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华佗的简介_关于华佗的资料
《三国演义》里有个尽人皆知的故事:关羽与曹仁作战,被曹军一箭射下马来,箭伤不愈,众人正在着急之时,一人“方巾阔服,臂挽青囊”,来给关羽疗伤。此人取尖刀在手,割开皮肉,刮尽其毒,敷上药,以线缝之,关羽说:“此臂伸舒如故,并无痛矣。先生真神医也!”
这神医不是别人,就是东汉末年的医学家华佗。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毫县)人。大约生于东汉冲帝永熹年间(公元145年)。他从小聪明好学,遍读儒家经书。但他的少年时代,正是东汉末年外戚和宦官专政时期,他目睹了政权的腐朽,再加上东汉末年连年水、旱、虫灾严重,民不聊生,百姓怨声载道。在这种情况下,华佗虽然饱读诗书,却不愿出来做官。沛相陈圭曾推举他为孝廉,太尉黄琬曾征召他做京官,他都一一回绝。他看到战争和灾荒给人民带来的痛苦,瘟疫流行,病魔吞噬着无数百姓的生命,非常痛心,他决心“以医济民”。于是,他苦读医书,收集民间医方,认真总结前人的经验,自成一家。
华佗发现“麻沸散”
华佗医学知识丰富,精通内科、外科、妇产科、小儿科、针灸科。华佗最为擅长的是外科,被后世称为外科鼻祖。《医门群经辨论》中称赞他的外科手术说:“华元化,医如疱丁解牛,挥刃而剔,有条不乱。造诣自当有神。”他是世界上第一个做剖腹手术的医生,他发明了麻醉剂—“麻沸散”,是世界上最早懂得应用全身麻醉的医生。麻醉剂是了不起的发明,它为人类提供了治疗疾病的新手段,扩大了治疗疾病的范围。在华佗之后1600多年的十九世纪,欧洲、美洲的医生才懂得使用全身麻醉术。
华佗对针药不能达到的疾病,就采用手术的方法。在作手术前,先让病人服下麻沸散,在病人失去知觉的过程中,他开始剖腹破背,抽割积聚,断截前洗,切除有病的部分,然后再把伤口缝上,涂上药膏,病人很快就会痊愈。有一次,一个病人腹中疼痛,而且头发眉毛都脱落了,请了好多医生都看不好,只好来求华佗医治。华佗仔细诊断后,判断他的脾已经腐烂,必须剖腹切脾,方能痊愈。果然,病人服了麻沸散后,华佗打开他的腹部一看,脾已经发黑,烂了将近一半。华佗给他做了手术后,又开了几副药,没过多久,病人就全好了。还有一次,宣王司马懿的不满周岁的儿子司马师,一只眼睛的瞳孔旁长了一个小肉瘤,看不见东西。华佗把肉瘤切除后,司马师的眼睛恢复了视力。
华佗还能用外科手术治疗疑难病症。有一次,来了一个病人,说他患了眩晕症,头不能抬,眼睛不能看。华佗让病人脱光了衣服,把他倒吊了起来,然后用湿布把病人全身擦干净,只见病人身上的大血管都鼓了起来,其中有的发青,有的发紫,华佗就拿着手术刀,划破了一些血管,把里面的紫血、黑血都放了出来,直到见了红血为止。然后把病人身体放平,敷上药膏,又给病人盖上棉被。让病人发了一身汗,又吃了他的“亭历犬血散”,病人的眩晕症很快就好了。
华佗精于方剂,对药物的性能功效了如指掌。他的方子经常是只有几味药,而且是“心解分割,不复称量”,也就是现在说的“一抓准”。病人按照他指导的方法去煎服,药到病除。
华佗的针灸术
华佗继承和发扬了春秋以来的针灸术,并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有一位姓李的将军,妻子病重,请华佗诊治,华佗看了脉以后说:“这是怀孕后受伤,腹中胎儿未下引起。”李将军不信。过了一百来天,李将军的妻子病得更重了,只好再请华佗,华佗又看了脉之后说,这妇人是双胎,第一个胎儿下来之后,流血过多,第二个胎儿就没能下来。现在胎儿已死,血脉不通,自然难受。于是华佗一面给她扎针,一面给她服药,并进行引产,取出一个一尺多长的死婴。
华佗治病的小故事
有一次,一人脚疼,不能行走,坐着车来找华佗。华佗连脉都没摸,看看病人就说,我给他灸灸就行了。他让病人脱下上衣,在病人背上点了几十处,有的相去一寸,有的相去五寸,别人也看不出有什么规律。他在点到的地方各灸了七壮(中医艾灸,一灼为一壮),灸的地方红肿消失了,这个人也就行走如常人了。
华佗治病的神效得力于他的正确诊断。望、闻、问、切是我国医学的传统方法,华佗用这些方法,从病人的气色、颜面、五官、肤色、病状、举止就可以知道病在那里,死生如何。有一次,华佗在路上听见车里有人呻吟,他上前一看说,你去向路旁卖饼的人要三两蒜兑在半碗醋里,调和好了全吃下去,病就会好的。病人照他的话做了,不一会就吐出了一条大虫子,再也不难受了。
广陵太守陈登,常常觉得胸中烦懑,脸色绯红,不思饮食。华佗说他胃里长了许多虫子,不治将变成“内疽”,就给他开了药方汤药吃下去没有多久,陈登就吐出来3升虫子,从此病就好了。
还有一次,华佗看见一个叫严晞的正在和朋友喝酒,他仔细看了看严晞的脸,说:“你有什么不舒服吗?”严晞惊讶地回答:“没有呀!”华佗说:“从你的脸上看,你有重病,你不要多喝酒了。”严晞在回家的路上,突然头晕,从车上摔了下来,别人把他扶回了家,夜里就死了。www.guayunfan.com
华佗治病因人而异,因病而异,对症下药。有一次,有两个人来看病,一个叫倪寻,一个叫李延,说的病情都一样,都是头疼,都是发烧。华佗看了以后,说:“倪寻应当吃发汗药,李延应当吃泻药。”大家都觉得奇怪,明明是一样的病,为什么却要吃不同的药呢?华佗说:“他们从现象上看似乎都一样,其实病理不同.倪寻是外实(感冒),李延是内实(伤实),当然处理就不一样了。”
更有意思的是,华佗有时什么药都不用,也能把病治好。有一位郡守,得了重病,请华佗来治。华佗看了之后,对郡守的儿子说:“你父亲的病是因为淤血积于腹内,如果能让他暴怒,把淤血吐出来,病就会好.”于是,华佗就大摆架子,不断地向郡守要钱,却不给他下药治病。郡守见华佗老也不给他药吃,很是奇怪。再找华佗,却连人也没有了,只留下一封信,就非常生气。等打开信一看,满篇都是在指责自己的过失,这下把郡守气坏了,大怒之下,下令追捕华佗。郡守的儿子阻止他这么做,更使郡守怒火中烧,突然从胸中涌出一股鲜血,脱口而出,一看,血的颜色全是黑的,足有一升多。淤血吐出来了,郡守的病也就好了。郡守的儿子这才把华佗的诊断和治疗的方法告诉了他,郡守自然感激不尽。
华佗与曹操
华佗还创造了一种体育疗法,叫“五禽戏”。他认为,人体必须经常活动,适当的活动可使消化正常,血脉流通,预防疾病。他的“五禽戏”是模仿五种禽兽的姿势,像虎的前肢扑动,像鹿的伸转头颈,像熊的卧倒身子,像猿的脚尖纵跳,像鸟的张翅飞翔。这些动作连接起来做,就可以锻炼全身,持之以恒,可以去病。他的徒弟吴普按照这个方法坚持锻炼,活到90多岁还耳聪目明,牙齿坚固。直到现在,这种疗法还是人们治疗疾病,延年益寿的好方法。
华佗成了尽人皆知的名医,曹操也找他来看病。他治好了曹操的“头风症”之后,曹操要留他在自己身边。但华佗不慕权势,回绝了曹操。曹操一怒之下,把华佗扔进了监狱,问了死罪。他在狱中把自己撰写的医学专著交给狱吏,说:“此可以活人。”但狱吏不敢保存,华佗只好“索火烧之”。一代名医含恨离开了人世。
华佗以他的卓越成就,在中国医学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