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的割胶少年_关于吴孟超的事迹
吴孔钦闯荡南洋的第一站是吉隆坡的香蕉种植园,干的是除草收割等耗力的粗活,别说攒钱养家,连自己的温饱都仍成问题。干了不到一年,他不得不迁徙至马来西亚沙捞越的诗巫,即多年前由黄乃裳成立的“新福州开垦公司”去垦荒种地。整年辛苦地种地也难以改变处境,一个“穷”字挥之不去。好在吴孔钦还是有些经商的头脑和生活的技能——自己做米粉挑到市场去卖。米粉是福建人日常的主食,福建人通常也都具有做米粉的能耐。把自己家做的米粉挑到市场去卖,可以赚一点小钱。随着南下闯荡的福建人日益增多,米粉倒还是有不小的市场。做米粉生意尽管赚不了大钱,但毕竟还是能赢得微利。不过,做米粉生意很累人,需要每天半夜起来做,天亮以后要将它们晒干,再挑到市场去卖。做米粉生意需要人手,吴孔钦要雇人不容易,也雇不起。因此,他便带信回家乡,要家人都到诗巫来做帮手。当年凡闯荡南洋的人,如果能在当地立足,便会像滚雪球似地把留在家乡的亲人一个个接出去。
1927年,小孟秋5岁那年,徐红妹一手抱着才1岁的小弟孟良,一手拉着吴孟超先乘小船到马尾,然后从那里登上远航的船舶去南洋寻找生计了。小孟秋朦胧中意识到自己“要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寻找阿爸了”,听大人们议论“到了那里我们就会有好日子过了”。穷人的孩子对“好日子”是日夜思念的。
那年,大弟孟冬被暂时留下与祖母为伴。在去码头的路上,大舅背着孟秋,一直把她们母子三人送上船。生离死别是人生最大的悲痛,徐红妹禁不住泪流满面,但小孟秋却很高兴,因为要见到父亲了。背着孟秋的大舅一再叮嘱:要听阿爸阿妈的话,日后长大了要成为有出息的人。小孟秋也第一次记住了“要成为有出息的人”这句当时并不理解的话。笔者1998年采访吴孟超时的记录。
整整漂泊了38天,经受了船体剧烈颠簸的眩晕,尝够了翻江倒海般呕吐的滋味,在一个昏黑的夜里,大船终于在一个陌生的地方靠了岸。吴孔钦早已等在码头上来接妻儿了。小孟秋对阿爸已没有印象了,尽管天天憧憬着要找阿爸,当皮肤黝黑的阿爸站在他面前时,他竟胆怯地躲到阿妈身后。吴孔钦紧紧抱住了儿子,喜悦的泪水夺眶而出。
夫妻终于重聚,父子终于团圆。吴孔钦带着他们来到自己的住地——北婆罗洲萨拉瓦国诗巫坡,就是今天的马来西亚东北部的沙捞越诗巫。(www.guayunfan.com)当时诗巫还是一座小城镇。由于气候温暖,农作物生长相当茂盛,大规模的橡胶种植与开采需要大量劳工,诗巫也就聚集起大量来自四面八方的中国同胞,来自福建一带的农民特别多,因此米粉的生意日益红火。
来到马来西亚后,才5岁的小孟秋就成了替父母干活的好帮手。没过一年,吴孔钦又把吴孟超的祖母和二弟孟冬也接到诗巫来了。一家人在异国他乡艰苦创业,虽举目无亲,生活艰难,但全家人能聚在一起,也带来了温馨和希望。吴家三代人坚信,只要勤勤恳恳,日子总会一天天好起来。
做米粉多少能赚些钱,米汤又可以喂猪,一举两得。于是,每天半夜全家人忙开了,小孟秋也没闲着,还被派上大用场呢!做米粉有一道工序是舂米,靠木槌舂那团装在石臼内煮熟的米,这是一项重体力活,而且总嫌舂下去的份量不够,希望在木槌杆端上再加些重量。机灵的小孟秋主动请缨站到舂槌的杆端上添重量。当父亲用脚使劲往下按杆端时,槌杆的另一端高高地翘起来了,后又猛地放开,舂槌杆重重地砸在煮熟了的米团上。随着槌杆的一起一落,站在舂槌杆端的小孟秋也随之一起一落。槌杆翘起时小孟秋就会往后退,掉下时往杆的前端移动,这样可以让阿爸省些力气。孟秋确实是个从小就很会体贴人的孩子。
等米团舂烂了,要用手工制作米粉。在父母压好米粉后,小孟秋又帮着将一盘盘的米粉晾到院子里拉着的一根根绳子上。这个时候,最怕的就是突降暴雨了,雨水一浇,米粉全都泡汤。他们曾经不止一次地遭受过暴雨的袭击,造成了不小的损失,毕竟马来西亚是热带气候,暴雨往往来无踪去无影。因此,只要天稍有变脸的趋势,一家人全都跑出来,把米粉抢收进屋子里。大人喊、小孩叫,那紧张而又忙乱的情景简直就如同打仗一般。
为了做米粉凌晨两三点钟就得起身,一直在作坊里忙到中午。早餐往往就吃些老香蕉树砍掉后剩下来的芯子(当地人用作喂猪的称作“士莪”的食品)来充饥。做好了的米粉由阿爸挑到市场上卖给当地人,福建来的劳工尤其喜欢,毕竟价廉物美嘛!
吴家全家人节衣缩食,日积月累,过了两年多终于积攒了一些钱。吴孔钦用这些血汗钱买了一块橡胶园,全家又干起割胶和制胶的营生。于是,小孟秋从8岁起又跟着父亲去橡胶园割胶了。
每天凌晨,家中的老式座钟敲了三下后,“阿秋,起来,起来!”阿爸就“狠心”地把小孟秋推醒。他揉揉睡眼惺忪的双眼,忍着挥之不去的睡意起床,一手提起油灯,一手拿着割胶刀,跟在阿爸身后,赤脚走向橡胶园。
橡胶园黑森森的,微微有些凉意。因为割胶必须在下半夜摸黑进行,而在天亮之前完成,否则太阳一出来,胶液被赤道上空的烈日一晒就会凝住。小孟秋一手握着割胶刀,另一手举着自制的带有转动挡风板的油灯,熟练地在青白色的橡胶树皮上割开一道斜口子,在口子下方绑上一只杯子,让乳白色的胶液从树干上沿着倾斜的切口慢慢渗出来,一滴一滴地流入杯子里。等东方发白时,要迅速把胶液收拢,倒进桶里,挑回家加上水和药,让其凝固。趁胶液凝固的时段,他和阿爸得赶紧吃早饭,毕竟他们已饿得饥肠辘辘了。这时,小孟秋的小腿上、手臂上总会涌起不少被橡胶园里蚊子叮咬后的肿块。从小经历的艰苦割胶生涯,锻造了吴孟超非凡的吃苦耐劳的品格和意志力,正是这种品格和意志力使他往后的人生中,无论遭遇多大的困难,他都不会惧怕,都能咬咬牙勇于战胜,勇于开创崭新的天地。
待胶液稍稍凝固时,就要把它们压扁,再放进机器里压成薄片,然后晒干再烘干。烘干后的胶片薄如羽翼,一张张叠起来,成百斤地挑到市场去卖,这当然是阿爸干的活儿。当时,橡胶收购市场完全掌控在英国殖民者手里,他们蛮横无理,任意杀价,“100斤只卖4块钱,我记得很清楚。”吴孟超对笔者说。
朴实的吴孔钦和徐红妹心里很明白:没有文化是要被欺负的。阿秋是吴家的长子,又这么懂事,再穷也要让他读书,有了文化将来才会有出人头地的一天。因此,一旦家庭经济能力允许,就立即想到要让阿秋去读书识字。因此从8岁起,小孟秋被父母送到学校去读书了。
孟秋每天割胶回家要抓紧时间吃饭、洗澡,因为他读的是半天制的学校,下午要去学校念书。这样的半工半读生活,吴孟超从8岁一直延续到了17岁。其间他以优异的成绩读完小学、初中。他还将自己的大名由“吴孟秋”改成了“吴孟超”。问起吴孟超为什么要改名的事,他很有意思地回答:“我原先的名字叫孟秋,在念书念到一年级以后,我就觉得这个‘秋’字不太好,有一点像女孩子的名字,我有一点不太服气,当时就想,‘秋’跟‘超’在福建口音中有一点音相近,于是我就把这个字改了,是我自己改的。那个时候改名字是无所谓的,改就改了,学校里面也不会怎么样,就是这样改过来了。”吴孟超访谈,2012年2月10日,上海。资料存于采集工程数据库。吴孟超现在说起来似乎很轻松,但笔者听了就下意识地感觉,这是童年吴孟超从内心呼唤自强的信号,也是他性格中“逞强”的一面在童年时的显现。事实表明,此后吴孟超一生始终不断地在做人、做事、做学问上超越自己,超越他人,不断进取,不断创新。
从8岁起执刀割胶整整干了9年,吴孟超把割胶刀玩得十分顺手,这也可以看做是他最早的操刀训练,只不过“手术”的对象不是病人,而是一棵棵橡胶树而已。
当然,在这整整9年的半工半读生涯中,随着知识的增多和阅历的宽广,吴孟超逐渐弄明白了许多做人与做事的道理。尤其是在亲眼目睹了那些蓝眼睛黄头发的英国殖民者,是怎样蔑视黑眼睛黄皮肤的华人,在收购橡胶时怎样蛮横杀价,怎样无理羞辱中国小贩,甚至因价格争论或对橡胶质量的吹毛求疵,无端地向中国小贩动武……这一切,吴孟超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同时,他也一直思念着家乡那个贫穷的小山村,思念着在水塘边抓青蛙给他吃的可亲的舅舅,尤其是思考着与舅舅分手时的“将来要成为有出息的人”这句话的含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