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完璧归赵_关于蔺相如的事迹

完璧归赵_关于蔺相如的事迹

时间:2023-04-03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完璧归赵_关于蔺相如的事迹二、完璧归赵在上一讲中,我们通过考古发现的几个重要实证,证明了历史上真实存在着蔺相如其人。今天我们将共同重温蔺相如生平中能将其智、勇、忠、义体现淋漓尽致的事件——完璧归赵。完璧归赵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蔺相如是司马迁笔下最为厚爱的人物,评价甚高。蔺相如的生死观对司马迁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有一次昭阳宴请宾客时,和氏璧被盗。

完璧归赵_关于蔺相如的事迹

二、完璧归赵

在上一讲中,我们通过考古发现的几个重要实证,证明了历史上真实存在着蔺相如其人。今天我们将共同重温蔺相如生平中能将其智、勇、忠、义体现淋漓尽致的事件——完璧归赵。完璧归赵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众所周知,这个经典故事出自司马迁笔下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在讲述之前我们很有必要了解一下完璧归赵这个故事的作者司马迁其人:

司马迁生于公元前145年,卒于公元前90年,字子长,陕西夏阳(今陕西省韩城县南)人,西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

公元前108年,司马迁担任太史令,四年之后开始撰写《太史公书》,后称《史记》。(www.guayunfan.com)公元前98年,李陵兵败投降匈奴,他因替李陵辩解而触怒了汉武帝,被下狱,受宫刑。这是一种非常痛苦的严刑,对受刑者来说那真是生不如死,但司马迁的生死观大家都知道: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非常赞赏蔺相如的生死观:“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蔺相如是司马迁笔下最为厚爱的人物,评价甚高。蔺相如的生死观对司马迁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所以尽管他极度愤懑,但为了著史,仍忍辱负重。出狱后曾任中书令(皇帝身边掌握机要的宦官),继续努力写史。

司马迁历时十二年之久终完成了526500字、130篇的不朽巨著《史记》。《史记》是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其语言生动,形象鲜明,不但在文学史上有很高的地位,而且在史学界也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

司马迁《史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浩浩荡荡,横贯中华上下三千多年的历史。班固称赞这部书说:“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质,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汉书·司马迁传》)意思是它高度地反映了历史的真实。鲁迅先生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司马迁严谨的治史精神。就是这样一位大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为我们今天能够走近蔺相如、寻访蔺相如、认识和学习蔺相如留下了极为宝贵的历史典籍:《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在传记中作者一起笔就用简洁的语言向读者交代了历史事件所涉及的三个重要的主人公和事件的焦点和氏璧:“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

那么,围绕着完璧归赵这个事件的焦点和氏璧,还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呢?完璧归赵的故事又是如何发生的呢?还是让我们从蔺相如讲起吧。

上一讲我们了解到,由于连年战事,儿时的蔺相如随同父母四处迁徙,颠沛流离历时二十七八载,方辗转来到了赵国的都城邯郸,在那里安定了下来,并在赵国宦官缪贤府上做了门客。当时蔺相如已近而立之年,然而他的人生巨变竟然是源自世上罕见的那一块玉璧——和氏璧。

说到和氏璧,这里还有一些历史文化背景需要向大家交代:

在春秋战国时期,许多诸侯国都有自己的镇国之宝。《战国策》载:“周有砥厄(美玉名),宋有结缘,梁有悬愁,楚有和璞。”和璞就是和氏璧,璞是没有经过琢磨的玉。玉石文化在我国源源流长,在古代玉通常被视为一种极其贵重的物品,只有帝王将相才能据有好的玉器。因此诸侯国为了把和氏璧拥为己有,想尽办法互相争夺,曾上演了一幕幕精彩的历史剧。传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得到了和氏璧,并把他做成了玉玺,镌刻着丞相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篆字,之后在历史上时隐时现,最后这件珍贵玉器究竟落到何处,至今仍是历史上的一大疑案。那么,当初和氏璧是如何从楚国到了赵国的呢?

和氏璧实乃世间罕有之宝。公元前333年,楚国吞灭越国,楚威王因相国昭阳灭越有功,将和氏璧赐给了昭阳。有一次昭阳宴请宾客时,和氏璧被盗。从此这块宝玉便销声匿迹了。

几十年以后,突然有一天和氏璧在赵国出现了,一位楚国商人带着和氏璧到赵国出售。楚商听说缪贤富可敌国,是赵王的宠臣,且爱好收集天下奇珍异宝,就主动到缪贤府上求售。

商人见到缪贤,开口就要价五百金,而且还说“少一分钱也不卖”。五百金是一个十分吓人的数目,一般人想买也买不起,此时的缪贤完全被这块美玉所倾倒。看着这非比寻常、晶莹剔透的玉璧,缪贤爱不释手,便问身旁的蔺相如:“和氏璧有怎样的特别之处呢?”

缪贤为什么要问蔺相如呢?因为他知道蔺相如的父亲是一个珠宝商,相信蔺相如一定深得父亲真传,所以每当缪贤相中什么古玩、宝贝,都要向蔺相如请教,请他帮忙出主意。听见缪贤这样问自己,蔺相如对缪贤说:

“春秋时期,有一个楚国人名叫卞和,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一座山下发现了一件貌似普通石头的玉璞,为了表示自己对君主的忠心,他把这块玉璞献给了楚厉王。

楚厉王找来相玉家进行鉴定,玉工认为这就是一块普通的石块,厉王认为卞和有意欺骗他,就下令砍掉卞和的左脚,并把卞和驱逐出楚国。

楚厉王死后,楚武王继位,卞和赶回楚国,又把这块玉璞献给了楚武王,玉工仍鉴定为石头,武王又以欺君之罪砍掉了卞和的右脚。

又过了几十年,楚文王登位。这时的卞和又想把玉璞献给楚文王,无奈自己已是风烛残年,又被砍掉了双脚,行动很不方便,眼看自己的愿望无法实现,卞和便怀抱玉璞来到楚山下一连三天,号啕痛哭,仰天长叹:‘我并不是因为被砍掉双脚而痛哭,而是因为大王把宝玉当石头,把忠贞良民当作欺君之臣,我是为颠倒黑白、是非不分的大王哭泣啊!,这件事传到了楚文王那里,楚文王听后,命人把卞和带到宫殿,并命玉工当面剖开玉璞一角,果然是一块无瑕的美玉。为了嘉奖卞和的忠君之心,文王将此玉命名为‘和氏之璧’,并把它奉为国宝而珍藏起来。”

听完和氏璧的来历,缪贤对自己能拥有此璧甚感荣幸,于是专门做了一个宝匣,将它珍藏于府中密库。

不久,就有人将这件事报告给赵王,说:“缪中侍得和氏璧。”

赵王召缪贤询问,缪贤因特别喜爱玉璧,不承认有此事。赵王为此十分生气。后来借缪贤出外狩猎的机会,派人突然闯入缪贤家中,发现了装有玉璧的宝匣,说是拿给赵王鉴赏,就带走了。

缪贤打猎回来,得知赵王派人将玉璧搜去,自己犯了欺君之罪,又心疼又害怕,连夜收拾行李准备逃走。正当缪贤出门时,蔺相如同端木宏达闻讯赶来,拦住缪贤问道:“君欲何往?”

缪贤说:“我现在获罪在身,欲往燕国投靠燕王。”

蔺相如想了一会说:“你怎么知道燕王会接纳你呢?”

缪贤说:“我曾经跟随大王在边境上与燕王相会,当时燕王曾私下握住我的手表示愿意和我交个朋友。因此,我决定到燕国去投靠燕王。”

蔺相如听了说:“赵强燕弱,而你又是赵王的宠臣,燕王才愿意和你交朋友。现在你得罪了赵王,如果逃到燕国去,燕王害怕赵国,决不敢收留你,只会把你捆绑起来送回赵国。到那时,你的性命就难保了。现在你不如脱掉衣服,赤身伏在腰斩人的斧子上,亲自去大王面前认罪请求处罚,大王宽厚仁慈,或许能得到大王的宽恕。”缪贤听后照着做了,赵王果然宽恕了缪贤。

这件事情刚刚平息,远在赵国西部的秦国秦昭王就知道了和氏璧的下落。秦昭王也是爱玉如命的人,做梦都想能亲眼目睹这罕世之宝,更想把它弄到自己手里。于是便派人送给赵王一封信,说愿意用十五座城交换赵王的和氏璧。

当时接到信的赵王真是如坐针毡啊!为什么呢?因为在战国中期,秦国早已占领了巴蜀,并夺取了魏国在河西的全部土地,又多次大败楚军。与此同时,秦国也未停止对赵的进攻。从地理位置上讲,赵国西面秦国,东接齐国,北靠燕国,南临魏楚,无论是军事冲突还是外交斗争,赵国都处在一个风口浪尖的四战之地,尤其是西部强秦对赵的威胁更大。所以如何对付强秦的军事和外交挑战,都是事关赵国安危之大问题。

面对秦王假以十五座城池求璧,赵国君臣举棋不定,赵王问计于诸位大臣,包括廉颇在内都说,如果不给的话恐怕秦国就会动武讨伐。怎么办?“予”或“勿予”实在是个两难的问题,而且寻求一个与秦国交涉的出使之人更难。在这种情况下缪贤不避讳自己的短处,向赵王如实讲了当初他藏匿和氏璧准备出逃燕国,是蔺相如出主意使他得到赵王宽恕的事,认为蔺相如“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为此,缪贤力荐相如为使。

于是赵王召见蔺相如,问他:“秦王打算用十五座城换我的璧,可不可以给他?”蔺相如说:“不可不许。尽管赵王十分珍爱此璧,但秦国强大,赵国弱小,不能不答应他的要求。”

赵王说:“那秦王拿走我的璧,不给我城,怎么办?”

蔺相如说:“宁许以负秦曲。秦王用城换璧而赵国不答应,理亏的是赵国;赵国给秦璧而秦不给赵国城,理亏的是秦国。比较这两种对策,我觉得宁可答应秦的请求而让它负理亏的责任为好。”

历史已经证明蔺相如这种“不可不许”“宁许以负秦曲”的对策,其见解深刻,有决断能力,跟赵王及诸臣的议而不决形成强烈的反差:作为一个政治家和外交家,蔺相如能看到事情的本质,真正了解秦王的实际意图并不在和氏璧,而是想借此试探赵国的反应,以便获得可以同机讨伐赵国的借口。所以,蔺相如此时“宁许以负秦曲”的主张,不但体现了蔺相如敢于斗争的精神,更突出了他善于斗争的外交策略。

赵王问:“可派谁去呢?”蔺相如回答说:“大王如果找不到人,我愿意捧着和氏璧出使秦国。城给了赵国,就把璧留在秦国;城池不给赵国,我就把和氏璧完整地带回赵国。”

“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这实际上就是蔺相如在同赵王分析了秦赵之间和氏璧事件的形势后,所提出的如何解决和氏璧这一外交斗争问题将要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也表明他对奉使一事似乎早已成竹在胸,在关键时刻蔺相如奉赵王之命带着和氏璧与几名随从毅然出使秦国。

秦昭王在章台(现西安市西水)等候赵国来使献璧。秦王问及左右,方知赵国来使既不是什么大将,也不是什么大夫,只是赵国宦者令缪贤一舍人,名蔺相如。秦王因此根本没把蔺相如放在眼里。蔺相如走上秦廷,双手捧璧,恭恭敬敬地把和氏璧献给了秦王。这可谓是以诚献壁。蔺相如奉赵王之命将和氏璧带到了秦廷、并献给秦王的实际行动,表明赵国的确是讲诚信的。做生意还要讨价还价呢,秦王说用十五座城池换和氏璧赵国二话没说,就把玉璧送来了。

那么,秦王接过和氏璧之后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

秦王接过璧,展开锦袱观看,果然纯白无瑕,宝光闪烁,雕镂之处,天衣无缝,真不愧是稀世之宝,非常高兴。他又依次递给文武大臣和侍从们欣赏,甚至还递给三宫六院的七十二妃嫔赏玩,众人都啧啧称赞,欢呼“万岁”,向未动一兵一卒、只是一封纸信便获得此宝的秦王表示祝贺。秦国上下欢声雷动,但秦王就是只字不提以城换璧的事。

见秦王丝毫没有偿城之意,蔺相如心中很是不安,于是便产生将璧取回之心,但在当时形势下又不能强行夺取,怎么办?

只能以智巧取。这对蔺相如的智慧和处理应急事变的外交斗争能力,的确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蔺相如不愧为是智慧非凡之人,他借“璧有瑕,请指示王”的理由,以智取璧,非常顺利地把和氏璧取回到了自己的手里。

不过大家不要忘记,即使和氏璧眼下在你蔺相如的手里,可你蔺相如还在人家秦王的手心里啊!怎么办?怎样做才能兑现“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的承诺,保全和氏璧,不辱君命呢?看来,面对强势,没有智慧和勇气恐很难与之抗衡。

蔺相如接(取)过璧,迅速后退几步,机敏地采取了“人璧俱碎”以勇气来制服秦王的手段,可谓是以勇保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见此状秦王不得不先缓和矛盾,便“召有司案图”,把疆域地图打开,装模作样一番:这个地方给你,那个地方给你。但秦王所说的地方,有的根本就不在秦赵边境相互接壤之处,分明是在装样子。

蔺相如敏锐地看穿了秦王根本不想以城换璧的真实面目和欺骗赵国的伎俩,心想,我得设法提出条件争取回旋余地,以便寻找机会暗中派人将和氏璧送回赵国。

蔺相如对秦王说:“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秦王想到玉璧在蔺相如手里,不好强夺,只好答应斋戒五天,然后又派人送蔺相如到宾馆休息。

到了宾馆,蔺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便拿定主意要把和氏璧赶快转移回国。他派遣一名贴心的随从,装扮成普通百姓的样子,装好和氏璧,悄悄地从小路连夜赶回赵国去了。

秦王假装斋戒了五天,就在朝廷上设下隆重的九宾之礼。两边文武大臣排列整齐,秦王四周卫士持刀扶剑,好不威风啊!传令让蔺相如上殿献璧。

此时的蔺相如神态自若、坦然镇定,心想:我已不辱君命完璧归赵了,你秦王要璧没有,要命有一条,大不了一死。于是蔺相如以“不存生还赵国之望”的勇气走上秦廷,对秦王行了礼说:“秦国从秦穆公以来,已经有二十一位国君了,没有一个是讲信用的。我这次奉赵王之命,讲信用,把璧带来了,你们把我安排在一个不挂星的招待所里住也就罢了,可在秦廷之上,你秦王非但无偿城之意,竟然还让你的妃嫔赏玩和氏璧这罕世之宝,看来我们赵国在这里不受尊重。我怕受大王的欺骗而对不起赵国,所以略施小计,早派人带璧离开秦国,恐怕现在早已到赵国了。”

秦王听了,十分恼怒,现场的气氛可谓是剑拔弩张。

蔺相如仍旧从容不迫地说:“大王请息怒!今日之势,秦强赵弱,因此大王一派使者到赵国说要以城换璧,赵国未敢违抗,马上就派我把璧送来了。现在要是秦国真能把十五座城割让给赵国以换取和氏璧的话,赵国哪敢要了秦国的城邑而不献璧得罪大王呢?相如施小计,罪当万死,我已不存生还赵国之望,现在就请大王把我放在油锅里烹死吧,这样也能使诸侯知道秦国为了一块璧的缘故而诛杀赵国的使者,大王的威名也能传播四方了。”

蔺相如痛斥秦王不守诺言、背信弃义,以证明自己以理归璧、“完璧归赵”是理所应当的。

秦王的阴谋被彻底揭穿了,但又狡辩不得,只好苦笑一番。此时有大臣建议秦王把蔺相如杀掉,但令人意外的是秦王还是依旧按九宾之礼在朝廷上隆重地款待了蔺相如,然后还非常客气地送他回国。

既然秦王没有得到玉壁,为何还要很客气地送蔺相如回国呢?这又是何故呢?这说明,就连表面上不可一世的秦王,在其内心深处也确实被蔺相如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对蔺相如有理有节的外交能力也表示了信服与钦佩。这可谓是狭路相逢勇者胜,勇者相逢智者胜。秦王很佩服平生从未遇到过的难以对付的对手,说不定还想挽留蔺相如这样难得的人才呢。

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当时,蔺相如32岁,在而立之年从布衣之士一跃而为上大夫。

讲到这里还有两个问题需要说明:

一是有人会问,难道蔺相如仅凭其智慧超人、唇舌之战就能完璧归赵吗?为何蔺相如使人怀璧归赵,秦国君臣因中计而盛怒,却不敢加害于蔺相如?这是因为赵国还有“以勇气闻于诸侯”的廉颇在,有坚强的军事后盾。另外,秦王自知理亏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对蔺相如完璧归赵这件事,历史上唯有明朝的王世贞有不同看法,他认为即使秦不给赵城池蔺相如也不应该秘密把玉璧送回,秦王不杀蔺相如那是老天在帮他。对此看法,我想大家也不会苟同吧?

司马迁说,秦王在蔺相如欲人与玉俱碎于柱的情况下,急事急办,立即吩咐人找来地图,划“割”十五座城池给赵国,让相如进住五星级广成宾馆,自己却去斋戒,后设九宾之礼延请相如,而此时相如早派随从怀其璧归国。

秦王被蔺相如忽悠得了得!

可秦王却不杀相如。理由是:“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好个宽容大度的秦王!他说的是真话还是鬼话?是真的“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吗?

非也!

秦王如果不顾一切地想得到和氏璧,那还不容易:再佯派使者使赵可得璧,践约划城予赵可得璧,杀相如问罪于赵可得璧,而秦王偏偏在其位“不谋其政”,来个“行政不作为”,任一使臣相如耍弄,终将相如一放了之!

这是为何?

原因很简单:这样做对秦国有利。

秦以城易璧是场政治骗局,秦王的目的是想来个外交试探(还没到火力侦察的时候)。何以知之?秦王后来的表现足以说明这一点。那么,试探什么?那就是秦国是否强大到对赵国具有巨大的威慑。明明是假惺惺地以城易璧,赵王就不得不派人将和氏璧送来。因此秦王很是得意,从各方面态势权衡看,此时他不能动武,也绝不会拿领土(比玉金贵)换宝玉,他不想将事态扩大,因为弄糟了对秦不利。

既然秦国的威严也显示出来了,和氏璧也看过了,那秦王为何还要装着斋戒、设九宾之礼呢?

对,此时他是想讹取那块和氏璧。

既然和氏璧是送上门了,不拿白不拿,拿了也白拿,拿下和氏璧,就是不给赵城,赵国能奈我秦国何?欠债的是爷爷,要债的是孙子,赵国就慢慢地要吧。

至于名声,秦国自穆公以来,谁还在乎它?

但秦王低估了相如,他的如意算盘落空了。

有没有比相如的完璧归赵更好的办法呢?

没有!

相如的做法有理有节,而且牢牢把握璧玉、外交的主动权。所以,古人王世贞所言“天全之”,实在有谬,整个过程全是相如的人为呀!不错,相如能活着回国,也有侥幸的一面,他当时的确不知秦王的政治动机,更不知秦王目的达成后不想把事态搞大。

秦在此之后肯定要动武,但当时还不是时候,而“今杀相如就会“绝秦赵之欢”——秦王终于说了句大实话。

第二个问题,那就是对“完璧归赵”这个事件中出现的人物谬贤如何评价?赞廉颇、蔺相如者大有人在,而故事中的另一位人物缪贤也不应忘却。他能“识”、能“荐”相如,而且还因为他在向赵王推荐之时,能扬相如之长,不避自己之短,并敢于以己之短来衬托相如之长,这就更加可贵了。所以说缪贤也是值得今人赞誉的。反之,大家也都能想到,倘若蔺相如丢了璧还得不到城池,恐怕缪贤也难逃其咎啊。

蔺相如以非凡的智慧,随机应变,相机行事,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以诚献璧,以智取璧,以勇保璧,以理归璧,终不辱君命完璧归赵。蔺相如超人的胆识和谋略、不畏强暴的人物个性和人格魅力,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依然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蔺相如完璧归赵,赵王“拜相如为上大夫”,之后虽然秦国不再提及以城换璧之事,蔺相如也得以加官,但秦国还是一如既往,无论是军事上还是外交上都从未放弃对赵国的进攻,新的招术还会使出,请看下集:渑池之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