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状元及第选在君侧_元稹诗传

状元及第选在君侧_元稹诗传

时间:2023-05-05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状元及第选在君侧_元稹诗传瞬息万变的朝中局势,从来由不得他们。李纯登基之后,以莫须有之罪将柳宗元、刘禹锡等人流放,永贞二年,唐顺宗因病去世。元和元年,就在唐宪宗登基不久,元稹和白居易便辞去了朝廷校书郎一职。但是在元稹与白居易心中,生死早已被置之度外。这也是元稹、白居易二人考虑不周的地方。与科举考试不同的是,在这次制举考试中,元稹与白居易在考试中毫无紧张感,反倒是准备充分、从容淡定。

状元及第选在君侧_元稹诗传

瞬息万变的朝中局势,从来由不得他们。但他们又是如此不甘寂寞,不甘满腹治国理想被琐碎的日常生活一点点湮没,青年立于洪流之中,本可以全身而退,或涧底束薪,或醉卧白石,只是腹中贮书一万卷,哪肯低头在草莽。

元稹与柳宗元等人结识之时,李唐王朝正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中。皇权分散,太子坐大,宦官专政,藩镇割据,内外交迫,整个唐朝已奄奄一息。

以柳宗元、王叔文、刘禹锡等大臣们带头反对宦官专权,掀起了史上著名的“永贞革新”。

但是,当时顺宗的权力已被架空,犹如傀儡,大部分官员被太子收买,无奈柳宗元等革新派势单力薄,无力回天。太子李纯携朝中宦官逼顺宗禅位,标志着“永贞革新”彻底失败。李纯登基之后,以莫须有之罪将柳宗元、刘禹锡等人流放,永贞二年,唐顺宗因病去世。(www.guayunfan.com)唐宪宗李纯登基之后,改年号为元和,同年宣布大赦天下。而此时作为朝廷校书郎的元稹与白居易对以下犯上唐宪宗已经彻底失望,他们对朝廷举行的各种庆典活动冷漠置之,除了应付差事之外,他们便游山玩水,而且在撰写公文的时候,故意将年号写成“永贞二年”,以示对朝廷的不满。

当时,元稹创作了大量的作品,来驳斥当时的朝廷,而对于唐顺宗,元稹却大加赞赏,把其比喻成历史上的“大顺”。在《顺宗挽歌诗三首》中,元稹写道:

七月悲风起,凄凉万国人。羽仪经巷内,辒辂转城圜,瞑色依陵早,秋声入辂新。自嗟同草木,不识永贞春。

此诗将元稹心中对朝廷的不满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中所用词汇都略显悲凉,“悲风”、“凄凉”等词语都表现出元稹对于旧皇的留恋和对新皇的失望与无奈。

元稹不仅是对唐顺宗非常怀念,更是为柳宗元、刘禹锡等忠义之士鸣不平,他们在自己心中,一向是耿直不阿的忠臣,当朝天子却被一群宦官混淆视听,颠倒黑白,将二人流放在外,这令元稹和白居易非常失望。

元和元年,就在唐宪宗登基不久,元稹和白居易便辞去了朝廷校书郎一职。两人之所以去职:一是因为厌恶了当时的朝廷,不愿意与贪官污吏同流合污;二是不想终日埋头书斋,虚度光阴,想出去大干一番。

辞职以后,两人并没有借此休息,而是一起去参加当年的制科考试,此种考试选拔出来的官员都能获得要职,能被重用。两人之所以来考试,一不为名、二不为利,就想有一个更大的平台,可以施展自己的抱负。

由于唐宪宗刚刚登基不久,所以很多朝中之事都延期进行,原本定于元和元月进行的制科考试,被拖延到四月十二日,中间有三个多月的时间,这给了元稹和白居易充分的准备时间。

在制科考试中,最关键的是“试策”,官员们往往会根据这次考试的情况,确定入选的基本人员。

元稹、白居易对此次试策非常重视,那段时间,两人专门去了华阳观闭门读书,潜心研究各种题目和资料,为了顺利通过考试,他们收集了大量的书籍资料,他们不仅将各自练习的题目交换给对方审阅,对于关键性的问题,两人都认真讨论,如发现对方文章里有什么问题,会立即互相指出,加以改正,他们有时还为一些细节问题争论的面红耳赤,可见他们的认真程度。

在此期间,二人共为此次试策考试创作了七十五篇文章,后来均收录在白居易的《白氏长庆集》中,其中每一篇都极其严谨与考究,思维缜密,严丝合缝,几乎找不到大的纰漏,成为后来学子争相模仿的经典。

他们这种超乎常人的认真与严谨令人敬佩,当时朝廷里的官员裴垍就对二人的刻苦赞许有加,但是也担心他们因为太过于高度紧张,而影响到了此次考试。但是元稹对于裴垍的劝告只是表示了感谢,并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

在同白居易的学习中,元稹取长补短,比以前更加认真,他找来前几年的考题进行研究,除了现成的资料之外,元稹还把自己多年积累的书籍拿来作为参考,把所有可能用到的文章全部摘录到自己的册子里,这份细致与刻苦,连一旁的白居易都叹为观止。

元稹与白居易之所以这样努力地准备,就是想在皇帝设计的游戏规则中脱颖而出,一旦大权在握,他们便要出手改变这不合理规则。他们要让天子知道,民间还有很多有志之士在随时准备着,也提醒着那些唯恐天下不乱的宦官们,不可太过放肆。

元稹和白居易想靠一己之力改变现状的想法虽然看似幼稚,但却是当时人们的共同心声,他们希望皇上能早日拨云见日,铲除宦官佞臣,选拔优秀的人才为国家效力,事实上,这在当时是很难实现的。

另外,元稹、白居易对于皇上有着非常主观的看法,他们认为皇上虽贵为天子,但他不能因为自己的身份而肆意妄为,所谓君轻民重,皇帝也是为黎民百姓服务的。这种民本观念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大部分百姓都不会想到,甚至也不能理解。

如果细细品读元稹、白居易在《策林》中的文章。当时复杂、黑暗的社会现状便跃然纸上,他们一方面揭露朝廷昏暗、腐朽的统治,一方面反映黎民百姓的困顿与苦难,清楚地表达了物极必反的道理。此外,他们在文章里,将矛头直指当朝天子,认为如今朝廷混乱、民不聊生的源头,就是皇帝的昏庸,所以皇上应该进行自我反思,明白自己的罪过,并立即改正。

要知道,如果将这些文字公布于众,不仅会让自己的人头落地,还可能让整个家族跟着遭殃。但是在元稹与白居易心中,生死早已被置之度外。事实上,如果要将他们的理论彻底实施,就要将这些贪官污吏、外戚宦官连根拔除,给朝廷重新换血,这在当时是不可能的。元稹与白居易的很多言论直指天子,这必然会遭到皇帝的记恨,即使他们的最终目的是保全李家江山,但是如此锋芒毕露的“批评”,恰恰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这也是元稹、白居易二人考虑不周的地方。

与科举考试不同的是,在这次制举考试中,元稹与白居易在考试中毫无紧张感,反倒是准备充分、从容淡定。他们对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一针见血的分析和评价,并且就当时朝廷的执政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如他们在《策林不夺人利》中写道:

君之燥静为人劳逸之本,君之奢俭为贫富之源。故意节气情而下有以获其福,一肆其欲而下有以罹其殃,以出善言则天下之心同其喜,一违善道则天下之心共其忧。盖百姓之殃不在乎鬼神不在乎天地,在乎君之燥静奢俭而已。

此文中可以看出元稹和白居易对当时朝廷以及社会现状的分析,他们对社会有着深刻的洞察和认识,并且敢于在文中提出相当尖锐的观点,他们认为现在的官员普遍生性贪婪,为了一己之利,儒士的气节一再降低。凡此种种,直逼当时朝廷要害,足以看出元稹和白居易将国家兴亡作为己任。

元稹、白居易的直言不讳让整篇文章充满犀利的味道,他们二人并不害怕主考官看了文章以后会取消他们的资格,甚至招来牢狱之灾。他们最在意的,是通过这次考试,让朝廷知道国家所面临的危机,以招来更多有志之士戮力同心,革除利弊,为天下苍生立命。

当然,他们二人也并没有把这个当作一场单纯的考试来对待,而是把它当作与朝廷的一次对话,朝廷既然要招募这些有志之士,就应该宽容纳怀,让他们这些士子能够畅所欲言,说出对朝廷的看法,这样才能展现他们的能力。所以白居易、元稹二人在准备的时候,就没有想过收敛和退路。

元稹和白居易之所以有这样坚定的立场和信念,除了自身的赤子之心之外,还受到柳宗元、刘禹锡等前辈的影响,国家不能没有忠良之士,即便朝廷再腐败,也要有正义的声音存在。

《策林》一试,元稹和白居易主要是提醒朝廷要重视礼教、回归人心,朝廷应该多多选拔贤良之才,减轻百姓的税负,这样国家才能平稳发展。这种愿望,本应是朝廷力所能及之事,但是从当时的政局来看,朝中的大臣们为求自保,把主要精力都放在尔虞我诈的党羽之争上了,而庶民百姓的死活,早已被遗忘的太久太久,如果想实现元稹和白居易的愿望,朝廷上下必须团结一心,但是这种概率的确微乎其微。

通常来说,这种制科的考试是要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而刚刚登基的唐宪宗立足未稳,所以委派宰相韦贯之和张鸿靖主持。

当朝宰相韦贯之向来以主持正义为己任,此次主持制科考试,他是真想选拔一些有用之才,改善朝廷状况。当他读完元稹和白居易的文章后,大为惊喜,因为这种能说、敢说,而且句句击中要害的人,一定是有胆识、有能力、有理想的人才。所以他将元稹定为了此次制科考试的状元及第,白居易获得第四名。

从此,元稹和白居易这对挚友,如鸿鹄之两翼,光明正大地踏入政坛,庙堂之上,供奉着他们的赤子情怀和忧民之心,而这一切,仅仅是这两个年轻人漫漫征途的开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