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缓乃圆——曾国藩的处事智慧
1.事缓乃圆——曾国藩的处事智慧
事缓乃圆,是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处世哲理。一个人或某件事要达到成熟,都需要一个过程,如果只求速度的话,就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我们要知道操之过急并不是积极进取,而事缓乃圆也并不代表不思上进。这里的“缓”是指我们在工作、生活中不急不迫地为结果进行准备,而“圆”就是我们所说的把事情做得圆满周到。要向曾国藩学习的就是他如何做到事缓乃圆,在充分的准备下把事情尽可能做得圆满周到。
曾国藩,清朝的名相,也是一个清官。步入仕途后,曾十年七次升职,三十七岁就官至二品京官。“立言、立功、立德”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立言,他的著述、家书、写作、日记,广为流传;立功,他挽救了大清王朝;立德,他事事以身作则,事必躬亲。因此,他不仅有“一品侯”的头衔,还有“中兴第一名臣”、“洋务运动领袖”、“圣贤”、“近代史之父”等诸多称谓。
曾国藩的一生是非常成功的,名誉、权力、地位,别人有的,他都有;别人没有的,他也有。蒋介石唯独佩服的,心中完美的老师形象就是曾国藩。
曾国藩出生于1810年,经考究他的祖先是曾参(孔子的学生)。曾氏家族祖籍为武城(今山东费县),到明末清初的时候,曾孟学一直定居在湖南湘乡大界(今双峰县),遂成为曾国藩所属的一系曾氏的始祖。曾国藩的家族是一个小地主之家。曾国藩二十四岁那年到京师会试,一试不中,又考了一次才中,二十八岁才及第,在翰林院谋得一抄写的小职位,位卑言轻,官运不曾飞黄腾达。当时,他的拮据与贫苦,可以从他的一首诗中窥到:“好栽修竹一千亩,更抵人间万户侯。”栽竹不成的曾国藩并没有落寞、不求上进,相反,他遍览史书,学识日益精进,还结交了不少皇亲国戚、忠臣和名儒,这都为他以后的建功立业、逢凶化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www.guayunfan.com)1852年,曾国藩官拜兵部左侍郎,但是没多久,就被外放到江西任乡试正考官。在赴任途中传来丧母的噩耗,于是他赶紧掉头回家奔丧。这时候,揭竿于西南田地间的农民起义如狂风暴雨般席卷到湖南,地方政府不堪一击。曾国藩终于碰到了登上政治舞台的契机,虽然守孝在身,但在朝廷的催促和众人的苦谏下,他以忠代孝,与太平军作战。
曾国藩在国家危难之中办起了团练,慢慢地培养起了自己的军队——湘军。从此,曾国藩的政治前途和身家性命就与湘军紧紧地绑在了一起。与太平军作战,初战即败,又战再败,狼狈不堪,他甚至两次跳江求死以向朝廷表示忠心。每次损兵折将或者牺牲了亲人,他总是咬牙立志:“好汉打脱牙,肚里咽。”声声见泣见恨。即便是在战绩赫赫时,粮草、军饷、辎重、奖赏,仍是无时无刻不在让他伤脑筋,朝廷的猜疑和责难,满蒙皇亲国戚的排汉势力,使他身边线人密布,暗哨无处不在。
曾国藩也可以说是一位心思十分重的人,他的一生都处于谨小慎微、诚惶诚恐之中。他为自己在刀山火海之上拉了一条钢丝绳,“寸心兢兢,且愧且慎”地踩在上面,“不敢片刻疏懈”,甚至感言“余忧患之余,每闻危险之事,寸心如沸汤浇灼”。但是,这一切都被曾国藩用一个“忍”字化解了。曾国藩外藏内敛,事缓乃圆,直到现在,仍被后人赞扬着。特别是他在安徽祁门的时候,要权没权、要粮没粮、要钱没钱,作为“客军”,他长期虚悬在外,日子倍加难熬。
曾国藩将所有人的肚肠都看得内外分明,于是发令:“贼势如此,有想暂归者,支给三月军饷,事平再来营,吾不介意。”众幕僚听了这话,都十分惭愧,人心反而稳定了。曾国藩经受了磨炼,无论吃什么苦,遭什么罪,受什么委屈,他总能忍下来。
曾国藩忍到了极点,当时,他的老爹于咸丰七年(1857年)二月作古,他便弃军不顾,奔丧回乡。清廷这才明白这位听话的湘军统帅,也有自己的犟脾气。咸丰皇帝并不傻,他干脆顺水推舟,赐曾国藩三个月假期治丧,让其忠孝两全。
曾国藩三个月假到期,于是上奏要求终制(古时父丧须守三年,高官也是如此,守丧期间不能任职,若要提前上班,就必须奏明正当理由,并且还要得到皇帝的批准才行)。他乘机大吐委屈,说自己多年来挂个侍郎的空头衔,权力别说低于巡抚,甚至连提督都不如,这样处处受制,粮饷常无着落,怎么能进一步开展工作呢?话说到这份上,意思已经非常清楚了:你皇帝小儿要是不愿意给我地方军政大权,我就在家长期歇着,不出去了,你另请高明去收拾东南战局吧。这时,恰巧碰到太平军内讧,天王洪秀全授意北王韦昌辉血洗天京,杀了东王杨秀清。天京事变后,翼王石达开又奉天王洪秀全的密旨兴兵勤王,擒杀北王韦昌辉及其党羽,全盛的太平天国从此元气大伤。疲于招架的清廷终于得到喘息之机,咸丰皇帝乐观了,便认为没有曾国藩这把盐,嘴里难道就会淡得出鸟来?于是就把曾国藩晾在湘乡荷叶塘,这一晾就是一年半。
曾国藩的“忍”功世人皆知。他的名言就是,“吾服官多年,亦常在事缓乃圆四字上做工夫也”。在内敛低调中做人,在挫折屈辱中做事,在巧与周旋中攀升,退一步就海阔天空,大丈夫能忍难忍之事,这就是曾国藩。但是,他的“忍”并不是一直强忍,而是善忍、会忍,当忍则忍,是可忍孰不可忍。对皇上、太后,以及满蒙皇亲贵族的猜疑、排挤、打压、冷落、出尔反尔等种种不公,曾国藩一忍再忍、一忍到底;但对误国误军、贪婪无度而且又加害于他的人,就是“是可忍,孰不可忍”。在他的一生中有荣有辱、有起有落,虽没有扶摇直上九霄,也没有一失足落进深渊。曾国藩在这也忍亦纵、忍多纵少的人生波涛中颠簸了一辈子。
羽翼不丰满者不足以高飞。曾国藩的确“能自担重任,迥非畏葸者相比”。他羽翼不丰,也确难远援鄂皖。但他却承担抗旨之罪,背负见危不救之名,竭力积蓄力量,以求一逞。他在湖南衡阳扯起了招军旗,又广揽所谓“智浑沉勇之士,文经武纬之才”,加紧训练。同时,大力兴造战船,筹集炮位,截留饷银,提用槽米,行动果敢迅速。所以,他几乎是白手起家,待羽翼丰满才赴鄂赴皖,但由于罗、王的湘勇不听他的节制,所以他只得另起炉灶,艰苦经营。
从曾国藩的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同一件事情上,有这样两种忍:一种是忍受压力,努力让事情成功;一种则是宁可委屈自己,激流勇退,让他人去成功。这两种忍孰高孰低呢?从曾国藩晚年剿灭太平军的事实中,可以看出,委屈自己往往会付出更大的代价,或者说,除非没有办法,否则后一种是不可取的。
生活中丢了西瓜捡芝麻的事情很多,稍一冲动就有可能令人陷入困境。有的人因不能忍受一时的痛苦、误解或者屈辱,竟走上离世之途;有的人急于表现自己,做事情不思考……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不能让步或急于求成的表现。其实,大丈夫能屈能伸方能成就大业。
“缓智”是曾国藩人生经历无数高潮及低谷后总结出来的处世秘诀,是他在学问、政治、用兵上的成熟的标志。从某种意义上讲“缓”也就是忍,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如果要想在职场上有所作为,就忍吧。李鸿章曾经当面批评他的老师曾国藩,说行事缓慢是其一大毛病。但李鸿章不知,“缓”正是曾国藩的过人之处,又恰恰是他所缺少的一种素质。虽然一味讲“缓”也有弊病,但在曾国藩处事过程中,“缓”确实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事缓乃圆”,告诉人们做事要缓一些才会办得圆满无缺。另一层意思是,要把一件事做好、做圆满,不能心急,要脚踏实地,逐渐积累,水到渠成。
初入职场的大学生在刚刚参加工作时,往往会表现出一种非常积极,渴望上进,充满激情的工作状态。从开始工作的第一天起,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一番雄心壮志,都希望能得到领导赏识,在工作中尽快脱颖而出,尽快进入公司的管理阶层。大学生有理想、有斗志、有上进心固然好,对成功的渴望与追求也是正常的,但必须把心态调整好,不能够急于求成,幻想用最短的时间,把各个方面都做得最优秀,让领导尽快给自己一个重要的岗位。如果自己在短期内的努力没有成功,就认为公司不能够发现人才,在人才管理上存在问题,好像自己在这里工作没有了前途,情绪容易低落。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人就产生了跳槽的想法。殊不知,也许你就是下一个潜力股,也许领导在对你进行一番考察后会委任你从事更多、更重要的岗位,但因为你急于求成的心态,可能让成功与你擦肩而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