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重视体育的故事
朱德重视体育的故事
朱德委员长为革命重视体育的故事,是中外闻名的。他打了三四十年的仗,没掉过一次队,没坐过一次担架,没生过一次病……
他的身体为什么这样好呢?这要从头说起。
朱德出生在四川省仪陇县马鞍场琳琅寨一个佃农家庭里。小时候,天气稍一暖和,他便光着脚丫四处跑,春秋放风筝,冬天就爬他家西边的“卧狗山”。除此之外,他还经常到村子附近的树下打秋千、玩跷跷板、到河旁拣鹅卵石、划小船、冲竹筏、钓鱼等。稍大点后,就下地干活。后来,他过继给伯父,开始上学。读书读累了,就到附近散步或到菜园子里帮人家干活,他总是闲不住,一有时间就做各种体育活动,或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儿,从小养成了爱劳动和爱好体育活动的好习惯,这对他的身体无疑起到了良好的锻炼作用。就这样,他从小就练就了一副好体格。但他真正认识到体育的重要性,是受了这样两件事的教育。
第一件事:有一次,他到仪陇县城南盐井去参观,那里的几千名盐工全都贫病交加。在贫困中承受繁重的体力劳动,已经使他们感到力不从心了,可他们现在许多人又都患了疟疾、黄疸病、肺病,全身泛黄,体质虚弱,骨瘦如柴。特别使他感到难受的,是他看到了一个幼年曾和他一起玩过的伙伴儿,如今在这儿已被肺病折磨得不成样子,他看到这种情景后,心里很不是个滋味。
第二件事:接二连三的死亡。他早期的老师、革命领导人和朋友蔡锷,由于身体患上了疾病,仅仅34岁便离开了人世。几乎与此同时,另一个革命领导人黄兴,也是年轻轻地就身染肺病逝世了。接着,是他少年时代的学友吴绍伯、年轻的妻子和战友先后病故……
这些人,个个年轻有为,正当他们为革命作贡献的黄金年龄,就被病魔夺走了生命,朱德看到和想到这些,他在悲痛之中不得不考虑一个严肃的问题:帝国主义为什么老是欺侮我们?除了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原因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中国人民的体质不行,他想,要想革命,要想救国,光有决心还不行,还必须有一个好身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呀!
后来,朱德考取了高等师范学校。学校设有多种专业,允许学生自己选学。朱德一不选工,二不选文,偏偏选学了体育专修科。他认为,体育可以增进人民的体质,可以使民族强盛,以增强抵御外寇侵略的能力。
1907年,朱德从成都高等师范学校体育科毕业后回到家乡,他和同学秦昆等人创办了新式学校,朱德亲自担任体育课教学。但当时的封建教育根本不搞体育教学,许多人认为搞体育活动是件不体面的事情,一些保守派攻击朱德上体育课是一门猥亵的课程,骂他们是“假洋鬼子”,说“体育课是叫孩子们脱光衣服,让他们出丑”。朱德认为,一个民族的强盛需要强健的体魄,讲习体育是件新事物,应该用事实回击保守派的攻击。于是他邀请学生家长观看体育课,向他们讲述上体育课的好处,让家长们了解上体育课的意义,得到家长们的支持和赞许。从此,朱德讲授体育的劲头就更足了,学生也由原来的12人增加到70多人。
朱德不但认真教体育课,还教学生们学武术、拳、棒等。学生们上了体育课以后,强了身体,学到了简单对打的本领,尝到了甜头,上体育课的热情也越来越高了,同学们都非常喜欢朱德上的体育课。
朱德不仅重视体育教学,广泛向人们宣传开展体育运动的好处,而且他本人也非常重视锻炼身体。他从体育可以强健体魄、免遭国破家亡和振兴国威的高度来认识体育。以后,朱德到了云南讲武堂,每天至少进行两个多小时的体育锻炼。在长征途中,他也不忘锻炼身体。在他的发起下,红军在甘孜炉霍休整时,还修建了简易运动场,举行过运动会。在延安时,朱德还担任了延安新体育学会的名誉会长,经常和延安军民、抗大师生们一起打球、爬山。也是红军时期的一天,朱老总来到球场和大家一起打球,他发现球场上有的队员十分拘束,便慈祥地对大家说:“同志们,我们都是自己人,为什么要分成两个球队争相抢球呢?这好比我们演习一样,假设一边是红军,一边是白军,不争抢就赢不了。你们让我一个一个地把球装进去,那你们太吃亏了。打仗、工作我是司令,打球时,裁判才是球场司令,我只是一个球员。我得球后,你们不争抢,也显不出我的本领,提高不了技术。你们说是不是呀?”大家回答:“是!”于是,朱老总和大家满场跑开了。球赛结束后,朱老总还和大家一一握手,说:“谢谢你们”。1942年9月1日,他还倡导和发起了在延安举行的第一次体育运动大会,并亲自担任会长,亲自致开幕词,亲自发奖,亲自写社论。
朱德委员长重视体育,坚持体育锻炼,直到80多岁仍身强力壮,精力充沛地为人民工作,终年90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