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四) 远渡重洋_谢希德的故事

(四) 远渡重洋_谢希德的故事

时间:2023-05-17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四) 远渡重洋_谢希德的故事1946年,谢希德大学毕业了,即将开始人生新的征程。在国内局势紧张、通货膨胀日剧的局面下,谢希德的家庭经济情况已经比较拮据。离开家庭独立工作后,谢希德在沪江大学与几位新来的教工,一起共事了一年左右。漂洋过海赴异乡,在梅格斯将军号船上,谢希德与这些犹太人相处达半个月之久。

(四) 远渡重洋_谢希德的故事

1946年,谢希德大学毕业了,即将开始人生新的征程。夏天,她做了一些准备,经江西南昌、九江等地,来到南京参加出国留学考试。那时,曹天钦由于候机去英国,正巧也来到南京,暂时在英国文化委员会工作。这样,一对相爱多年的恋人终于在南京又重逢了,但一个是前途未知,一个是行期未定,他俩的心情也都夹杂着焦急、忧虑的情绪。

靠父亲在物理学界的一些朋友的关系,经过多方联系,谢希德终于觅得上海沪江大学数理系助教的职位。这年秋天,她离开南京,到沪江大学数理系任助教,跟随讲师许瓘工作。当时,她的工作非常紧张,既要批改大学一年级微积分课程作业,还要带本系及外系的学生进行普通物理实验,其中有物理系二年级的电学实验、三年级的光学实验等,几乎没有什么空闲。不过,她对忙碌的生活并不害怕,对新的教学任务带来的挑战也感到兴奋不已,但是国家的命运却令她忧心忡忡。事实上,国共和谈已经决裂,内战的炮火即将燃烧,经受八年抗战之苦的老百姓将再次面临枪林弹雨、颠沛流离的生活。

在国内局势紧张、通货膨胀日剧的局面下,谢希德的家庭经济情况已经比较拮据。由于在厦门大学的收入难以维持全家的生活,她的父亲谢玉铭便决定应友人之约,只身到菲律宾谋职。原打算安顿好之后,他便回来接一家人同往,但事情并非想象的那么简单,结果这一别,从此天涯相隔,全家再也未能团聚。到了菲律宾以后,谢玉铭先在一家进出口公司工作,两年后又应聘到马尼拉的东方大学任教。谢希德的继母则携祖母和三个弟弟,随着厦门大学搬迁队伍,从长汀山区历尽坎坷迁回厦门,并在鼓浪屿找到住处。鼓浪屿是厦门岛边上的一个小岛,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当年郑成功收复台湾曾在那里留下许多佳话,因此是非常著名的旅游胜地。从长汀到鼓浪屿,交通十分不便,因而搬迁遇到难以想象的困难。在厦门大学教工们的尽力帮助下,一家子总算在这个海岛上顺利安了家。1947年夏天,谢希德的两个弟弟到上海考大学,大弟考取了厦门大学航空工程系,二弟则进入了清华大学电机系深造。

离开家庭独立工作后,谢希德在沪江大学与几位新来的教工,一起共事了一年左右。凑巧,父亲谢玉铭的学生张文裕和王承书夫妇当时正在美国,谢希德便写信请求他们协助,争取赴美攻读研究生的奖学金。在张文裕夫妇的积极努力下,美国七所著名的女子学院之一——史密斯学院(铁匠学院,Northampton)接受了她,并应允给予免收学费和担任助教的待遇。(www.guayunfan.com)消息传来,谢希德在兴奋之余,对美国国内的状况作了进一步的理性分析。1947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政府决定给予退伍军人以优先获得奖学金到各大学求学的机会。谢希德考虑到女退役军人毕竟为数较少,能进女子学院深造可以减少与男退伍军人的竞争,这对自己获得奖学金资助比较有利,便决定选择史密斯女子学院。这样,史密斯女子学院既可免交学费,又能提供助教职位维持生活,赴美国以后的基本问题都解决了。不过,赴美的路费和到达后一段时间内的生活费,也是一笔不小的款项,当时仍然无法落实。所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于是,谢希德只得向远在马尼拉工作的父亲求助。同时,由于她一年前在南京的考试中,已争取到自费出国学习的资格,因此可以官价而非黑市价买外汇,实际上只用很少的家庭资助便得以成行。谢玉铭在国外收入比国内优越,表示愿意尽快支付这笔费用,于是她也终于得偿所愿。

1947年8月10日,谢希德远渡重洋的日子终于来到了,大弟、二弟特地赶来送行。她和许多怀着不同心情的男女青年一起,踏上美国一艘由战时运送军队的船只改装的客轮—梅格斯(Meigs)将军号。乘客除中国学生外还有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由欧洲到上海避难的犹太人,他们将前往北美或经北美转至其他地方。“同是天涯沦落人”,看着他们一家扶老携幼,在迷茫中探索未知的处境,再联想到祖国和自己的命运,她心里有一种格外说不出的滋味。

漂洋过海赴异乡,在梅格斯将军号船上,谢希德与这些犹太人相处达半个月之久。通过交往,她了解到希特勒法西斯猖狂的年代,中国是世界上少数肯接纳犹太人的国家之一。他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来到上海后,比较集中住在霞飞路(现今的淮海中路)附近;珍珠港事件后他们又被赶到虹口区;战争结束后他们“认祖归宗”,再度漂泊到北美、南美、澳大利亚,去过他们早已习惯的生活。面对备遭政治迫害和战争苦难的犹太人,谢希德感同身受。20世纪80年代后期,他们中的不少子女后代,怀着对当时避难中国的深切感激之情,重回上海寻找生活的见证和历史的记忆。也许,岁月纵然沧海桑田,也磨不灭人们美好的记忆,追寻往昔总充满着依依眷恋之情。

船开航没多久,即到了日本最大海港、第三大城市横滨。第一次这么近距离接近日本,大家一想起日军侵略中国,带来了难以估计的灾难和损失,胸中怒火油然而生。不过,由于那时日本仍在美军的军管之下,并不许旅客们上岸,谢希德及同行者只好在船上遥望这座大都市。战后的日本满目疮痍,一片凄凉,大家在极度仇恨之中似乎又有一点点怜悯。

船在茫茫大海中航行,每天看着太阳从东方升起,又从西边落下,谢希德想象着到美国后可能发生的一切,茫然之感油然而生。最后,经过了十六天的海上漂泊,谢希德终于来到了美国史密斯女子文理学院,开始了她异国的艰难求学之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