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阿保机开国伐四方的故事

阿保机开国伐四方的故事

时间:2023-02-19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阿保机开国伐四方天似穹庐,四野齐喑。阿保机的祖母目睹这等祥瑞的征兆,知道这个婴儿不是凡俗之辈,便把婴儿接到身边,亲自抚养。凭借三年来接连不断的对外征讨掳掠所建树的威势,更由于卓越的军事、政治才能,阿保机被进一步提升,成为继释鲁以后的第二任总管军政大事的于越。之后,阿保机又发动过对刘仁恭以及奚族的进攻。阿保机顺利当选为联盟首领。这次阿保机虽然凭功勋当选,但他明显“越位

阿保机开国伐四方

天似穹庐,四野齐喑。夜色已深,只有星汉汇成的天河在头顶闪耀。

大帐外,篝火忽明忽暗,努力照亮静坐的阿保机和皇后述律平,阿保机仰面看天,脸色严肃庄重,述律平则盯着面前跳跃的火星,显得心神不宁。

草原的仲夏夜,温热的夜风里混合着浓郁的草香和篝火燃烧干粪发出的异味儿,让人的情绪莫名其妙地飘忽不定。最后还是述律平忍不住了,她说:“既然你坚信你的兄弟能悔改,那我就来占一卜,看看结果是不是和你想的一样。”

篝火被柴粪重新引燃,火焰像无数带血的舌头和牙齿,贪婪地咬着横担在火堆上的羊骨头。

阿保机冷眼瞧着,他相信骨头会爆裂,就像相信他不懂事的弟弟们今后会体谅他、跟从他一样,那是多么祥和的远景。但是,直到述律平的祷告结束,羊骨头的表面也纹丝没动。

述律平拔出短刀,从火烬里拨拉出那根羊骨头,她再三翻检,最后抬起头,近乎绝望地看着阿保机。

阿保机心里咯噔一下,不过他还是不露声色地扬手就把羊骨头扔到了黑地里。

武力统一

契丹政权的创始人叫耶律阿保机,汉名叫耶律亿,他是契丹迭剌部耶律氏的后代,出生于唐咸通十三年(872年)。据说,阿保机的母亲睡觉时梦见太阳掉进了她的怀里,随后便有了身孕,阿保机降生时,整个幄帐突然金光闪烁,奇香缭绕。阿保机的祖母目睹这等祥瑞的征兆,知道这个婴儿不是凡俗之辈,便把婴儿接到身边,亲自抚养。随着阿保机一天天长大成人,一个英武挺拔、智慧超群、能给契丹开疆拓土的英才崭露头角。

从涅里开始整个遥辇氏联盟时代,手握统领兵马大权的夷离堇,都出自涅里所在的迭剌部。

天复元年(901年),阿保机担任了军事首长夷离堇,时年二十九岁。

世袭也好,历史选择也罢,漫长的进化过程多次表明,无论是自然世界还是人类社会,往往是由多种因素偶发形成的合力,推动和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阴冰莫向河源塞,阳气今从地底回。”唐朝诗人韩偓在天复二年(902年)随驾临幸凤翔府时,在下榻处作了一首诗,当晚正好是冬至夜,因此诗里就有了意味深长的这么两句。我们不知道,韩偓是因为跟从皇帝出行感到荣幸,而心里小鹿乱撞,还是真感应到了远方契丹的变革,令他忐忑不安?

尽管诗句的真实性是确凿的,但当作预言的话,它的分量似乎有些不足。

阿保机上任伊始,集中力量专门进行对外征讨,当年就接连打败了室韦、于厥等外族,奚族首领辖剌哥也被他征服,契丹俘获了很多人口和财物。

天复二年(902年)七月,阿保机又发兵四十万南下,出征河东、代北(今山西北部),攻下九个郡县,这一带的九万五千多汉人被俘,掠获的驼、马、牛、羊更是不可计数。

天复三年(903年)春天,他在打败女真以后又攻克了唐朝河东的怀远等州军。同年冬十月,他又带兵进攻蓟北(今河北北部),得胜俘掠而还。

凭借三年来接连不断的对外征讨掳掠所建树的威势,更由于卓越的军事、政治才能,阿保机被进一步提升,成为继释鲁以后的第二任总管军政大事的于越。于越是官名,契丹最尊之职,专门授予那些功勋卓著者。于越无所职掌,而权威则居于南!北大王之上,非有大功者不授。阿保机以夷离堇身份兼任于越,几乎操控了联盟所有实权。

唐天祐元年(904年),阿保机又出兵进攻黑车子室韦。当时,唐朝卢龙节度使(即幽州节度使)刘仁恭派遣养子赵霸率兵数万前来援救室韦。

幽州毗邻契丹,刘仁恭长期坐镇幽燕,对契丹人非常了解,别人一提起契丹铁骑就谈虎色变,他却从来不怕,非但不怕,他还迫使契丹人年年给他送宝马良驹,行贿讨好他。刘仁恭有一个绝招,就是每到深秋霜降之后,派兵纵火焚烧塞下牧草,围困契丹。草是马的粮啊,契丹马无草可食,大量死亡,对于“逐寒暑,随水草畜牧”的契丹人而言,刘仁恭的做法明摆着就是在断他们的生路,所以,契丹人迫不得已,只能就范。

与其说契丹人惹不起刘仁恭,不如说他们早已把他恨之入骨了。当时的部落联盟首领痕德堇可汗老弱无能,患了恐刘症,不能给契丹人撑腰做主。

阿保机就不同了,他年轻气盛,怎肯让人挟制?得到赵霸率兵援救室韦的情报之后,阿保机决定乘机教训一下刘仁恭。(www.guayunfan.com)他在平原预设伏兵,同时派人诈称是室韦酋长的特使,约唐兵来平原会师。赵霸不知是计,让特使带路,一直开进到阿保机布置好的埋伏圈里。待唐兵一到,阿保机立即指挥契丹伏兵发动突袭,赵霸发现上当时早已经晚了,他带领部下拼死突围,结果陷入死地的唐兵不听号令,赵霸被活捉,唐兵被击溃。

之后,阿保机更挟余勇,大破室韦。

第二年秋天,唐朝河东节度使李克用和阿保机在云州(今山西大同)结盟,决定联手打击他们共同的敌人刘仁恭。原来这个刘仁恭也与李克用结有怨仇,刘仁恭所占的幽州是李克用借兵给他打下来的,刘仁恭这个节度使也是李克用表奏朝廷加封的,不料刘仁恭得了好处就翻脸,事后不仅不听从李克用调遣,还把李克用打败了。所以,李克用就想借刀杀人,鼓动阿保机予以报复。这次会盟,双方觥筹交错,易袍换马,结为兄弟,最后约定在入冬以后共同进攻刘仁恭。在第一次进攻刘仁恭时,阿保机一连打下好几个州,并强行迁徙那里的民众到契丹属地生活。之后,阿保机又发动过对刘仁恭以及奚族的进攻。

天祐三年(906年)十一月,阿保机专门派兵出征奚、霫诸部以及东北一些尚未归附的女真人,大获全胜。

阿保机的文韬武略,为契丹争取到更大的生存空间,他也渐渐成为众望所归的英雄。

化家为国

乱世出英雄,英雄出乱世,这个时候,大唐帝国垮掉了,以朱温取代唐朝自建后梁为节点,中原历史进入了纷乱的五代。就在朱温的后梁替代李唐的那年(907年)春天,契丹部落联盟也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历史抉择。

部落联盟决定进行重新选举。

部落联盟会议认为痕德堇可汗晚年不太胜任,尤其是在与刘仁恭刘守光父子的战争中,他因为儿子被俘,就乞盟纳赂,不敢南进。另外,对刘氏每年深秋霜降后纵火焚烧牧地草场的暴行,老可汗也是一味软弱,用良马换牧场。痕德堇可汗的这些做法令部落联盟深以为耻,按契丹俗,作为盟主而不能给族人带来福利,就应该让出位置,由他人替代。

阿保机顺利当选为联盟首领。从此,遥辇氏被取而代之。

回顾一下,部落联盟首领从屈列(“洼可汗”)到痕德堇可汗,一直是由遥辇氏世袭,史称“遥辇九帐”。

这次阿保机虽然凭功勋当选,但他明显“越位”了,他知道一定有人不满。

阿保机的铁杆族兄耶律曷鲁提醒他:“遥辇氏一族人才济济,多如繁星,并不是他们无人可任联盟首领,而是大家吸取了过去的教训,要推选一个真正强有力的人。”

“这个人就是你,”耶律曷鲁凝视着阿保机,“当年大家推戴夷离堇涅里,他却扶持迪辇俎里为阻午可汗,传了没有几代人,局势就失控了,部民都疲于奔命。现在大家一致推戴您,真可谓是顺应天时人事,机不可失!”

耶律曷鲁是阿保机的心腹、兄弟和战友,也是阿保机的谋士、重臣和忠臣,从阿保机四处征战到称帝建国的全过程中,耶律曷鲁一直不离左右,他直接帮助阿保机筹划和决策了很多重大事件,阿保机对他也是言听计从。

阿保机受到耶律曷鲁的鼓舞,便下令筑坛架屋,举行再生礼和柴册仪式,宣誓就职成为契丹强有力的新首领,自己号称“天皇帝”,他的妻子述律月理朵被称为“地皇后”。述律月理朵的汉名叫述律平,述律平也是一个厉害角色,她是阿保机的贤内助,既有军事才能,也有忠于自己的部队,她坚决主张阿保机集权称帝,她是一个心狠手辣又能力超群的铁腕人物,她的事迹将在随后专门讲述。

称帝之后,阿保机马上宣布,皇族耶律氏只是作为第十帐来继承遥辇氏九帐,他巧妙地向臣下表白,他虽然“越位”,却不违背传统,而是合理的继承。这种谦逊和低调的表态,也给下台的遥辇氏一种荣誉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消解他们的失落和不满。

阿保机还在族内族外积极利用一切有利因素来支持和巩固他的地位。在族内,对诸如遥辇氏那样的旧贵族势力,他采取安抚政策;对于反对派,他则打击和拉拢双管齐下;对于支持自己的亲信势力,比如像耶律曷鲁那样的铁杆忠臣,他就委以重任,加紧培植,以形成牢固的权力核心。

至于族外,他则采取远交近攻和逐步蚕食的策略,一面征服邻近民族,开疆拓土,掠夺人口和财富;一面与唐末北边割据势力李克用父子、朱温等人灵活交结,互相利用。

是否善用政策和策略,关系到政权的生命,阿保机是一个极具政治头脑的人,他的心思缜密,善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他所用。

历史证明,本次部落联盟会议的决定,是最正确的一个错误:他们确实选对了人,一个可以创造历史的巨人,但是,这个巨人随后就破坏了契丹八部平等议事和民主选举的传统。这就相当于说,他们合力将一块巨石举到了头顶,而那块巨石随即就以泰山压顶之势,重重地砸到他们颤颤巍巍的精神和肉体上。

907年以后,契丹族的发展开始按照阿保机的意志逐渐加速。

平叛定国

此处再次提及刘仁恭。刘仁恭也算是一个“审时度势”之人,当时唐朝将亡,中原逐鹿,他乘乱割据幽燕,拥兵自重,以为战火尚在远方,他可以高枕无忧,于是在幽州的大安山上大兴土木,建造宫殿,广搜民女,聚集道士提炼不死药,供他荒唐长生。不料祸起萧墙,在刘仁恭求长生之时,他的爱妾罗氏却和他的儿子刘守光打得火热,正所谓有其父必有其子。刘仁恭得知后将刘守光暴打五十军棍,从此断绝父子关系。到了天祐四年(907年),朱温派遣大将李思安进攻幽州;刘仁恭在大安山修仙,城中戒备松弛;刘守光闻讯,抢先一步返回幽州,率军出城,击退李思安,随即自称卢龙节度使,又派兵到大安山把刘仁恭活捉并囚禁起来。这个刘守光本来就是个无情无义无法无天的独夫,他夺了父亲的位子,接受了后梁朱温赐给他的燕王封号,却并不满足,过了几年,趁晋王李存勖与后梁朱温打得不可开交之机,他索性在幽州自封为帝,建立燕国。

刘守光暴戾恣睢色胆熏天,幽州涿州一带的汉人不能忍受,不惜背井离乡,纷纷逃入契丹境内。阿保机也看准时机,多次带兵入塞,攻陷城邑,将俘获的汉人带回契丹,并按照唐朝设置州县的行政区划之法,妥善安置。这是阿保机最英明和最高明的地方,后来他占领渤海国后,干脆设置了一个独立王国,让长子去当王。所以有人说,他是“一国两制”的开创者呢!

随着汉人大量涌入,阿保机开始任用汉人担任一些政府官职。例如韩延徽,原来是刘守光的幕僚,奉命出使契丹,一番交谈下来,就被阿保机看上了,韩延徽索性弃暗投明,留在了契丹,在阿保机帐下筹划军机,深得阿保机器重。更重要的是,由于阿保机对于中原文化具有好感和向慕,这就使得在他的周围聚集了一批足智多谋的汉人幕僚。而这些人当中,就有人向阿保机进言:“中国之王,无代立者。”

这是一个关于权力的新理念,它像一道闪电,刺入阿保机的头脑中。

“无代立者”,意味着王拥有了绝对和至高无上的皇权,意味着权力无限。

对于阿保机而言,这绝对是一个醍醐灌顶的新理念。所以,英明的阿保机,迅速接受了这个观点。

从此以后,阿保机更加喜欢用威权制约各部落,甚至不遵守部落联盟每三年一届的选举制度,他不想被人替代。

但是,集权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不会风平浪静地进行。

由于进入五代后纪年方式变乱,接下来的叙述将暂时采用公元纪年,稍后,就可调整为契丹纪年了。

阿保机夫妇试图集权并世袭地位的做法,引起了迭剌部贵族的警觉。率先站出来反对他的,正是他的亲兄弟、堂兄弟们,这就叫做患起肘腋。他们从阿保机即位后的第五年(911年)开始,到他即位后的第七年(913年),三年之间,叛乱了三次,分别发生在公元911年5月、912年7月、913年3月。带头的是阿保机的大弟弟剌葛,帮手则是另外三个弟弟迭剌、寅底石、安端,主谋则是阿保机的一个不省事的叔叔辖底。他曾经参与谋害了释鲁,后来逃到渤海国,阿保机平定叛乱之后,他又从渤海国返回故地。为了笼络辖底和他背后的显赫贵族,阿保机在称帝之后,让辖底担任了于越。辖底当然知道阿保机的用心,他也只是表面买账。就是这些试图当选可汗的贵族们,打着维护契丹传统的旗号,接连发动了三次比较大的叛乱,史称“诸弟之乱”。

第一次和第二次叛乱,都被阿保机夫妇设法平息了,但在处置叛乱头目,也就是亲弟弟们时,阿保机不忍加害。皇后述律平认为他这样做是姑息养奸,是养痈成患,阿保机却不听。

第三次叛乱发生在公元913年3月,剌葛趁阿保机外出之机,让二弟迭剌、四弟安端带兵去攻打路途中的阿保机;又派三弟寅底石攻打留在宫帐中的述律平。阿保机夫妇早有防范,另外,他们身边各有一支只听命于他们个人的近卫军,由能征惯战、忠心耿耿的契丹勇士组成,阿保机的近卫军叫“皮室军”,述律平的近卫军叫“属珊军”。所以,两支叛军分别被阿保机夫妇战斗力强大的近卫军击溃,统率叛军的兄弟们也多被生擒活捉。

叛乱平定后,在处置背叛他的兄弟们时,阿保机又一次犹豫了,屠刀之下,可以斩断手足,可是怎么也斩不断那一脉同宗、袅袅不绝的血缘之情啊!

述律平怕他再次网开一面,释放那些自称是被动卷入叛乱的反复无常的兄弟们,从而在一旁冷冷地提醒阿保机:“夫君应该记得去年仲夏夜的那次羊骨占卜吧?事不过三,莫非你真想第四次平叛?”

述律平的提醒,并没有让阿保机下定诛杀兄弟的决心。他只是处死了于越辖底等人。领头叛乱的剌葛和迭剌,也只是挨了几板子就释放了。而寅底石和安端,则一律免罪,他们纯粹是闹着玩的。

但是述律平并没有就此放过他们,她针对迭剌部反对势力进行了一场大清洗。在那个时代,也谈不到斗争扩大化,常用的手段就是株连。所以,当这场血淋淋的权力斗争落幕时,数以百计的皇亲国戚、迭剌贵族死在了屠刀之下,甚至连阿保机唯一的胞妹余卢者见姑公主夫妇一家也未能免祸。

这次内乱持续了两个多月,重创了契丹社会的国计民生,军队长期作战,导致后勤供给严重不足,前线将士们只好宰杀战马,聊充饥肠。兵荒马乱,契丹境内各族人民备受蹂躏,财产被劫掠,草地被破坏,无数百姓倾家荡产,十室九空,哀鸿遍野。

不管怎么说,腥风血雨的日子暂时结束了,迭剌部在一片死寂中回到了往日的平静。

然而这并不是摆平了契丹八部,因为迭剌部仅仅是其中一部。

阿保机夫妇并没有听到凯歌,相反,真正的风浪正在酝酿之中。

公元915年,这是阿保机即位后的第九年,他已经三次连任联盟首领,其他七个部落的贵族首领,再也不能坐视不管,他们的忍耐都达到极限了。

机会是等来的。在阿保机征讨黄头室韦部返回的路上,七部贵族蜂拥而起,陈兵境上,要阿保机“如约”下台。阿保机环顾前后,只见师老将疲,人人怯战,他思量寡不敌众,于是坦然交出了象征可汗权力的“鼓旗”,自动辞去可汗之职,不再担任联盟首领。不过,阿保机提出一个条件:“我做了九年王,俘获了大量汉人,我想率领本部兵马和百姓,回到我过去从汉人手里夺来的地盘上过日子,和汉人一起经营它,我愿意自成一部。”七部联军本来是准备打仗的,此时见阿保机不战而屈,格外高兴。再说,阿保机的条件也不过分,于是爽快地同意了。

夺回世选权,才是他们此行的目的,他们并不在乎阿保机是不是以退为进。

千军万马踏起的尘土,才能造成历史天空的风云变幻。

望着七部联军如潮水般退去,阿保机的心情非常复杂,有失落,有沉重,还有一丝颤巍巍的庆幸。

阿保机带领所部人马,返回到位于滦河上游的根据地,在汉人谋士的建议下,仿建了一座汉人城市,一边整顿军队,恢复士气,一边开垦屯田,大力发展农业;他还开矿冶铁,又利用滦河的盐泊之利,逐渐垄断了食盐生产。不久,迭剌部的军事实力和人口数,就超过了其他七部,就连被俘获的汉人也能安居乐业,不再成天想着回到故园了。

对于一个战争巨人而言,经济是它的体魄,阿保机的汉人城市逐渐控制和垄断了盐铁生产,其他七部所需盐铁,都要求阿保机提供。

阿保机咸鱼翻身,再次占了其他七部的上风。

当然,阿保机志不在此,他怎么会满足于偏安一隅呢?那也太不像述律平的伟丈夫了。

述律平首先看到了东山再起的一线曙光,她悄悄地向阿保机道出了她的思虑。阿保机听罢,暗暗称奇,马上表示,可以一试。

阿保机立即派人邀请七部酋长,他要开一个“牛酒会”,也就是规模盛大的招待会,理由是什么?“你们大家都吃我生产的盐,为啥不一块来犒劳犒劳我?”

瞧瞧这个由头,多么幽默:你们吃我的盐巴,我请你们来犒劳我,然后我再槌牛酾酒,替你们张罗场面。幽默往往是一种友好的态度,我想七个酋长听了这样的请求,都会情不自禁地笑着说:“回去告诉你们的头领,谢谢他,届时我会欣然前往的。”

欣然前往,必然满眼阳光明媚,马蹄轻疾。

那天是个好日子,宴会厅里真的是槌牛酾酒,丽人相伴,歌舞升平,鼓瑟吹笙,主人阿保机殷勤,客人七部酋长酩酊。七部酋长开怀畅饮,赞扬主人情真意切酒更香,夸奖主人看得开想得远做得好,一切刀兵相见的不愉快,统统烟消云散了。

七部酋长喝得醉醺醺的,渐渐失态,左搂右抱着侑酒的丽人戏谑调笑,宴会气氛终于达到高潮。

就在这时,一直没有露面的述律平突然出现在宴会上。

此刻,她的身份是死神代言人。

随着她一声令下,提前安排好的伏兵便提着钢刀一拥而上,七部酋长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身首两处,掉了脑袋。

这就是述律平导演的契丹版鸿门宴,部落联盟中那些反对阿保机的人,几乎全部死于斯。她为阿保机顺利统一契丹八部,清除了最后的障碍。阿保机从此牢牢掌握住了契丹社会的最高权力。在他即位后第十年(916年)的二月,阿保机在龙化州(今内蒙古昭乌达盟八仙筒一带)正式设坛奠业,最终废除了氏族部落选举制,代之以专制皇权,建元神册,国号契丹,以大圣大2017-02-20 皇帝作为自己的尊号,并称述律月理朵为应天大明地皇后。阿保机后来被称为“辽太祖”。

阿保机正式奠基以后,大封有功之臣,我们前面提到的耶律曷鲁当了于越,阿保机长子耶律倍被立为皇太子。

消灭渤海

上午,丽日将阴影从忽汗城的城头锋利地削到堑壕边上、城墙根下、僻阴之处,被战士踩烂的积雪有些脏污,其间那深深浅浅的血迹看了让人难受。

天显元年(926年)正月十四日上午,受降仪式在忽汗城的城门外举行。

离城门一箭之地,契丹兵严阵以待,队列前头,旌旗飞扬,阿保机骑着白色乌鲁古,述律平骑着青色阿里只,身旁,皇太子、皇次子和各路功勋将领都骑在马上,分左右雁行护持。

寒风阵阵,军旗猎猎,阿保机微笑着环顾左右,发现成功的喜悦写在身边的每个人脸上,可他却像是一个任重道远的人走到了目的地时一样,莫名其妙地感觉到一阵空虚。

阿保机知道,他的使命完成了。

“渤海国”之名来自唐朝“渤海郡王”的封号。“渤海”与“靺鞨”的读音接近,故唐朝以“渤海”相封。

耶律阿保机声称契丹与渤海国有世仇,既然是世仇,那么结仇就必然结得根深蒂固、深远悠久。至于问这种仇隙有多悠久,恐怕就得追溯到渤海国的诞生之初了,甚至包括诞生之因。唐中期,契丹首领李尽忠叛唐,李尽忠把一个欺压兄弟民族的朝廷命官杀了,这是一个很有号召力的举动,于是,东北各少数民族纷纷加入他的队伍。李尽忠用的是李唐皇帝赐给他的汉名,而他一反叛,女皇武则天立即给他改名叫李尽灭了。当时,有一民族叫粟末靺鞨,便趁此乱割据,建立了渤海国。唐朝政府为了分而治之,便顺水推舟,将渤海国册封为少数民族自治政权。实际上,渤海国只是一个笼络在唐朝管辖下的地方州府,始终向唐朝履行藩属应尽的各项义务,与唐朝政府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来往密切。更主要的是渤海国特殊的战略位置,影响和牵制着契丹的扩张和发展。渤海末期,一直受到契丹的威胁,二者互相敌视。

阿保机一生数十年征战,把消灭渤海国和征服西部诸族,当作他人生中的最后两件大事。从天赞三年(924年)六月,到第二年秋季,他连续西征,所向披靡,西北、东北诸族大都被征服,只剩下东边的渤海之地还没有用兵。为了解除契丹南征中原的后顾之忧,避免渤海从侧面构成威胁,阿保机决定东征渤海国。

渤海国的疆域,大体上覆盖了今天的东北大部、朝鲜半岛北部及俄国沿日本海的部分地区,人口三百多万,是当时东北地区的封建强国。

天赞四年(925年)十二月,阿保机在诏书中说:“所谓两事,一事已毕,惟渤海世仇未雪,岂宜安驻?”于是,阿保机带着皇后述律平和皇太子耶律倍,挥兵亲征渤海国。第二年正月,契丹军队攻陷了渤海重镇扶余城(今吉林农安),诛杀了渤海守将,击溃了渤海援军。与此同时,皇太子耶律倍、皇次子大元帅耶律德光等人的部队也相继跟进,包围了渤海都城忽汗城(今黑龙江宁安西南东京城)。

契丹兵临城下,渤海国第十五代君主大諲譔被迫致书阿保机请降。

……好像是寒风在树梢上呜咽。

仔细听,却是风中传来的人的哭声。

阿保机举目望去,只见城门洞里,走出了一身缟素的大諲譔,他手里牵着用草绳拴牢的贡羊,这些都是表示降服的服饰和道具。大諲譔的身后,簇拥着几百名渤海国臣僚,在杂沓的步履声里,混杂着压抑的低泣。

哭声正是从那堆屈膝投降的人里飘来的。

阿保机的表情突然变得冷峻起来,而且流露出一丝冷笑:“君辱臣死,你们为什么不死?为什么不战死?为什么不自杀死节?”

哭是最软弱最无能的表现,最不是人臣所当为,在阿保机心里,忠臣只流血,不流泪。

按照程式,阿保机给大諲譔和他的后妇重新取名,名字十分现成,大諲譔叫乌鲁古,大諲譔的后妇叫阿里只,用坐骑之名给他们命名,就是要羞辱他们。

可以优待,但不存在礼遇,最后,阿保机释放大諲譔他们回城。

正月十九日,契丹将领十三人进入忽汗城收缴武器,竟然遭到渤海士兵袭击,十三人全部被杀,大諲譔也在主战将士的鼓动下决定据城抵抗。大諲譔复叛的做法,激怒了阿保机,他立即派兵强攻,忽汗城几乎是应声而破。阿保机随军入城,大諲譔只好再次到阿保机马前跪地求饶,从人上人沦为阶下囚。

926年,传国十五世、历时二百二十九年的渤海国,终于被耶律阿保机消灭,他为子孙们日后南下解除了后顾之忧。

阿保机的宿命

渤海国投降后,阿保机以契丹皇帝的名义向渤海各郡县发布诏谕,宣布渤海国灭亡。然后他迅速分兵征讨拒降和复叛的渤海残余势力,荡平了渤海全境,得地五千里,兵数十万。

天赞五年(926年)二月,阿保机宣布改元天显,又改渤海国为东丹国,意思是东契丹国,改原渤海国首都忽汗城为天福城,册封皇太子耶律倍为人皇王,代天皇帝主持东丹国事。阿保机在忽汗城亲自主持了献祭仪式,按照契丹传统,先用青牛、白马祭祀了天地,然后实行大赦,并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打开渤海府库用大量的财物犒劳和奖赏从征将士,奚部首领以及回鹘、新罗、吐蕃、党项、室韦、沙陀、乌古等部族中的从征有功者,也都得到了优厚的奖赏。

耶律阿保机对渤海国的征服和改造措施中,最具有政治和历史意义的,是他对新建的东丹国所实行的“一国两制”政策。

雄心已逞,壮志已酬,上天赋予阿保机的使命,随着渤海国的败亡,宣告完成。

东征渤海国,是阿保机的谢幕之旅,这位出生时满室红光的伟人,为他的契丹王国耗尽心血。

七月甲戌日,五十五岁的阿保机死在了返回皇都的路上,地点在扶余城(今吉林农安)。

他的身后,是耶律倍、耶律德光以及皇后述律平三个强势人物,他们都是合格的继承人,但是,通向皇权的高梯上,只能允许一个人攀登。

权杖悬在头顶,人心岂能平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