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罗贯中简介资料_关于​罗贯中的资料_​罗贯中资料

​罗贯中简介资料_关于​罗贯中的资料_​罗贯中资料

时间:2023-04-08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罗贯中简介资料_关于罗贯中的资料_罗贯中资料罗贯中,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以撰写《三国演义》闻名于海内外。因此,罗贯中尽管享誉于后世,其生平事略却鲜为人知。贾书作于明永乐二十年,他说至正甲辰与罗贯中见过面,又是忘年交,由此推知,罗贯中大约生活在1330至1400年之间。有人进一步说,罗贯中在割据一方的张士诚处充当过幕客、从这些零碎的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罗贯中是一个有政治抱负的人,曾参加元末的农民大起义。

罗贯中简介资料_关于罗贯中的资料_罗贯中资料

罗贯中,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以撰写《三国演义》闻名于海内外。文学史家郑振铎先生说他是一位“继往承来,继绝存亡的俊杰”,“一位伟大的作家”。但是,这样一个人,在官修的史书中却没有传,甚至连提也没有提到过。因此,罗贯中尽管享誉于后世,其生平事略却鲜为人知。据他同时代戏曲家贾仲明《录鬼簿续编》说:“罗贯中,太原人,号湖海散人,与人寡合,乐府隐语,极为清新。

与余为忘年交,遭时多故,天各一方,至正甲辰复会。别来又六十余年,竟不知所终。”贾书作于明永乐二十年(1422),他说至正甲辰(1364)与罗贯中见过面,又是忘年交,由此推知,罗贯中大约生活在1330至1400年之间。明人王圻在《稗史汇编》中说他与一个著名的医生葛可久参加了农民起义,他们“皆有志图王者,乃遇真主,而葛寄神医工,罗传神稗史”。有人进一步说,罗贯中在割据一方的张士诚处充当过幕客、从这些零碎的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罗贯中是一个有政治抱负的人,曾参加元末的农民大起义。朱元璋统一中国,建立明王朝后,他的“图王”志向烟消云散,只好转向“传神稗史”,把一腔政治热情和种种人生感受,倾注到文学戏曲中,创作出以《三国演义》为代表的一系列优秀作品。

三国故事源远流长,早在南北朝时已有所记。南朝宋人裴松之在为陈寿《三国志》作注中,就录集了许多逸事传闻。同时代人刘义庆《世说新语》中,也写了曹操、诸葛亮、孔融、邓艾等人的故事。此后,三国故事广为流传。唐朝诗人李商隐在《骄儿诗》中说:“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这表明至迟到晚唐,三国故事已经在民间演唱,连小孩子都很熟悉。宋代“说话”艺术进一步兴盛,有了“说三分"(说三国)的专门科目和专业艺人。

金元时代,三国故事更被大量改编为戏曲,如《赤壁鏖兵》等剧目,而最引人注目的是《全相三国志平话》,全书八万字,已初具《三国演义》的规模。罗贯中依据陈寿《三国志》、裴松之注及其他历史材料和种种传说,经过艺术再创造,去掉了《平话》中的因果报应、荒诞无稽的情节,增加了《平话》没有的历史真实材料和许多诗词表札,改写和丰富了众多的叙述和细节描写,最后写成了鸿篇巨制《三国演义》。所以,明人高儒在《百川书志》里说,罗贯中在写作此书时,“据正史,采小说,证文辞,通好尚……陈叙百年,该括万事。”

罗贯中生活的时代,是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突出的时代。元朝灭宋后,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但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并没有得到解决,而且在一定时期,封建地主阶级与农民矛盾的尖锐对立,又激化了民族矛盾。所以在仁宗之后,人民反元斗争逐渐由江南地区发展到淮黄流域,到顺帝时,更是烽烟四起,义军呼声不绝于耳。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罗贯中很自然地承继了“拥刘反曹”传统,以蜀汉为正统,排斥了尊魏为正统的观点。

在《三国演义》中,如《平话》一样,他把蜀汉作为全书矛盾的主导方面,把刘、关、张、诸葛亮作为小说的中心人物。写曹操是杀后逼帝,挟天子以令诸侯,凶残狡诈,描绘出“欺君罔上曹丞相”的“奸雄”形象。写刘备是为人忠厚信义,仁民爱物。集团成员之间是互相信任,互相支持,忠心耿耿,生死与共。这种“拥刘反曹”的描写,反映了作者思想上对“王者”统一全国的渴望。www.guayunfan.com

《三国演义》另一曲折而深刻地表现罗贯中思想与经历的方面是他对农民起义的态度。罗贯中与元末农民起义军有过一段血肉相连的生活,对农民起义的性质和作用有较为正确的认识。他曾创作了歌颂瓦岗寨英雄程咬金、秦叔宝的《隋唐志传》,歌颂黄巢起义的《残唐五代史演义》等著作。

在《三国演义》中,他开篇即从某些侧面写出东汉末年的农民起义,显现出农民起义的原因和浩大的声势。书中说:桓、灵二帝,“禁锢善类,祟信宦官”,宦官们“卖官买爵,非亲不用,非仇不诛”,致使“朝政愈坏,人民怨嗟”,“天下人心思乱”,“四方百姓裹黄巾从张角反者四五十万”,侵州掠郡,“官军望风而靡,”动摇了东汉王朝的统治。对农民起义这种鲜明的肯定,若非他有亲自参与其间的感受,是很难做到的。因而《三国演义》对其后的农民起义一直起着深远的影响。明末的张献忠、李自成,清初的“天地会”,以及太平天国洪秀全,无不从中吸取适用于自己的某些组织形式、斗争经验和道德观念。

罗贯中的实际斗争生活体验又反映在《三国演义》中的战争描写上。罗贯中生活的年代与东汉末年很相似。朱元璋、陈友谅、方国珍、张士诚等人与元兵之战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争斗,此伏彼起。其规模之大、影响之巨;都有史可据。现实生活发生的这一切,对厕身其间的罗贯中肯定有直接影响。所以在《三国演义》中展开的一系列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都是各具特色,毫不相同的。不论是有数十万人参加的大战,还是较小的战斗,如“过关斩将”、“当阳长坂”、“偷袭荆州”、“街亭失守”,都写得有声有色,层次分明,真实动人。陆战、水战、山地战、平原战、奇袭、劫寨、火攻、水淹;诈降计、连环计、空城计,不仅写出了千变万化的战争场面,而且通过这些战争描写揭示出许多军事上的战略战术和规律,它充分反映了作者罗贯中的军事知识和实战经验。

《三国演义》作为文艺作品,留给世人印象最深刻的当然是它在艺术上取得的成就。这个艺术成就首先表现在它的宏伟的艺术结构上,它把一个世纪的历史风云容纳在一部小说中,使众多的人物、复杂的事例、纷繁的头绪,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以魏、蜀、吴三个政治集团的矛盾斗争为主线,串联着无数消长起落的大小故事,这些故事发展的轨迹清楚地显示着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在写法上有实写虚写,有详写略写,有直叙倒叙插叙,因而他写了许多战争场面,却很少使人有重复雷同的感觉。

充分展示出罗贯中驾驭时空的非凡才能。其次是表现在作者刻画的众多的色彩缤纷的典型人物形象上。所谓“三绝”,就是人们对罗贯中塑造人物的一个概括而生动的评价。“三绝”是指曹操奸绝,关羽义绝,孔明智绝。曹操阴险奸黠,关羽义过生命,孔明智力超人,罗贯中挑选出他们一生中许多特征性的行动,很好地替这种性格作了注脚。其他如张飞、周瑜、吕布等,也都是刻画得十分成功的人物。当然,《三国演义》在人物刻画上也有不尽完善的地方:人物性格很少有发展,人的刻画过于神化或过于丑化。正如鲁迅所指出的:“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由于《三国演义》有很高的思想艺术成就,所以它一问世,立即就有人“争相誊录,以便观览”。它不仅在语言上、体裁创作上对后世文学创作起着积极作用,而且在社会生活方面也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毛泽东在自己的著作中曾多次援引《三国演义》的例证来说明革命道理。如在《青年团的工作要照顾青年的特点》一文中,他就用《三国演义》中描写的周瑜与程普从不和到团结的故事,说明选拔年轻干部的重要性。在世界上它也有广泛影响。它的许多刻本、抄本、译本很早就流行于海外,在日本、英国、法国、泰国、印度尼西亚、俄罗斯,《三国演义》都被广为收藏和传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