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思华章_傣家最后一位“撒那弄”_少数民族

思华章_傣家最后一位“撒那弄”_少数民族

时间:2023-08-15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思华章_傣家最后一位“撒那弄”_少数民族思华章,民间美术师,剪纸传承人。思华章的剪纸,在继承传统傣族剪纸的基础上,又不断开拓创新,形成了自己的特色。2007年6月,思华章成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10年8月,中国剪纸正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芒市傣族剪纸作为子项目列入。

思华章_傣家最后一位“撒那弄”_少数民族

思华章(1923~2011),民间美术师,剪纸(傣族剪纸)传承人。云南德宏芒市人,傣族。他8岁跟父亲学习剪纸,同时学习了做衣服、雕佛像、塑泥人以及金银器打造,并逐渐掌握了相关技艺,成为傣家的“撒那弄”(大师傅)。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他开拓题材、创新技法,发明了以金属为材料剪刻的金属剪纸。2007年成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民间美术类)代表性传承人。

一、从父亲的助手到多能巧匠

思华章(www.guayunfan.com)

1923年,思华章出生在云南省德宏芒市勐焕街一个傣族家庭。

思华章的祖父和父亲都是画匠,曾在当地的土司府里当差。土司喜欢看傣剧,思华章的父亲要先用纸剪出傣戏戏服纸样,然后再照着纸样做出戏服来。

戏服纸样要填色,而颜料则是来自大自然——山上的石头。那时,父亲到山上去寻找各种颜色的石头,思华章总是跟着。回家之后,就像磨墨一样,把各种石头研磨调制成颜料。这样,小小年纪的思华章俨然成了父亲的得力助手。

父亲和祖父都是多才多艺的民间工匠,除了绘画,剪纸、雕塑、服饰制作乃至金银器打造,都是行家里手。在父亲的手里,许多可爱的动物和人物通过剪刀很快“变”了出来,龙、凤、孔雀、大象、狮子、麒麟、骏马、游鱼等等,个个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这让思华章很是着迷。而在村里有人家办丧事,父亲又会做出各种各样的立体扎纸,以及按习俗盖在棺木上的华美“房子”,也给思华章留下了深刻印象。

思华章正在凿纸

就这样,思华章很小就迷上了剪纸,开始跟着父亲学剪最简单的动物和人物。此外,他还能帮父亲做衣服、雕佛像、塑泥人,甚至打造金银器,并逐渐掌握了相关技艺。

接受记者采访时,思华章还讲述了自己8岁时的一段经历:8岁的时候刚上学,学校有专门的剪纸课程,从第一次拿起剪刀,便再也放不下了,看见什么都想试着用剪刀剪出来。

思华章10岁的时候,父亲病倒了。那时,别人请父亲做什么,基本上都是思华章动手做,父亲在一旁指点。

12岁时,病重的父亲去世了,刚上小学五年级的思华章不得不辍学回家,维持生计。那时,他遇到了和父亲相熟的傣族民间工艺大师杨八,因而常帮着杨八干些杂活,边干边悄悄地学艺。

杨八是个思想开放的师傅,他并不总是手把手地传授技艺,而是告诉思华章学习靠的是自己的灵性,不能生搬硬套,只能自己动脑筋想,不懂再问。每当回忆起这些,思华章就会说:“从那时候起,我知道了剪纸一定不能太死板,要先思考再动手。”

开始学习的时候,要先把图案画在纸上,再用剪刀来剪。那时候,纸张比较缺乏,也比较昂贵,因此,思华章就先在沙地上一遍遍画出心里所想的图案,等到觉得画得不错之后,才在纸上画出来。后来逐渐熟悉,胸有成竹,不再需要画图,拿起剪刀来想剪什么样的图案花纹都能剪出来。

胸有成竹,靠的是勤奋思索,靠的是想象力。思华章后来说:“哪怕剪一个再小的东西,之前我必须构思,怎么剪才能最好最传神,之后,一把剪刀就能解决问题。”

15岁时,思华章开始学做生意。后来,母亲的妹妹嫁入方家土司做太太,思华章在方家土司府谋得了职位。战乱时期,思华章逃到了缅甸,在那里以做银匠、雕塑佛像、奘房(佛寺)装饰、设计农具谋生。

新中国成立后的1957年,在缅甸待了7年的思华章携家带口回到了家乡潞西市(即今芒市)。

二、傣族剪纸:不一样的风采

傣族剪纸主要流行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已经有1500多年的历史。傣族剪纸的最早形式源于傣族祭祀仪式所用的纸幡,后来在佛教文化和中原文化的影响下逐步充实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剪纸艺术,展现了不一样的风采。

芒市原称潞西市,在这里,几乎村村寨寨的傣族村民都能剪纸。傣族剪纸一般用于刺绣样稿、装饰门楣、灯彩、旗幡、供品等,题材大多是花草鸟兽和各种几何纹样,带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乡土风味。

傣族剪纸的内容多与傣族人民信仰的南传上座部佛教有关,涉及佛经故事等。其用途,除了居家装饰和喜庆活动之外,还广泛应用于祭祀、赕佛、丧葬等方面,多用来装饰佛殿的门窗、佛伞、佛幡以及演出道具、节日彩棚、泼水龙亭等。

傣族剪纸工艺分“剪”和“凿”两种。剪时不需要稿样,随手可剪;凿则需要稿样,按样制作。剪纸工具为特制的剪刀、刻刀、凿子和锤子,剪刀和刻刀具有尖、利、薄的特点,一般可剪8层纸;凿子和锤子有稳、钻、灵、活的特点,一次可凿50多层纸。

傣族剪纸常见图案既有龙、凤、孔雀、大象、狮子、麒麟、鹿、骏马、游鱼等各种鸟兽,也有糯粘花、荷花、玫瑰花、菊花、茶花、杜鹃等花木,还有亭台楼阁、佛塔寺庙等建筑。形象生动,图案整齐,匀称美观,风格粗犷有力,朴实无华。

别具一格的傣族剪纸

傣族剪纸在当地民众的社会生活中占据着重要而特殊的地位,从剪纸内涵到外在表现形式诸方面,均折射出傣族人民的历史文化传统、审美追求和独特的民族精神。

思华章的剪纸,在继承传统傣族剪纸的基础上,又不断开拓创新,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他的剪纸世界里,既有平面的,更有立体的。通过剪刀等工具,思华章手下出现了立体的动物和人物,仿佛“活”了起来。除了传统图案,他还有一些构图复杂、情节生动的佛经故事和民间传说剪纸。这种题材和手法的开拓创新,使傣族剪纸具有了更为出色的表现力,用途也更为广泛。

傣族剪纸

思华章的剪纸想象力丰富,民族风格浓郁,工艺精美细腻,深受傣族群众的欢迎。其作品曾到大连、深圳等地展出,还曾走出国门到缅甸展出。

2006年5月,傣族剪纸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美术类)。

2007年6月,思华章成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傣族剪纸)代表性传承人。

2010年8月,中国剪纸正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芒市傣族剪纸作为子项目列入。

三、傣家人的“撒那弄”

早年的经历,使思华章成了一个多才多艺的多面手。仅就手工技艺而言,他的所能远远超出了绘画、剪纸,在服饰、雕塑、建筑、金属加工等方面均有突出造诣。

从缅甸回国后,思华章担任了潞西市傣剧团团长,主要负责道具设计,制作服装、帽子,还有布景。后来,因为农具厂落户在自家的院落,他辞掉了剧团团长职务,担任了农具厂厂长。

思华章天资聪颖,好像是天生的设计家,犁头、牛车、插秧机、割稻谷机、舂米的机器等等,他都会设计。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手工艺的春天再次来临。不久,思华章辞职到银器厂工作,专心干起了自己的手艺。

这些经历,使思华章对不同金属的特性和金属工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使他在剪纸领域有了新的开拓。

与人们熟知的剪纸不同,思华章“剪纸”的材质不仅是纸,还有铝皮、铁件、竹、泥、布等。这源于思华章少年时的生活经历。那时,因为家里太穷,祖父就用树叶剪纸,剪出了许多漂亮的图案。思华章想:“既然树叶都能剪出各种好看的图案来,那么其他材质肯定也能剪出来,因为我手里面除了一把剪刀还有其他工具啊。”

思华章的金属剪作品

思华章创新剪纸材质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傣族剪纸用途广泛,有的需要保存较长时间,有的用在室外。这样,纸的局限性就凸显出来,比如容易淋湿、容易破损、留存时间不长等。但如果用材质笨重的东西做,又不容易镂刻出精美的花纹来。

“怎么样才能把这些东西长久保存下去,又美观大方、易于剪裁呢?”思华章是个行动派,“道理理论,别人还在讲,我就已经想到怎么实现了。”

20世纪80年代,铝皮开始在生活中大量出现,思华章便“打上了铝皮的主意”,觉得轻巧又耐用的铝皮代替纸,剪出来会既好看又精致。他先剪出各种立体的装饰佛殿的门窗、佛伞、佛幡及演出道具,还有各种花叶和动物的纸样,然后放在铝皮上做模子,用刀、剪、锯和形状各异的小凿,一点点剪、凿出铝皮“剪纸”,最后还要涂上各种颜色。

思华章认为,铝皮“剪纸”最基础的一步还是剪出纸样,因而即使材质换了,还是叫剪纸。思华章自豪地说,剪了70多年的纸,“我觉得我比传统剪纸又进了一步,我剪出来的东西可以叫作工艺品”。

作为傣家人的“撒那弄”(大师傅,样样精通的能工巧匠),思华章的另外一项技艺和贡献,是修佛塔。傣族居住地区佛寺(傣语称“奘寺”)林立,而民间传说中,佛祖释迦牟尼曾经光临芒市,当时晨曦即将普照在翠绿的坝子上,因此佛祖为其取名“勐焕”,意思是“黎明的城市”。

芒市有著名的“树包塔”,可惜在动乱年间被毁。改革开放后,树包塔列入修复计划,要求修旧如旧,呈现出当年菩提树包裹塔身的样子,而且新塔还要大于原来的塔(傣家风俗,经修复的塔要大于原塔)。当地政府把这副重担交给了思华章。思华章利用自己在剪纸领域多年积累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像剪纸一样先画出塔身,接着按比例放大,然后运用多年积累的雕塑才能,顺利推进泥瓦工艺,用5个多月的时间完成了佛塔的修复。

剪纸与建筑的融合

1986年,思华章又主持修复了芒市风平乡的风平佛塔。重建后的风平佛塔,主塔高23米,四周环列小塔28座。之后的20年,思华章不仅在德宏主持修复、新建佛塔,还被请到海南、大连、北戴河等地为当地的公园或寺庙设计和建造佛塔。而这些佛塔上,大多有思华章的“金属剪”。比如与思华章家仅一巷之隔的佛光寺,寺庙门顶上精美镂空雕刻的铝皮“剪纸”就是思华章的杰作。

四、“这一辈子就是为剪纸而活”

思华章的剪纸作品造型优美,善于抓住物象特点进行刻画,质朴传神;作品题材大多与傣族生活、劳动、习俗和民族信仰相关,带有浓厚的民族生活气息和乡土风味。这些剪纸作品在当地受到傣族群众的特别青睐和高度赞誉。而思华章的金属剪刻作品,在德宏州的傣族奘房随处可见,熠熠生辉。

早在成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之前,1999年6月,思华章就被云南省文化厅命名为“云南省民族民间美术师”。

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后,思华章特别高兴,觉得是国家对他的一种认可。他原本想办一个训练班,将他的技艺传承下去,但最终未能实现。

晚年的思华章身体不好,做过几次大手术,基本上停下了灵动的双手。平日里,他会靠在沙发上,聆听着窗外儿子用小锤敲打铝皮的声音,时而微笑一下。原来,思华章的儿孙辈已经有人接过了传承的接力棒。

四个儿子中,大儿子思永光是一名教师。1993年,他曾停薪留职一年,想跟着父亲学这门手艺,但考虑到公职人员退休后依然可以享受的工资待遇,最终没能接过父亲的“衣钵”。小儿子思永生是唯一继承父亲剪纸工艺的儿子,思华章把用于装饰佛殿门窗、佛伞等精美成品样本的图案手稿留给了他,那是他毕生的心血。不过思永生说:“在傣族人中,父亲被叫作‘撒那弄’,是大本事的尊者,不收徒弟,只能家传,我却远远不能达到他那样。”

在老人的孙辈中,起初没有一个愿意学习爷爷的手艺。后来,老人38岁的大孙子思建祖(思永光之子)表示愿意放弃工作,跟随叔叔思永生学习,这让老人多少有些安慰。

谈到自己剪纸技艺的传承,思华章并不满意。他说:“现在他们是依葫芦画瓢,照着我的纸样,把东西做出来。我的剪纸全部成了现成的模板,如果有可能的话,照着这些模板,完全可以实现机械化、大批量生产。”关键的问题是缺乏创新,这是思华章“最遗憾的事”。

虽然儿子在自己的指导下已经学习剪纸有七八年,但还是只能“依葫芦画瓢”,大多数都是在模仿,很少能有自己的见地和想法,剪出自己独特的纹样。老人说,剪纸不仅仅只是用剪刀把图案剪出来,更重要的是要创造一些独特、漂亮的花纹,也就是所谓的“创意”。

小儿子思永生接过了思华章的衣钵

关于如何弥补这种不足,思华章说:“剪纸艺术,尤其是傣家的剪纸艺术需要的是灵性和思考……如果要弥补,现在德宏也还有几位剪纸艺人,我希望他们能在继承的同时勇于创新。”老人所说的艺人,就有风平镇弄么村的邵梅罕,她也是傣族剪纸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2012年第四批),作品曾多次获奖。

碰到有人来访,思华章会一边扇着扇子,一边笑着说:“我这一辈子几乎就是为剪纸而活着,究竟剪了多少作品自己都记不清了。有时候为了剪一个图案或者花纹,半夜睡觉睡到一半突然醒来就接着剪。”他还会指着墙上照片说:“你们看,因为剪纸我还出过国哩,去得最多的就是缅甸,那里好多地方都请我过去剪纸呢。”

思华章常说:“我这辈子都是为了剪纸而活着。”2011年1月25日,老人安详辞世,结束了他79年的剪纸人生,享年87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