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马舍勒_擀过8万条毛毡的“舍勒毡匠”_少数民族

马舍勒_擀过8万条毛毡的“舍勒毡匠”_少数民族

时间:2023-08-15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马舍勒_擀过8万条毛毡的“舍勒毡匠”_少数民族马舍勒,民间工匠,东乡族擀毡技艺传承人。东乡族擀毡使用的工具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中,手工匠人众多,手工技艺发达。靠着娴熟、精湛的擀毡技艺,马舍勒在十里八乡赢得了良好口碑,人称“舍勒毡匠”。马舍勒曾经粗略地计算了一下,擀毡40多年的时间里,他亲手擀制的毛毡不下8万条,东乡县境内许多农户家里炕上都铺着他擀的毡,这让“舍勒毡匠”颇感自豪。

马舍勒_擀过8万条毛毡的“舍勒毡匠”_少数民族

马舍勒(1944~),民间工匠,东乡族擀毡技艺传承人。甘肃临夏东乡人,东乡族。16岁时跟随父亲学习擀毡技艺,四五年后技艺娴熟,独挑大梁,走村串户,赢得良好口碑,人称“舍勒毡匠”。40多年来,他擀毡8万余条,遍布东乡县境内许多农家的炕上;他擀的毡光滑耐用,铺在炕上能用几十年。2009年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统技艺类)代表性传承人。

一、走南闯北炼成“舍勒毡匠”

马舍勒(www.guayunfan.com)

1944年,马舍勒出生在甘肃省河州东乡地区(今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的北岭乡。

历史上,东乡没有县的建制,隶属河州管辖。1949年8月22日,东乡地区获得解放。1950年10月,根据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成立了相当于县一级的东乡自治区。1955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正式定名为东乡族自治县。那里是全国唯一的以东乡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县,以东乡族发祥地和丝绸古道南路上的重要通道而闻名于世。

东乡族因居住地河州(今甘肃临夏)东乡地区而得名,该地区位于甘肃省的洮河以西、大夏河以东和黄河以南的山麓地带。东乡族先民自称“撒尔塔”(意为“商贾”),今天的东乡族是以撒尔塔人为主,融合当地回族、汉族、蒙古族等民族逐渐形成的。东乡族主要聚居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的东乡族自治县,少数散居在青海、宁夏和新疆。

东乡族擀毡使用的工具

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中,手工匠人众多,手工技艺发达。东乡族也是如此,擀毡的毡匠、钉补的钉匠都远近闻名。

马舍勒的父亲是个毡匠,常年在外做活。由于家里穷得“石头当枕头,光土炕上铺不起一块薄毡”,马舍勒没上过学,从小就开始参与家庭劳动。16岁那年,马舍勒开始学习擀毡手艺,跟随父亲走南闯北。

经过几年的学习、历练,马舍勒学到了父亲的擀毡技艺,已经能够独挑大梁。那时,他平时在家从事农业生产以及养羊、养牛等,每年农闲时节,则带上两三个帮手,走村串户,擀毡赚些养家糊口的零钱。

20世纪70年代,经生产队批准,正值壮年的马舍勒带着两三个徒弟,专门从事擀毡。他们背着弹毛大弓等工具,四处行走做活,足迹遍及东乡地区的山乡,以及本省其他地区和青海、宁夏部分地区。

马舍勒说:“那时活儿多,一出门就是几个月,忙起来常常是通宵达旦,一天能擀出三条毡。”这样,一个月下来,他们每人向生产队上交60元钱,顶工分换口粮,此外每人还能留下二三十元,“快赶上一个老师的月工资了”。

马舍勒的擀毡技艺,既有传统的继承,也有自己的独特之处。马舍勒的独特之处,就是羊毛里加入了白土和清油,再加上做工细腻,擀出的毡不仅光滑耐用,还能“站立”不倒。靠着娴熟、精湛的擀毡技艺,马舍勒在十里八乡赢得了良好口碑,人称“舍勒毡匠”。由于名声越来越响,连甘肃以外的毡匠也抵挡不住马舍勒的竞争。

马舍勒曾经粗略地计算了一下,擀毡40多年的时间里,他亲手擀制的毛毡不下8万条,东乡县境内许多农户家里炕上都铺着他擀的毡,这让“舍勒毡匠”颇感自豪。而且马舍勒擀的毡经久耐用,只要不被火燎火烧,一条毡子铺在炕上能用几十年。

二、传统用品,悠久技艺

在我国西北地区,毛毡制品一直是人们必需的生活用品。其中一般家庭最为常见的就是炕毡,防潮保暖,冬夏皆宜,几乎每户人家的炕上都有几条。因此,直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之前,游走乡里的擀毡匠都是乡土社会的一道独特风景。

据史料记载,擀毡技艺是蒙古游牧部落的发明。宋末及元代,蒙古人居住毡包、用毡做褥,西北地区的其他民族也向蒙古人学会了擀毡技艺。元代至元年间,伴随东乡族的形成,擀毡技艺也被东乡族工匠所掌握。

东乡境内牛羊遍野,东乡族群众剪羊毛、擀毛毡、编毛绳由来已久。东乡地区山大沟深,属高寒地带,毛毡为高寒地带所需之物。东乡族群众擅长养羊,毛毡的使用又极为普遍,因此擀毡在东乡族中十分盛行,男人们几乎人人精于此道。毛毡一度曾是女孩子出嫁的嫁妆,而炕上铺满洁白厚实的炕毡也曾是家庭富足的象征。

东乡族的毛毡种类很多,按羊毛的种类分,有春毛毡、沙毛毡、绵毛毡等;按规格分,有四六毡(即宽4尺、长6尺)、五七毡、单人毡和穆斯林做礼拜用的拜毡等;按花色分,有白毡、花毡、红毡、瓦青毡等。东乡毛毡以柔软、舒适、匀称、洁净、美观大方、经久耐用享誉西北地区。除毛毡之外,还有用毡制成的毡帽、毡鞋、毡衣、毡鞍鞯,也曾广受欢迎。

毡匠的主要工具有三样,即所谓“毡匠三件宝,弹弓、竹帘、沙柳(红柳)条”。红柳条非常坚韧,用来抽打掺了土(用以吸除油脂)的羊毛,以清除羊毛中的油脂。弹弓类似于弹棉花的弹弓,但更为结实有力,用来弹松羊毛。竹帘主要用于毡坯成型。

晾晒毛毡成品

一般而言,擀毡需经收集羊毛、清洁干燥、弹毛散毛、定型、洗毡、晾晒等多道工序。其中弹、洗、揉边技术性很强,最后一道工序尤其讲究。所谓“揉”,就是揉整毡边,因为参差不齐的毡边不能用剪刀裁齐,只能靠手工揉整,没有丰富经验和高超手艺,做不出笔直带棱的毡边。

东乡族在东乡族自治县全县境内均有分布,重点集中在北岭、龙泉、董岭、大树等乡,南北二岭、龙泉、董岭一带的毡匠最为有名,而龙泉乡的马舍勒正是东乡族擀毡艺人中的杰出代表。

马舍勒曾经向记者介绍:“擀毡是件苦差事,弹毛、铺毛、喷水、卷毡、捆毡连、擀连子、解连子压边、洗毡、整形、擀毡、晒毡,各道工序缺一不可,而且要纯手工作业。”记者在现场看到,马舍勒边说话边忙活着,细密的汗珠一次次渗出,他一次次脱帽擦拭。羊毛弹好,歇口气之后,接着在竹帘上铺羊毛,先铺头等毛,再铺二等毛,最后铺三等毛,铺一层毛撒一层细白土,再喷一层食用清油,铺毛时还不停地洒水。马舍勒说,捆毡连时还要浇水,光最后清洗时就得浇26次水,所谓“风吹马尾千万线,羊毛见水一片毡”。

2008年6月,东乡族擀毡技艺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毛纺织及擀制技艺,传统技艺类)。

三、国家扶持,子孙传承

毛毡曾经是东乡族家家户户都用得着的生活用品,而高超的擀毡技艺也曾是东乡族工匠值得骄傲的事情。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东乡族擀毡技艺受到了极大冲击。

对东乡族擀毡技艺的冲击,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毛毡的替代品不断涌现。尽管在乡村,居民大多还是睡土炕,但各种新式床垫、电热毯铺上农家大炕。羊毛大毡虽然结实耐用,但原料昂贵、制作繁琐,造价不菲,难以抵挡工业产品的冲击。二是擀毡工艺的部分程序逐渐被机械替代,机械产品虽然比不上手工制品,但产量高、成本低,很有竞争力。于是,几代毡匠传承了上百年的大弓束之高阁,落满尘土;一些工匠外出打工,手艺高超的老把式要么年高,要么去世,东乡族擀毡技艺出现后继乏人的局面。

由于擀毡营生越来越难做,马舍勒也曾一度转向了自家的承包地。2003年,在东乡族自治县政府的支持下,马舍勒同弟弟和儿子在龙泉集市开了一家专门擀毡的铺子,重拾擀毡技艺。擀毡虽然辛苦,但收益也相对好一些,平时还可以照顾家里的庄稼。

马舍勒是东乡县第一个开擀毡铺的,而这也与这些年的形势密切相关。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经济条件逐渐改善。这些年许多农民外出打工,回来就盖大房子,建好新房盘上炕,首先就要买条新毡。另外,民族习俗回归,东乡族姑娘出嫁时,娘家人总要送两条毛毡做稼妆。而政府的“非遗”保护、传承政策,也使东乡族擀毡技艺获得助力。

2009年6月,马舍勒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毛纺织及擀制技艺(东乡族擀毡技艺),传统技艺类]代表性传承人。

马舍勒和搭档一起洗毡

在政府的扶持下,现在擀毡的工匠又多起来了,光龙泉集上就有两家专门擀毡的铺子。来擀毡的大多是农村人,一种是自己拿羊毛来擀毡,工匠挣加工费;另一种是工匠到乡里收来羊毛,擀成毡出售。马舍勒的铺子里,他和孙子马胡塞尼两人负责擀毡,儿子负责收羊毛和销售。近几年来,马舍勒擀的毡,可以说是供不应求,刚擀好就卖掉了,根本存不下来。

东乡族的擀毡技艺现在仅限于家族式传承,当地许多年轻人不愿再学这门古老技艺。尽管马舍勒对毡匠行业的未来略感担忧,但他的儿孙们如今已经陆续继承这项手艺,东乡族擀毡技艺的传承还是很有希望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