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尚仁县长_抗日战争中的英雄模范人物
武尚仁县长
武尚仁,山西五台人,七七事变前在北平师范大学修业三年。事变后,学校迁往西安办学,他和一些平津流亡学生一起在太原参加了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会的工作,任宣传部干事。太原沦陷后,随动总会到达离石城南马茂庄。其后受命驻留临县战地总动委员会工作,任组长。
日军攻占离石城以后,离石政府流亡于碛口一带,县长主动辞职。离石行政事务由行署检察委员张隽轩兼任。张隽轩鉴于负担太重,推荐武尚仁担任离石县县长,兼游击支队队长。在取得动总会同意后,3月10日,武尚仁即到碛口接洽上任。
武尚仁接手政府公务时,县政府驻在碛口一家停业的转运站内,办公人员除有三名科长外,只有科员数人和一班值班警察。前任县长留下的是一颗县印和一点仅够眼前领用的现款及仍然绑在驮架上准备一有情况立即起运转移的两驮子全县的钱粮底册。其余人员都在日军进攻时四散,或回家,或逃到亲友处,尚未集中起来。区、村行政机构情形也都类似,多呈停顿状态。碛口当时为离、临两县的插花地。镇上有两个区公所,临县第三区公所和离石第四区公所,分别设在各自的属地。区以下还有各自的镇公所。两县共同组成一个商会,负责管理治安。武尚仁接任时,逃散的商民尚未返回,除街面上一些零星商贩外,所有店铺都在关门停业。
武尚仁上任后面临的迫切问题和亟待进行的工作是:一、恢复和加强县、区、村行政机构,在敌占领县城和部分交通线的情况下开展工作;二、推行合理负担,解决地方各级经费开支的问题;三、境内驻军的粮食供应、差务支应及军政、军民关系问题;四、行政和民运团体牺盟会、公道团及其领导的群众组织,在工作上的协作配合和矛盾的处理问题;五、县游击支队的活动及有关问题;六、全县人民的宣传动员、组织训练及加强抗日力量的具体问题。(www.guayunfan.com)
针对这些迫切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武尚仁当机立断,迅速果断地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县政府移驻石安村
武尚仁先将县政府原来的人员召集回来,并吸收新人补充了缺额。县政府编制二三十人,所以很快就配备齐全了。碛口有足够供县政府占用的房舍,生活办公用品的购置也比较方便,但出于更多方面的考虑,县政府必须另选驻地。经过考察、比较,决定迁往碛口东南十五里的圪麻塔村,改名石安村。这个村在地形、位置上有可取之处,遇有敌情可以从容迂回、转移。村南二里有个上百户的村庄叫西坡,牺盟会、公道团等团体都驻扎在那里。石安村虽然只有三十户居民,但有几所宽敞的院子,村前还有个宽阔的打麦场,可作操场和集会之用。半沟泉水可供饮用。西南方有个小山头,设哨可以监视诸个路口,周围三五里都是村庄,游击队回来可以驻扎。征得大家同意后,县政府迁至石安村,各项工作很快开展起来。
二、恢复与加强区、村行政工作
从撤离离石县城,到武尚仁同志在碛口接任,由于敌人分路向各区进攻,各区行政工作除对军队的支应外基本上处于停顿状态。武尚仁上任后首要工作就是把全县的行政机构动员起来,所以在整顿县政府的同时,便召开区长会议。会议加强了县、区两级的相互了解,坚定了抗战必胜的信心,区长们表示愿为抗战贡献自己的力量。会议要求区长回去以后立即召开所属各编村村长会议,贯彻会议要求和各项工作安排,并要求区长根据工作需要做好班子调整工作。会后,各区、村工作很快开展起来。武尚仁还抓了编村村长训练,提高村长素质,加强区、村各部门的合作,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武县长还试用了两名工作督导干部,专门跑区、村,代表县政府传达指示与要求,又协助区长巡视工作,对推动全县工作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三、与驻军取得联系
离石地处山西西部的吕梁山区中心,东有汾离公路越薛公岭经汾阳到达太原,西有离军公路过黄河通往陕北,因此日军侵占离石之后,离石境内驻军很多,有傅作义的第三十五军在本县休整。为加强军政、军民关系,取得工作上的秘密配合,武尚仁徒步到临县三交第三十五军驻地拜见傅作义将军,就地方政府如何支援驻军征求了傅将军的意见。当谈到地方武装时,傅将军当下请来副官,赠给离石游击队步枪20支、子弹2000发、手榴弹数箱,另赠给武尚仁卜克手枪一支,随带子弹若干。
傅作义的第三十五军调离后,离石至临县方面的防务由郭宗汾的七十一师接替。离石至柳林方面由中阳调来的王靖国第十九军接替。武尚仁赶到七十一师驻地大武慰问驻军,征求郭师长对地方工作的意见,郭师长建议尽快安定民心,恢复地方秩序和行政基层组织。
武尚仁还去柳林拜见了第十九军王靖国军长,并慰问了十九军官兵。王军长指出:军政工作的要务是把敌人紧紧围困在点线上,限制其面的扩张和抽调兵力继续深入进攻。武尚仁还会见了其他驻军首长,增进了相互了解。
四、改编离石游击支队
离石游击支队是张隽轩任县长时建立起来的,后武尚仁接任支队长职务。武尚仁上任后对支队进行了简单的整编,整编后的游击支队领导权仍然掌握在中共党员手中。武尚仁为秘密党员,韩昌泰为公开党员,政治主任阎景纯为秘密党员,一支队队长杨松青黄埔军校毕业,半公开的共产党员;继任第二大队队长李明,南方人,也是共产党员。第三大队队长薛步珍思想进步。这些同志善于团结群众,与士卒同甘共苦,有一套带兵的办法。武尚仁接手游击支队不久,阎锡山的第四行政公署保安司令部想收编这支革命武装。武尚仁发现保安司令傅存怀的意图后设法应对,并以各种理由推诿,阎锡山第四行政公署保安司令部收编、吞并离石游击队的图谋没有得逞。他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千方百计解决支队的生活费用问题。为了长久保存这支革命武装,武尚仁请示专署,将游击支队改编为第四行政公署政卫总队,一切开支由行政公署承担,而部队属双重领导,仍在离石等地执行防务和抗日任务。
五、成立特务队和改编伪警察局
为了加强警卫值勤和维护地方治安,武尚仁决定建立一支特务队。特务队的骨干成员就是教导团派到临县战地总会委员会训练自卫队的干部,又召回原县政府的一班警士。特务队起初不过一两个班,后来吸收一些回乡的军人,人数陆续增加。特务队武器是通过查访和动员从民间收集来的。后来各区也参照这些办法成立了特务分队,保障地方治安。县特务队扩充到一百多人,枪支基本够用,编为三个中队,后改编为离石公安局,有了正规的人员编制。这支武装一开始就制订出训练教育计划,并检查他们的执行情况,还参照八路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拟定了特务队的纪律,所以军事素质、政治素质都很好,大家抗战的心紧紧地连在一起。
这就是武尚仁县长在离石任职期间所做的工作。武尚仁算是阎锡山政府选任的县长,能为离石的抗日战争做这么多有意义的重要的工作,实在难能可贵。我们由衷地感谢武尚仁县长,也牢记武尚仁县长所作的历史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