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炳简介资料_阿炳生平介绍
阿炳幼年出家做道士,青年时当过吹鼓手,中年时害眼疾无钱医治而失明,从此流落街头,靠卖艺糊口。阿炳在黑暗和贫困中挣扎了几十年,尝尽了人世间的辛酸。他在饥寒交迫中度日,但却人穷志不穷,一曲哀怨凄切的《二泉映月》,阿炳征服了世人。曾有描述阿炳的生活和他的成就说“朝霞相伴夕阳斜,胡琴盲杖乞天涯。一曲二泉映明月,谁人不晓艺术家。”
朝霞相伴夕阳斜
1893年8月17日下午,阿炳出生在无锡雷尊殿旁的道馆。阿炳的父亲华清和当时是无锡城中三清殿道观雷尊殿的当家道士,虽然是当家道士,其实却没有多大的权力,生活依旧贫困。阿炳的出生给这个沉闷的道馆带来了很多乐趣。
阿炳的童年是不幸的,4岁的时候,母亲就因为疾病去世了,阿炳由同族的婶母抚养长大。华清和是一位道士,这位道士在道经上的造诣不高,却在道教音乐上颇有成就,是当地道教音乐界公认的杰出的道教音乐家。
阿炳从童年起就同他父亲华清和学习音乐。在父亲的教导下,阿炳渐渐地对道教这些音乐感兴趣,可以说,阿炳最初最主要的音乐修养就是这些道家音乐,而且还是家传。道家音乐,大部分都是不关宗教在民间流传的音乐,其中甚至有很多是一点也没有变化的民歌曲调。这些音乐大多涉及“生、老、病、死”等话题,不知怎的在民间没落了,渐渐演变成了道教歌曲。
在父亲的影响下,阿炳奠下了自己最初的音乐基础。阿炳8岁的时候,被父亲带到道馆雷尊殿当了一名小道士。阿炳极富音乐天赋,非常聪颖,在音乐中往往能够举一反三,所以华清和把阿炳送到了私塾去学习,华清和固执地认为阿炳的才华要远远地超越他,应该能够有一番作为。www.guayunfan.com
阿炳私塾读了3年书,后来跟父学习鼓、笛、二胡、琵琶等乐器。在私塾和父亲的教导下,阿炳变成了一个知书达理、能够演奏多种乐器的音乐才子,在道观和当时的无锡街面颇有些名气。
阿炳12岁时就跟着父亲常参加拜忏、诵经、奏乐等活动。后来,他自己也能够独当一面。阿炳在追求音乐的过程中,刻苦钻研,精益求精,并在道教音乐中“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并广泛吸收民间音乐中的优秀曲调。
阿炳18岁时,就已经被当时的无锡道教音乐界誉为演奏能手。
25岁时,华清和因病去世,阿炳继承父业成了雷尊殿的当家道士。年纪轻轻的就成为当家道士,阿炳的身边出现了许多不学无术、阿谀献媚的人,在他们的影响下,阿炳也开始染上了很多恶习。在出入三教九流各种场合中,阿炳也慢慢地染上了很多疾病。
在阿炳34岁那年,不幸降临到了他的头上——双目先后失明。阿炳的生活开始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胡琴盲杖乞天涯
双目失明的阿炳渐渐失去了与上层社会人士的交往。在阿炳双目失明后,这些所谓的上层人士也渐渐失去了听阿炳演唱的兴趣,从此,阿炳也就断了收入的主要来源,生活一度拮据。
为谋生计,阿炳身背二胡,走上街头,戴着他那副经年不换的墨镜,扶着拐杖走上了街头,开始了上街卖艺,乞讨为生的生活。阿炳从此出现在中国普通百姓里命运最悲惨的那一类人的行列。乞丐常年不变的身份标志是,破衣烂鞋和一只等待施舍的缺角的碗,一只瘦骨嶙峋的手,对阿炳来说,则是多了一副墨镜。
由当初的“小天才”沦落到2017-02-18 的上街乞讨,阿炳的心态变化不能谓之不大。阿炳长大后的性格多了一份比常人更为坚韧的隐忍,经历如此巨大的反差,内心深处对人性的怀疑,这与少年时天真开朗的他恰成对比。阿炳是经历过天堂与地狱的人,所以他的见解在某些方面还是很深刻的。他把自己的这种见解,自己对生命或人世的见解都凝注在胡琴和琵琶的弦上,所以他的歌声比常人多了份韵味。
阿炳40岁时,与同村的寡妇董翠娣同居了,这个同样不幸的女子在此后的十余年里一直陪伴在阿炳的身边,为阿炳黑暗的世界带去了一丝光亮。阿炳那时每天下午在崇安寺那边演唱。
他是瞎子,是乞丐,但他更是一个音乐人。音乐家特有的清高使阿炳不同于其他乞讨的人,每次出门前在妻子董翠娣的帮助下,阿炳总是尽可能穿上家中仅有干净体面的衣服,虽然很多衣服经过缝缝补补已经变得破旧不堪,但董翠娣仍然把它们洗得很干净。阿炳毕竟是不同于别的乞丐,他是艺人,而且是无锡城里最优秀的艺人之一。那时很多人都亲切地叫他“瞎子阿炳”,后来阿炳干脆就用它做了自己的艺名。谁也没有想到这艺名有一天能够轰动国际乐坛。
经历了坎坷的命运,阿炳对世事多了一份坦然。与别的艺人不同的是,阿炳敢于切中时弊,抨击社会黑暗,用老百姓喜欢的方式来表述。1932年“一·二八”事变发生后,阿炳根据在巷间听来的十九路军的故事,改编成《十九路军在上海英勇抗击敌寇》的新闻来唱给围观的群众听,情到深处,阿炳竟用二胡演奏《义勇军进行曲》,这在当时是为国民党反动派所不许的。
在抵制日货的运动中,阿炳身先士卒,即使他生活艰难,当时日货相对于国货来说能为他节省一些,但他坚持支持国货,并把所有的钱都用来买国货。他用富有激情的声音和颇具感染的话语来激发群众的爱国热情,阿炳面对权贵不谄不媚的表现,赢得了无锡市民的喜爱。
为了生存,阿炳很多个晚上都在走街串巷,手操二胡,边走边拉,他的二胡声音里夹杂着一丝丝命运多舛的悲剧味道,在寂静的夜晚听来,颇为动人。
在这样的日子中,岁月随着胡琴的声音慢慢地消逝掉了。
一曲《二泉映月》
不久后,日军侵占无锡后,老百姓大举逃难,阿炳和董翠娣也一同到双方老家避难。这段时间,阿炳创作了蜚声国际乐坛的《二泉映月》。《二泉映月》的声音如泣如诉,凄切哀怨,听者常常会无声地流下眼泪。
后来,贺绿汀曾说:“《二泉映月》这个风雅的名字,其实与他的音乐是矛盾的。与其说音乐描写了二泉映月的风景,不如说是深刻地抒发了瞎子阿炳自己的痛苦身世。”
陆墟是阿炳屈指可数的几个朋友之一。他曾这样向世人描述过阿炳在无锡二泉拉《二泉映月》时的场景:“大雪像鹅毛似的飘下来,对门的公园被碎石乱玉堆得面目全非。凄凉哀怨的二胡声,从街头传来……只见一个蓬头垢面的老媪用一根小竹竿牵着一个瞎子在公园路上从东向西而来,在惨淡的灯光下,我依稀认得就是阿炳夫妇俩。阿炳用右胁夹着小竹竿,背上背着一把琵琶,二胡挂在左肩,咿咿呜呜地拉着,在淅淅沥沥的飞雪中,发出凄厉欲绝的袅袅之音。”
民国28年,阿炳重返无锡城,重操旧业。那段时间,尤其是晚上的闲暇时间,阿炳坐在无锡的二泉旁边,手握着自己家传的那把红木胡琴,拉着和自己命运一样曲折多舛的曲目《二泉映月》。如泣如诉的胡琴在寂静的夜里听来格外动人,阿炳很喜欢这个曲目,拉着这个曲目,他常常会想到自己的一生。
后来,阿炳仍在不断地修改这个曲目,对乐思、节奏加以润色,他把自己的遭遇和痛苦凝注在这首歌曲里面,使这首曲目听起来更为婉转动人。
1949年4月23日,无锡解放,阿炳也算迎来了新生。阿炳可以在酒楼里拉着自己的曲目,再也不用担心遭到反动派的殴打。阿炳的名字和《二泉映月》迅速地向全国传播。
第二年的暑假,中央音乐学院师生为了发掘和挖掘民间音乐,更好地保护民间音乐,避免民间音乐的流失,杨荫浏等人专程到无锡找到了阿炳,并专门为他录制《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三首二胡曲和《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三首琵琶曲,那时的阿炳身体已患病多年,手上的力道不够,所以当时录得并不是很完美。
1950年深秋,在中央音乐学院的帮助下,阿炳参加了当时在无锡举办的音乐会,音乐会上阿炳由人搀扶着走向了舞台,拉动了他手中的红木胡琴,也拉响了《二泉映月》的曲目,博得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
谁人不晓艺术家
阿炳在无锡二泉边,一年一年持续地拉着他那令世人震惊的如同杜鹃泣血般的乐曲。他全身心都在这胡琴声上,他把自己对生命的希望和对生活的渴望全都凝注在胡琴上。他用这些如泣如诉的琴音换来他每日的饭食,也为他的精神带来了光亮。
他是真正的强者,从未屈服于自己的命运,即使在三餐不继,被迫逃亡的日子里。他属于人类中真正经历了苦难也真正看透了苦难的人。这是思想上的一次痛苦的涅槃,当他经过如火般的焚烧后,阿炳获得了重生。当他行走在那些命运加给他的痛苦中,他承受住了。这痛苦在他心里慢慢地凝聚成一股力量,使他的思想终于达到了常人难以超越的境界。在思想获得升华后,这些苦难都化作他指尖的一根弦,渐渐地被阿炳谱写为一首清澈的直抵人心的歌声。从这些歌声里,阿炳回到最初的快乐。那一刻他明白了自己在世间存在的价值。
所以,在1950年12月4日,阿炳即将离世期间,他做出了一个胜利的手势。是的,那一刻,他获得了永生,他赢得了时间,赢过了生命。
日本指挥家小泽征尔在第一次听到《二泉映月》这首乐曲时就感动得流出泪来。他告诉身边的人:“像这样的乐曲应该跪下来听。”
1959年国庆10周年时,中国对外文化协会将《二泉映月》当做民间音乐的代表送给国际友人。从那以后,这首歌曲在国外开始广泛传唱,蜚声国际乐坛。后来,此曲在美国被灌成唱片,并且在美国流行的中国音乐中名列前茅。
后来,《二泉明月》又被称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作品奖”。
当《二泉映月》在世界各地一遍遍响起的时候,人们眼中浮现的总是对艺术忠诚的阿炳形象:“傍晚,夕烟西下,阿炳坐在藤椅上,戴着墨镜,用洗得很干净的手来拉动胡琴,如杜鹃啼血般的声音就慢慢地传过来,如泣如诉,凄切哀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