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尽波劫,相逢一笑泯恩仇_关于粟裕的故事
1938年3月18日,阳光明媚,春意盎然。粟裕头天晚上忙了大半夜,第二天仍早早起床,布置部队出发的各项准备工作。早饭后,新四军第三支队第七团分别从凤卧乡、山门街一带的驻地集中到干校。值勤官报告队伍集合完毕后,粟裕下令出发。队伍走出干校,经山门街出发奔向皖南岩寺(今黄山市徽州区岩寺镇)。
从平阳县山门镇到皖南岩寺有上千里的路程。那时,交通不发达,没有汽车,也没有其他交通工具,到前线去只能步行。出发后部队昼行夜宿,跋山涉水,风雨兼程。
两天后,粟裕率部经瑞安、泰顺到达丽水大港头镇。途中粟裕接到刘英发来的电报,大意是刘英跟国民党浙江省政府主席黄绍竑举行了会谈,黄绍竑代表省政府拨给陆军新四军第三支队第七团军需物资,并述说领取之事项。又接浙江省委统战部副部长吴毓的消息,说省主席黄绍竑将在碧湖镇与粟裕会面。
第二天早饭后,粟裕带了一排战士前往碧湖镇与黄绍竑会面,同时领取子弹和军装。(www.guayunfan.com)
碧湖镇居瓯江之畔,与大港头隔江相望,是浙西南地区丽水县一个交通便利的千年古镇。古镇依山而建,临水而立,店铺林立,热闹非凡。1935年时粟裕挺进师在碧湖镇活动过,在毛弄王家外墙还留有“打土豪分田地,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标语。
过了瓯江一上码头,有政府公务人员迎接粟裕。进入碧湖镇后,又有一帮省府大员和丽水县长等官员在一所江南大宅门前恭候。粟裕见为首的一身戎装,器宇不凡,就知是浙江省政府主席黄绍竑了。
“好呀,粟裕司令!看到你很高兴!”
随着黄绍竑这一声亲切的招呼,国民党方面在浙江的最高行政长官和共产党方面在浙江省硕果仅存的高级将领在碧湖镇这个江南小镇握手言和。
黄绍竑是广西容县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是白崇禧同期同学,新桂系三巨头之一。不是冤家不碰头,他和粟裕算得上冤家对头。
1927年8月份,粟裕参加南昌起义后到达潮州。粟裕所在的那个排奉命留在那里,担负后勤部门和物资仓库的警卫任务。时广西省政府主席黄绍竑任第八路军副总指挥兼任第十五军军长,率部在潮州地区堵截南昌起义军,并让起义军遭受严重损失。他在广东省揭阳、汤坑地区击败了叶挺、贺龙的起义军,然后亲率三个师,沿韩江西岸向潮州扑来,将粟裕逐出潮州。起义指挥机构前敌委员会成员分散撤往各地,参加南昌起义的2.2万人仅余六七百人在朱德的带领下开往湘南。那时黄绍竑名声显赫,粟裕不过是无名之卒;粟裕知有黄绍竑,黄绍竑不知有粟裕。之后粟裕参加湘南起义,又随朱德上了井冈山,在毛泽东与朱德的指挥下与国民党军作战且声名渐起;黄绍竑则忙于桂系和蒋系之间的斗争,一再失败,几次逃往香港。黄绍竑后到南京任国民政府内政部部长。其间粟、黄两人并无瓜葛。1935年3、4月间粟裕率挺进师为开辟浙西南革命根据地来到浙江,其时黄绍竑正任浙江省政府主席。6月,黄绍竑与省保安处副处长宣铁吾等以浙江保安团为主体合计八九个团的兵力,分四路“进剿”挺进师。黄绍竑打着“推行新运、抚慰灾民”的旗号,亲自带着一个40多人的士官教育团来金华助威。粟裕获得敌情后饭都来不及吃就率部急行军到金华俞源乡,将驻扎在吴宅村吴氏祠堂的士官教育团包围全歼,缴获全部枪械弹药。第二天又在宣平深山谷小溪口全歼浙江省保安队一个连。据说后面这次战斗中本来黄绍竑也在,只是因故提前离开而得已脱身。这一期的士官教育团由浙江各县保安队的基干队长和常备队长组成,装备比较精良,黄绍竑视为“怀中利剑”,亲自带到金华,以提振浙西南地区的士气。黄绍竑受此打击后赶紧跑回杭州,“进剿”也宣告失败。此后他与卫立煌、罗卓英、刘建绪用尽各种手段妄图“剿灭”挺进师,一直到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不过每次结果大同小异——总是有斩获,总是抓不到要害除不了根。
杭州落入日军之手后,黄绍竑把省府向西迁到了金华。刘英随曾山赴南昌途经金华时,曾就国共合作事项与黄绍竑继续进行会谈。双方见面后达成协议,挺进师留浙部队改编为新四军驻闽浙边后方留守处;在温州设立新四军通讯处;在丽水设立新四军办事处。刘英看着国民党部队穿的、吃的、拿的家伙很眼馋,心头惦记起粟裕和他的几百人,就要求省政府拨给陆军新四军第三支队第七团队500支步枪、10万发子弹和1000套军装。
浙江境内国共成功和谈合作,中共方面与周恩来、贺龙直接领导有关,国民党方面则要归功于刘建绪和黄绍竑。特别是黄绍竑,他是浙江境内国共合作最直接的促成者。抗日战争爆发后,黄绍竑离开浙江前往山西任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参与指挥了娘子关战役,与周恩来及其他八路军一些高级指挥官有过接触,因此对八路军和共产党有很深的印象,认为八路军纪律好、长于游击战,共产党善于动员民众、团结民众,知道共产党将在抗战中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他觉得国民党的老一套已经不行,再回浙江主政后就改变了以往的态度。在他的努力下,国民党浙江省政府正式承认中共在浙江的合法地位,在浙江境内实现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正式形成了浙江全境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从大的方面讲,新四军抗战,无论从他作为政府大员还是作为爱国军人,他都有心支持,以维护国共合作;从小的方面说,中共军队离浙赴皖,他作为浙江省政府主席少了一块心病,浙江省境的国民党军也可以抽出身来,全力对日作战。黄绍竑长相憨厚,可处事灵活。给枪要被骂,他显然又想显示自己对国共合作的诚意,于是答应发给5万发子弹(一说子弹为3万发)、1000套军装。他到碧湖镇就是把承诺的军装、子弹等军需物资交付粟裕。
对于此次会面,当事人说法不一。龙跃回忆说黄绍竑是专程从金华赶来碧湖镇与粟裕会面。黄绍竑本人回忆则是他当时在碧湖镇指导工作,是粟裕来找他的,并邀他去粟裕部队讲话。黄绍竑答应了,还留粟裕在训练团吃了顿午饭。另有一种说法是浙江省委统战部副部长吴毓邀请黄绍竑到碧湖镇与粟裕会面的。
不管黄绍竑与粟裕的会面是主动还是被动,粟、黄二人在浙江碧湖镇把手拉到了一起,坐在了一块。
握手的一刻,象征着浙江境内国共多年积怨的冰释。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重要关头国共两党捐弃前嫌,携起手来共赴国难。这一切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国共既然和解,所有矛盾就应当一刀砍断,然而事实上十年来内战结下的仇恨不是说了就了的,因此在合作过程中出现许多矛盾和分歧,这些矛盾和分歧在浙江同样存在,不过,相比其他省市的政府大员,黄绍竑摆出了很高的姿态,显示出少有的诚意,浙江的国共合作不像其他地方那样矛盾尖锐复杂。政府释放了一些政治犯(时任新四军第三支队第七团副团队长陈铁君、抗日救亡干校学员队长陈急冲等),为挺进师集结提供了便宜,省财政厅又通过平阳县政府拨了约1.5万元给抗日游击总队做经费。
可是,对于这两人来说放下历史的包袱并不容易,因为这包袱内是家仇,是一笔笔血泪账。对粟裕而言,粟裕两度在浙江打开局面,几百人的队伍两次扩大到1500多人,但在国民政府和军队的“围剿”和打压下被压缩到300余人,人员和根据地损失都十分惨重;对黄绍竑来说,他所主政的、有“平安之区”之称的浙江被粟裕搞得天翻地覆,政府和军队在人员与经济方面的损失同样惨重。
但一切都成为过去。在外敌当前、国难当头的情况下,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至上,两人都把各自心中的冤仇放下。
时近中午,黄绍竑留粟裕在碧湖镇吃中饭。席间双方热情诚恳、谈笑风生,气氛融洽,往日的对手坐在一起如兄弟般把酒言欢。
席间,粟裕邀请黄绍竑去新四军第三支队第七团队视察,兴致勃勃的黄绍竑一口答应,饭后就陪同粟裕来到大港头。
新四军第三支队第七团队有600人、200多支枪。这时部队已经全部齐刷刷地站在小庙旁边的空地上。这支队伍从装备上说极为寒酸,各式各样的枪支都有,不少人拿着大刀、长矛,有的还是赤手空拳,也没有制式军装。从这个意义上说,国民党方面骂挺进师为“匪”似乎也有些道理。但是,这支队伍着装虽破但干净齐整,枪械虽差却擦得铮亮。士兵们更是一个个精神抖擞,士气高昂。
这支部队的前身先是红七军团和红十军团、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后是挺进师,统率过部队的是红军杰出的将领寻淮洲、方志敏等。经过多年内战消耗,原来七军团、十军团的老骨干不太多了,但又充实了许多新的血液,有浙西南、浙南和闽浙边的一批工农子弟兵,有温州、上海等城市流亡来的知识青年。部队的武器很落后,但是部队作战经验丰富,战斗力很强。战士们凭着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义无反顾,走向皖南,奔赴抗日前线。
粟裕首先致欢迎词:“在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久远的历史上,凡是团结的、统一的都能有效地抵御外侮。今天,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濒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国共联合,团结抗日’,适合世界之潮流,合乎民众之需要。我们要为国共两党的团结抗日,为加强民族统一战线,为增进四万万五千万同胞的大团结,为驱逐日军、光复中华而努力奋斗!”
黄绍竑说:“孙中山先生亲手创造的中国国民党,历尽艰辛,无数先烈前仆后继,国共首次合作,孙先生领导,终于推翻帝制,建立民国,为国家民族做出巨大贡献。综观全局,合则对国家有利,分则必伤民族元气。展望未来,应天下为公,以国家民族利益为最高准则,让我们依时顺势,负起历史责任,以中华民族的大义和整个国家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的,同捐前嫌,共竟祖国抗敌大业,乃千秋功业。我们必将打败日本侵略者,将其驱逐出国。在此我代表国民省政府,对各位将士即将开赴皖南,抗日杀敌,为国立功,表示慰勉。预祝各位旗开得胜,为国家、为黎民多立战功!同时,本主席宣布,应贵方的要求,经省府批准,发给你们子弹、军服等军需物资。”
黄绍竑对陆军新四军第三支队第七团队的支持鼓舞了粟裕和全体战士。他们一起振臂高呼:“坚持抗战到底!”“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华民族解放万岁!”
黄绍竑此次与粟裕会晤表露了国民政府爱国大员在国共合作方面的诚意,粟裕也得以第一次亲身体会国民政府爱国大员的热情。粟裕走上抗日战场后虽然与国民党的反共分子作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但对坚定抗战的敌后国民党游击部队和爱国军人一直采取团结、支援和配合的态度应当与此次会晤直接相关。
一位叫董少锋的学者在《抗战时期黄绍竑与周恩来三次历史性会晤》中说走上抗日战场的粟裕曾特意托周恩来把在江苏镇江对日作战中缴获的一把日军少佐军刀及一只望远镜作为礼物送给黄绍竑作纪念并表达谢意。
如果此说可靠,那粟裕与黄绍竑的这段来往称得上是抗战史上国共合作的一段佳话。
离开大港头后,粟裕率领新四军第三支队第七团队经松阳、遂昌,抵龙游,在龙游坐火车抵衢县,再经常山、开化、屯溪,向达岩寺开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