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用豆豆投出来的县长_李培福的故事

用豆豆投出来的县长_李培福的故事

时间:2023-08-17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用豆豆投出来的县长_李培福的故事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前期为陕甘边和陕北两块根据地。经过近两个月的苦干,县政府机关干部挖窑二十多孔,解决了办公和住宿问题。李培福9月报到,10月召开华池县第一届参议会。李培福着手会议的筹备、普选议员、报告的审议、施政纲领的制定等工作,非常忙碌。殊不知这是人民应享有的权利,是政府发扬民主的所在。

用豆豆投出来的县长_李培福的故事

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前期为陕甘边和陕北两块根据地。1935年两块根据地连成一片。10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11月,成立了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驻西北办事处,将苏区划分为陕北、陕甘两省和神府、三边、关中三个特区。1936年红军东、西征时,陕甘省和三边特区取消,成立陕甘宁省。

“西安事变”之后,为了促成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早日实现,1937年,中国共产党自动取消两种政权的对立局面,改陕甘边苏区为国民党领导下相当于省一级的一个特区,同年7月前后,将原陕甘省分为陕北东、西两个分区,将关中特区改为关中分区,神府特区改为神府县,同时成立三边分区和庆环分区,庆环分区辖曲子县、华池县、环县。

1937年9月,庆环分区党委决定调李培福回华池县工作,担任华池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他在县长岗位上,一干就是七年多。

陕甘宁省成立时华池县只辖有温台、白马、打扮、林镇、白豹5个行政区。1936年“双十二事变”后,又划入城壕区,成为6个区。1937年华池县与赤安、赤庆县合并时,由赤安划来水泛、吴旗、铁边3个区,由赤庆划来元城、铁角2个区,由曲子划来悦乐区。合并后,全县有元城、悦乐、五蛟、林镇、温台、柔远、城壕、水泛、吴旗、白豹等11个区。同年10月,又将五蛟并入悦乐、元城,城壕并入温台,于是全县由11个区划为林镇、白马、白豹、水泛、吴旗、悦乐、温台、柔远、元城9个行政区47个乡158个行政村。(www.guayunfan.com)

华池县所辖区域,东至白马(现在的南梁一带)三乡刘老庄(靠近志丹),西至悦乐四乡彭家寺(靠近曲子),宽200余里;南至温台乡江八塬(靠近合水),北至吴旗五乡保家岔(靠近定边),长300余里。北部吴旗、水泛地势较高,山大深沟,气候较寒,牛羊牲畜数多,多出米谷,不产麦;东部白马面积辽阔,森林茂盛,人口稀少,多产杂粮米谷,少量产麦;西部与南部为温台、悦乐等区,地多川塬,气候温和,土质较肥,大部分地区产麦,人口稠密。

李培福回到华池,回到家乡,能为家乡人民干事出力是他多年的夙愿,革命干劲别提有多大。当时县政府驻在温台大沟门,一开始是借用群众房屋办公住宿。李培福很着急,觉得这样给群众带来不便,也会影响党群关系。于是,他召集县政府机关开会,决定自己动手挖窑洞。他虽然政务繁忙,但以身作则,处处走在前面。天刚麻亮,就起床吹哨带大家去工地,一直干到天擦黑才收工。他不仅是工地的指挥员,也是普通劳动者和多面手。既能挖窑,还能旋窑、刮崖面、打土坯、油门窗,样样活他都能行,大家都叫他“土匠头”。经过近两个月的苦干,县政府机关干部挖窑二十多孔,解决了办公和住宿问题。

1937年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将“临时政府委员会”改名县“参议会”,群众团体组织都进行了改称,如共青团华池县委改称为华池县抗日青年救国联合会,妇女联合会改称妇女抗日救国联合会等,各级参议会为各级政权的最高权力机关,具有创制权、否决权、选举权和罢免权。各级政府服从各级参议会的决议。参议会,听取同级政府工作报告,检查政府工作,决定各项重要政策,民主选举参议会议长、副议长和常驻议员,选举政府县长、副县长。

李培福9月报到,10月召开华池县第一届参议会。根据陕甘宁边区政府的规定,各级议会由选民直接选举各级行政长官——乡长、县长、边区主席,各级政府直接对各级议会负责。华池县在全县范围内依照“普遍、直接、平等、无记名投票”的民主方法,举行第一次普选。

李培福着手会议的筹备、普选议员、报告的审议、施政纲领的制定等工作,非常忙碌。

选举气氛空前热烈、民主,乡村不宜出门的姑娘媳妇们穿着新衣服上路,老太太们骑着毛驴,也从几十里外来以“投豆豆”等方式投票。投豆豆就是给每个候选人准备一只碗,碗口用红纸蒙着,中间开一小孔,碗上写上候选人名字,摆到桌子上,如果要选10个人,便给每个选民10颗豆子。投票前,由监选人将碗上候选人名字逐个念一遍,选民按照自己的意志向被选人的碗里投豆子,最后以豆子的多少计算得票数目。在当时,这是一种最实际、最直接、最民主、最简便的投票方式。

李培福文化不高,写东西也很困难,硬是凭着对人民的满腔热忱,彻夜伏案疾书,写了40多页的工作报告,面对200余名参加会议的代表,宣读了县政府工作报告。李培福在报告中说:

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政府做的事是人民的事情,所以除政府施政大计总的取于参议会外,另有临时一切大事的具体执行还要取决于乡村大会。如征收救国公粮、羊毛税、发展牛羊、开荒计划等大小事情,都要在人民会议里讨论,甚至最小的牛吃田、马吃豆的群众争执,也要经过群众的意见来解决。所以有群众指责说,政府叫群众开会,感觉麻烦。殊不知这是人民应享有的权利,是政府发扬民主的所在。

工作作风是继承着土地革命时代的艰苦奋斗和俸以养廉的军民化的优良传统。上至县府,下至乡长,各级干部都是穿着粗布衣,背着棉背包,两腿翻山过洼,工作和老百姓住宿在一起,一天斤四两小米,七分菜钱。耕地种菜、看牛、养猪、喂鸡,是政府日常生活。一般说来,老百姓生活要比政府好得多,自古以来天下没有这样当官的,无怪乎老百姓说:“自古以来常说升官发财,共产党升官不发财。”

……

在民主制度里特别提出来说的是边区民主还表现在普选制度的实施。华池是边区的一部分,当然也是如此,凡居住边区境内的人民满18岁者,无阶级、职业、党派、男女、宗教、民族、财产与文化程度之区别,经选举委员会登记,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不仅有明文规定,而且在实际实施选举中,也切实做到了这一点。如这次选举中不仅无党派的人有很多选为乡议员和乡长,而且也有地主、富农被选为乡县参议员。

缺点主要是民主实质虽然高,而民主制度都不正规化。比如县乡参议会,并未按照法定如期开会和改选县参会的常驻议员;有的虽然选定了,但没有常驻办公;有些乡议员自己认不清自己责任,不能尽议员应有责任,不起议员应有的作用。其次,还存在个别不民主的现象,强迫命令,工作简单化。有的贪污仍相继发生,如温台区偷卖粮食,水泛区二乡干部集体贪污。这都说明了封建残余在这里作怪,干部政治远见还不够。

李培福在报告最后说:

从以上的事实中,我们得出教训,今后对于广大人民的民主政治教育要加强,干部工作对于民主政治的理论学习和方法研究实为必要之务。

他所作的报告,朴实具体,实话实说,赢得了参加会议的代表高度评价。

会议选举产生了抗日民主政府,选举李培福、张明科、赵彦杰、常元祥、曹文山、阎贵禄、杨子勋、高银湖、雷世英等为华池县政府委员。

李培福为华池县县长。

县政府下设秘书室、一科(民政)、二科(财政)、三科(教育)、保安科、军事大队等部门。会议还决定华池县11个区合并为9个区,辖47个乡158个行政村。

县政府机构设置简单,条件也很简陋,生活上除发过一套蓝斜布单以外,鞋袜都是自备。尽管如此,李培福工作热情高,常常想到自己一个长工出身的穷汉,人民选举当了县长,要好好为人民办实事。他刻苦学习,努力使自己的思想和行为逐步适应抗战形势的要求,实现由过去单纯领导游击战争到领导经济工作的转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