是在南方,因为河流众多,方便赛龙舟,很多地方很早就形成了赛龙舟的传统,湖南、湖北,还有江浙一带,从准备龙舟比赛到最后的比赛结束,有时可以进行整整一个月。(www.guayunfan.com)当初夏的太阳照耀着大地,越来越热的空气里弥漫着香草味的时候,江面上龙舟竞驰,锣鼓喧天。不管是龙舟上奋力挥桨的赛手,还是岸边呐喊喧嚣的观众,人们都沉浸在紧张欢乐的激情中。可是,当人们因为节日而兴奋快乐的时候,很少有人去想: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比赛,为什么要在五月初五这一天,把所有的热情都宣泄在江河上。
沿着历史的足迹上溯,我们就会发现,这仍然充满活力的端午节是为一个伟大的诗人,一个伟大的灵魂而存在的。即使我们不会在节日里刻意想起他,也不会表示要纪念他,但这个节日的存在就已经表明:他仍旧活在我们中华文化的精神里。
楚宣王二十八年(前342)正月二十六日,屈原诞生在楚国一个贵族家庭里,他是楚武王熊通的后代,尽管已没有继承王权的任何可能,但要参与国家治理是没有任何疑问的。不幸的是,命运没有眷顾他这个出生在尊贵家庭、尊贵时刻的人,反而给了他诬蔑、屈辱和深深的伤痛。
屈原曾有过为民谋利的想法,有过为国效力的心思,他也曾参与国家治理,颁布法令,发号施令,获得了楚国百姓的爱戴。在屈原的辅助下,楚国的国势大振,一度在诸侯国之间有了很好的名望。可屈原最终被楚国的小人们排挤、打压,被赶出了朝堂和国都,独行荒野,空有一腔爱国热情,却没有施展才华的天地。
既然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屈原便将自己的满怀情愫诉诸诗歌。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留名的诗人,作为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屈原的诗从一出现就成了一个高峰,成为中华诗歌的一大源头。
从他的诗歌里,我们读不到他具体经历过些什么事,也看不到让他痛苦悲伤的具体情况,但诗句的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他的痛苦、他的愤懑,还有那些经历的事带给他的最深的伤害。然而,他没有恼怒,没有怨恨,只有深沉的哀伤和更为执着的信念。对于理想和美好他从来没有放弃,也没有忘记。遭受了各种污蔑、诋毁,甚至被驱逐到远离国都的荒郊野外,屈原也不曾改变他的心志,不曾随波逐流,与那些卑鄙、邪恶的奸佞同流合污。
也许正是这高洁的品质和坚定的信念让他挨过了一个又一个流放的日子,也正是因为他九死不悔的精神,赢得了人们对他的尊敬和喜爱。
在流放的岁月里,屈原始终心怀一线希望,希望有朝一日还能回到国都,为国家贡献一分力量。可是楚国都城被秦国大将白起攻破的消息传来后,屈原绝望了。再次回到郢都(今湖北荆州)辅佐楚王的希望越发渺茫,他心痛不已,为家国的衰败而伤心、痛苦。当他怀抱顽石站在汨罗江边时,也许想起了自己的少年时光,想起自己曾经为楚国所做的一切。然而现在所有的一切都成了虚幻,再次回到都城,再次为楚国和楚国的民众效力变得那样遥不可及。
纵身而下的屈原可能没想过他的死意味着什么。对他而言,这也许不过是结束自己悲苦的生命而已,可是对民众而言,他的死却是楚国希望的破灭,对中华文化来说,他的死是一种高洁精神的升华。
听到噩耗的楚国百姓们非常悲痛,他们自发地沿着汨罗江寻找、打捞屈原的尸体。一叶叶小舟飘荡在江面上,人们往返呼喊搜索,却一天天没有结果。有些人害怕在尸体找到之前,水里的鱼虾们会啃噬尸体,就把糯米团抛进江中,喂这些鱼虾。后来,当人们知道再也不可能找到屈原的遗体后,就在江面上举行各种活动来祭祀他。
屈原投江的那天恰好是农历五月初五,原有的习俗加上对他的怀念,端午节就逐渐演变成我们现在熟悉的模样。每年江河上喧腾的龙舟,就是当年为寻觅屈原遗体而演化来的,祭祀他的粽子则成了过节时必须要吃的一种食物。
这是怎样一种深沉而又绵延不绝的纪念?历尽心灵痛苦的屈原可能没有想到,他会以这种形式留给后人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他的经历,他的诗歌,他高洁的人格都在代代传承的端午节里悄然延续。河面上激进的龙舟为他而争,热闹沸腾的节日狂欢也为他而在,只是,有几人知道他曾经踽踽徘徊在汨罗江边,满怀着忧愤和对美好理想的坚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