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并非李鸿章所言之“无用”_李鸿章的事迹
(1)地理位置极端重要,影响英俄争霸
当时世界主导力量——欧洲,正处于英法、沙俄普鲁士奥地利两大阵营对峙时期。沙俄与土耳其爆发了激烈冲突,沙俄势力大幅度地扩张,向英国的欧亚势力发动猛烈攻击。同治四年(1865年),沙俄的臣属国——浩罕国(1876年2月19日被沙俄吞并)将领阿古柏奉命潜入新疆,与当地分裂势力结合在一起,于当年4月建立了“哲德沙尔汗国”,使我国的领土主权受到了极大侵害。
(2)新疆“有用之地”甚多,俄国最看重棉花
当时的中亚地区,对于俄国的经济发展非常重要。例如,重要的战略物资棉花。当时,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供应商,但随着1861年美国内战的爆发,美国棉花的出口出现了大幅度下滑。非常不幸的是,俄国也是棉花的主要进口国之一。为了摆脱“棉花危机”,沙俄开始准备侵占更多的产棉区。
中亚当时是棉花的主要产地,自美国内战开始后,沙俄从中亚进口的棉花逐渐增多。1863年沙俄就进口了293万卢布,四年后的进口额更是增加到了551万卢布,幅度达到188%,控制中亚成为沙俄的既定政策。蚕食中亚之后,沙俄的目光又聚焦到了新疆身上。新疆自9世纪开始就种植棉花,虽然那时新疆所种棉花品种并不优秀,但地理特点已经被沙俄方面所熟知。(www.guayunfan.com)
作为浩罕国将领的阿古柏对沙俄既爱又恨,在联合英国对抗沙俄的同时,与沙俄继续保持着复杂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沙俄只能把外侵力量集中在中亚地区。这其实就代表着沙俄处于战略守势,英国已经开始向沙俄的前院和后院蚕食。然而,阿古柏为了伪政权的存在,英国和俄国两方都不敢得罪,试图在两国之间保持平衡。
综合看,当时的新疆地区,基本形成了五大势力:以库车为中心的黄和卓政权;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妥明政权;以喀什为中心的回族金相印、克尔克孜族的克伯克政权;以和田为中心的马福迪、哈比布拉汗政权;以伊犁为中心的迈孜木杂特政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