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少年袁凯诗才高诗家誉为“袁白燕”
元朝初年,在袁凯还未成名时,有一次和朋友一起去拜访老诗人杨维桢,见面后,大家都寒暄了几句。这时,袁凯发现书桌上放着一纸诗稿,就问:“这是杨公近来的大作吧?”“不是。这是琴川人时大本新作的一首《白燕诗》。老夫很欣赏它。”杨维帧说完后,就情不自禁地吟诵了两句:
珠帘十二中间卷,玉剪一双高下飞。
袁 凯
袁凯在写诗方面已经下了不少工夫,造诣较高。他将这首诗仔细琢磨了一下,觉得虽然写得工整,白燕的形象也描绘得逼真,但是由于没有把诗人的思想感情倾注进去,因而全诗显得没有精神,比较刻板。看来,诗人还没有真正掌握写咏物诗的要领。因此,他想向杨维桢谈谈自己的看法。但杨维桢毕竟是当时有名的诗人,对他赞赏不已的诗是否可以提出不同的意见呢?袁凯考虑了一下,还是鼓足勇气,很严肃地对杨维桢说:“杨公,我觉得这首诗还没有把白燕描绘得淋漓尽致。”第二天早晨,杨维桢正在客厅里与大家谈诗,年轻的袁凯又来了,袁凯上前向杨维桢行了个礼说:“杨公,我2017-02-18 回家后也学写了首《白燕诗》,今呈上请教!”杨维桢拿上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
故国飘零事已非,旧时王谢见应稀。月明汉水初无影,雪满梁园尚未归。柳絮池塘香入梦,梨花庭院冷侵衣。赵家姊妹多相妒,莫向昭阳殿里飞。
诗从名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联系到“故国飘零”,这就点明了燕子。后面又用“月明无影”“雪满未归”,用“柳絮”“梨花”来衬出“白”字。最后寄寓了对故国的思念。杨维桢读后,禁不住拍案叫绝,大加赞赏,当场抄了几张纸,送给在座的所有客人。从此,人们都称袁凯为“袁白燕”。“袁白燕”真是令人羡慕不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