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与地方_大宋名相
自赵匡胤平定李筠和李重进之后,地方权力便不复对中央权力构成威胁,但是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权限过小,中央和地方基本上属于两个世界。当时,地方政权不仅建立了强大的私人武装,而且具有人事任免权,同时还掌控着财政大权。他们名义上隶属中央,每年按时缴纳税赋,实际上却自成一体。只要中央政权有变,就会纷纷恢复到之前的割据状态,不再向中央缴纳税赋,甚至称王称帝,与中央分庭抗礼。这也是自唐朝藩镇割据以来,一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的基础性社会问题。赵匡胤建立宋朝以后,由于不断征战四方,中央政权无暇顾及地方事务,地方权力暂时留在了地方政权手中。此时天下既定,中央重要军事将领的兵权也已经解除,是时候对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进行一次大洗牌了。
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赵普提出了“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这三大纲领。
其中,“稍夺其权”并不是一次性政策,而是一种持续性政策,即一点一点地夺取地方政权。这里的微妙之处就在于一个“稍”字,因为当时的地方政权虽然势力较小,但是,如果中央操之过急,激起大范围不满,很有可能迫使地方政权联合起来对抗中央,到时必将生出祸乱。因而,这实际上是一条“温水煮青蛙”的政策,就是让地方政权在不知不觉中被消解殆尽,等到他们终于反应过来,已经彻底无力反抗。当然,就算他们此时起兵反抗,也根本不是中央政权的对手。赵普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让地方权力尽可能平稳地过渡到中央手中。
其次,“制其钱谷”是一条釜底抽薪之计,地方政权之所以无视中央,根本原因就是他们掌握着财政大权。有了钱粮,就可以招兵买马,有了兵马就可以攫取更多钱粮,从而进一步壮大自己的势力,这就是地方藩镇的自肥之道。赵普对地方财政大权加以限制,乃是从根本上断了地方政权的生命线,只要假以时日,随着中央政权对地方财政的控制力度逐步加强加大,地方政权就会失去“活水之源”,迟早面临土崩瓦解。(www.guayunfan.com)再者,“抽其精兵”是一条保险之策,在“有枪便是草头王”的当时社会,精兵强将是地方政权赖以坐大的资本。只要断了地方藩镇的兵源,就算他们有心谋反,且积攒了足够的钱粮,也要掂量一下自己的胜算。再加上中央军队(禁军)连年行军打仗,地方军队(厢军)只是维持社会治安,二者的实战能力便越来越悬殊。如此一来,中央政权的军事力量越来越强大,地方政权的军事力量越来越弱小,地方政权也就逐渐成了中央政权的附属。
经过如此一番整治,“禁军强悍,远胜前朝”的局面最终形成,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也由此初具规模。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赵匡胤以前,也有很多君王想要推行这样的改革,但是由于他们没有重用像赵普这样的文官领袖,也就没有得到文官集团的大力支持,因而都未能制订系统的改革方案,其改革计划也就多半面临中途夭折的命运。后周世宗皇帝柴荣,原本可以有一番建树,可惜天不假岁,英年早逝,呕心沥血建立的大好局面,让赵匡胤捡了便宜。赵匡胤此人,虽然出身行伍,且隐隐有意气用事的风范,但是对赵普的信任和依赖,让他享受到了文官治国的巨大红利,因而才能完成前人所不能完成的伟业,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北宋王朝。
一般认为,赵匡胤之所以采取和风细雨的方式收取地方权力,其完全掌控了当时的局面自然是强大外因,但主要功绩还是要归于以赵普为首的文官集团。从统治者的角度来讲,赵匡胤急于平定内部,以防外敌发难,采用疾风骤雨式的方法解决问题最为合适。但是在赵普看来,既然地方政权已是囊中之物,就应该使用相对温和的政策,如此名正言顺,不仅能够让地方政权折服,而且能够使百姓免受战乱之苦,使赵匡胤的德治美名远播四方,何乐而不为?即使从军事角度来讲,我国自古推崇“不战而屈人之兵”,改革事宜同样急不得。
当然,无论到了什么时候,总有一些不识时务的跳梁小丑。赵匡胤剿灭“二李”之后,持观望态度的各地藩镇统帅纷纷上表称臣,这些人当中有些是真心称臣,也有人不过是做出权宜之计。但不论藩镇统帅们持何种心思,每个人都以为事情到此便告一段落了,因为这样的事情在之前已经发生过太多次。直到赵匡胤和赵普的改革方案推行下来,这些藩镇统帅才终于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和迫切性,他们也由此开始面临真正的抉择。很多人顺势而动,选择归顺中央。但也有些人雄踞一方惯了,完全无视赵匡胤的政令,甚至想出了一些旁门左道对抗中央政策。
对于这些人,赵匡胤就没那么客气了,为表明改革决心,他也需要这样的“出头鸟”来杀一儆百。首先以身试法的是义武节度使孙行友,此人独镇易州(今河北易县)长达8年时间,对平定边乱有功绩,对百姓有福泽,势力由此盘根错节。赵匡胤和赵普推行改革后,孙行友纵容境内的土匪做大做强,然后上表中央,想要继续留任剿匪。孙行友的这种做法,在政治上有一个专用名词,叫作“养寇自保”。如此伎俩对付别人还行,在赵匡胤面前未免显得不自量力,何况他身后还有一个运筹帷幄的赵普。
为了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赵匡胤密令正在巡边的阁门副使武怀节,趁孙行友疏忽大意之际,率军进入易州城,迅速控制了局面。与此同时,武怀节发兵剿匪,一群乌合之众根本不是大宋王师的对手,顷刻间灰飞烟灭。匪首被处死,并运回开封当众焚烧,以儆效尤,余众四散逃亡。孙行友最初被监禁,后来赵匡胤为了表示自己德行高远,再度将他起用,并且一再提拔,算是赵匡胤恩威并施的一个典型案例。
对于那些敢于露头的反叛势力,赵匡胤和赵普坚决予以痛击,而对于那些积极采取合作态度的势力,他们则是恩宠备至。比如赵匡胤曾经的直属上司张永德,被后周世宗柴荣罢权之后派驻许州(今河南许昌),赵匡胤称帝之后,他立即入朝觐见,称臣献地。赵匡胤为表其功,不但没有削去他的职位,反而一再加官晋爵。且每次赵永德进京朝见,赵匡胤都会让赵普等近臣作陪,甚至举行家宴招待他。这对于张永德来说,乃是至高的荣耀,同时和他情况相仿的一批前朝老将也由此得到了安抚。
还有一些特殊的地方势力,赵普则进行了区分对待,那就是驻守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藩王。这些人虽然作战勇猛,兵强马壮,但是无心于中原政权。在派遣文官牵制后,赵匡胤允许他们长期驻扎自己的封地,并且允许他们的子嗣世袭职位。当然,作为代价,他们不许踏出自己的封地一步,同时必须担起抵御外敌入侵的责任。对于这些将领,赵匡胤同样礼遇有加,封赏更是从不吝啬。这些将领也被赵匡胤的恩德折服,不但按时进贡辖区内的特产,比如定难节度使李彝兴,镇守夏州(今内蒙古乌审旗),每年进贡大量优质战马,戍守边防也很卖力。
然而,赵匡胤真正让天下人信服的,还是他对“自己人”的做法。比如天雄节度使符彦卿,乃是皇弟赵光义的岳父,他经营自己的属地多年,接到朝廷的调令后拒不执行。当时,为了避免直接忤逆赵匡胤的旨意,他谎称自己病体沉重,需要留在属地内休养。赵匡胤看到赵普递上的报告,明知他是故意推脱,却还是许以百日假期。百日之后,符彦卿还是不愿动身,并且摆出大堆借口。这个时候,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符彦卿身上,每个人也都在等着看赵匡胤会怎么做。很快,圣旨公开发布,符彦卿被革除节度使职务,同时交由御史台调查其任内的不法事宜。
应该说,此次对地方政权的大举改革,赵普的身影并不时常出现。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要做另外一件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培植大批新生骨干力量,同时择优派往全国各地担任重要官职。这些人不仅是中央政府的重要耳目,同时也是宣传中央思想的重要机器,而且清一色的都是文官。实际上,在赵普的统一规划和运筹下,一个最为庞大的计划已经开始悄然执行,那就是用文臣代替武将,或者说用文治代替武治,这就为宋朝的“文治天下”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然,以赵普的心思之缜密,以及想法之熟虑,也不会允许赵匡胤把权力放心地交给文官。为此,他们参照了排布禁军的做法,对文官实行“三岁一易”政策,即文官在某地任职三年之后,必须调往另外一地任职,以防止其专权做大。其间,有北海(今山东潍坊)知军杨光美廉洁强干,受到百姓热烈拥戴,期满后有数百人前往京都请愿留任。赵匡胤先礼后兵,在遣人劝说无效的情况下,派兵强行驱散,并逮捕带头者,才将此事镇压下去。为此,赵匡胤还曾立下律法,禁止吏民进京请愿官员留任,甚至不允许百姓为官员立碑撰颂。
在此基础上,赵普还加了一道保险,就是在每个地方文职官员身边都安排一个副职,称为通判。通判不掌实权,但他是连接地方和中央的主要纽带,地方官员的所有举动都会通过他们直达圣听。为了避免通判流于形式,宋朝的法律还规定,所有经地方官员颁布的法令,都必须有通判的署名才能生效,这也是赵普“稍夺其权”政策的具体显现。而为了避免通判的权力过大,其调遣频率比地方官员更高,有时候甚至一道任命接着一道任命下达,身为通判者只能全国各地不停地跑。
总而言之,经过“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三大政策的推行,北宋王朝的地方政权基本归于中央。地方藩镇的权力也被缴了,钱粮也被收了,就连他们赖以起家的兵权都渐渐丧失。在这种情况下,不要说谋权篡位,就是维系自己的割据地位都成了天方夜谭。于是,赵匡胤将整个国家的权力牢牢握在了自己手中,接下来他要做的事情,就是循着后周世宗的脚印,开疆拓土,强盛中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