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简介资料_关于包拯的资料
《宋史.包拯传》说:“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惊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老包。”寥寥数语,包拯铁面无私、执法如山的清官形象跃然纸上。
包拯,字希仁,宋真宗咸平二年生于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包拯天资聪颖,自幼读书勤奋,有着“辅佐君主,治国安民”的远大理想。仁宗天圣五年,包拯考取进士,授大理评事,实职为建昌知县。当时包拯父母年事已高,他不忍远离,恳请在当地任职,但宋制规定,任官需回避当地,故让包拯到与庐州毗邻的和州担任掌握矿税的官职。包拯一直未到任,在家照顾父母,“十年无官”。父母去世后,他才登上仕途,于1037年出任扬州天长知县,后升任端州知州。三年后被召人朝,先后任监察御史、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知谏院谏官、都转运使、安抚使等职。
1056年权知开封府,后升任御史中垂、三司使和枢密副使,执掌国家军政大权。仁宗嘉佑七年(1063),他在处理政事时突然病倒,十几天后去世,享年64岁.遗著有《包孝肃奏议》。
包拯在官场二十余年,职务屡变,有升有降。但无论任何官职.他都廉明公正,刚直不阿,尽职尽责,政绩昭著。
他执法如山,断案准确。在任天长县知县时,大小案件都审断得当,为百姓称道。“巧审牛舌案”即是一例。一农民发现自家耕牛被人割掉舌头,不能进食,奄奄一息,便到县衙告状。包拯听后思忖片刻,对这个农民说:牛快死了,回家宰掉卖肉算了!农民遵命宰牛后,很快有人来县衙告发他私自宰牛。包拯当即喝令衙役将告状人拿下。
包拯问道:“你为何先割掉人家的牛舌又来告状?"这人见包拯识破他的用意,只得从实招认。原来依宋律规定,私宰耕牛要治罪。牛的主人告有人割牛舌时,包拯即作了这样判断:割牛舌而不偷牛,不是图财而是为了陷害牛的主人。因此包拯让牛的主人宰牛卖肉,而割牛舌者正中了包拯的引蛇出洞之计。
包拯任开封府知府时,不畏权贵,铁面无私,多次依法断明大案要案,赢得百姓称赞。开封是北宋京城。在封建时代,京官难当,因为这里皇亲国戚、贵族豪强众多,他们仗势欺人,横行不法,一般京官怕得罪这些人,都不敢依法办事。包拯却不是这样,他刚正不阿,一到任就大刀阔斧地进行整顿,首先改革诉讼受理制度。
过去打官司的人投递状纸,不得进人公堂,要交“牌司”收转。“牌司”便从中刁难勒索。包拯撤掉“牌司”,敞开大门,告状人可以直人府中向他面陈冤屈.百姓高兴地说:“关节不到,有阎罗老包.”他还向宋仁宗提出,改变过去皇亲国戚、贵族豪强犯法,皇帝出面讲情的弊端,由司法部门直接依法处理。
仁宗心里虽然不高兴,但由于京城秩序太乱,还是同意了包拯的意见。这样受欺压的百姓纷纷到开封府鸣冤告状,包拯一一一依法处理。惠民河一案便是一个典型案件。
惠民河是由江南向开封潜运粮物的重要航道,河岸风景优雅,气候宜人,京师许多权贵便任意在河岸建亭榭别墅,河道越来越窄,汛期一到,河水泛滥,给百姓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危害。要疏浚河道就得拆掉河岸的非法建筑。于是百姓到开封府告状,请包拯做主。
包拯早就对豪门贵族侵占惠民打一事很气愤,现又有众多百姓告状,于是毅然下令将河岸所有非去兴建的亭榭别墅拆除,发动百姓疏浚河道。从此,惠民河畅通无阻,真正“惠民”了。
包拯在任天章阁待制、知谏院谏官期间,敢于犯颜直谏。他敬佩并效法唐朝的魏徽,自称“披沥肝胆,冒犯威严,不知忌讳,不避冤仇”。多次批评仁宗朝令夕改,失信于民,谏仁宗广开言路,听逆耳之言。1050年,开封一带连降大雨,仁宗斋祈晴。不久天晴雨停,仁宗即祭祀天地,大赦天下,文武百官升迁一级。对此,包拯表示反对,上书仁宗认为是败坏朝政,紊乱纲纪。
由于包拯言恳理确,仁宗只得表示要“严切禁止,示信天下”.张尧佐是个缺德少才的人,只因侄女是仁宗崇妃就被授予三司使等要职。包拯多次上书猛烈弹劫张尧佐,说他是“止缘后宫之亲,非复以才能许之”,并批评仁宗是“私于后宫,大违人心。”
仁宗不改变主意,包拯就不停止上谏,在一年多时间内前后力谏六、七次,并以辞去谏官来表明自己的坚决态度,最后终于使仁宗削去了张尧佐的要职。
包拯对贪官权贵不畏惧,对百姓却体恤有加。任天长县知县时,他见当地人民使用江水常染疾病,便教民凿井,当地百姓曾刻石纪念。凤翔路每年为中央造船六百条,所需木材和人工成为当地民户的沉重负担,不少人因此破产自杀。包拯上书皇帝免除了凤翔百姓的这项负担。
包拯严于律己,一生清廉,从不拘私。他做官后,一些亲戚有恃无恐,横行乡里.包拯得知,同样严惩不贷。他曾当众鞭挞了一个犯法的舅父,使其他亲戚不敢仗势违法。
他为官清廉,生活俭朴,在端州离任时,只身而行,百姓过意不去,背地里送他一块当地特产“端砚”,包拯发现后投人湖中。他当官二十余年,衣食用品一如旧时。他对子孙要求非常严格,曾刻石立家训曰:“后世子孙任官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残之后不得葬于大莹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令子孙世代遵行。
包拯的人品和政绩,赢得了人民的衷心敬仰和爱戴,他的事迹被广为传颂,他的形象一再被神化。自元明至今,有关包拯的戏剧、小说以及各种传说,人民群众多能耳熟能详,如明人创作的小说《包公案》、元杂剧《陈州果米》等,充分反映了人们对他的热爱和对清明政治的向往和追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