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开风气之先_关于彭司勋的故事

开风气之先_关于彭司勋的故事

时间:2023-05-26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开风气之先_关于彭司勋的故事在九三基地建设过程中,张兴钤就已经开始考虑基地建成后的科研生产问题。到了转战三线时,中国与核武器材料相关的研究机构分别分散在几个单位,由九院在几家单位间进行协调。在取得了各单位的理解和支持后,九局同意张兴钤等人提出的方案,调整队伍整合力量。张兴钤的一大特点就是能团结人。资料现存于采集小组。组织部门花了很大精力,前后两次赴湖南,查实蒋国强的妻子是不是下乡知青。

开风气之先_关于彭司勋的故事

在九三基地建设过程中,张兴钤就已经开始考虑基地建成后的科研生产问题。过去在二二一厂,整个核武器的理论、设计、实验、主要的生产都在本厂完成,而现在与二二一厂脱开,又多出来了更多的协调工作。而不管哪项工作,都要有人来完成。

“文革”期间,以“二赵”为首的军代表,在九院执行了一条错误的路线,一大批科技工作者受到株连和迫害。从全国各地调集而来,精心组织起来的九院科技队伍体系被搅得七零八落了。待张兴钤从河南农场来到新建的基地时,熟悉的实验部没有了,得力的部下和队伍散了。更严峻的是,“文革”的冲击让很多人伤了心,凝聚力大大降低,摆在张兴钤面前的科技队伍建设,几乎是一个白手起家的局面。

“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组建起一支科研人员和技术工人队伍,不能影响国家任务的完成”张兴钤.我的自述[C].张兴钤院士八十华诞文集,2001.成为张兴钤心中的主要目标。其实,中国的核武器相关的材料研究走过了一条曲折的道路。在九院成立之初,在1960年就成立了5个室,其中就包括搞材料研究的研究室。但由于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进入攻关的关键阶段,这个室的大多数人转移到了青海。到了转战三线时,中国与核武器材料相关的研究机构分别分散在几个单位,由九院在几家单位间进行协调。在建设九三基地时,张兴钤一直在思考,面临核武器研究的关键时刻,怎么样能使相关方面的研究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后来他与何文钊等领导共同向二机部九局和九院的领导建议,集中各单位的人员,形成一支整体研究力量。在取得了各单位的理解和支持后,九局同意张兴钤等人提出的方案,调整队伍整合力量。为了按照科研生产各岗位设置的要求,建成一支成体系的研究队伍,张兴钤上京去二机部寻求支持,到相关的各个基地求援,到处做工作,找关系,呕心沥血。就这样,九三厂的科研队伍建设才算在试生产之前真正完成集结。

但是,由于基地条件相对艰苦,地理位置又过于偏僻,这支好不容易聚集起来的队伍能稳定得住吗?再说,用行政手段能留住人,又怎能真正地留住他们的心呢?在分析了队伍思想状况之后,张兴钤找李英杰谈了自己的担忧,领导班子对这种情况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做出决定:一是对于在“文革”中受到冲击的同志,一律做出明确的结论,该平反的平反,解除思想顾虑;二是给这些受到不公正遭遇的同志补发工资,在经济上给予补偿;三是与思想不稳定的职工交流谈心,尽量做实工作。

张兴钤的一大特点就是能团结人。在担任厂总工程师的时候,下面有宋家树、王崇良等几个副总。“但在老总们的分工合作之间没有疙疙瘩瘩的事,工作得很协调。张总的那种平平淡淡的精神,从不计较个人名利,能够团结大家就是很好的本事。”后来曾任厂副总工程师的隋蔚祺这样评价张兴钤,“他是决策者,这个决策不是他拍板定不下来,他总是善于听取下面的骨干怎么说,他有好多得力干将,他听完了之后,经过认真思考,加上他的判断,认为方案成熟了,就可以干了,这是他的工作。”他以他的人格魅力,团结了一大批科技骨干。当时,新基地初建,人员队伍大多是从其他单位调入的,但是,张兴钤不偏向任何一家,能够把大家团结在一起。这个不起眼的小老头,仿佛在他的周围有一种天然的气场,让人在不知不觉间就愿意接近他,被他感染,愿意跟他在一起。为了稳定队伍,他亲自给厂里的职工做工作,把厂里新建的两幢楼房让给才从其他单位调来的职工住。说起这段往事,后来担任厂总工程师的武胜回忆道:(www.guayunfan.com)我和张总1980年那次谈话就是这个车间怎么调整来,当时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考虑为了调整工作顺利,张总提出来,把当时厂里最好的房子,就是刚建完的49号楼,和49号楼对面的一栋房子,给新来的同志留下了,目的呢就是使这300多人能够顺利的转移到厂里来,这是从大局讲的。当然说老实话啊,因为先来的同志那么多年住草棚子,我们刚来就给住新房子,我们自己也感觉到很不自在,但是张总考虑的是为了把这些个力量调整到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力量,稳定队伍,这一系列工作张总都做了。武胜访谈,2013年8月30日,四川。资料现存于采集小组。

图 7-3张兴钤在九三厂工作期间居住的小平房

后来随着厂里的条件得到改善,绝大部分职工都住上了楼房,可张兴钤却始终与李英杰、宋家树、何文钊等厂领导住在中学山下靠山而建的一排砖瓦结构的小平房里。他的小屋里有一台黑白电视机,只有几个台,附近家属楼的小孩子经常到他屋里来看电视,他从不反感,总是在一旁笑眯眯地问长问短,直到厂办的秘书怕影响他工作把孩子们轰走。张兴钤在美国学习时就养成夜里很晚入睡的习惯,在三线工作期间,他的小屋经常成为科技工作者们晚上讨论的“会议室”。“办公、吃饭、开会、研究问题基本都在那,其他的时间就到沟里去,到车间、到科研室,跟科技人员在一起,没有白天黑夜的。”周汝炎访谈,2012年11月28日,北京。资料现存于采集小组。有时夜里饿了,就在电炉上烤个馒头就着几口白酒简单对付。

图 7-4张兴钤(右一)在九三厂夜校开班动员会上(1976年)

图 7-5九三厂“七二一”工人大学学员正在上课(1977年)

在三线工作的七八年时间里,张兴钤坚持住在山沟的“小平房”里,与广大职工一道为建设新基地而艰苦奋斗,对远在北京的家庭无法照顾。与此同时,他对普通工人和技术人员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非常关心,对反映他们疾苦的呼声总是耐心倾听,想尽办法予以解决。他引导大家注意多做试验,避免空谈和无谓争论,主张凡事要踏踏实实去干。他一贯平等待人、十分谦虚,不摆大专家架子。他从来不谈自己的光荣经历和学术上的成就,对于名誉地位看得很淡,反之,对于别人的意见和成绩总是予以重视和肯定宋家树.谦虚谨慎为人师表[C].张兴钤院士八十华诞纪念文集.2001.。

在二二一厂被打成“白专”的蒋国强,也曾被下放到河南干校,来到九三厂之后,又一门心思地扑在了工作上,经常向张兴钤汇报工作。当张兴钤得知蒋国强的妻子和孩子还在湖南农村时,就让组织上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组织部门花了很大精力,前后两次赴湖南,查实蒋国强的妻子是不是下乡知青。第一次在湖南衡阳县知青办去查,没有她的名字;第二次又派人去,在蒋妻毕业的中学查到了她的名字,而且在下乡的名单中也查到了她的名字和下乡体检表,确认了她是下乡知青。但她返城的名额已被他人顶替了,当地已经没有指标了,需要四川解决工作指标。在张兴钤的关心和指示下,费了一番周折,也是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终于在1980年最终解决了这个问题,蒋妻也到厂里参加工作了。组织这番努力切实解决了蒋国强的后顾之忧,使得他后来全力以赴投入科研生产,并成长为优秀的科研管理人才,后来曾担任九三厂科技委副主任。

张兴钤对于人才队伍建设的关心不仅局限于科研人员队伍,对于技术工人队伍,他也倾注了很多心血。由于时代的影响,成长在“文革”期间的青年人普遍没有接受到足够的教育,九三厂的很多青年工人的技术水平不高,面对这种状况,张兴钤想到了在美国学习时一直比较推崇的“夜校”模式,于是在他的倡导和推动下,厂里的工人夜校蓬勃地开展起来,青年们利用业余时间加强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训练,在很短的时间内,技术水平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技术工人队伍后继乏力的现状。1976年,九三厂“七二一”工人大学正式成立,工人夜校和“七二一”工人大学的举办,使得业余学习在职工中蔚然成风。

基地开始正常运转,首先无疑是要完成国家的科研生产任务。但作为技术总负责人的张兴钤,也时刻关注着科技发展前沿动态,预判着科技发展趋势,从而对未来科技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接触过他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他想问题想得很深。

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按照他的总体战略规划,分步实施的战略开始迈出了第二步:开展核材料的应用研究,逐步促成生产与理论设计、工程设计的结合。

过去,由于忙于应对任务的完成,生产单位没有过多精力开展研究工作,大多数科研人员还没有开展这类工作的习惯,甚至于没有进行过这方面的思考,因为就算是照方抓药,按设计图纸生产,就已经是件不容易的事情了。

图 7-6张兴钤(右一)传达全国科学大会精神(1978年)

要改变一线科研人员的思考方式,习惯一种新的工作模式,无疑会加重他们的工作负担,也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需要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张兴钤在潜移默化中将自己的严谨、求实的科研态度传递给与他一起工作的每一个人。在设计院确定了废物处理工艺时,他要求工艺人员反复做工艺验证实验,参与这项工艺定型的科研人员说:

张总要我们验证它,不验证的话将来就没有把握,否则造成环境污染是很大的事。他说要我们绝对做到,必须保证环境不受污染。对我们这部分他是花了很多功夫的,跟我们座谈啊、问情况啊,我们做的工艺过程他听得很清楚,结果怎么样,他一步一步要问清楚的,他的科研作风对我们影响很大。我们想如果工艺设计要是出了问题的话,设计院是要负责任的,因为是他们设计的东西嘛。他可不是这样想的,必须要做验证实验,没有结果的东西是不能上的,他也不会同意上的,他在这个工作上是很严谨的,要求我们也很严。刘述昆访谈,2013年9月10日,北京。资料现存于馆藏基地。

1978年底,当生产任务刚刚起步,张兴钤作为负责人和总指挥,就拟定了一个模拟贮存的实验方案,专门在厂里不同单位和部门抽调了7个人,成立了一个课题组。研究的课题内容是某型号产品的贮存。在课题进行过程中,他充分发挥学术民主,分析周密,每当学术讨论之时,他总是让大家先发言,使不同的意见充分表达出来,然后他会说,既然大家认为是这样,那就先按着这样做一下,试试看。有时他觉得大家考虑得不对时,他会简明指出应该怎么做。跟他一起工作,大家都觉得很有劲,很有热情。整个实验进行了108天,顺利取得对核部件贮存的初步认识,并且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措施和办法。而对于核武器的库存问题,在我国真正提上议事日程,还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事了。而在此前十几年,张兴钤就作出了准确的判断,并且已经开始组织了实质性的相关研究。

张兴钤调离三线后,九三厂仍然按照他设计的路线图发展着。张兴钤的关于建设材料研究机构的蓝图,自1973年开始的13年间,经过张兴钤和他同伴们的共同努力,成为了现实。直至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根据国家战略和机构调整,九三厂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