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顶南墙的“明”字之谜
朱元璋陵墓疑点多
在明朝的16个皇帝中,除去建文帝和明代宗无陵墓外(代宗原建寿陵被毁),有13座陵墓建在北京昌平燕山脚下,即著名的十三陵。只有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陵墓建在金陵(今南京),这就是广为人知的明孝陵。明孝陵
明孝陵坐落在南京市东郊钟山南麓的独龙阜。它以钟山为屏,钟山又有东、中、西三峰(中峰为主峰),合于“华盖三台,尊极帝位”的传统说法。独龙阜的东西分别是龙山和虎山,向南偏西为前湖,北部有位于钟山主峰之下的玩珠峰,这种并不多见的自然地形,分别象征着古老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象,真可谓巧夺天工。在孝陵的正前方,有梅花山作为“前案”,再远处有天印山,似呈俯伏朝拜之状,象征“远朝”而来的“贡臣”。在陵宫东、南两面,有由东北向西南源源流淌的“冠带水”,以保王气聚而不散。审气脉,别生气,分阴阳,明孝陵可谓一块绝佳的风水宝地。
更让人称奇的是,明孝陵同其他皇陵一样,陵宫平面十分规整,中轴对称,气势恢宏,然而它的神道蜿蜒曲折,一改历代帝王陵墓平铺直叙的庸常格局,显示出不拘成式、依山抱水、顺乎自然的理念。陵寝位于京城城墙和外廓之间,成为大明都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设计中大胆突破了唐宋帝陵为上下宫的传统模式,实行了“前朝后寝”和阳间三进院落制度,既突出了皇权观念,又合于儒家的礼制秩序,同时又给这些地理地形特征赋予了很深的传统文化内涵。明孝陵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帝陵制度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是中国帝陵发展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据史料记载,明孝陵自洪武九年(1376年)筹建,十三年正式选定陵址,十四年开始动工修建,征用10万民夫和数不清的能工巧匠。工程进行不到一年,也就是洪武十五年(1382)八月,马皇后病死,即葬于此。因其谥号孝慈,九月,朱元璋便“命所葬山陵为孝陵”。也有人认为,朱元璋定其阴宅为“孝陵”,主要是“以孝治天下”之意。洪武三十一年(1398)闰五月,朱元璋驾崩,与马皇后合葬一处。永乐三年(1405),明成祖朱棣为他父亲在此建立“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至此,明孝陵的所有工程才算告竣,历时长达25年之久。
一代英主朱元璋和他的大脚马皇后,还有那些殉葬的嫔妃宫女,在这座皇陵内已静静地躺了600多年,外面的世界发生了多少沧桑变故,他们永远也不知道了。同时,朱元璋还不知道的是,他所长眠的这座陵墓,还留下了几大谜团,后人为此各抒己见,有些至今还在争论不休。
明孝陵疑冢
孝陵不论是在规模、气势,还是在布局设计等方面,在明代诸陵中皆居其首。朱元璋死后落葬何处,按说这不是什么问题。然而在南京一带,流传着好几种说法:一说朱元璋认为自己一生杀人过多,死后怕遭仇家侮辱,也怕有人盗墓,便在南京13个城门同时出殡,至今也不知他究竟葬在哪里。二说朱元璋临终秘嘱,把自己葬在朝天宫的三清殿下,埋入明孝陵的只是一口空棺材。三说明成祖迁都北京的第二年,也把乃父的灵柩移至北京,葬在万寿山下。这些传说虽然不见史书,可是在民间颇有市场,而且还编排出相关故事,说得头头是道。由于孝陵在文献上没有更详细的记载,也没有留下有关的工程档案资料,对于这些已历很久的传说,不能不抱谨慎的态度,对此要做全面分析。
第一,朱元璋不会舍弃孝陵这一风水佳壤。
明代风水术盛行,朱元璋很迷信这套东西。传说他的祖父葬在泗洲(治所在今江苏盱眙县西北淮水西岸)杨家墩。据说当初朱元璋祖父为自己在这里选墓地时,一个老道士说,“若葬此,出天子”,便在墩上插了一根枯柳枝。想不到朱元璋祖父随手把它拔掉了,老道士说这下子泄了气,只能是他的孙子做天子了。后来朱元璋果然荣登大宝,遂对风水术深信不疑。他之所以定都南京,就是被龙蟠虎踞的王气风水所吸引。他在选择陵址时,命刘基、徐达、汤和各寻吉地,再把他们集合起来秘写展示,朱元璋一看,三人选的都是钟山独龙阜。
这可能只是传说。然而可以肯定的是,为了选择陵址朱元璋的确费了很大气力。北宋王洙等人撰写的《地理新术》,是专讲风水术之书,对阴宅的选择这样写道:“白虎缘山,青龙入泉,朱雀鼓翼,真武登天,大吉。”朱。元璋及其谋士们看中的独龙阜,恰好符合“真武登天”的所有条件,可是这里有一座建于南朝时期的蒋山寺和宝塔,是梁武帝和永定公主为纪念神僧宝志而建的。朱元璋为了侵占这块宝地,施舍了建太庙的材料,动用了5万名禁军,把蒋山寺和宝塔搬迁到紫霞洞南面。就在新寺快完工的时候,一个有名的风水先生又说寺址不利于皇陵,朱元璋只好忍气吞声再将寺、塔迁至今中山陵以东,朱元璋将其改为“灵谷寺”。
只迁了蒋山寺和宝塔还不行,在梅花山还有六朝陵墓群。据文献记载,三国时吴大帝孙权和夫人步氏就葬在这里,宣明太子孙登的墓也在附近。不把他们的坟墓迁走,显然于礼制不合,主持工程的中军都督府佥事术新,奉命辽走了几处坟墓。朱元璋特意留下了孙权之墓,他说:“孙权也”是一条好汉,留他给我守门吧。”
明孝陵道旁的石像显而易见,朱元璋的这些做法都是要争这块风水宝地,绝不是为了只设一处疑冢。明成祖在“神功圣德碑”中说得明白:“天作钟山,永奠玄宫。世万世亿,福禄攸同。”选择这种风水佳壤,就是为了“保我子孙,为王为君”,朱元璋能轻易葬在别的地方吗?明崇祯朝礼部侍郎蒋德在《察堪皇陵记》里也说:“中国有三大干龙,中干旺气在中都,结为凤(阳)、泗(州)祖陵;南干旺气在南京,结为中山孝陵;北干旺气在北京,结为天寿山诸陵。这三大干龙本朝独会其全,真是帝王万世灵长之福。”朱元璋及其谋士们看中这块地方,且不惜任何代价一定据为己有,就是为了保佑他的子孙万代永为帝王。朱元璋难道不知晓其中的利害关系,会悄悄埋葬在别的地方吗?再说受其福荫的众多儿孙,还有那些主政大臣,能看着朱元璋干这种傻事吗?当然,风水之事,在今天看来只是笑谈,但在封建社会却被认为是关系自身祸福和子孙命运的大事,只要选定了吉地佳壤,一般是不会轻易变更的。
第二,朱元璋没有必要再搞“疑冢”。
可以想见,作为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去世后的治丧是隆重的。是不是13个城门同时出殡,不见权威史料记载,但《明史·礼志》之“山陵”条下,有明太祖驾崩后的有关记载:“(洪武)三十一年,太祖崩。礼部定议,京官闻丧次日,素服、乌纱帽、黑角带,赴内府听遗诏。于本署斋宿,朝晡诣几筵哭,越三日成服,朝晡哭临,至葬乃止。自成服日始,二十七日除。……孝陵设神宫监并孝陵卫及祠祭署。”从这段记载看,朱元璋治丧的规格完全符合帝王驾崩后的礼仪,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如果真是13个城门同时出殡,史书当有记载。史书不载,当时的职官札记、笔记或轶闻野史等也会有所述录,可是这方面的材料至今难寻,怀疑只是传说而已。
朱元璋一生南征北战,直接或间接杀人甚多,尤其是他到了晚年,制造了一系列血腥大案,动辄杀人愈万,犯了镇压扩大化的错误,与数不清的人结怨。然而即使有这么多人与其结怨,朱元璋也无必要再搞“疑冢”(假坟)。且不说孝陵构建复杂,结构坚固,棺椁落座于深深的地下,要盗掘此陵谈何容易?就算是盗墓人完全有能力打开朱元璋的地宫,又岂能轻松办到?当时守护孝陵的军士多达5000余人,日夜巡逻在陵墓内外,负责看护孝陵的一草一木,神烈山以东的“孝陵卫”,就是守陵将士的驻地,与陵园共同组成一个特殊禁区,常人不准涉足此地。陵园内植有10万株青松,还有1000多头颈挂银牌的长生鹿在陵园内出没,大睁着特别警惕的眼睛,一有动静即穿林渡水,引发阵阵旋风,带来串串震撼,不用说盗墓,想靠近陵园都很困难。再说,真要13个城门出殡,理应有13处陵墓,除孝陵之外,朱元璋的“疑冢”在什么地方,谁又能说得清楚?还有,要搞这么多“疑冢”,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浪费很多钱财,以朱元璋俭约的性格,也不允许做此无益之举。更何况他的江山是正大光明打出来的,生居皇宫,死眠孝陵,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去设什么“疑冢”。果真设“疑冢”,朱元璋就有可能孤守一坟,甚至连其后代也不知他埋进哪座“疑冢”,形同无主野坟,无论如何朱元璋也不会去干这种蠢事。
第三,朱元璋不会遗弃孝陵而栖身朝天宫。
传说这位开国皇帝自知江山得来不易,生前眷恋皇位,死后也不愿离开皇城,选择了朝天宫作为永久栖身之地。朝天宫为南京市著名道观,为五代时吴国国君杨溥所建。原名“紫极宫”,后又改为“祥符宫”、“天庆观”、“玄妙观”、“永寿宫”等。因其位置很好,朱元璋命人在洪武十七年(1384)拆掉重建,始改名为“朝天宫”,成为当时举行朝贺演习礼仪的场所。朱元璋十分喜欢朝天宫内的三清殿,临终前嘱人一定要葬在殿下面。
这种传说也属无垠游谈,看一看明孝陵的规模和布局就很难相信这种传说了。明孝陵红墙长达45里,纵深5里,陵园内享殿耸立,楼阁巍峨,入口处在卫岗东坡的“下马坊”,由此向西行一里半,是孝陵的大门,名曰“大金门”。过此门便是四方城,这里本是一座碑亭,矗立着明成祖为其父歌功颂德的“圣德碑”。出碑亭,过石桥,进入平坦开阔的孝陵“神道”(墓道),两侧依次排列着石像12对,由南往北计有石狮、石骆驼、石麒麟、石象、石马等,体形高大,相对而峙,每只约需80吨重的整块石料才能雕成。神道尽头是棂星门,也置有大型石雕。过棂星门,经梅花山北麓,再过御河桥,即是孝陵主体部分建筑。陵寝建筑有文武方门、中门、孝陵殿、方城、明楼、宝顶等。方城是孝陵中最大建筑,东西长23丈,南北宽9丈余,高约5丈,高大雄伟,坚固无比。方城正中为圆拱形的南北向斜坡隧道,有54级台阶,出隧道即面对宝顶南墙。宝顶后圆形土丘即有名的独龙阜,为孝陵地宫所在,是整个陵园的“心脏”。登明楼,放眼南望,方山形如一珠,东西各有一山,活似两条巨龙,构成天下罕见的“二龙戏珠”奇景。朱元璋独霸钟山之阳。在山之阴,则是中山王徐达、开平王常遇春、岐阳王李文忠等10几座功臣墓,拱卫着这位开国皇帝。前面已经说过,朱元璋精心选择了这块风水佳壤,为此迁寺、移塔、掘坟,前后经营20多年,花费人力、物力、钱财无算,他怎会轻易抛开这么气派的皇陵,而屈就于朝天宫的三清殿下呢?众所周知,明太祖少小曾做僧人,而朝天宫是著名的道观,他在登基之后又热心提倡佛教,怎会弃佛就道而长眠在三清殿呢?再说,朱元璋与马氏属于患难夫妻,终生厮守相爱,大富大贵之后仍然相敬如宾,朱元璋怎会轻易丢下亲爱的皇后而栖身别处?清代学者甘熙在《白下琐言》中驳斥明太祖葬于朝天宫,而孝陵只有马皇后的胡言时就说:“相度地势,起造山陵,动帑数百万,经画十数年,岂第(只)为马后而计?”这一看法很有见地。
此外,关于永乐帝朱棣迁都北京时,将朱元璋灵柩移至北京万寿山的传说,也属无稽之谈。第一,南京乃龙兴之地,孝陵是朱元璋亲自选定,且花了很大代价才建成的,他和马皇后已经入土为安,朱棣没有必要再惊动长眠中的父母。第二,朱元璋的灵柩如迁北京,势必重建新的皇陵,且规模气势要超过朱棣的长陵,事实上万寿山没有朱元璋的陵墓。第三,前面说过,永乐三年明成祖为乃父立了“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此碑通高8.78米,碑额碑身高6.7米,龟2.08米,碑文长达2700多字,是南京地区最大古碑,无论立碑或移灵都不会是临时动议,如果朱棣打算将乃父灵柩迁到北京,他不会费力劳神再立此碑。
朱元璋究竟落葬何处?看起来非明孝陵莫属。也就是说,这位垂之不朽的开国之君既不会葬于疑冢,也没有栖身朝天宫的三清殿下,更没有移灵于北京的万寿山。传说终归是传说,没有事实根据。
朱元璋陵寝位置之谜
回答了朱元璋落葬在孝陵后,他的陵寝在陵园中的哪个位置又引起了人们的争论。因为有关专家经过研究发现,明孝陵在当初设计时很讲究“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思想,其布局与天象有关,整体呈北斗七星形状。最突出的是,明孝陵神道不像其他帝王陵那样笔直,拐来拐去,很有学问。从地形上看,神道的弯曲是因为绕过梅花山所致,实则是暗合北斗,“取象于天”,这是明孝陵设计中的神来之笔。也有人认为,这只是人们仰观天象所看到的北斗七星形状,实际上明孝陵的布局应是北斗七星投影到地上的图形,即陵园中的下马坊、大金门、碑亭、外御河桥、望柱、棂星门、金水桥这7处突出的建筑物。而在金水桥以北的全部建筑,如寝宫、享殿、宝顶等均不在“北斗”之列。
这样一来问题就复杂了,既然朱元璋的寝宫、享殿、宝顶等均不在“北斗”之列,这位开国皇帝真正的陵寝应该在何处?是不是孝陵内还有一处寝宫和宝顶呢?有的专家学者认为,朱元璋称雄一世,气魄非凡,他决不愿意葬在地点处于相对次要位置的“第七星”宝顶下面,只有在北极星这一位置,才能充分体现其至高无上的帝王地位。那么,这颗“北极星”相应的地下投影在哪里呢?应从棂星门向金水桥作连线并延长至两者间距的5倍处,才是朱元璋的真正陵寝所在地。
也有人认为,朱元璋的陵寝处就在宝顶下,属于北斗七星范围内,这是符合其生前愿望的。当朱元璋未贵时,曾写过一首气魄很大的诗:“天为帐幕地为毯,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间不敢伸长腿,恐把山河一脚穿。”从中明显看出他对天象的崇拜,因而在其身后事上,也会追求一种“魂归北斗”的超凡境界,朱元璋的真正陵寝处,绝不会跑出孝陵内“北斗七星”的范围。
这两种说法也仅是推测,难以得到令人信服的答案。查明朱元璋陵寝的准确位置,并非仅仅解开这一个谜团,在史学、建筑和文化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有关专家认为,利用现代探查技术,完全有可能解决这个历来有争论的问题。南京的考古人员利用磁测(GMP)技术,在经过选择的核心区方圆2万多平方米的区域内,再细分了上万个一米见方的方格点,通过磁测仪取得地下一万多个反馈数据,再经过精密的技术处理,终于有了科学的结论:朱元璋真正的陵寝处就在玩珠峰地下数十米处,也就是宝顶下面。其地宫规模宏大,构建复杂,仅甬道部分就超过了120多米。至此可以肯定地说:朱元璋的真正落葬处已经真相大白,从前的种种传说不辩自明,有关的争论也可以到此了结了。磁测的结论准不准呢?有人信,有人疑,只有等候将来发掘的结果来证实。
宝顶南墙的“明”字之谜
孝陵的宝顶南墙粗粗一看并无特别之处,墙用大条石垒筑而成,共13层,正中横刻“此山明太祖之墓”7个楷书大字。如果仔细一看就会发现,此处的“明”字并非由“日”、“月”两字组成,而是写成“目月”。在这种地方写字,容不得半点差错,为何把“明”字写走样了?显然这不是用“差错”、“疏忽”之类的原因能解释的。那么,这个“目月”字是不是古体字呢?查“明”之古体字也不这么写。这就有必要追根溯源说一说了。
明,《易·系辞下》解释为:“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由此来看,“明”字应由“日”、“月”组成。朱元璋的国号为什么相中“明”字?一般认为元末农民组织起义时,曾宣称“明王出世”,即“弥勒佛下生”(弥勒佛即未来佛)。朱元璋曾建黄旗“山河奄有中华地,日月重开大宋天”。日月即“明”。《明史·太祖二》载:“洪武元年春正月乙亥,祀天地于南郊,即皇帝位,定有天下之号曰明。”遍查明代官府文书、碑刻题字、书籍文簿、信函手札等,凡涉及明朝的“明”字均不作“目月”。
那么,“目月”字用在明朝国号上始于何时呢?至少在《康熙字典》颁行之前没有使用过这个字。比如,康熙四十七年(1708)七月十五日,时任通政使的曹寅在给康熙皇帝的《再奏洪武陵冢塌陷折》中说:“洪武冢陷下深广十余丈,扬州、镇江各处传闻略同。有疑看守不谨,盗发岁久致陷者,有说明朝气数已尽天陷者,有疑前明初起工程不坚者。小人之谈,纷纷不一……”这个奏折提到孝陵塌陷的严重情况,其中提到“明朝”、“前明”时,均系正常写法,“明”字不作“目月”写。
可是到了康熙五十五年(1716),《康熙字典》成书,首次出现了这个“目月”字。凡提到明朝国号,按照避讳,“明”字作添笔处理。这年闰三月十九日,在翰林院学士陈邦彦奉束写的《御制康熙字典序》里,有“目月则洪武正韵”、“汉晋唐宋元目月以来”等句,其中凡涉明朝,“目月”字皆作“明”写法。
值得一提的是,康熙皇帝本人对明孝陵倒没有什么避讳,他6次南巡,5次亲谒孝陵。他没有按照清代祭陵礼仪,行二跪八拜之礼,而是同祭禹陵一样,“行三跪九拜礼”。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他第三次拜谒明孝陵时,还题写了“治隆唐宋”御碑,赞扬朱元璋的政绩超过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赵匡胤。当时的“江宁织造内务府三品郎中加五级曹寅”监刻了御碑,其后又加立了两块卧碑,记载了康熙皇帝两次谒陵的盛况。在“治隆唐宋”碑的两侧,还有乾隆皇帝题写的诗碑,可是在写到“明太祖”的“明”字时,仍照习惯写法,没有写成“目月”字,可见他也没有避讳。
以上情况,看出了“明”字改写的大体时间。可以推知,改写“明”字,是在整修孝陵时才有的。明孝陵在清初时期已受到严重毁坏,这不仅在曹寅的奏折中写得很清楚,戏曲作家孔尚任的笔下也描绘得很明白。就在康熙第三次拜谒明孝陵的那一年,孔尚任写成了名作《桃花扇》,在《驻马听》中他这样写孝陵:“野火频烧,护墓长楸多半焦。山羊群跑,守陵阿监几时逃?鸽翎蝠粪满堂抛,枯枝败叶当阶罩,谁祭扫?牧儿打碎龙碑帽!”江山易代后的明孝陵已经荒芜破败到了让人哀痛的地步。面对旧江山“宫墙断缺迷青琐”的既成事实,清廷采取了“斜阳衰草系情多”的明智态度,对遭到严重损坏的明孝陵进行了修缮,其时间当在《康熙字典》颁行之后。填补了下陷之处,整修了部分建筑,“此山目月太祖之墓”7个楷体大字,就是在修理宝城南墙后增刻的。康熙皇帝承认朱元璋治国超过唐宗宋祖,但他和他的属下不承认已灭亡的明朝“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这样循环往复,所以把“明”字中的“日、月”,改为“目、月”。明王朝并没有周而复始,但清王朝照样垮台了。
历尽沧桑的明孝陵是一份厚重和宝贵的历史遗产,需要好好加以考证和研究。在它的身上还有一些未解之谜,比如:明孝陵地面上的主要建筑物(如配殿、明楼等)是何时、何人毁坏的?陵寝处下陷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明孝陵是否有盗墓者光顾过?等等。人们期待着这些谜团能够一一破解,以对这座古陵墓有更加全面、准确、透彻的了解和认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