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乱花”岂能“迷眼”_关于乾隆的事迹

“乱花”岂能“迷眼”_关于乾隆的事迹

时间:2023-04-24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乱花”岂能“迷眼”_关于乾隆的事迹整个朝廷,就如同一座品类繁多的大花园。因此,他们的小动作往往瞒不过乾隆的眼睛。乾隆的老练,似乎是与生俱来。从雍正手中接过权力,他就开始冷静地环视四周,并没有因为“乱花”而“迷眼”。乾隆的目的是天下长治久安,国富民丰,一家一姓的统治永远不变。自登基以来,乾隆一直在想着如何巩固手中的权力,最怕的就是被大臣们欺骗。乾隆小题大做,杀一儆百,惩处了整个工部衙门。

“乱花”岂能“迷眼”_关于乾隆的事迹

整个朝廷,就如同一座品类繁多的大花园。乾隆是管理者,可以高高在上俯瞰整个大花园。每座花园里,总会有几株花开得特别娇艳,惹来争斗无数,鄂尔泰和张廷玉就是其中最出色的两株。但是,除了他们之外,这座花园并不见得就能宁静下来,争斗和混乱在所难免。

这实在是无可避免的事实。据资料显示,乾隆年间,全国约有两万名文官,七万名武官。这是大花园的全部阵容,这实在是太过庞大了。身为管理者,管理和操纵如此庞大的官员队伍,是绝对的难题。可想而知,漏洞和空子必然会产生。

如鄂尔泰、张廷玉之流,因为身居高位,所以备受瞩目,连皇帝都会经常审视他们。因此,他们的小动作往往瞒不过乾隆的眼睛。但是,如何盯紧那些藏在犄角旮旯儿的官员?这似乎很难,很不容易做到。

但是乾隆做到了。(www.guayunfan.com)戴逸先生在《乾隆皇帝及其时代》中说:“新皇帝一旦从前一代统治者手中接过权力,他立即会发现自己置身于变幻莫测的官僚政治的旋涡中。周围充满着欢呼和赞美,欺骗和谣言,摇尾作态和献媚乞恩,诚惶诚恐的畏惧和战栗。这一切往往会使一个不够老练的统治者头晕眼花。”

乾隆的老练,似乎是与生俱来。从雍正手中接过权力,他就开始冷静地环视四周,并没有因为“乱花”而“迷眼”。他深知,这些官员绝对不像表面表现的那样忠诚,他们每一个人都在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他们来讨皇帝的欢心,无非是为了满足隐藏在自己内心深处的野心和欲望。一旦欲望同现实发生碰撞,他们就会原形毕露。所以,他得出了一个结论:这些人既是皇帝的政治工具,又是皇帝的政治天敌,必须善加利用,小心防范。

这样想很简单,但做起来却很难了。可不是吗,那些能在宦海惊涛中占据一席之地的人,个个都是身怀绝技,要想同他们较量确实很难。好在乾隆不是一般人,能够运用非常手段处理非常之事。

乾隆知道,他的对手不是个人,而是官僚集团。鄂尔泰和张廷玉两党,就是两个较大的官僚集团,除此之外,朝廷里的官僚集团还有很多。为什么会出现官僚集团?原因很简单,那些心怀野心又有欲望的人,也想同皇帝“斗”。但是,皇帝毕竟是皇帝,处于权力的最巅峰。作为个体,一个臣子再狡猾、再有实力,也斗不过皇帝。斗不过怎么办?自然不能罢斗。于是,一些怀有同样野心的官员便结合起来,形成官僚集团。有道是人多力量大,官僚集团一旦形成,也便有了与皇帝相斗的资本。

这种现象很有意思:官僚体系是皇帝亲手建立起来的,但是一旦建立和运转起来,它便有了与皇帝相抗的力量,甚至很难控制。事实上,中国历史上寿命较长的大王朝,几乎无一例外地丧命于一些官僚集团之手。乾隆虽然知道自己的对手是官僚集团,但他斗得过吗?

当然斗得过。乾隆的优势有两个:第一,他是政府权力的最高掌控者;第二,他站在了正义的一方。第一点很好理解,乾隆是大清王朝的天子,掌握着对天下人生杀予夺的权力。那么第二点怎么说?什么叫作他站在了“正义”的一方?

这也不难理解。既然乾隆在和一些官僚集团相斗,那么他们的目的自然不同。乾隆的目的是天下长治久安,国富民丰,一家一姓的统治永远不变。虽然“一家一姓的统治永远不变”稍显自私了一些,但是他的大前提还是为了天下的长治久安。于公于私,他都要为天下百姓的生计着想。从这一点来看,他确实是站在“正义”的一方。

官员同皇帝争斗得再厉害,归根结底,天下是皇帝的天下,官员们只是挣份工资。所以,官员们为天下百姓着想的思想要淡薄得多,他们更关心如何利用政策空子,占皇帝的便宜,“饱自己的私囊”,为自己和亲人朋友捞取最大的好处。所以,当没有利益驱使的时候,官员们执行皇帝的政策,总是倾向于被动应付;当有空子可钻的时候,他们便开始想方设想地捞取好处。最可怕的是,官僚集团的形成,使得官员之间存在着一张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相互通风报信,默契协调行动。如此一来,官员总能最大限度地捞取好处,而国家政治则陷入腐败的泥沼。官僚集团的危害,莫过于斯。

手握两个优势,年轻的乾隆皇帝高坐金殿,以敏锐的眼光洞察一切,以强硬的手段肃清障碍。他虽然彬彬有礼,宽仁待人,但是对于那些危害国家利益的“硕鼠”,却从来不会心慈手软。

乾隆四年(1739),工部奏报,为修理太庙里面的“庆成灯”,申请领银三百两,并二百串钱。只是三百两银子而已,对于费用浩繁的皇家来说,这不过是九牛一毛,夹杂在工部上报的几十件大事当中,根本就不引人注意。更何况,这笔费用“做”得极为真实,有整有零,甚至连“二百串钱”都算上了。

但是,乾隆却发现了问题。他一天要批阅上万字的奏折,处理的大多是国家大事,但却偏偏从一道毫不起眼的奏折中发现了可疑之处,确实很了不起。其实乾隆的“了不起”,是建立在仔细的基础之上,他只是仔细地批阅这道奏折,感觉这笔钱用于“粘补”灯具,似乎稍多了些,其中似有弊端。于是,他在奏折下面批道:“此灯不过是小小粘补修理,怎么至于用银如此之多?”

每次批阅奏折,遇到不明之外,乾隆总要朱批询问,官员们也已经习以为常。而且三百两银子的款项,工部官员根本就没有当回事。皇帝询问,工部官员便含糊其辞地回奏说,这是预支银,将来按实用金额再行报销,余下的银两自会交回。他们虽然心有忐忑,但却以为不会出什么事,皇帝日理万机,怎么会把这等小事记在心头?

但是,他们却忽视了这位年轻皇帝的厉害。自登基以来,乾隆一直在想着如何巩固手中的权力,最怕的就是被大臣们欺骗。所以,他最痛恨的,也是被大臣们欺骗。工部大臣的含糊其辞,使他怒不可遏,他说:“万几待理,而甘受人欺,弊将百出。”大臣们低估了他的智慧,以为他不出金殿,便什么也不知道,其实他是万事皆在心中。

他下旨说,凡有工程,都是先估后领,但从来也没有交还。朕查遍工部档案,从没见到有交还余钱的记录。难道,每次估得银钱都是恰巧够用吗?说白了,多余的银钱被人贪污。乾隆生气,一是大臣们贪污银两,二是大臣们欺瞒自己。他说:“该堂官等竟以朕为不谙事务,任意饰词蒙混,甚属乖谬。”皇帝的怒火,大臣们往往很难承受。

据《清高宗实录》记载,这三百两银子的小事,波及了整个工部。乾隆小题大做,杀一儆百,惩处了整个工部衙门。就连工部尚书来保、赵殿最、侍郎阿克敦、韩光基等人,也都受到了降职的处分。

此事一出,满朝震悚,大臣们战战兢兢,开始收敛自己了。

乾隆的过人之处,就在于智商、情商超于常人。一些官僚集团自以为非常高明的权术谋略,在他面前往往无所遁形,而他又能够当机立断,用雷霆手段震慑群臣。三番五次过后,大臣们惊讶于他的精明,再也不敢耍花招了。

在与官僚集团的争斗中,他总是稳占上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