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奉献情怀_谢希德的故事
谢希德在北京大学校园留影
当年这个班的学生、现北京大学教授王阳元回忆道,“我真正认识谢先生是在讲堂上。她当年刚从美国归来,充满着活力和朝气,当时与黄昆先生合作讲半导体物理。我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就听黄先生讲课,黄先生清晰的物理概念和严密的逻辑推理深深地影响着我们这一代人的成长。谢先生讲课则另有一种特色,娓娓道来,如一股山溪清泉,透彻明亮。她首先讲半导体中载流子的输运理论,对我们学子又亲切又热情。在课间休息时,不管我们有什么提问她都一一耐心作答,还不时启发我们去思考和提出问题。后来黄先生和谢先生的讲稿整理后,出版发行为《半导体物理》一书,是我国半导体学科的奠基之作,影响了几代学生的成长。谢先生在北大期间住在美丽的未名湖畔的体斋,课余时间我在未名湖畔多次与谢先生谈做人、做学问。她的启迪使我心旷神怡,对我一生的事业追求都有重要影响。”
当然,谢希德与王阳元师生之间的接触、合作机会,更多的是在举办有关国际会议方面。为了促进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王阳元曾经先后多次倡议把集成电路领域三个系列的国际会议放到中国来举办,包括ASIC设计(ASICON)、固态器件与集成电路技术(ICSICT)以及材料与器件的微分析会议。后来第三个会议由复旦大学宗祥福教授主办,而前两个会议谢希德和王阳元一直都在参与,她多次任大会主席,并多次应邀在大会上作特邀报告。特别是1989年那一届ICSICT,由于某事件的影响,会议遇到了一些困难,她毅然担任大会的Keynote Address(基调演说)报告,使大会得以顺利开展。如今,这些会议继续召开,并在健康地发展着。相信随着我国微电子产业和科学技术的日益崛起,这些会议也会越开越好,越开越大。
1986年10月,为了纪念我国半导体专业创办三十周年,当年五校的师生重聚北京大学举办学术报告会,谢希德做了题为《半导体物理新进展》的学术报告。该会议检阅了我国半导体专业人才队伍的成长,回顾了三十年来我国在半导体物理、半导体微电子学和光电子学取得的成绩以及与国外的差距;同时高度评价了当年五校师生创业时有理想、有决心以及团体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的精神,也高度赞扬了谢希德教授的贡献。(www.guayunfa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