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马戛尔尼出使中国的故事

马戛尔尼出使中国的故事

时间:2023-02-19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马戛尔尼出使中国18世纪末,西方国家的工业革命取得了很大进展,英国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领到新任务的马戛尔尼,又恢复了往日的神采。在澳门停泊数日后,马戛尔尼就率队北上天津,前往觐见中国的皇帝。很显然,这一字之差让马戛尔尼感觉到了些微不妙,他并不认为自己是临时的贡使,而是作为英国首任常驻大使派往中国的。当时,在马戛尔尼的使团中,有四名中国传教士,他们在意大利教廷完成学习后搭顺风船回国。

马戛尔尼出使中国

18世纪末,西方国家的工业革命取得了很大进展,英国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为了开拓市场,扩大对外殖民贸易,他们把目标瞄向了中国。

就这样,马戛尔尼肩负着英国政府的使命出发了。他带了一个庞大的使团,也带了许多先进而精美的礼品,准备献给即将八十大寿的乾隆,希望借此博得他的高兴,同意与英国建交,扩大对华贸易。

没想到,乾隆和大清官员们对马戛尔尼带来的“洋货”并不感兴趣。在他们看来,这些洋人的东西,不过是些无用的“奇技淫巧”罢了,并且很快拒绝了马戛尔尼提出的侵略要求。

最终,可怜的马戛尔尼只好两手空空回到英国。

借机访华

乾隆五十七年(1792)九月二十六日,当法国大革命正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英国的朴次茅斯港却一片欢腾。停靠在那里的三艘战舰——“狮子号”、“印度斯坦号”和一艘小型护卫舰“豺狼号”,组成了一个庞大的使团,他们即将起锚离港。但目的地不是法国,而是遥远的中国。

这个使团规模庞大,光正式人员就有近百人,包括外交官、青年贵族、学者、医师、画家、乐师、技师和仆役等,如果算上水手和士兵,整个舰队有将近七百人。要知道,英国从来没有派出过如此庞大的使团,整个欧洲也从来没有。

使团的首领叫马戛尔尼,此人绝非等闲之辈。二十岁时,他到伦敦完成律师实习,二十七岁那年被封为贵族,随即被派到俄国谈判贸易条约。三十八岁,他成了英属加勒比地区的总督。四十二岁,又被派到印度担任马德拉斯总督。在任职六年后,马戛尔尼以为印度总督非他莫属,但由于当时他只是爱尔兰的男爵,在大臣们眼里,印度总督一职对马戛尔尼来说似乎过高了,因此他最终未能如愿。

失去印度总督一职后,马戛尔尼一度有点情绪低落。恰在此时,国王乔治三世决定把马戛尔尼派往遥远的中国,去跟中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为大英帝国开辟新的市场。领到新任务的马戛尔尼,又恢复了往日的神采。

此时的中国,一直持谨慎的对外态度。要想让这样一个庞大的出使队伍安全顺利地踏上清朝土地,必须得师出有名。英王这时转念一想,乾隆不是快过八十大寿了吗,就打着为他祝寿的旗号去。

既然是祝寿,那就得装得像一点。为此,英国政府不惜重金精心购置了足以能显示英国国力和科技水平的大量珍贵礼物,如航船模型、望远镜、天文仪器、机器、枪炮及精美的图册等,这些东西分别装了大概六百个箱子。

出发的那天,马戛尔尼没有忘记带上长年跟随他的助手兼外交老手乔治·斯当东。他毕竟五十五岁了,如果发生意外的话,乔治·斯当东可以领导使团继续完成使命。值得一提的是,斯当东的十三岁儿子——托马斯·斯当东,也跟随使团前往中国,这个小家伙,在后来的外交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还得到了乾隆的喜爱。

这时候,在世界的另一端,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董事长弗兰西斯·培林爵士也把一封预约函交给了驻广州的两广总督,正式通知清政府:“英王陛下为了增进两个朝廷间的友好往来,为了发展于两国都有利的贸易关系,决定派遣马戛尔尼勋爵为全权特使赴北京访问。”

可是,清政府却并没有察觉到英使访华的真正意图,看到信函上说马戛尔尼是前来为乾隆皇帝祝寿,竟信以为真。

好大喜功的乾隆皇帝,并不知道英国在哪儿,但他知道离中国肯定有点距离,因为中国本来就很大了。大老远跑过来祝寿,乾隆当然心情极佳,当即下发谕令,规定了欢迎优恤的接待方针,指示各地方官要做好接待工作,同时破例允许使团从天津进京。为了能在热河避暑山庄接见英国使团,乾隆还取消了每年例行的围猎活动。

一切准备就绪,只待英国“贡使”到来。而此时,意气风发的马戛尔尼正航行在大西洋上,他想起了伊丽莎白一世时期沃尔特·雷利爵士说过的一句话:“左右商业的人左右世界的财富,因此也就控制了世界。”

面对浩瀚的大海,马戛尔尼心想:“我们英国人已经统治了大海,这次前往中国,我们也一定会有不小的收获。”

不过,东印度公司驻广州的代理人却不这么认为,乾隆皇帝早就颁布了“防夷五事”,不但严厉限制外商对华商贸活动,而且还严禁本国沿海居民从事海上贸易。有一次,荷兰人杀了两三万在南洋从事商业贸易的中国人,因害怕中国对其在广州的荷兰人进行报复,于是派了使团前往中国说明事由,并为此道歉。没想到,乾隆皇帝对此竟无动于衷,还回复说:“我对于这些远离祖国、贪图发财、舍弃自己祖宗坟墓的不肖臣民,并无丝毫的关怀!”由此可见,乾隆有多排外。

鉴于此,很多英国人并不看好马戛尔尼的访华,规模闹得再大,规格搞得再高,对清政府而言,这不过是一种“效忠”的表示罢了。

礼仪之争

长途的航行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顺利,在快到好望角时,气候变得极为恶劣,“豺狼号”还一度失去了联系,一直到进入亚洲海域,舰队才得以重新会合。更要命的是,船上疾病的流行导致不少船员中途丧命,他们还没有看到神秘的东方古国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尸体和灵魂就永远地沉入了大海。

所幸马戛尔尼熬过来了。经过九个月的远洋跋涉,英国人终于到达了中国的澳门。广东巡抚得知后,立刻向北京报告。

在澳门停泊数日后,马戛尔尼就率队北上天津,前往觐见中国的皇帝。刚一上岸,他们的队伍便被中国官员不由分说地插上几面彩旗,上面用中文写着几个大字:“英吉利贡使”。无论在旗上还是礼品清单上,中国官员都把“礼物”改成了“贡物”。在天朝,送给皇帝的礼品从来都叫做“贡品”。

很显然,这一字之差让马戛尔尼感觉到了些微不妙,他并不认为自己是临时的贡使,而是作为英国首任常驻大使派往中国的。但中国人从一开始就不接受这种区分,和对其他国家的使团一样,他们对英国人采用的是同样的措辞和礼仪。这让马戛尔尼十分不爽,可更多的麻烦还在后头。

在呈递照会文件和礼品时,又遇到了语言不通的问题。中国人送礼喜欢填个礼单,把所送的礼物名称都写上去。这下可难坏了马戛尔尼,他带来了很多礼物,其中有许多精美的仪器,这些东西中国人见都没见过,更别说有中文名称了。

当时,在马戛尔尼的使团中,有四名中国传教士,他们在意大利教廷完成学习后搭顺风船回国。马戛尔尼就请他们帮忙,把贡品的名称先从英文译成拉丁文,再从拉丁文译成中文,最后改为天朝的官方语言。为了让皇帝既容易理解,又可以笑纳,他们进行了许多有创意的翻译,比如把天体运行仪巧妙地写成了“天文地理音乐钟”。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就在马戛尔尼率领使团主要成员准备赴热河承德避暑山庄谒见乾隆帝时,又遇到了礼仪问题。

清方接待员徵瑞提出马戛尔尼见皇帝时,要像其他国家的贡使和传教士一样,三跪九叩,行跪拜礼。但马戛尔尼却执意不肯,因为无论是按他本国的礼节习俗,还是就他自己的资历、性格,他都不会向中国的皇帝下跪叩头。要知道,即使在英国国王面前,马戛尔尼也只是行单膝下跪礼,只有在上帝的面前,他才会双膝下跪。所以,他要求按觐见英皇的礼节,行单膝跪地礼,并执意说:“如果贵国一定要以中国礼节强求,我宁死也不愿奉行。”言下之意是,自己决不对别国君主施高过自己国君的礼节。

由于礼节问题尚未谈妥,马戛尔尼率使团到达承德后,双方只能继续商议。中方再次提出行跪拜礼,马戛尔尼说:“我作为英国的特派使臣,如果对他国的皇帝所行之礼,重于对我国英皇所行之礼,无论是谁,都不会这么去做的。如果中方再纠结这个问题,那么我还是那句话,你们先派一个与我职位相当的大臣,向我国皇帝、皇后圣像行三跪九叩之礼,如此之后,我一定照你们的礼仪觐见皇帝。”

徵瑞听后颇为不爽,问:“假如见皇帝不肯行中国礼,那么行英国礼也无妨,但不知英国礼是怎么个式样?”

马戛尔尼说:“英国礼乃屈一膝持陛下之手亲之。”

徵瑞惊诧地说:“这事在我们皇上面前万万使不得!”

马戛尔尼才不管那么多,以自信的口气回答说:“这有何不妥?我以见本国皇帝之礼见贵国皇帝,已属万分恭敬,怎么能说使不得呢?”

徵瑞还是觉得冒昧,不敢擅做决定,于是将此事禀告了乾隆。乾隆皇帝听后虽然很不高兴,但英国人不远万里前来,他还是格外恩准了马戛尔尼只单膝下跪的要求,以体现自己宽载仁厚的帝王风范。

在形式上,马戛尔尼好像取得了胜利,但也为这次外交失败埋下伏笔。马戛尔尼认为单腿下跪是对大国皇帝表示尊重的合适方法,但在中国人眼里,这就是大逆不道,是一种表示臣服的粗野方式。

西方文化和天朝文明的冲突,在礼节问题上展现无遗。

英国人被安排在大喜日子去谒见皇帝,不过,这个庆典不是为他们,而是为乾隆皇帝准备的,英国人和其他贡使一样,不过是给节日增加点异国风情罢了。那天的凌晨三点钟,在清朝接待官员的催促下,马戛尔尼和他的随行人员身着礼服向皇宫出发。英国人在一片漆黑中走了四公里多的路,他们想不明白,为什么皇帝喜欢在半夜进行庆祝活动。

其实,这是中国的早朝制度,英国人少见多怪罢了。四点左右,马戛尔尼一行终于来到灯火辉煌的宫殿前,但他们的队伍已乱成一团。幸好周围看不太清楚,倒没有太多人注意到英国人的狼狈。在灯笼的微弱灯光下,英国人赶忙整理自己的衣服,免得过于失态。马戛尔尼站在了上千名的天朝官员、各国贡使和仆役中,和他们一起在无边的黑暗中恭候皇帝的到来。

在静静的等待中,天色渐亮,曙光出现,皇帝来了!全体人员呼啦啦地跪下,英国人也照样做了,但只是单腿下跪。当大家在叩头时,英国人只是低下头;大家抬起身子,英国人就抬起了头。当大家又重新趴下时,英国人又低下头;当大家站起来时,他们也就跟着站了起来。

在那么多人的朝拜中,英国人的这一举动,是多么的醒目!可在乾隆皇帝的眼中,英国人的这一举动,是多么的无礼!大家下跪叩头的时候,他们居然比周围的人高出许多!

随后,马戛尔尼向天朝的皇帝呈递了英王的信,并送上几只西洋表作为礼品。可让马戛尔尼大感意外的是,乾隆对这些并不感兴趣,还认为这些所谓的“奇异之物”,看起来再平常不过了。对马戛尔尼来说,这是个巨大的打击,自己漂洋过海精心带来的礼品,在大清朝最高统治者那里竟没有收到一丝预期的效果。

相反,当斯当东父子上前向皇帝致礼时,乾隆竟对小斯当东很感兴趣,还把他召了过去,并解下身上的一只黄色荷包,送给了这个可爱的小朋友。小斯当东也用刚刚学会的中文,表示了感谢。想必,在乾隆的眼中,小斯当东比那些讨厌的英国大人懂礼貌多了。

觐见后,乾隆皇帝命大臣陪英国使团参观行宫。但是,马戛尔尼访华的目的并不是来观光旅游的,他是想以祝寿的名义,借机与清朝谈判扩大通商,建立外交关系。可是,在承德期间,他都没有得到向清政府提出此次来华真实意图的机会。而此时,清政府却以为英国使团来华的目的已经达到,任务已经完成,所以皇帝大寿后,清政府遂让马戛尔尼等人着手准备回国事宜。

无功而返

马戛尔尼见清朝让其回国,顿时想起自己的使命还没开始呢。于是,回到北京后不久,他就立刻向清政府正式提出了英方的要求。

由于大臣福康安地位显赫,在等待回复的这几天,马戛尔尼想获得他的好感,增加谈判胜算的几率,于是特意邀请他观看英国使团警卫准备已久的操练,但却被福康安拒绝了,他对此毫无兴趣。愤怒的马戛尔尼在当天的笔记里写道:“真蠢!他(福康安)一生中从未见过连发枪,中国军队还在用火绳引爆的枪。”

马戛尔尼还不甘心,又想表演试射炮弹,他觉得这个肯定会引起中国军官们的兴趣。但让英国人大失所望的是,派出去的炮兵很快被打发回来了,中国人告诉英国人,他们懂得发射技术。事实是,天朝的将领们绝大多数都是文人出身,在他们看来,这些洋人的大炮,不过是些无用的奇技淫巧罢了。后来,当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时候,英国人惊奇地发现,这些大炮与炮弹都完好无损地摆放在那里,从未被使用过。于是,这些“英国造”大炮在被冷落了半个多世纪后,又重新被运回了它们的故乡。

三天后,和珅便把乾隆皇帝的回信当面交给了马戛尔尼,全面拒绝了英方提出的种种要求。乾隆的答复,对于身负重任的马戛尔尼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本来,此次中国之行,他是满怀信心而来的,却没想到失望而归,除了从乾隆皇帝手中得到赏赐的一块蛇纹玉石外,他什么好处都没有捞到。

马戛尔尼向清政府提出再逗留数日,企图做最后一次说服清政府的努力,但乾隆早已下谕,限令使团务必即刻离京。马戛尔尼眼看事情毫无转机,心情非常沉重,懊丧之余,只好灰溜溜地离开北京前往广州。

马戛尔尼后来再也没有机会和乾隆皇帝见面,狂妄的英国人在傲慢的“天朝上国”碰了一鼻子灰。正如马戛尔尼的随员安德逊所说:“我们的整个故事只有三句话:进入北京时像乞丐,在那里居留时像囚犯,离开时则像小偷。”这番话说的虽然有些夸大和失实,却也从另一个层面形象地道出了马戛尔尼此行遭遇的尴尬。

马戛尔尼没有完成使命,两手空空返回英国。对英国来说,虽然他们想从清帝国获得外交和商贸特权的目的没有达到,但使团成员通过沿途所见所闻,经过与清政府上层人物的接触交往,对当时清帝国的(www.guayunfan.com)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山川河流、风土人情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

正如使团的副特使斯当东在回英国不久所写的《英使谒见乾隆纪实》一书中最后写道的:“特使及全体随员在将近两年的期间内为国家完成了一项新奇而微妙的使命。”他们在中国所接触和观察到的,在头脑中留下了“前所未有和不可磨灭”的印象。

马戛尔尼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清帝国好比是一艘破烂不堪的头等战舰。它之所以在过去一百五十多年中没有沉没,仅仅是由于有幸运的、能干而警觉的军官们在支撑着,而它胜过其邻船的地方只在于它的体积和外表。”

但是,对中国来说,失去的似乎更多,清朝错过了融入世界、发展转轨的一次绝好机会。以乾隆为首的清朝统治集团抱残守缺,夜郎自大,盲目排外,他们拒绝了英国的一切要求,虽然一定程度上抵制了殖民侵略,维护了民族独立,但他们也因此拒绝了外面的世界,放弃了与西方正在蓬勃兴起的科技文明接触的机会。可以说,大清命运从此刻就已开始转折,中西方之间的差距也越拉越大。

就在马戛尔尼访华失败后,英国人还不甘心。嘉庆二十一年(1816)六月底,英国政府又派阿美士德勋爵率领使团再次来到中国。这次,受到乾隆皇帝喜爱的小斯当东已经长大,并当上出访使团的副特使。但他们遇到的,却是与父辈们同样的问题。

在礼仪问题上,嘉庆皇帝的态度是坚决的,他要求使臣必须行三跪九叩之礼,方可令其入觐。大清的礼仪要求,让阿美士德难以接受,他也以各种借口拒绝觐见。

后来,中英双方还为此事发生了一场争吵,有人推,有人拽,到处喊成一片,要把英国人拉去见皇上。阿美士德等人坚决不从,抗议对使节动武。嘉庆皇帝闻知后,龙颜大怒,命令英国人立刻滚出北京。

也许,英使两次来华被赶走的遭遇让英国意识到,靠谈判的方法,根本无法改变大清的外交政策和达到英国想要的目的,除了谈判,很有必要尝试一下其他方法。二十多年后,英国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用武力砸开了中国的大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