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政治思想之不足_孔子的故事
(一)孔子政治思想的由来
孔子一生的政治追求与他的政治思想互为表里,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无论他在实际政治中是得意还是失意,他都不曾放弃自己的政治主张。孔子是位严格的理想主义者,他认定的主张,首先是要求自己来履践的。
孔子政治思想的中心是德治,这一主张与他当时对社会现状的认识有直接的关联。这是因为,一个人的思想认识,特别是对社会现状的考虑,与他自己对现实的个人看法息息相关。虽说社会现状本身是认识的客观基础,但相同的时代不同的人都会有不同的政治见解,这一事实本身显然说明个人的认识对自身观点的形成更具决定性的影响。而他的个人认识的形成则与他的生长历程,特别是他的思想成型时的见识有着非同寻常的关系。而伴随着孔子的成长历程的是什么呢?史籍云:
周衰,礼废乐坏,大小相逾,管仲之家,兼备三归。循法守正者见侮于世,奢溢僭盖者谓之显荣。孔子日:“必也正名。”[65](www.guayunfan.com)于时周室衰,王道绝,诸侯力政,强劫弱,众暴寡,百姓靡安,莫之纲纪,礼义废坏,人伦不理。于是孔子自东自西,自南自北,匍匐救之。[66]
孔子为儿嬉戏时就喜欢陈俎豆,设礼容,十五志于学时已接触到了古来的文物典章,成人后又求教于深谙周礼的郯子,但他后来感受尤深的是社会现实与他心目中的理想的社会大相径庭。这时的孔子,并不认为周礼所体现的文制出了问题,而是现实中的人,特别是在位者的思想堕落了。如后来孟子所言,是他们放掉了本心。所以,要紧的是解决人的问题,要归拢人心,重新接受周礼的约束,(当然,孔子的周礼并不完全是周公的周礼。)这就是孔子所谓的“正名”,用孔子的话来讲,就是: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67]
其实,当孔子第一次出游齐国答齐景公问政时就形成了正名思想的雏形,即打算从事人的工作,他讲君君臣臣,就是这个意思。后来,季康子又问政之时,孔子明确指出:“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68]孟子后来也说:“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③毫无疑问,孔子德治主义的中心就是在位者的正其身,其实质是政治道德化,让政治遵循道德规范的约束。
(二)孔子对“三代”之人的推崇
孔子倡导德治,不仅有理论上的阐述,还十分注重政治实例的介绍,这就是他对上古圣王的推崇。另一方面,孔子开始传道之时乃一布衣之士,那时贵族势力虽有削弱,但社会地位的高低依然可以决定言论的权威性。孔子深恐人微言轻,所以不得不用圣王之德业来加强自己言语的说服力。其实,古来圣王,特别是像尧舜禹等上古之圣贤,即使是在孔子的时代亦未必有完整清晰的形象。至于孔子,不过是借用他们的名目作为传播德政的手段,在其德而不在其人,所以不惜誉之以最崇高的赞辞:
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69]
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70]
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71]
当然,孔子如此地崇古,大抵也是古代的文明至少在表面上还是深受当时在位者的共同认可的,而通晓古代文化恐怕亦非常人所能为。事实上,这正是孔子的专长,也是孔子具有影响力的一个方面。然而,不幸的是,无论是辉煌的上古治世,还是“郁郁乎文哉”的周公之制,尽管是孔子德治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丝毫不能打动在位者的内心。现实的君主、权臣,更喜欢用上古圣王、“三代”之人装点门面,根本没有想过如何去效而仿之。
(三)德治主义的缺陷
自从人类结成社会,并用政治手段来维系社会组织的存在以来,还从未出现过孔子所孜孜以求的理想局面。用孟子的话讲,不是不为,而是不能。究其原因,主要之点是道德与政治的距离。至少在专制时代,政治讲舻是某一集团、某一家一一行至极端便是某一个人一一的利益;而道德规范约束所有的人,讲的是天下人的共同利益。然而历史上还从未出现过天下人利益一致的局面。因此,孔子的理想主义政治思想一一德治主义,并不是落后于他所处的时代,而是超越了那个时代。超越了专制时代的政治水准,他的“正身”的要求,会使每个从政者自惭形秽。所以,我们很难想像历史上曾有过什么儒家文化占统治地位的黄金时代。
具体说来,孔子政治思想之不足之处尚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德治主义的空想性。由.于把政治寄希望于在位者的典范作用,便相应地产生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在位者能否起模范作用并无客观上的保证,而主要足凭他们的自觉,因而,政治的清明便建筑在了一个不很坚实的基础之上了。另一方面,由于德治的本质是人治,把君主的作用放在了治国的首位,致使这种人治极容易走向专制。事实上,历史上所有的独裁者,都首先把自己打扮成道德至上者,待权力稳固后便露出了封建专制的本来面目。
其次,德治主义的主要支柱之一是贤人政治,后来的明确发展是清官的观念。清官本身当然无可非议,但是,一来清官的人数在客观上始终很有限,二来并没有什么可以保证一个人永远做清官,这样一来,普通人的生活就不会有恒久的保证。显然,贤人政治是片面的,并且是法治之政的强大阻碍。
再次,德治主义的结果是对恶势力缺乏有效的对策。孔子只是泛讲“性相近,习相远”,其实他只承认人性向善的转变,而忽视了向恶的转化。这种想法,既支持了德治主义的出现,又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恶势力的存在。可以说,孔子的人性论,既是德治主义的支持者,又是它的破坏者。
【注释】
[1]见《左传•定公十年》。
[2]《论语•八佾》。
[3]《论语•子路》。
[4]《论语•公冶长》。
[5]《论语•先进》。
[6]《论语•泰伯》。
[7]《论语•雍也》。
[8]同上。
[9]《左传•定公十二年》。
[10]同上。
[11]《孟子•梁惠王下》。
[12]《论语•八佾》。
[13]《论语•卫灵公》:“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14]《世家》。
[15]《论语•子罕》。
[16]《论语•卫灵公》。
[17]《论语•季氏》。
[18]《论语•子路》。
[19]《论语•卫灵公》。
[20]《论语•子罕》。
[21]《论语•阳货》。
[22]《孟子•滕文公下》。
[23]《左传•定公十五年》。
[24]《弟子传》。
[25]《论语•先进》。
[26]《论语•阳货》。
[27]《中庸》第十章。
[28]《论语•先进》。
[29]同①。
[30]《论语•宪问》。
[31]《论语•卫灵公》。
[32]《荀子•法行》。
[33]《论语•宪问》。
[34]《论语•先进》。
[35]《论语•子路》。
[36]《弟子传》。
[37]《论语•颜渊》。
[38]《左传•哀公十五年》。
[39]详情更见《史记》之《吴太伯世家》、《孔子世家》及《伍子胥列传》等篇。
[40]《论语•子张》。
[41]《论语•八佾》。
[42]详见《左传•哀公十一年》。
[43]《论语•先进》。
[44]又觅《列子》及《荀子•大略》。
[45]《论语•雍也》。
[46]《论语•先进》。
[47]《论语•雍也》。
[48]《弟子传》。
[49]《论语•公冶长》。
[50]《论语•先进》。
[51]《论语•公冶长》。
[52]《论语•公冶长》。
[53]《论语•子路》:子路日:“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日:“必也正名乎!”子路日:“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
[54]《论语•学而》。
[55]《论语•公冶长》。
[56]《论语•阳货》。
[57]《史记•货殖列传》。
[58]《韩非子•显学》。
[59]《孟子•公孙丑》。
[60]《孟子•公孙丑》。
[61]郭沫若:《十批判书》,人民出版社,一九五六年六月一版,一二八——一二九页。
[62]《论语•公冶长》。
[63]《弟子传》。
[64]《史记•滑稽列传》。
[65]《史记•礼书》。
[66]《韩诗外传》。
[67]《论语•子路》。
[68]《论语•颜渊》。又《论语•子路》载孔子语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苟其身正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③ 《孟子•离娄上》。
[69]《论语•泰伯》。
[70]《论语•泰伯》。
[71]《论语•卫灵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