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后人评述,且看千秋毁誉名_关于赵匡胤的事迹

后人评述,且看千秋毁誉名_关于赵匡胤的事迹

时间:2023-08-15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后人评述,且看千秋毁誉名_关于赵匡胤的事迹纵观宋太祖一生,他从流浪汉到皇帝,在位期间,对外用武力进行统一战争,对内实施仁政采取一些关乎国计民生的措施,从而在分裂的土地上建立一个大一统王朝。虽然这只是后人假托的神话,但也足以说明赵匡胤这个“马上天子”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印象。

后人评述,且看千秋毁誉名_关于赵匡胤的事迹

纵观宋太祖一生,他从流浪汉到皇帝,在位期间,对外用武力进行统一战争,对内实施仁政采取一些关乎国计民生的措施,从而在分裂的土地上建立一个大一统王朝。而且,他对文人的重视,促使北宋文化出现空前繁荣之景象。不管是文功还是武治,宋太祖都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

第一,宋太祖赵匡胤在维护国家统一方面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结束了五代十国时期的封建割据局面,完成了中原的统一。

国土方面。大宋初建时,领土只有今天的河南、山东全部,陕西,江苏、湖北大部,山西、甘肃各一部,在河北以拒马河与辽国为界,南不过长江与南唐、吴越对峙。但是,通过宋太祖的统一战争,先后平定荆湖、后蜀、南汉、南唐等割据政权。从建隆元年到开宝九年,宋朝控制的州郡由118增加到260,户数由96.7万增加到256.6万,南方已大体平定。要知道,宋初,总兵力只有20来万,除去那些在北方对付辽国和北汉的外,能用于南征的部队人数不过一半,而南方诸国总兵力在70万~80万。宋太祖能用外交、军事手段各个击破,可见其战略之高明。

太祖通过对藩镇权力的剥夺,对武臣的压制,改变了五代时期藩镇割据、朝廷寡弱、武人跋扈、文臣无权的状况,提升了中央的权威。在宋之前,西汉有七国之乱,唐有安史之乱。在宋之后,明有靖难之役,清有三藩之乱。唯独宋朝没有地方割据叛乱现象。在这方面,宋太祖居功甚伟。司马光说过:“各地方镇,都自知兵力非京师禁军精锐之对手,不敢再生异心。这都是由我太祖能强干弱枝、拨乱致治的结果。”

第二,宋太祖是中国历史上武功卓绝的皇帝,他的军事才能在历代帝王中属于上乘。年轻时,他好武功而轻读书,练就一身的好功夫,有“一条棍棒打天下”的美誉。入伍以后,高平大战、六合之战都显示了他武功高强及富有军事谋略。建国以后,通过平定叛乱、统一南北等战争,他建立了一个统一的王朝。而且在这些战役中,他要么亲征,要么对将帅们面授机宜,可以说参与了每一场战役。宋太祖在位17年,几乎都是在征战中度过的,称得上是一位“马上天子”。开封龙亭大殿台阶中间盘龙石雕中有一个个的马蹄窝,传说是赵匡胤当年骑马上朝留下的马踏痕迹。虽然这只是后人假托的神话,但也足以说明赵匡胤这个“马上天子”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印象。(www.guayunfan.com)

第三,宋太祖有着中国历史上第一流的政治手腕。坎坷的人生经历,使得他对人情世故有着深刻的理解,突出体现在他极高的驭人之术上。他对待权臣刚柔并济,怀柔安抚,几杯美酒,轻而易举地解决了大将专军权的问题,而且使得有宋一代始终没有军事政变发生,被誉为“最高政治艺术的运用”。他通过对藩镇权力的削弱、官僚制度的改革、军队制度的改革,使得军、政、财权高度集中于中央,形成强干弱枝的局面。自此,中国的封建皇权走到了绝对化的一端。

第四,宋太祖结束了五代以来的野蛮政治,堪称文明政治的开拓者。无论是打天下“陈桥兵变”,还是守天下“杯酒释兵权”,宋太祖都能实行不流血的权力过渡。这与他宽容的心态、仁厚的性格、博大的胸怀、悲天悯人的情怀是分不开的。他珍惜生命,不滥杀无辜,对降王、俘虏、臣子等,能宽容则宽容;对外慎用武力,体会百姓的疾苦。他所制定的“勒石三戒”,在五千年华夏文明史中,是唯一一份出自皇帝之手的、带有人性光辉的誓约。因此,他得到时人的认可。宋朝人平日里称呼太祖为“艺祖”。“艺祖”之称源于《尚书》。《尚书》把有文德才艺之古帝王称为“艺祖”,这是对开国皇帝的一种美称。与五代时期走马上任的皇帝们相比,“艺祖”这个称号,仁厚的宋太祖当之无愧。

第五,宋太祖是北宋文化盛世的开拓者。他成长于戎马倥偬的军事生涯,却营造了一个有利于文人文化蓬勃发展的氛围。重用文人,使宋朝成为中国历史上自春秋战国以来第二个学术自由的时期,创造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比如,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中国人引以为傲的“汝、定、钧、哥”瓷器,还有丝绸业的发展,最大的私立大学白鹿洞书院,还有宋词,等等。这些都与宋太祖偃武修文、倡导文教的基本国策是分不开的。

总之,宋太祖的历史贡献是巨大的,为此他被评为中国历史上“最有政治才能”的皇帝。

后人所了解的宋朝,以其瑰丽的文化、灿烂的艺术、繁荣的经济等方面全面超越了前三个大一统的王朝——秦帝国、汉帝国以及唐帝国。但是,也正是这个王朝,实施抑武重文的国策,造成军队积贫积弱,让畜牧甲天下的河西走廊、水土肥沃的燕云十六州尽落夏辽之手,形成宋、夏、辽和大理四足鼎立的局面,甚至开创了华夏首次被异族整体灭亡的先例。

对于这种历史现象,人们将其主要原因归结于宋太祖制定的开国国策上。

首先,他的军事改革使得“兵不知将,将不知兵”,如此错综复杂的管理指挥体系,降低了军队的作战能力,也使部队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无从谈起,以致后来在与北方少数民族的战争中一直处于劣势。所以,终宋一朝,内政最腐朽,外患最严重,其局面始终是“兵无制,用无节,国家无法度,一切苟且而已”。

其次,他对官僚制度的改革,使各级各部门互相牵制,降低了办事效率,导致冗官冗政。高薪养廉的政策,使得官员养成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因循守旧的官场习气。“宋王朝的立国精神和儒家学派的保守思想,水乳交融合而为一。宋王朝遂成为士大夫的理想家园,对政府所赐给他们的那些恍恍惚惚的官位和不求进步、不求效率的职务,都能非常愉快地胜任。”(柏杨《中国人史纲》下册)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他重文抑武的祖宗家法,导致后来习文之风日盛,而尚武之风日衰。宋朝没有亡于宋太祖最担心的内乱,却亡于外敌之手。因此,后人得出一个重要经验:治国当文武并进,文以治国,武可安邦。

宋太祖过分加强中央集权,致使地方力量衰弱,不足以拱卫中央,给北宋种下积贫积弱的祸根。他这些政治理念和政治军事机制,决定了宋统治的重心是对内而非对外。在战略上畏敌如虎,迷信“不战而胜”,花银子买和平;在外交上铸入骨髓的极端恐惧心理状态导致屈膝投降的外交战略。所以,宋朝始终采取绥靖主义,媚颜事仇,以图在奴役和镇压人民反抗中苟延其统治。

然而,我们对历史人物不必过于苛求。宋太祖根据时弊改革了制度,适应了当时的形势,而他的后继者们未能根据时政的变化,继续去完善去改革,导致积贫积弱,这也不能完全归罪于宋太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