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育人成就_谢希德的故事
谢希德等一批老物理学家,在创建复旦大学应用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时,就决定从建立“青年队”入手,培养一批出色的青年科技人才,以期将来成为“国家队”的主力。为实现这一目标,实验室规定每位教授必须独立从事一个专业方向的研究,自己选择研究领域,搭建研究摊子,筹措科研经费,招收研究生。不能独立“方向”开展研究的教授,在这里无立足之地。此举把一批青年人真正推到了科研前沿。
独立设“摊”,实行一个教授一个研究方向,避免了研究方向的重叠,不仅可以做到“东方不亮西方亮”,而且可以在不同领域,同时出一批人才,将一批青年人真正推到了科研前沿。到了1999年,实验室45岁以下的青年学者占60%,其中有十二位博士,包括五位教授、五位副教授,实验室的正、副主任都还未到不惑之年。以侯晓远、金晓峰、黄大鸣、资剑等为代表的这一青年群体,共在国际、国内发表论文七百多篇,其中关于Ⅲ—Ⅴ族半导体的论文,被国外引用了不下八十次;在对多孔硅的光学特性的研究中,他们在国际最权威的物理刊物《物理评论通讯》上发表的系列论文,更被国际文献引用了一百六十次,并被列入当年国际多孔硅研究的六大进展。更值得一提的是,实验室已有四人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奖。
与此同时,谢希德把过去写下的《群论及其在固体中的应用》讲义,请几个同事协助整理成书,于1986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此外,她还编写了《表面物理》有关讲义。至1992年上半年为止,她和同事们一起,已写出四十多篇学术论文,大部分已发表。
在这十几年间,谢希德先后为国家培养了十余位博士,有的专长于理论物理的研究,有的注重于实验物理研究。她培养出来的博士,还深受国外专家、学者的好评,许多还应邀出国,从事博士后工作,而留下来继续从事实验室工作的博士,正在挑起工作的重担,构成复旦大学当今的脊梁,诸如资剑博士、沈丁立博士、金晓峰博士等。(www.guayunfan.com)谢希德早期同事与秘书曹佩芳(谢希德左)
资剑博士,1964年生,198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二系,1988年获硕士学位,之后师从谢希德教授和张开明教授,攻读固体物理学博士学位,1990年10月获复旦大学第五届李政道奖学金。1998年,年仅34岁的年轻教授、博士生导师资剑荣获由中组部、人事部、中国科协共同设立并组织评审的第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资剑在半导体超晶格的声子态及电子态和纳米微结构的研究中,做出了在国际学术界很有影响的成果。他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论文五十多篇,其中多篇发表在《物理评论》、《应用物理快报》、《物理杂志》等国际权威刊物上,论文被引用多次。曾应“Progress in Surface Science”杂志主编邀请,为该刊撰写关于超晶格振动特性方面的评论文章;曾获德国洪堡基金会研究奖学金和上海市科技启明星称号。1996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六十万元资助。现任上海市物理学会凝聚态理论和统计物理专业委员会委员、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意大利国际理论物理中心协联成员、国际材料物理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
资剑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在办公室第一次和谢老见面的情景。
那年读博士的资剑,师从谢教授和张开明教授,出于对德高望重的谢老的尊重和敬畏,每次他都把论文交给张教授再转交给谢老。但有一次,张教授说让他自己将论文交给谢老。
资剑回忆说,自从那次如沐春风般的会面之后,他在谢老面前再也没有感到过一丝拘束。他说,任何人和她交往都会有这样的感受。那次交上的第一篇英文论文,谢先生很快就看完了。等改好的文章拿到手,资剑发现空白的地方都被写的满满的,内容比原文还要多几倍。
1995年1月8日,谢老的先生去世。正巧资剑刚请她写一篇推荐材料,为了不让这件事情影响她,资剑想让她搁一搁。没想到两天后,谢老亲笔书写的四大页推荐材料,已静静放在了资剑的办公桌上……
沈丁立博士,1961年生,1989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获理学博士学位,师从谢希德教授和张开明教授。1989—1991年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做军控博士后。曾数十次出访,包括作为艾森豪威尔交流学者访美。现任复旦大学国际关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政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专家组成员;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和学术委员会委员,军备控制与地区安全研究项目主任。兼任中国南亚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国际关系学会常务理事等。
沈丁立在中国大学首创军备控制与地区安全研究和教学项目,主持并参加大量国内外科研合作,组织举办或合办四十多次研讨会。主要成果有:《中国发展报告》(1993—1995)外交篇并任1996年全书第一主编;合编有《九十年代中国与南亚国家关系》、《保守主义理念与美国的外交政策》、《现实主义与美国外交政策》等,发表学术文章五百余篇,其中三分之一以近十种外文在国外发表。他还是《当代亚太》、《南亚研究》、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等学术刊物的编委。曾获上海市新长征突击手称号,1997年获美国艾森豪威尔奖,1998年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金晓峰博士,1962年生,1983年获复旦大学学士学位,之后成为谢希德教授和王迅教授的博士生,于1989年获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自1987年起,曾在法国同步辐射中心、瑞典查尔摩斯大学、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德国马普研究所等国际著名学府和研究单位学习和工作多年。现任复旦大学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应用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课题组组长;兼任中国科技大学教授、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国家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九五”攀登项目专家组成员。自1983年起,长期从事凝聚态物理领域的研究工作,分别在半导体表面和界面、气体与固体表面的相互作用、金属超薄膜磁学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六十多篇,其中一篇1996年获美国真空学会最佳工艺论文奖。1992年和1996年分别两次应邀在国际重要系列学术会议上作特邀报告。自1989年起,多次为物理系本科生主讲《力学》、《热学》、《固体物理》等基础课程并获得好评。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教育部“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香港求是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还被聘为“长江计划高等学校特聘教授”。
还有这样一位叫李乐德学生,他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以上海市第一届高考第一名的成绩进入复旦大学的。由于他的努力,现已成为经济管理方面的专家,先后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香港科技大学和美国耶鲁大学任教。
谢希德早期还培养出徐永年博士,他1985年获理学博士称号。还有陈平博士,他196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1978年以优异的成绩,被录取为物理系表面物理的研究生,后又被推荐于1978年6月赴法国巴黎第六大学学习,同年9月直接攻读国家科学博士学位,于1982年通过论文答辩,获得法国国家科学博士学位。陈平是1978年以后第一位在法国获得这一学位的中国研究生。钱国新,原是上钢一厂工人。1978年考入复旦物理系研究生。不久谢先生推荐他去美国W. Kohn指导下攻读博士。取得学位后,又与D. J. Chadi合作,对表面物理中Si(111)表面7*7结构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计算,取得出色成果。当时《解放日报》报道说,谢希德是“赏识人才的伯乐”。此外,谢希德教授和表面物理组的同志们共同培养了几位博士,如田曾举、唐少平等,都是很有成就的年轻博士。
谢希德与同事培养的本科生不计其数,仅硕士、博士就有三十余位。1983年,复旦大学物理系六三届的毕业生,为报答母校师恩返校聚会。这些校友有厂长、经理,有研究所所长、教授等等,谈起各自所取得的成就,无不感谢老师当年的亲切教导。谢希德以校友赠送的电子周波钟为话题,发表了一段充满深情又富有哲理的演讲,“钟,滴答滴答,永不停息,敦促我们要像钟那样,在改革中不断前进!钟,记录着流逝的岁月,希望我们珍惜宝贵的时光,为自己谱写无愧于时代的履历;钟,总是每秒每分,那么严密,那么准确,激励着我们养成良好的学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我相信,校友们赠送母校的电子钟,对我们大家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将是一种很好的鼓励和鞭策。”以钟喻人生,对于青年来说,谢希德的教导难道不是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