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辟庆北苏区_李培福的故事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第一次反“围剿”胜利后,1933年11月,刘志丹率部回到南梁,成立了后方委员会,吴岱峰任主任,张策为后方特派员,开展发展组织、武装群众、建立根据地、支援红军作战等工作;同时,组织了合水、庆阳、保安三个游击队,刘约三担任游击队总指挥兼保安游击队队长,庆阳游击队由杨培盛负责,习仲勋为第一任政委(后为张秀山),在庆北一带开展游击活动。1934年4月,马仰西从保安游击队来到庆阳游击队,担任宣传队长,张秀山到庆阳游击队任政委。游击队在张秀山、王宝珊、张志孝、马仰西等的领导下,开辟庆北苏区。
庆北即庆阳东北部地区,今华池悦乐、城壕、柔远一带,原属庆阳县管辖,称为东川,与陕西省志丹、吴起、定边三县交界,西连环县,东临合水,南面是庆阳县城。这里地处陇东高原,峰峦回绕,溪壑崎岖,有数不清的山峁、沟谷、崾岘、残塬,沟谷中乔木树立,山坡荆棘丛生,梢林连绵几百里,山大沟深,川区人口较集中,山区人烟稀少,依山傍水处有零星的自然村落,一个村多不过七八户人,少则仅有一二户,有地名而无人烟的地方很多。
庆北苏维埃政权是自下而上建立起来的,经历了一个曲折复杂的过程。首先组织贫农团、农民联合会、雇农工会、赤卫军等群众组织,然后逐步建立苏维埃政权。
红军游击队以打击和消灭民团武装为主,同时领导群众武装斗争,打土豪、分粮、吃大户、抗捐、抗税、抗债。武装斗争和群众斗争紧密结合,有利于打击和消灭敌人,壮大革命声势,提高斗争艺术和斗争策略。在镇压反革命时,一般采取“枪打出头鸟”的策略,对于罪大恶极的豪绅和恶霸予以坚决镇压,并以苏维埃政府的名义张贴公告,公布其罪行。(www.guayunfan.com)
当时到处有苏维埃的布告,但白区老百姓不知道“苏维埃”是谁,流传起了“苏维埃”的故事。贫苦群众欢迎“苏维埃先生”,豪绅恶霸、民团武装贴出告示,悬赏“缉拿苏维埃,死活不论”,称此人到处横行不法,应予歼灭。一次李培福到洛川去寻找省委,在一旅店里,听老百姓在议论,说庆北出了一户姓苏的大人物,叫“苏维埃”,能日行千里,夜行八百,为民除害,他到哪里,哪里的穷人就有了出头的日子,等等。
一时间,“苏维埃”“革命”“共产党”这些词儿,像长了翅膀的小鸟,飞进了庆北山区。
这时,庆北表面上看去,山山川川各有其宁,似乎生死由命、富贵在天的观念牢固地束缚着人们的思想,实际上早已孕育着星火燎原的革命形势。
随着游击战争的发展和根据地的扩大,红色村庄也很快发展起来。有的村庄原来基础很好,又没有反动分子,游击队一开始,就把这里的群众组织起来,成为根据地。同时,游击小组,专门负责突击公开村庄工作。因此,凡是有党的工作基础的地方,都相继开辟了相邻的村庄。有些村庄还有反动分子,游击队或游击分子一进去,先镇压反动分子,发动群众分粮,吃大户,烧毁地主反动分子的文约、地契、账簿等,然后公开村庄(即成为苏区村庄),组织各种群众团体,向四周扩大发展,杜河、城壕、龙木庄、悦乐一带,开始只有几个村庄,后来发展成一大片根据地。
那时,庆阳游击队有三个中队四十多位战士。他们首先来到柔远城子,召集群众大会,到会群众二三十人,庆阳游击队政委张秀山报告了庆阳统治阶级的罪恶与红军的主张,群众非常高兴。当即成立了柔远城子的农民联合分会。在鸭儿洼河西的陈家河沟几十户人中组织了贫农会,选举温满仓任贫农会主席。
张秀山又派出宣传队,由柔远城子出发向东北,经柔远东沟至武家河,又转向乔河的达板,再返回柔远东沟,组织了三个农户分会,一个农联总会。宣传队又由柔远城子出发向东南,到柳湾沟、杜家河、小川沟组织了一个农联总会,随即组织了城壕川农民联合总会。这样,组织了三个农联总会,每个农联会下设三至五个农联分会,每个分会下又设三至五个农联村会,分会与村会的大小以地区的情形来划分,也就是以领导便利为原则。农联会是半政权性质的,他们代表农民管理地方一切行政事宜,召集群众开会,传达上级的意见,以及革命的各种政策,并领导农民分配豪绅地主的牛、羊、土地等。
三个农联总会建立之后,选拔了一批积极分子,建立了赤卫队、贫农团、雇农工会。
李培元回忆:
李培福参加了游击队,先是拿着红缨枪(当地人叫矛子),后发了枪。随后李培华参加了游击队,接着又领着张家姐夫张得才、姚家妹夫姚世杰参加了游击队,还有李培堂的妻哥李树林、李占义也参加了队伍。一次,李培福的姑父孙明堂家过事,民团的密探报了信,敌人来抓李培华,结果抓错了人,把老七李培玉(李湖的儿子)拉去枪杀了。李培玉遇难后,我们几家人全跑出去躲藏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