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人故事 青年婚恋时光_郑板桥传

青年婚恋时光_郑板桥传

时间:2023-05-19 名人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青年婚恋时光_郑板桥传贫士多窘艰,夜起披罗帏。康熙五十四年,郑板桥结婚成家了,这一年他二十三岁。但这时候的郑板桥却几乎穷困潦倒,谋事不成,随波逐流。在事业上,妻子对郑板桥的支持也是很大的。徐氏去世后第二年,郑板桥去南京考乡试。当得到中举的消息时,郑板桥更是百感交集。在郑板桥的其他词作中还有一些这名女子的记述。这个母亲并非郑板桥的生母,而是后母郝氏。

青年婚恋时光_郑板桥传

贫士多窘艰,夜起披罗帏。徘徊立庭树,皎月堕晨辉。

念我故人好,谋告当无违。出门气颇壮,半道神已微。

相遇作冷语,吞话还来归。归来对妻子,局促无仪威。

谁知相慰藉,脱簪典旧衣。入厨燃破釜,烟光凝朝晖。(www.guayunfan.com)盘中宿果饼,分饷诸儿饥。待我宝贵来,鬓发短且稀。

莫以新花枝,诮此蘼芜非。

——《贫士》

贫士生活窘迫,夜不能寐,夜半起来掀开帷帐。在庭院的树下徘徊,看到皎洁的月亮渐渐在晨光熹微中落下。如果向从前的好友求助的话,可以得到朋友的帮助吧,出门的时候还觉得很有把握,可是中途又狐疑、犹豫起来。相见后说话冷淡,借贷的话没敢说出口就回来了。回来后面对妻子,局促得坐立不安。不料妻子却好言安慰,并典当簪衣以解眼前困境。下厨烧起破锅,在晨光中点燃了柴火。剩下的食物先分给几个儿子充饥。等到我考取功名,妻子也老了吧。到时候一定要好好对她,千万不能喜新厌旧。

在《贫士》这首诗中,郑板桥描绘了一名贫士的生活窘况以及和妻子患难与共、牛衣对泣的婚姻生活。其实这首诗中的贫士,正是指的作者自己,贫士的妻子就是郑板桥的结发之妻徐氏。

康熙五十四年,郑板桥结婚成家了,这一年他二十三岁。郑板桥和徐氏结合,标志着他少年时期的结束,古人二十成年,成婚意味着新的人生起点。但这时候的郑板桥却几乎穷困潦倒,谋事不成,随波逐流。继而又是十年的卖画生涯。徐氏在雍正九年,郑板桥三十九岁时去世,他们在一起度过的十六年时间里,几乎未曾过上安稳的日子。但就是在这样的艰难困苦中,徐氏仍然对这个家庭,勤俭持家,安贫乐道,毫无怨言,正如《贫士》一诗中描述的那样。

在事业上,妻子对郑板桥的支持也是很大的。“荆妻拭砚磨新墨,弱女持笺索楷书”。妻子磨墨,小女持纸,真是一幅绝妙的天伦之乐的画面,也反映了他们苦中作乐的生活态度。正由于夫妻两人虽然贫苦交加,但是却心心相印,患难同心,当徐氏去世后,郑板桥常常感到十分悲痛和怀念。

徐氏去世后第二年,郑板桥去南京考乡试。考完后,游历了杭州,写下了《韬光》一诗,感到事业无成,妻死子夭,顿时感到万念俱灰。诗中写到的“我已无家不愿归”的迷惘心情透露出他出离尘世的悲观情绪。当得到中举的消息时,郑板桥更是百感交集。十六年夫妻生活,丈夫没有给妻子带来多少物质上的享受,生活除了贫困之外一无所有,如今终于中了举人,本想以此报答妻子,可谁承想,人去楼空,唯有对着妻子的坟头空叹。人鬼相隔,咫尺千里,此情此景,甚是无言。郑板桥唯有以诗感慨道:“何处宁亲惟哭墓,无人对镜懒窥帷。”后来郑板桥又迎娶了郭氏,但从他写给四弟的信中来看,两人的感情很一般,无法和他与徐氏之间的同甘共苦相比。

而在郑板桥结婚之前,在他的少年时代还有一位青梅竹马的表姐,可说是他少年时代朦胧的初恋。这份少男少女之间的一段难能可贵的感情,是纯真的,也是刻骨铭心的。郑板桥十分珍惜这段初恋,后来在自己的词作里做了情真意切的记录,充满了凄苦的依依之情。

竹马相过日,还记汝云鬟覆颈,胭脂点额。阿母扶携翁负背,幻作儿郎妆饰,小则小寸心怜惜。放学归来犹未晚,向红楼存问春消息。问我索,画眉笔。廿年湖海长为客,都付与风吹梦杳,雨荒云隔。今日重逢深院里,一种温存犹昔,添多少周旋形迹!回首当年娇小态,但片言微忤容颜赤。只此意,最难得。

还记得那时候我们还小,我们骑竹为马相嬉戏。我还记得你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用胭脂红点在额头正中。父母亲带着你,假作男孩子的打扮,我虽然年幼,也有一颗怜爱你的心。放学之后,常到你住的地方探试你对自己的情意。你还向我索取过眉笔。二十多年漂泊江湖,我们再也没有见过面,这份感情也早已风吹云散。今天重逢,旧时温柔体贴之意虽存,但无形中似增添了一种应付之感,不像昔日的纯真了。回想起你小时候的样子,一句话不合心意就生气得脸发红,只有那个时候的你最可爱。

这就是词作《贺新郎·赠王一姐》,这位王一姐就是郑板桥儿时青梅竹马的初恋。在郑板桥的其他词作中还有一些这名女子的记述。

中表姻亲,诗文情愫,十年幼小娇相护。不须燕子引人行,画堂到得重重户。颠倒思量,朦胧劫数,藕丝不断莲心苦。分明一见怕销魂,却愁不到销魂处。(《踏莎行·无题》)

盈盈十五人,惯是将人恼。撩他花下去围棋,故意推他劲敌让他欺。而今春去花枝老,别馆斜阳早。还将旧态作娇痴,也要数番怜惜忆当时。(《虞美人·无题》)

两首词作都讲到“回忆当时”,都以“无题”为名,多多少少都在记忆中追寻王一姐的影子。王一姐的母亲是郑板桥的姨母,王一姐应该就是他的表姐。这个母亲并非郑板桥的生母,而是后母郝氏。年幼时,郝氏有时候带小板桥回乡,便遇到了这位表姐。后来郝氏去世,小板桥也很少再去郝家庄,王一姐也变成了“心事终虚话”。

年少纯情最为真诚,二十多年后重逢,昨日音容如初,只可惜时光如流水,几十年云山相阻,风凄霜厉,生活艰苦,两人都已经老去,各自成了家室。偶然相逢,虽然亲切的感觉仍在,但却有了隔膜,不像往日一般纯真。这段纯真的恋情,也许只是暗恋,留下的却是刻骨的相思与终生的遗憾和悔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